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的技術團隊,從來沒想過,404的技術實力如此雄厚。

大多數人都沉浸在震驚之中。

原本,他們才是國內戰鬥機設計研發製造的一哥。

可不知不覺,突然就被一家之前還從他們單位挖人、名不見經傳的單位給超過。

這種複雜的心情,多少人能理解。

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對方發展速度超乎了他們想象。

壓力,撲面而來。

“其實,這個專案雖然展開,更多的是這個專案對各種相關技術的整合以及促進。任何技術,都是可以多款戰機同時使用,畢竟,很多戰機,功能都是不同的……”

謝凱自然不是希望揠苗助長,也不希望步子邁太大,那會出問題的。

有一個目標,然後慢慢來實現,這樣遠比各個單位分散開來研究效率要高很多。

無論是發動機攻關,還是航母對海軍裝備以及配套的促進作用,都讓404的管理人員看到了這種模式下的高效率跟高成果,所以,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手段來利用他們的影響力促進他們需要的基礎配套的突破。

“即使你們已經有了這些技術基礎,以目前國內的配套,我們技術人員在戰機設計領域的積累,甚至氣動佈局等基礎領域上,依然有著很多的問題。一款先進的新型戰機,把這些技術整合進去,並且達到協調,內部佈局,結構強度等等……”

顧誦芬不得不提醒對方。

不可否認,404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們眼光都很高。

很多時候不是眼光高就能解決問題的。

飯要一口口吃,路得一步步地走。

“現在咱們先不談這事兒,等1廠的人跟我們的技術團隊,軍方高層到達後,再一起討論……”嶽林見差不多了,也就準備中止這次交流。

他們說出來的,對沈飛的人太震撼。

對方需要時間來消化。

可說了這麼久,沈飛的人雖然弄清楚了對方的意圖,可不知道他們需要付出什麼。

“我們需要蘇-7K跟蘇-0,同時,需要你們關於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研究資料……”楊鳳田得到授意,再次把話題拉回來了。

對方沒有明確開價,這讓他們心中一點底都沒有。

“這些,都給你們。”嶽林看著謝凱,謝凱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他才一臉肉痛地說道。

免費給?

再一次聽到對方說免費給,可沈飛技術團隊依然不相信。

“當然,作為交換,我們需要貴方提供所有我們需要的蘇-7、蘇-7K、蘇-0等戰機的所有引數,核心技術資料……”謝凱也不再廢話。

“……”

果然,對方夠不要臉的。

沒有回答。

沈飛的人需要討論。

這跟他們原本預想的也有很大差距。

“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研究資料我們不會給,但是貴方的戰機型號如果需要,我們可以提供各種引數,最終由長虹提供成品……”

對方要技術,自己在404的基礎上開發新一代的技術,怎麼可能呢?

有源相控陣雷達,404跟長虹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不會允許別人來分成果的。

同時,國內如果搞這種的多了,那麼最終只會影響到發展。

競爭有利成長?

很多領域,這樣說沒問題。

可有些領域,並不適合競爭。

重複建設,太過浪費了。

“……”

這個答覆,出乎沈飛技術團隊的意外。

可也在意料之中。

確實,談不下去了。

從春風-9演習後,軍方各個單位,各種級別的會議,一直在持續。

現在分成兩派,一派的意思是要勒緊褲腰帶,在各大軍區各建設一支諸如藍軍這樣的尖刀部隊;而另外一派則是反對這樣的建設,他們提出,全國經費太緊張,現在的經費,最多花費幾年時間,再建一個旅,獲得更多資料後,才考慮全軍推進建設……

但是有一點,雙方都是一致意見——祁連山的藍軍部隊,戰鬥力超乎他們的想象。

“之前不是都說了,藍軍並不適合目前全軍推廣?很多裝備,僅僅只是勉強能符合藍軍的戰術……”謝凱有些無語。

他萬萬沒想到,司徒雷居然全力支持全軍每個軍區都各建立一支藍軍旅作為軍刀部隊。

“但是藍軍的作戰方式跟理念,超越目前太多。只有擴大規模,研究才能更深入……”司徒雷根本不理會謝凱的反對。

在他看來,謝凱這完全是又要當那啥又要立牌坊。

七個旅的藍軍,對目前已經經費匱乏的404來說,有著多大的作用,不用解釋,都知道。

謝凱反對?

太假了。

“首長,您的想法是非常不錯的,藍軍確實是未來部隊建設發展的雛形,不過有一個問題,軍方的經費,能支撐得起藍軍的建設發展嗎?即使建設出來,八個藍軍旅,每年的訓練經費,需要多少?”

謝凱明白,司徒雷是真的希望推廣藍軍的模式。

問題是,現在根本就不適合建設太多。

國內連機械化部隊的建設都沒有太長時間,直接跳躍到合成化部隊,這將會出現很多問題。

至少,通訊指揮等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聽到謝凱問經費的問題,司徒雷頓時不吭聲了。

不談經費,還能繼續聊下去。

“既然不適合,為什麼你非得要這時候舉行這樣一場演習?”司徒雷一臉幽怨。

謝凱給他們開啟了一扇門,讓他們看到門裡面的風景後,卻又給他們關上了。

誰能樂意?

謝凱臉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嚴肅,“首長,這場演習,一方面是為了展現現代化戰爭的特點,讓國內指揮官們明白什麼是高科技信息化戰爭;另外一方面也是讓那些質疑藍軍為什麼每年消耗這麼軍費的人知道為什麼……”

當初謝凱促成了藍軍的建設。

司徒雷等人因為向藍軍傾斜了太多資源,一直都頂著巨大的壓力。

謝凱自然需要讓藍軍展示戰鬥力。

在目前的情況下,海灣戰爭結束的時間不短了,各國已經對這場戰爭展開了不短時間的研究。

國內同樣也是如此,可國內的研究,因為裝備無法跟其他國家比先進性,在很多領域沒有直觀的瞭解,僅僅靠著為數不多的資料,自然研究不出太多。

有了春風-9演習,部隊的研究團隊自然能獲得更多一手資料,對於未來國防建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古代,就有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而現代高科技戰爭中,同樣如此。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中展現的打法淋漓酣暢,可多少人注意了多國部隊為此花費了多少資金?即使有著沙特跟科威特等產油國支付戰爭經費,美國同樣花費了幾百億美元……”

謝凱提醒司徒雷。

司徒雷的想法是好的,可太急於求成,反而不利。

對於謝凱的解釋,司徒雷跟其他幾名總參的將軍都沉默了。

不是他們不知道。

就因為知道,所以才希望各大軍區各建立一支藍軍旅。

集中全軍的力量,來建設一支尖刀部隊。

這樣可以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有效提升部隊戰鬥力。

“高科技戰爭,打的其實就是各國的科技實力跟經濟實力。無論是科技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是我們的軟肋。現在,我們需要等。等經濟實力起來,等科技實力起來。”謝凱補充著。

一名將軍苦笑,“等待是必須的,可我們不能什麼都不做,白等啊。”

“怎麼是白等呢?首長,在等待的過程中,透過跟藍軍的演習,逐步尋找劣勢裝備應對高科技武裝的敵人的戰法;同時,也利用演習,尋找藍軍自身的不足。為部隊未來的發展建設,探索方向,同時根據部隊未來建設、國防需求為導向,引導國內高科技裝備的發展方向。等到部隊有錢的時候,也有足夠的高科技裝備可以選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謝凱說這話,一點私心都沒有。

他是真的希望軍方這樣。

以需求為導向。

如同國內市場化改革,可到現在,很多國營企業依然不瞭解市場化的執行。

軍工企業,雖然也在進行緩慢的改革,可實際上,並沒有跟原來差太多。

依然是上級下發任務,或則各單位去要專案。

本來部隊需求是明確的,卻只是建立在對目前作戰勢態的認知基礎上。更要命的是,部隊急需裝備,國內基礎又不夠好,最後裝備出來,會做出不少的妥協。

謝凱希望現在開始,逐步改掉這毛病。

雖然這樣的開發過程會有很多收穫,太浪費錢。

“你的意思,藍軍跟其他部隊的演習,應該成為常態化?”司徒雷敏銳捕捉到了謝凱隱藏很深的小心思。

那很要命。

之前都已經明確拒絕了。

“首長,演習成為常態化,才是最合適的。藍軍一直保持最先進的裝備跟戰術,同時,國內各大軍區精銳部隊輪番跟藍軍對抗演習,讓他們汲取教訓,改進後,繼續跟藍軍對抗……”

當年朱日和的藍軍旅,可是讓全國各大軍區的精銳部隊絕望的存在。

謝凱希望的是,藍軍的成績,要全面超越他那個時代的成績。(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