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就在說弄資料,你這也沒帶什麼東西來啊。”

晁志雲見謝凱不吭聲,有些不滿。

701整天各種事務忙著呢。

不像謝凱,整天瞎折騰,到了啥地方,還得有人陪著介紹情況啥的,耽擱時間。

“別說航母的技術資料圖紙,哪怕是咱們05H的資料,也不是一車能拉完的不是?沒這麼快呢……”謝凱總算回答了。

“那你自己溜達溜達,我這事情還多,得去忙了。現在整個所忙得不行,吃飯啥的,要麼你自己吃食堂,要麼你自己解決……”

“我說晁所長,敢不敢再現實一點?”謝凱愕然,以前的晁志雲可不是這樣。

尤其是晁志雲這不是裝腔作勢嚇唬他,而是直接又埋頭處理桌子上的檔案去了。

鄭銘跟齊志遠兩人見謝凱臉上的表情,直接嘆了口氣。

特別鄭銘。

他怕謝凱年輕氣盛,要是從中作梗斷了404跟701的合作,這可不是啥好事兒。

“你也別怪老晁,從當初跟你們合作後,701就沒放過一天假,每天都加班,很多人都扛不住,最終是在大家熬不住的時候,輪流休息兩天……”鄭銘的解釋,讓謝凱還真的有些意外。

謝凱愕然,“這幾年他們應該培養了不少人啊。”

“專案太多了,技術缺口太大,再說了,你們滬東船廠還經常從我們這裡借人,還都是有去無還的那種……”晁志雲沒好氣地說道。

頭都沒抬。

也沒讓人給謝凱幾人倒點水。

倒是齊志遠主動去提起暖水瓶,拿著茶几上的茶杯給幾人倒上了水。

“咱們是701最願意打交道,同時也是最不待見的。”

這話矛盾很明顯,謝凱則是瞭解為什麼。

願意打交道,是因為404有資金,擁有專案自主權;不待見,估計不只是挖人啥的,還有其他各種技術開發催進度什麼的。

“晁所長,我這來呢,本來是準備跟您談談關於黑海船廠那些航母設計人員的問題,看來不是時候,打擾了,告辭!”說完,謝凱起身就走。

一開始,晁志雲還以為聽錯了。

見謝凱真的要走,頓時急著站起來,“什麼不是時候,來得正好……”

“算了,飯都沒得吃,我還是先去找吃飯的地兒……”謝凱撇嘴,太摳門了,飯都不請吃一頓,能行?

“地方你挑,我買單,不過先說好,我私人掏錢,太貴的就算了。”謝凱能搞來航母設計人員,還是經驗豐富的,晁志雲自然不會懷疑,“聽說你們從蘇聯境內那邊弄了不少人,船舶設計各個領域的,多弄點回來啊。國內培養人才的速度太慢了,而且這些專案都比較急……”

國內船舶設計專業,每年招生並不是很多。

加上這些年國內造船領域的快速發展,對經驗豐富的船舶設計師需求更大。

701所恨不得一個人當成幾個人用。

很多都是全新的設計,經驗太差根本沒法。何況,無論是新型護衛艦的改進,還是萬噸級大驅相關技術的開發,甚至航母,都需要大量經驗豐富的設計師。

“果然現實。”謝凱再次撇嘴。

“行了,別耽擱時間,你們從黑海船廠那邊搞了多少人來?”鄭銘也不希望耽擱時間,還沒說正事兒呢。

航母如何了?

大驅怎麼樣了?

這些才是主要的。

“黑海船廠搞多少人,那不重要,畢竟那大多數都是造船廠需要的,對701的人才困境沒有多大緩解作用。”謝凱有些鄙視鄭銘這位裝備部長。

“別,黑海船廠也有技術部門的,他們技術部門的技術人員,經驗都豐富,瞭解航母建造,設計起來問題應該也不大。”正在這時,姚輝從外面推門進來了,“老遠看著像你們,過來看看,果然是。”

他的解釋,沒人信。

“黑海造船廠跟設計是分開的,蘇聯的航母都是由俄羅斯涅夫斯基設計局裡面設計,你能從那邊搞到人?”晁志雲皺起眉頭看著謝凱。

心中則是揣測,莫不是這小子騙自己?

謝凱狡猾,所有人都公認的。

很多時候,他說的跟做的,都不是最後的目的。

“確實,原本設計是由涅夫斯基設計局負責,但是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同樣也要設計局的工程師,要不然,設計跟生產出現矛盾怎麼辦?”謝凱一臉笑容,“巴比奇·瓦列裡,聽過嗎?”

“他願意來中國?”晁志雲激動得站了起來。

書記姚輝則是不知道這人,“沒聽過他的名號啊。”

“一般人還真很難聽說他的名號。誰讓蘇聯的頂級專家那麼多!外界很難知道訊息……”由不得姚志雲不激動,“如果他來,咱們航母總設計師交給他都沒問題!”

晁志雲的話,甚至讓鄭銘跟齊志遠都來了精神,都眼巴巴地看著他,希望他不要賣關子了。

他們都沒聽過這人的名頭。

齊志遠倒是知道,謝凱既然提出了這個人的名字,絕對不是一般的人才。

“巴比奇·瓦列裡,41年1月7日生於烏克蘭扎波里日亞,50年因為父母工作調動遷至尼古拉耶夫市,55年,14歲的他考入尼古拉耶夫造船學院,在67年進入尼古拉耶夫造船所深造,隨後分配到尼古拉耶夫船廠擔任主任設計師,負責直升機航母莫斯科號、列寧格勒號武器系統……”

“經驗豐富?那可是蘇聯第一代的航母,11型載機巡洋艦。”鄭銘終於知道這人為什麼讓晁志雲都激動了。

參與了蘇聯第一代航母設計的人,到現在,經驗絕對豐富。

“他一直參與航母設計工作,到114重型載機巡洋艦,也就是蘇聯第二代航母的基輔級最後一艘巴庫號的時候,他已經升任黑海造船廠航母設計部主任……後面的航母,他都參與設計過。瓦良格號,可以說是他主持設計的……”

晁志雲的介紹,讓其他幾人都驚喜了起來。

這樣的專家,絕對是目前國內最缺的。

“搞回來,不讓他搞設計,直接讓他帶研究生!”鄭銘激動地說道。

這樣的人才,用來搞設計,完全是浪費。

直接用來給國內培養人才才最划算。

“瓦良格號不回來,他估計不會來。僅僅是技術資料,很難讓他同意過來。”謝凱嘆了口氣。

頓時就讓晁志雲幾人憤怒了。

這不是洗刷他們麼。

大家都很忙啊。

沒有時間陪著謝凱胡鬧。

“你這不是胡鬧麼!沒事兒洗刷咱們幹什麼?”晁所長就準備趕人了。

謝凱這娃,不是什麼好人。

“這人搞回來了,蘇聯海軍搞航母的經驗,我們大體上就能擁有。需要什麼條件,我們全力配合。”鄭銘臉上變得嚴肅。

他不認為謝凱是開玩笑。

既然提出來了,謝凱肯定是為了某種目的。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只要提條件,啥都好說。

當然,這需要條件不過分。

“目前還真不是條件的問題,就是在於我們是否能弄回瓦良格號。”謝凱有些不好意思了。

真不是他想要敲詐海軍。

像巴比奇·瓦列裡這樣的技術大牛,人家真心不是錢能收買的。

要是為了錢,為了地位什麼的,估摸著就去西方了。

不管給多高的價格,中國始終沒法跟西方比不是?

“像巴比奇·瓦列裡這樣的人,不是為了錢,他們為的是讓蘇聯沒有完成建造的航母得意完成建設,能延續蘇聯的輝煌。”謝凱嘆了口氣。

達瓦里氏們,真心不是在意錢啥的。

要不然,誰來中國?

中國經濟可沒法跟那些發達國家比,人家能給出的待遇,遠不是中國可以給的。

無論是工資還是待遇,中國能給的,遠比西方國家可以給出來的低很多,何況航母這東西,本來不是目前解放軍海軍迫切需求的。

“他們在乎的是榮譽。蘇聯沒了,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以他們目前的經濟條件,都沒有可能繼續讓剩下的航母建造完成……”謝凱補充著。

事實就是如此。

一艘航母,成本高昂,同時,還需要龐大的工業配套。

資金,配套,都不是目前蘇聯解體後任何一個國家能搞定的。

就如同馬卡洛夫說的,他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把這艘航母建造完成。

現如今,西方國家有能力完成這艘航母的建造,但是他們不會要這艘航母,就因為這玩意兒不帶彈射,滑躍起飛。

何況,蘇聯的技術標準跟西方有著很大的不同。

“海軍現在養不起這樣的航母。有這樣一艘航母,僅僅是護航艦隊跟每年的維護成本,都能讓整個海軍破產。”鄭銘臉上滿是無奈。

“那你說個屁。”連姚輝都生氣了。

謝凱這年輕人,太壞了。

既然沒有可能,還說個屁。

“現在不是在討論麼。海軍裝備方面,我們第一目標就是他,甚至馬卡洛夫廠長的優先序列都不如他。我們基地搞回來的專家,都是留在基地裡面,而他這樣的……”

謝凱來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瞭解國產航母跟萬噸大驅的進度,還為了跟701談妥搞回來的蘇聯專家的待遇。

歸屬404基地,待遇什麼的不是問題。

可701這樣的單位,待遇什麼的,跟404不同,一切都需要符合國家規定。

“你想表達什麼?如果我們能配合的,絕對不是問題。”晁志雲明白了謝凱的目的。

這事兒,確實得談。

“待遇問題。他們來,一方面是為了讓這航母繼續建造,然後遨遊海上。可這樣的專家,西方國家開的條件遠不是我們能比的。物質條件這塊,不是必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外國來的專家,可不是咱們國內自己的專家……”謝凱強調著這一塊。

來自蘇聯的專家,在404得到的待遇,比國內專家好了很多。

不是因為外來和尚會唸經,而是人家在技術經驗方面確實比國內強了很多,這些專家的到來,遠不是勝任他們自己崗位的問題,而是可以幫著中國培訓技術人員。

中國的武器裝備技術,跟國際水平差距不小。

加上這些年國家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經濟基礎建設上,軍隊需要忍耐,沒有多餘的經費用來發展國內軍事裝備,甚至部隊換裝的事情都是一年一點逐步推進。

反正都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打不起來,和平與發展才是世界主流。

所以,國內軍工技術領域的技術專家,待遇也就好不到什麼地方去。

“拿我們所裡最高待遇,再給予一定的津貼,你看如何?”姚輝自然知道謝凱的目的。

直接提出了他們能接受的條件。

現在問題就在這裡,給的太高了,自己的頂級技術人員心中會有想法,到時候工作不好做。

“現在就是覺得你們所給的待遇太差,所以才單獨談這事兒。”謝凱一點面子都不給,“在我們基地,每一名專家,能分到一套獨棟別墅,家人安排工作,孩子什麼的都由單位解決……”

“謝凱,你別欺人太甚!我們這跟你們可不一樣,條件不同,要是按照你們那標準,我們一年的經費就幹不了什麼了!”姚志雲當即火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701的經費來源,在於***的撥款。

***的那些人,算的比誰都精,每一分錢,都算的仔細的不行,招待費啥的都沒有多的。

何況,701是搞海軍裝備,除了接待海軍相關人員,也沒有別的招待了。

海軍目前是三軍中最窮的單位,這待遇……

“晁所長,如果這樣,咱們就沒法談下去了。”謝凱很認真地看著晁志雲,“其實到現在,巴比奇·瓦列裡同志並沒有接受我們的邀請,是否同意來,為未可知。如果我們提供的待遇很差,更加沒有可能讓他過來了。”

謝凱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701所專家的待遇,不到404的三分之一。

主要問題不在於701給的待遇不夠,而是全國都是這樣的水平,404的專家之所以拿得高,就因為404每年收入高,有足夠的資金用來改善技術人員的待遇。

701不行。

他們沒有自主立項權,也沒有足夠的經費來源,來自404跟滬東船廠的經費,稽核的比***還仔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