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714工程,你在鬧騰要搞載人航天,要把宇航員送上月球?”

連鄭宇成都鄙視謝凱了。

在他看來,謝凱應該是瞭解國內載人航天工程的情況的。

“東方紅上天後,錢院長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工作。國家對這個也大力支持,畢竟航天很多技術關係到經濟民生跟國家競爭力,國防安全等。當時載人航天工程編號為714,載人飛船為曙光一號……”

汪貴林當即把工程詳細介紹給謝凱。

謝凱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情。

在改革開放之後,國家大量軍工專案因為技術基礎跟資金供應不上而下馬,所有下馬的專案清單,他都是瞭解的。

在裡面並沒有曙光一號跟714工程。

原本謝凱都不是非常關注這個,跟大多數人一樣,認為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是從神舟開始的。

“當年的研究工作進行了一段時間後,所有人都意識到,我們基礎差太遠,當初國家經濟太差,根本無法支撐這樣龐大的消耗;技術基礎也太差,要想把宇航員送上太空,安全著陸,缺乏整個系統的支援;科研隊伍在這些方面都是缺乏經驗的……各個方面都缺很多,所以才根據需求,逐步去完善這些技術基礎,75年,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並成功收回,才讓我們在這方面有了基礎……”

汪貴林說的這些,謝凱大多數都不知道。

平時謝凱也沒有關注這些。

原本他雖然在網上瞎逛,那都是針對一些感興趣的東西去看。

本來所處的位置都不是很高,自然也就沒有太高的眼界,對於只是搞了一段時間就自動放棄的工程,也沒有多少人去介紹。

在剛發射了第一顆衛星之後沒有多長時間,甚至剛剛完成初步的工業化,配套都不完善的時候想要去搞載人航天,根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現在各種技術基礎,都不是當年的情況。所以,國家肯定要搞的。國家要搞,投入不會太多,我們可以承擔一些技術開發專案。不僅是國家要發展這個技術,更因為我們需要。關聯專案同時搞,成本會降低很多。很多技術是可以通用的!”

謝凱瞭解後,並沒有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

反正現在他就是要搞這個。

“其實,這個還關係到我們未來通訊技術發展。數字信號的技術我們已經研究的差不多,產品也準備進入市場,而下一代的技術發展呢?軍用要求更穩定!戰場支援,必須確保暢通無阻。國家在衛星通訊領域投入的比例正在逐步加大。海灣戰爭中衛星的後勤保障作用,已經非常明顯了。除非敵人擁有反衛星武器,要不然,就只能打地面的訊號接收裝置……”

謝凱反正是能扯。

什麼專案都能關聯起來。

別說國家會重視衛星技術的發展,連基地在這方面都非常重視。

原因無他,擁有衛星配套的技術,可以讓他們裝備賣得更火。

如果不是有衛星系統,沙特政府肯定不會從404採購這麼多裝備,尤其是在美國人逼著他們買裝備的時候。

科威特那樣的小國,都採購了不少呢。

能掙錢的,基地自然是不會放棄的。

“現在基礎確實好了很多,可我們沒有任何的經驗,一切都是白手起家……”

嶽林終於坐不住了。

謝凱很少提出搞什麼專案,每次都是鄭宇成跟汪貴林幫他出頭。

要是現在就答應了,整個基地未來很可能被這專案搞破產。

如果謝凱接手了基地的管理,他們不會說什麼。

可現在不是。

謝凱在那裡動嘴皮子,他們卻要做好幫謝凱背鍋的準備。

“是啊,謝凱,這點你得考慮好。我們的飛船設計、太空生命保障系統等,很多都得從頭開始……”

“咱們基地之前就已經在開始著手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吧?”謝凱突然的問題,讓這些大佬們幾乎快要窒息。

他們以為謝凱忘記了。

之前跟航天合作,雙方就在這方面開始了準備工作。

宇航員的培訓工作等,幾年前就已經展開。

只不過,基地並沒有當回事兒,航天那邊也認為基礎不足,距離國內載人航天工程開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使啟動了載人航天工程,也需要多次驗證技術才行。

所以雙方在這上面投入本來就不多。

平時謝凱根本就沒有過問過這些,基地管理委員會也認為謝凱當初不過是為了忽悠著航天系統派出更多專家幫他們搞技術,才隨口說的,一開始做個樣子就好。

這麼多年,謝凱幾乎都沒有怎麼提過這事兒。

哪想到謝凱現在就拿這個說事兒了?

“之前我們的衛星系統賣出了7.6億美元的價格,摺合人民幣超過0億美元,可成本也只有不到10億,僅僅是把這筆錢投入進去,差距也只有0億……我們不需要前期投入太多,而且,一開始,我們可以謀求跟蘇聯合作,讓我們的宇航員先跟他們的和平號空間站對接,驗證我們的技術……”

謝凱並不知道基地跟航天合作的宇航員培訓等試驗如何了。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狀況很差,和平號空間站向全世界開放。

每次要送航天員到和平號空間站去,就必須向俄羅斯宇航局支付500萬美元的高額空間站使用成本費。

謝凱不在意這點錢。

他也知道國家之所以不參與,是因為捨不得錢。

特麼的,500萬美元,都能製造一枚長徵三號並且發射了。

自己生產火箭發射,這不是挺好麼?

謝凱最不爽的是在和平號空間站墜入南太平洋後,國際上搞了個國際空間站,然後沒有作為世界第三航天大國的中國參與。

人家根本就不帶中國玩。

雖然中國也不想跟他們玩兒,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天宮號空間站,但是謝凱不願意等那麼久。

等著天宮號建設出來,就得三十多年後了……

“只要技術堪用,投入足夠,我們以後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空間站,搞商業航天飛行,普通的有錢人,要想進行太空旅遊,咱們經過培訓,讓他們掏錢,一次收他個三五千萬美元,這樣發射成本也就有人承擔了,而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發射機會……”

航天要想快速發展,就必須擁有更多的機會。

太空旅遊,這都是國際上頂級的專案,航天也有不少商業公司。

以404的家底,加上跟航天的關係,無論如何,也比歐美那些私人老闆投資要靠譜很多。

俄羅斯那是玩不起。

“行了,行了,打住你這想法,咱們現在連最基礎的專案都沒有確定,你就在考慮這些,是不是太遠了?”

謝凱的想法,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實在是太瘋狂了。

他們無法想象個人花費三五千萬美元到太空上去溜達一圈,更無法想象謝凱怎麼敢吹這樣的牛逼。

一直以來,謝凱滿嘴跑火車的本事眾人都是深知的。

可從來沒有想過,某一天謝凱居然會這樣瘋狂。

“這個確實是有些遠,必須先解決眼前的事情,解決各種基礎的問題。”謝凱說道。

鄭宇成提醒他,“不管是不是要跟別國合作,如果不能掌握技術核心,我們搞這個,只不過是給別人投錢的。跟航天合作,不管技術歸屬誰,都是咱們自己國家的……”

“對,鄭主任這話說得沒錯。跟國外合作,基本上不現實,除非我們放棄對核心技術的追求。”嶽林也認為如此。

他們這些年隨著基地的發展,跟國際上技術合作數量也不少,即使跟烏克蘭以及美國有大規模的技術合作,也是知道,核心的技術,根本別指望。

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向一個擁有很強競爭潛力的國家提供高階頂級的關鍵核心技術。

“現在不在於我們是否追求掌握核心技術,而是搞不搞的問題。初期,要想加快速度,我們必須準備至少五十億的經費。”

謝凱說的數額,再次把所有人拉回了現實。

又是給他們畫載人航天領域未來發展前景的大餅,又是擺事實,講道理,不就是為了讓他們同意先給50億的經費預算麼?

“這筆錢,需要專款專用,而且需要很快到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跟航天的談判中獲得主動。技術方面,我們是沒有可能在談判中佔據主動,除非能把整個蘇聯的航天系統技術專家跟資料都搞過來,要真那樣,基本上也就世界末日了……”

謝凱看著眾人,心中嘀咕,要是他們不同意,是否就直接動用手中的特別立項權。

成為基地顧問這麼長時間,他從來都沒有動用過這樣的權利。

“舉手表決吧。”謝建國見眾人都不吭聲,提議舉手表決,“我認為謝凱提出的載人航天專案確實能整合我們現在很多的技術研發專案,甚至包括原材料研發等基礎領域。我支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有再像以前,為了避嫌,為了反對而反對,謝建國直接支援自己的兒子。

可其他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沒有誰舉手,只有謝家父子兩人舉著手。

場面一度尷尬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