肯定有內情啊!

要不然自己提這個幹啥?

謝凱直接翻了個白眼。

這年頭,估計沒有多少人知道美國一支都有一支高度專業化的藍軍,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蘇聯的來,謝凱建議在藍軍內部建設這樣一支專業化蘇軍,甚至能透過,自然是有著充分理由的。

司徒雷其實當初看到方案,就不願意。

畢竟,PLA因為裝備基礎技術大多數都源於蘇聯,認為完全是浪費資金,最後是在夏國鋒的一力支援下才透過的。

“蘇聯雖然解體了,大家目前看到的我們這支部隊,並不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學習研究蘇聯作戰模式的部隊。”謝凱石破天驚地說道。“當年美國之所以買我們的超-7A,就是為了他們的藍軍部隊。這支部隊專門模擬蘇聯軍隊作戰,使用蘇聯軍隊的制式裝備……”

“這怎麼可能!蘇聯部隊那時候都已經裝備米格-9跟蘇-7了。”

有將軍反對。

他們難以理解美軍會買明顯已經落後的戰機來研究蘇聯軍隊作戰,換成誰,都不會這樣做。

其他人都支援這樣的說法。

“確實,蘇聯空軍那時候主力機型已經是米格-9跟蘇-7了,當初因為米格-5叛逃,所以蘇聯軍方對這些主流現役裝備的保密工作做得更加嚴謹,政審工作也更全面,所以,美國要想搞到這兩種戰機幾乎沒有太大的可能。更何況,一架戰機,也無法模擬蘇聯軍隊的作戰,每個飛行員都有自己的風格,不同的部隊因為指揮官的不同,同樣有著不同的風格……”

謝凱永遠有著能說服人的說辭,這些說法,完全無懈可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從其他擁有蘇聯戰機的國家謀求採購。要是我們沒有超-7A出現,或許,美國人會採購米格-來作為他們專業藍軍的裝備。超-7A是以米格-1為基礎,進行了很多改進,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沒有脫離米格系列戰機的範疇,而機動性能,甚至比米格系列的戰機更強……”

謝凱的意思很明顯,超-7A是美國能從國際上弄到最好的米格戰機。

“這怎麼可能,大規模可能不合適,透過別的途徑,搞到幾架也沒有問題啊。米格-9可是有不少出口型號,甚至蘇-7也有……”

“蘇聯的作戰方式不是已經被證明不符合未來戰爭勢態?”

“美國&軍事實力那麼強,他們會學習研究蘇聯作戰模式?”

“這玩笑一點都不好笑!”

……

一眾大佬頓時就炸開鍋來。

謝凱開始說的理由還讓人信服,可到了後面,給人的感覺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美國人沒有辦法?

就連國內,沒有美國那麼強的經濟實力,也沒有美國那樣的勢力,各種型號的先機戰機不是也搞了不少麼?

“謝凱,既然是藍軍,裝備如果太差,效果怕是不會太好……”司徒雷有些疑惑地問謝凱。

他還真有些弄不明白。

國內藍軍最開始組建的時候,所有最頂級的裝備都是優先配備給他們,就因為謝凱說藍軍是模擬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部隊。

到了美國這樣先進的國家,怎麼情況就反了過來?

美國即使要建立專業的藍軍部隊,不應該都是蘇聯最頂級的裝備麼?

司徒雷這下問到了點子上,其他人都是看著謝凱,等著他的答覆。

在座的都是高層,自然清楚各種情況。

自然不會認為謝凱在這方面比他們還更有說服力。

謝凱看著眾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的想法。

嘴角往上彎著,喝了一口水,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才開始繼續解釋:“諸位首長,美國跟我們的情況不同,所有選擇也就不同。”

說到這裡,停頓了一番。

倒也沒有大佬開口詢問,都是盯著他,等他繼續解釋。

這讓等著某位大佬出頭詢問的謝凱尷尬不已。

“理由很多,蘇軍有一種西方任何國家的軍隊都無法比擬的優勢,那跟我們國內部隊一樣——不怕死!”謝凱這個理由倒是讓不少人意外。

蘇聯紅軍的悍不畏死,這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

二戰時期,德國東線戰場,那完全就是絞肉機,蘇聯紅軍當時根本就沒想過德國會進攻他們,畢竟,德國發動侵略戰爭之前,跟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條約》。

戰爭爆發,沒有多少準備的蘇軍,根本無法抵禦德國的鋼鐵洪流跟重炮,這也是為什麼蘇聯在獲得戰爭勝利後,對於炮兵的發展那麼喪心病狂,最終這種思想也影響了PLA的指揮官們。

蘇聯為什麼能贏得戰爭?

完全是用人命在填。

僅僅是在戰場上犧牲的紅軍正規軍,數額高達890萬,如果算上在幾場重要保衛戰中零時編入部隊的平民,這個資料,是1400萬。要是再算上遠超過這個資料的犧牲的民兵,蘇聯在二戰時期僅僅是犧牲的人數,就佔據整個二戰死亡人數的5500萬~6000萬的三分之一!

出現這麼大的傷亡,不僅是蘇聯在戰爭前沒有準備,更因為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

戰爭爆發,大量平民被徵召到部隊,沒有槍械,蘇聯的做法是給每個士兵發幾發子彈,這幾個人共同擁有一杆槍,打仗的時候,全部趕上戰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前面持槍的人犧牲,後面的接著上……

這種方式,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所以,西方國家,最怕跟悍不畏死的蘇聯軍隊作戰,尤其是空軍。美國的藍軍,一方面是模擬蘇聯部隊的作戰方式,另外一方面,則是訓練他們戰機飛行員與蘇聯空軍作戰的勇氣!”

謝凱刻意強調了這方面。

他都是從網上看到的,至於是不是這樣,誰知道呢。

反正這個夠忽悠人就行了。

聽謝凱這樣說,其他大佬也都沒法反駁。

甚至,不少人也理解了謝凱的潛臺詞——PLA比蘇聯紅軍更不怕死!

這樣以來,所有人都能明白美國為什麼要給他們藍軍部隊裝備超-7A戰機來模擬蘇聯紅軍。

“還有一個原因,蘇聯作戰思想跟美國不同。在蘇聯軍方,一直以來,作戰制導思想都是核戰爭下的大規模裝甲叢集快速推進。美國以及西方世界,在這方面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都沒法跟一直習慣戰略大縱深穿插、快速躍進的蘇聯紅軍比,其實這也是蘇聯從德國閃擊戰戰術發展而來的閃擊戰……美國的部隊,需要適應的是在戰爭中對手利用這樣的戰術進攻他們時候的防禦跟反擊……”

謝凱的話,讓所有大佬都陷入了沉思。

甚至不少大佬,都開始在自己隨身攜帶的工作筆記本上記錄下自己的想法跟考慮的問題。

這些,都是未來一段時間需要解決的。

不同的國情,需要應對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世界各國,戰略戰術,都是不一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側重點。

蘇聯的作戰,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大規模裝甲叢集展開;而美國,面對蘇聯鋼鐵洪流的威脅,同樣以鋼鐵洪流來對抗,根本就不是瘋狂的蘇聯紅軍的對手,只能另闢蹊徑,所以有了現在的高科技信息化戰爭……

中國呢?

這是擺在所有軍方大佬面前的問題。

鋼鐵洪流?

改革開放二十年,中國經濟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要想建設到蘇聯那麼大規模,同樣會讓整個國家破產。

高科技信息化發展?

原本,中國科技就落後世界前沿;工業基礎也薄弱,甚至工業系統都不夠完善,要追上世界前沿,需要走很長一段路。何況,中國這些年的國防策略,一直都是戰略防御,國防建設,都是以防禦為主。

藍軍的存在,就是為了從各方面來尋找防禦上的漏洞,進而補上這些防禦上的漏洞,避免敵人入侵的時候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勢態****。

“那我們的藍軍呢?”司徒雷停下了筆,認真地詢問謝凱。

哪怕他已經知道了謝凱想要表達的意思。

還是提出來,就是為了讓謝凱自己說出來,也讓其他人聽到。

夏國鋒從來沒有如同看好謝凱這樣看好一個年輕人,甚至不少非公開場合都在幫著謝凱在各位大佬面前幫著說話。

這是有理由的。

“我們的國防,跟蘇聯以及美國都不同,無論是蘇聯的鋼鐵洪流,還是美國的信息化戰爭,其實都是有著缺陷。在未來戰爭中,信息化,這是必不可少的;而強大的裝甲叢集跟爭奪制空權的空中衛士、甚至是爭奪制海權的艦隊,都是必不可少的……”

謝凱很嚴肅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是經過幾十年實踐證明的東西。

其實現在,部隊大多數人的看法,都是向著西方看齊。

海灣戰爭、春風-9演習、科索沃戰爭,彷彿都是證明了美國引領著世界國防建設的潮流。

但是部隊信息化,更先進的裝備等,需要的資金,不是目前的所有一切依然向經濟建設領域傾斜的中國可以承受的。

“其實,就是一句話,根據我們國情,走我們自己的國防建設道路!”

“這還需要這次演習的結果來論證……”司徒雷提醒謝凱。

其他人,不由都開始期待這新一輪的演習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