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問題是,很多飛機被拆走的都是核心零部件,根本飛不起來。老鼠咬壞的,都得從頭檢查線路,這需要大筆的經費……”

面對烏克蘭政府代表們樂觀的想法,特拉克夫直接給他們潑了一盆涼水。

之前吵了幾天,好不容易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各自提供一部分訂單,讓蘇聯遺留在烏克蘭境內的部隊有遣散費,解決這些麻煩。

同時,也讓烏克蘭政府不僅解決一部分飛機的維護保養問題,同時也可以得到一批經費來維護保養剩下的,以飛機養飛機。

可這會兒,雙方都拿不出全面檢查故障隱患以及維修的經費。

“如果不檢修,怎麼賣?”

“經費誰能拿出?柳東盛不是有錢麼?大不了便宜一些。”特拉克夫等人現在就想拿到錢。“只有拿到錢,才能進一步檢查跟維修。”

烏克蘭政府是沒有這樣經費預算的。

如果在這上面糾纏,最後可能他們一分錢都拿不到。

蘇聯沒有了,蘇聯軍隊也不應該繼續留存,而對於一些將領,各加盟共和國也不希望他們留下。

長期沒有經費,很多部隊的人為了生存,主動離開了。

但是一些官員卻捏著手中的裝備跟所在的政府討價還價,爭取遣散費。

伯聶科佐夫等人,就是這樣。

烏克蘭政府給不了錢,又怕爆發戰爭,所以才出現現在的事兒。

“沒有維修,讓我們直接採購?將軍,你這是在開玩笑吧?那些飛機的狀況你們比誰都清楚,雖然說維修好之後,沒有任何問題,可現在,誰敢要?完全就是一堆廢銅爛鐵!咱們可不是冤大頭!”

羅峰知道柳東盛要壓價,自然要去說一些不適合柳東盛說的。

總有人需要做壞人的。

柳東盛要是又唱黑臉又唱白臉,鬧得太僵的話,最後反而難以收拾。

“這些飛機,都只有小問題,維修人員我們已經召集起來,正在進行全面檢查……”特拉克夫知道對方要壓價,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所以,每架500萬美元,500萬美元的維修經費,怎麼都不會少的。”

按理,這價格,已經很低了。

這些飛機因為缺乏保養,所以才出現這狀況,無論如何都是花不了五百萬美元一架的維修經費的。

這個價格,也是他們認真討論過。

他們手中的1架伊爾-76運輸機,可以賣.8億美元。

這是很大一筆資金了。

真正需要那遣散費的,其實都是高階軍官們。

基層的官兵,人數雖然眾多,一人幾千美元,已經夠他們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

“你們搶錢呢?無法飛起來的破爛,都要這個價?知道白俄羅斯跟其他國家的伊爾-76什麼價格嗎?就連俄羅斯,伊留申那邊,全新的伊爾-76,報價也不過800萬美元。”羅峰撒謊,張嘴就來。

可這謊話,卻讓特拉克夫跟旁邊一直沒有吭聲的維托爾等人緊張了。

這價格,完全有可能。

現在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比烏克蘭還差。

接手了蘇聯超過60%軍事工業跟科研單位的俄羅斯,資金需求更大。

他們的科研單位,需要資金投入來維持;生產線,需要訂單來維持;甚至,很多蘇聯留下的武器裝備,都需要資金來維護保養,缺乏維護保養,那些裝備很快就會報廢……

800萬美元,生產製造伊爾-76,甚至還會有微弱的利潤。

換成烏克蘭,要是誰願意採購安-14,只要不虧本,他們也會同意出售的。

一架飛機的沒有利潤,但是這架飛機生產過程中,帶動的產業,會讓很多人有工作機會。

“你們覺得多少價格合適?”維托爾直接開口問柳東盛。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現在賣二手裝備的,沒有什麼地位。

誰讓蘇聯造那麼多?

截至目前為止,整個蘇聯,製造了超過700架伊爾-76,無論是軍用,還是民航,都有大量數量在服役。

俄羅斯繼承的數量,也就不到一半,可伊留申設計局跟製造工廠都完整地被俄羅斯繼承了。

舊的沒有賣出去,新的也可以製造出來。

整個俄羅斯境內有著太多航空設計製造單位,競爭本來就激烈。

賣出去,拿到錢,比放在手中生鏽要靠譜很多。

“1500萬美元!”柳東盛報出了一個讓對方根本無法接受的價格。

1500萬美元,買一架運-10 都不夠。

這可是伊爾-47。

“你們這價格,沒法談下去了!”維托爾暴怒,“根本就不是有誠意的價格。要知道,圖-154都比這價格高。”

“二手圖-154,有人買過,價格不過800萬美元,這已經是圖-154的兩倍了,何況,我們還不知道需要花費多少維修經費。究竟失去了多少核心零部件,採購也絕對不會容易,以目前你們跟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我想很難搞到伊爾-76的關鍵核心配件……”羅峰繼續做惡人。

800萬美元一架的圖-154,跟伊爾-76這種軍用運輸機根本沒法比。

“那是小噸位的民航客機,這可是軍用運輸機!”特拉克夫強調著。

任何東西,只要沾上軍用,價格自然要高很多。

“飛不起來的軍用運輸機。”柳東盛提醒對方,“說不定我們採購了,都無法全部修復完成,有些飛機都需要拆卸作為零配件使用。”

價格差距太大,雙方根本談不下去。

“他給這樣的價格?之前收購那些零部件,也是他的人吧!”庫馬奇覺得自己已經無法壓制火氣了。

原本不打算提這一茬。

沒有證據,追究起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何況現在的他們,根本就沒有資金去追查。

追查,又如何追查?

原本賣這些的,都是一些手中有點小權利的蘇聯軍官,這些人早跑到不知道什麼地方去了。

滿世界追查,這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

“閣下,這事情提出來,最後只會影響到雙方的交易。我們沒有證據表明是他幹的。現在我們需要資金,不僅政府需要資金來解決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樣要打發那些蘇聯遺留的軍官。伯聶科佐夫等人不解決,其他的那些蘇聯軍隊也無法解決,俄羅斯政府也拿不出遣散費……”

維托爾可不希望就此跟柳東盛鬧僵。

他們還需要柳東盛當他們的經濟發展顧問,從中國引進資金來發展他們的工業呢。

中國缺乏很多技術,他們有,缺乏資金。

所以,哪怕中國同樣缺乏資金,在關係到國防的候,也會捨得砸錢的。

“難道就這樣接受他的訛詐嗎?”庫奇馬很難受。

柳東盛就如同一個吸血鬼。

“不,我們可以提供伊爾-76的技術圖紙,以此要求更高的價格。”維托爾說出了特拉克夫在回來路上跟他們商量的。

利用伊爾-76的技術資料,來讓對方給更高價格。

技術圖紙,一直都是中國人想搞的。

“伊爾-76的技術資料?不,不,這個我們不需要。”柳東盛直搖頭。

開玩笑,謝凱都不願意要這個了,還搞回去幹什麼?

“你究竟想要幹什麼?如果真是這個價格,我們寧願在手裡報廢,也不賣給你們。這些飛機,這個價格幾乎連真是價格的三分之一都沒有。”伯聶科佐夫憤怒地看著柳東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不相信柳東盛不願意要伊爾-76的技術資料。

該死的談判策略。

對方是想要利用這樣的手段獲得更多。

“將軍,您應該清楚,在十年前,我們國內就已經研究出了運-10這樣的大飛機;而經過這十年的努力,我們國內兩百噸級別的飛機也快要研製完成……”

對於柳東盛的解釋,伯聶科佐夫並沒懷疑。

中國研究出運-10,就已經讓整個世界震撼,畢竟在研製運-10之前,中國在大飛機設計製造領域,一點基礎都沒有。

整個過程,培養隊伍,完善配套,完成後,不斷地深入改進,開發新一代的飛機,難度就小了很多。

何況,在整個八十年代,中國不僅跟蘇聯合作,引進大量技術,同時也在跟西方進行大規模的技術合作。

“你們究竟要什麼,可以提出來。”伯聶科佐夫沒轍了,“這個價格,絕對不行。如果你們國內真有了,也不可能買我們的!”

“雖然我們有了伊爾-76同級別的飛機,不過研製出來跟型號成熟,並不是一樣的。我們可能還需要數年才能完成定型,在這之前,國內市場需求也不小,為了獲得運輸市場……”柳東盛並不隱瞞,“如果真需要更高的價格,不是沒法談,我要安-14的全套設計資料,如果沒問題,一架伊爾-76的價格,我可以給到1800萬美元。”

柳東盛也不廢話。

能搞就合作。

反正對面的不是烏克蘭官員,他們不會顧忌烏克蘭人的利益。

伯聶科佐夫看著柳東盛,猶豫了。

“將軍,只要能搞到這個,我可以每架再額外多出一百萬美元,這一百萬美元,是給你的。”柳東盛使出了殺手鐧。

伊爾-76一架1800萬美元,將軍個人卻可以每架多拿一百萬美元。

不僅沒有影響將軍的利益,甚至還讓他多拿一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