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也算處心積慮了吧?”

謝凱從來沒有此刻這樣感覺到壓力大,眼前的菸灰缸裡面的菸頭早就堆滿了。

面對鄭宇成跟汪貴林兩人的擔心,謝凱自嘲地笑了笑。

“能做的,你都已經做了。國際上不是一直說咱們國內不尊重智慧財產權麼?為了這一次,無論是***,還是知識產權局等,都在全力以待,可國際上……”汪貴林知道外國人的尿性。

雙標向來很嚴重。

VCD裡面的利潤,很大。

但是更大的是,中國技術開始獲得突破,即將成為標準制定者。

一個領域可以制定標準,誰能保證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領域成為標準制定者?

“至少,守住國內市場,咱們就不會虧。至於國際上?他們要不顧我們有專利,那就跟他們慢慢打官司唄。國內誰特麼的敢山寨,就告得他傾家蕩產。我們的市場調查人員已經鋪出去了,工商那邊借到舉報後,也會嚴厲打擊!”

這是一場標準之戰。

不僅關係到VCD領域的標準誰來制定,也關係到404眾多頂級科研項目的經費來源。

電子工業部等部門,一直都希望國內在消費電子領域有所突破,從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彩電生產線後,就一直希望大力發展這些領域。

奈何,關鍵核心技術都被國外公司掌握,國內生產的再多,大部分利潤都是被國外公司拿走了。

“今晚開始,央視黃金五秒的將會第一次出現,以後就容易了。”汪貴林嘆了一口氣。

黃金五秒,是謝凱最早提出來的。

畢竟,《新聞聯播》可以說是全球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了,尤其是隨著國內電視機的普及。

在娛樂匱乏的時代,無論是央視,地方衛視,還是更小的臺,都會在19:00準時播放這節目。

誰讓中國人口多?

人口多,就意味著市場大。

“也該換了。咱們一直把持著這五秒廣告時間,這幾年,觀眾都看膩了長虹報時,海爾報時,美的報時,國美報時……”鄭宇成一臉幽怨。

謝凱太瘋狂了。

從來沒有人能想到,從一開始的時候謝凱高價拿下央視黃金五秒後,這幾年紅旗集團廣告部們不計代價砸這五秒鐘跟《新聞聯播》後到《天氣預報》之間時間段的廣告。

“確實該換了,只有這樣,換了才會產生好的效果不是?”謝凱一臉笑容。

這一切,都是刻意的。

觀眾們已經對《新聞聯播》前面一直出現的幾個品牌麻木了,後面的各種節目雖然經常在更換,核心主題依然是幾個品牌,同樣也沒新鮮感了。

當有了新的產品後,將會第一時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好奇心。

“謝總,《春晚》那邊問咱們今年是否繼續贊助。”紅旗集團民品事業部廣告部負責人楊方媛每年也就這個時候能見到謝凱。

在外界,從哈弗商學院畢業的她被譽為廣告界的傳奇。

楊方媛算是第一批回國的海龜,是廖卓林朋友的女兒,廖卓林花了很長時間才讓說動她。

是紅旗集團下屬為數不多的百萬年薪職業經理人。

要知道,紅旗集團可是國營單位。

這年頭,大多數國營企業老總年薪拿個十萬都會被罵死的。

對於紅旗集團的興趣,讓楊方媛接受了廖卓林的邀請。

當瞭解到內情後,楊方媛才知道,與眼前這個比她小了一輪的年輕人想比,她根本算不上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每年紅旗集團的廣告側重什麼領域,預算經費多少,都需要這個年輕人點頭。

原本她還不服氣,瞭解後,無力掙扎了。

只希望自己能把這個年輕人的方案執行好就行了。

“不贊助了,太貴了。”謝凱搖頭。

現在的春晚,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春晚,不準他們植入廣告了。

也不是不準,而是要求紅旗集團相關產品更無聲,不能再如同最開始那種整個特別節目,甚至不準節目裡面出現這些品牌的軟植入。

最多就是那樣在小品等語言類節目中擺放在那裡。

謝凱自然不願意了。

一場晚會下來,因為當初長虹等產品的植入,產生了巨大效果,現在春晚的廣告費遠比之前更高,價格已經破億了。

“那黃金時間呢?”楊方媛問謝凱,“咱們產品這幾年廣告轟炸的太厲害,已經不起作用了。”

“那就換產品嘛。國光那邊沒跟你聯絡?”謝凱有些詫異。

旁邊的廖卓林急忙解釋:“對接了。紅旗集團廣告部是負責為下屬單位提供資源,稽核廣告費用等,具體方案都是由具體子公司負責。”

楊方媛不解廖卓林為什麼要給謝凱解釋。

“年後,所有廣告資源,重點向國光傾斜。”謝凱真不知道具體如何運作的。

他向來都是搞出來後不管了。

“為什麼?”楊方媛不滿了,“一個新產品,得到資源傾斜是正常的,可所有資源……”

作為廣告部負責人,自然要瞭解原因。

“這關係到VCD這個領域的標準制定。我們要當標準制定者,而不是去使用別人的標準!”謝凱沒有具體解釋,“到時候會有人找你談的。”

謝凱說完,就不吭聲了。

饒是楊方媛非常不滿,也沒奈何。

“廖叔,他這現在越來越武斷,難道就沒人限制他?”楊方媛出來就抱怨,氣憤,讓她畫著精緻妝容的臉都有些扭曲。

被氣的。

廖卓林嘆了口氣。

有些事兒,他知道,卻不能說。

謝凱才是整個紅旗集團的幕後控制者。

對於楊方媛的等人的疑惑,謝凱並沒有多重視。

雖然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好,但是對謝凱來說,依然不夠。

原本萬燕的產品,雖然沒有申請專利,加上核心的影片解碼晶片掌握在跟萬燕合作的C-CUBE公司,也就是孫燕生搞的公司,為了利潤,他們根本就不會考慮萬燕死活,反正不管萬燕如何,C-CUBE有了影片解碼晶片專利,利潤都不會少。

索尼、飛利浦、JVC、松下等國際巨頭,還有國內尚未冒出頭的那些品牌。

很多時候,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並不是什麼好事。

在這之前,VCD根本沒有客戶瞭解,所以紅旗集團才會在一開始砸入大量的廣告費;等到市場宣傳的差不多了,就會出現新的市場競爭者,他們很可能會仿製國光公司的,研發費用就少了,到時候就得拼產能拼價格;更重要的是有些技術國際巨頭也不老少。

CD技術早期專利基本上屬於飛利浦跟索尼,謝凱為了避免造成專利之爭,直接推出了鐳射存貯技術,跟最早開發出這個的飛利浦公司有著不小的差別,否則也拿不到專利。

即使這樣,飛利浦跟索尼這兩家公司,也將會成為國光最大的阻力。

大家技術標準不同,要掌握話語權,就得在市場上廝殺出來。兩家公司都是實力雄厚的老牌公司,而且也會為了國際市場而拼命阻擊國光VCD。

更重要的一個問題,片源這塊。

為了解決片源問題,國光跟國內及香江的音響出版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他們的版權都由國光根據銷量分成,而客戶付出的成本將會是非常小的。

這也是為了杜絕盜版而不得不採用的手段,謝凱知道,即使這樣,這也會很快形成一個巨大的灰色產業鏈。

只不過,國光不是萬燕。

資金實力他們不缺,利用法律保障他們權益等意識,甚至國美電器數量眾多的市場***都將會被利用起來,嚴厲打擊盜版。

但這一切努力,只是在亞洲地區有作用。

歐美這些國家的影視公司要價高不說,也知道他們的影視產品並不符合中國市場。

這就讓國光在國際市場上的拓展面臨很大的問題——缺乏片源。

所以,謝凱才這麼大壓力。

VCD現在市場看起來不大,可謝凱知道未來這個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要不了幾年,這就會是一個年銷售額上百億的大產業,到了後面,計算機、車載等等,這技術可以發展很多年。

謝凱一直都守在電視機前。

一直到晚上《新聞聯播》即將開始,距離這廣告出現的時間越近,他越緊張。

緊張的,不只是謝凱。

紅旗集團的高層,國內相關部門的大佬們,國美電器、國光科技甚至配套的音響出版公司的很多人,都在等待著這一刻。

這將會改變一個時代。

只要一炮打響,很多產業都將會得利。

終於,到了黃金五秒的時間。

跟以往不同,很多觀眾甚至都有些深惡痛絕的長虹彩電為您報時、海爾冰箱為您報時、小天鵝洗衣機為您報時什麼的統統不見了。

“國光VCD為您報時!”

電視畫面上,出現了國光VCD影碟機開啟光碟機,旁邊立著光碟,還有一對音響的組合。

畫面上,還有一排文字——國光VCD,致力您的家庭影院。

“終於不再看那幾個破廣告了!”

“國光VCD,這是什麼?”

“家庭影院?什麼家庭影院?”

電視機前,幾乎所有人,都被這突然出現的新鮮玩意兒給吸引了興趣。

好奇,迷茫,疑惑……

沒人告訴他們這是什麼,有什麼功能,哪裡可以買到。

甚至連新聞聯播開始了,也有很多人沒有注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