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太陽肩並肩幹啥?如果真有那技術,從太陽內撈些燃料還是可以的。”謝凱看著楊倩,一臉笑容。

楊倩顯然是不願意給錢。

不給錢,那是不行的。

航天看起來是沒有多大直接用途,給他們帶不來直接的經濟利益,但是卻能整合他們目前很多領域的技術。

整合起來,成本才會更低。

“別在這裡瞎咧咧,不可能,除非你找自己寫立項申請,各個稽核部門蓋章,否則沒得商量。五十億呢,你這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我們預算外的應急經費,總額也不過才二十億……”

楊倩真的不知道謝凱為什麼想要去搞載人航天。

把人送上太空了又如何?

“楊姨,這可是關係到我們整個國家、民族未來的競爭力。航天系統一直都在向國家申請載人航天工程,很快就能批覆。現在國家資金少,咱們要讓航天那邊提供更多專家,不給點錢,是不合適的。再說了,我們出錢,他們出人,技術雙方共同所有……”

“沒用!當初可是你說的,我們每一分錢投入,都必須要看到回報,弄清楚如何回收投資資金。沒有投資回報的專案,堅決不能搞!誰都不行!”楊倩一點都不為所動,“哪怕去了月球,怎麼收回投資?難道在月球上開礦?”

對於基地喜歡在海外開礦的事情,楊倩是深惡痛絕的。

這幾年隨著國家宏觀調控開始,傳統的採礦業效益可不是很好。

投資大,資金回收慢。

相對來說,楊倩更喜歡基地投資那些高科技領域。

投資雖然大,見效也快。

唯獨不好的就是後續研發投入太大了。

“這話我說過,可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我們資金不充足……”

“現在我們資金同樣也不充足……”楊倩粗暴地打斷了謝凱的話,“要錢沒有,你自己想辦法去。”

錢進了財務部,那就不是謝凱能輕易動用的。

幾億楊倩還可以考慮。

“謝凱,不是你姨不通人情,以你的風格,一開始就要五十億,到後面估計五百億都不夠。別的不說,運-10,超-7,渦輪風扇發動機核心機,航母……”

“停,這些專案是需要更多後續經費,運-10的研發,不是基本上都可以持平了麼?”

雖然C-910沒有幾架訂單,但是也不需要如同之前那樣只見往裡面投錢,不見進賬了。

“持平?謝凱,你是有多久沒有關注這個了?你的人,從蘇聯用輕工業產品換來了大量的飛機,然後運-10的訂單就黃了!你還好意思來要錢?”楊倩一說這個,就火大。

眼看要進她財務部的錢,好幾億。

就這樣沒了。

“啥玩意兒?”謝凱以為自己聽錯了。

自己手下的人什麼時候從蘇聯搞回來飛機了?

不對,自己什麼時候又有手下了?

沒有誰去蘇聯搞飛機啊。

楊倩根本就不理會謝凱,讓他去問汪貴林幾人。

謝凱疑惑了。

這事兒自己根本就沒聽說過。

現在能從蘇聯換到飛機了麼?

原本自己有這樣的想法,甚至也找人去找過那個用幾百車皮到蘇聯換了4架飛機回來的人,好像人家根本就不怎麼在意。

“有這事兒,川航那邊原本訂購了幾架C-910,現在只要兩架了,鄭權在那邊搞了6架圖-154,成本算下來一架只要兩千多萬……”鄭宇成見謝凱問,也不隱瞞。

謝凱眉頭擰在了一起,“為什麼賣給川航?這嚴重影響到了C-910的發展,運-10現在客戶本來就少!”

之前運-10的訂單本來就不多。

民航總局雖然訂購了一批,數量也不多。

加上麥道的飛機在國內組裝生產,第一批合同都沒有交付完成,國內各大航空公司也沒錢。

訂單不多,競爭激烈。

運-10從鄭宇成當初啥都不懂接手後,前後砸入了大量的資金。

而且現在運-15需要的資金更多。

需要訂單來維持運-10持續研發下去。

川航是最合適的。

之前的川航,只有運-7跟運-1這些小飛機,一直想要搞大飛機,做大做強。

對於紅旗集團主動伸出橄欖枝,而且還提供貸款,川航自然不拒絕。

可現在,鄭宇成這老家夥居然讓鄭權把搞到的6架圖-154賣給川航。

這事兒居然還瞞著自己。

運作的時間,絕對不短了。

“其實也不僅是鄭權搞的,之前不是跟蘇聯人還有巴基斯坦人之間合作倒騰59坦克麼?蘇聯那邊要錢是沒有的,而且需要很多輕工業產品,裝備什麼的他們又不缺……”

鄭宇成把情況向謝凱詳細介紹了一番。

說到底,還是謝凱自己作死。

明知道蘇聯那邊缺錢,而且那些官員都是趁著蘇聯尚未解體的時候拼命地往自己兜裡撈錢的時候,讓鄭宇成去跟他們搞貿易。

蘇聯沒錢,404本來就是提供產品的,巴基斯坦同樣沒錢,這中間就需要有東西來支付。

國內裝備更新計劃本來就少,加上還得養活全國軍工研發生產系統,部隊自然不會大規模裝備蘇聯的武器裝備。

蘇聯那龐大數量的武器裝備,很多搞到手都沒用。

民品反而容易變現。

然後,鄭宇成就同意蘇聯人用圖-154來抵債了。

他跟謝凱接觸了這麼多年,只要有掙錢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反正利潤都是歸屬紅旗集團。

“你就沒想過這些飛機賣給國內市場,運-10怎麼辦?”謝凱不知道對鄭宇成說什麼了,“而且這事情都不跟我商量一下,現在怎麼搞?難怪我問楊倩要錢,她一分錢都不給……”

楊倩不給錢,是正常的。

基地管理委員會的大佬們,都擅長作死。

自己的專案前途都不管,只為了當時的利益,搞些產品來給自己的專案產品競爭。

誰能容忍這樣的事情。

“她不過是找理由罷了。楊倩就只貔貅,只進不出。隨著很多專案研究的展開,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大,讓她早就不滿意了。沒有這事兒,她也會找別的藉口的。你想要從她手上要錢,根本就不容易。連透過稽核的專案,最終她們財務部,也都是直接否決……”汪貴林嘆了口氣。

他跟鄭宇成兩人向來都把錢袋子看得緊,可比起楊倩這老娘們兒,他們好了太多了。

“載人航天那邊,航天系統問***要錢,也都被否決了,現在咱們看起來資金是多,可民品領域的收入尚未達到可以跟我們研發投入的資金持平的程度。之前賣裝備的利潤,又無法支撐多長時間,畢竟現在世界上戰爭少了很多……”鄭宇成也是很鬧心。

很早之前基地就已經提出向民品要利潤的口號。

只不過,民品的利潤確實高,但是到現在,尚未把404的投資收回。

“其實也不怪楊倩,咱們基地要做出調整,你提出很多掙錢的業務準備出手,這賣出去後,收入就變得不可持續。”

“我現在說的是關於蘇聯圖-154賣給川航的事情擠佔咱們運-10的生存空間的問題。”謝凱不想去談其他的。

圖-154數量越多,對運-10的訂單產生的影響也就越大。

如果運-10失去了訂單,後續持續的研發,將會變得非常困難。

國家在發動機核心機領域幫著404投入了不少,一旦國產大飛機專案搞不下去,這產生的影響是連鎖的。

“你以為,沒有圖-154,咱們的運-10就能有更多訂單?不要忘記,麥道在我們國內有生產線!”鄭宇成臉上變得嚴肅,“川航之前跟我們達成了合作協議,由中信銀行向他們提供貸款,但是麥道那邊的人,也在跟他們接觸……”

“他們能這樣幹?”

謝凱想不通。

川航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麥道的飛機。

而且麥道在國內組裝的飛機數量也不是很多,第一批協議內數量完成後,後續幾乎沒有生產了。

一直到最後波音收購麥道,整個大飛機廠都廢了。

要到最後國家重新開始立項搞大飛機,ARJ-1、C-919、C-99等大飛機型號搞起來,中國大飛機才算真的開始起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不同。

麥道跟川航沒有關係啊。

“川航想要開闢更多新航線,他們的飛機數量很少,原本是打算採購波音的,同級別的,波音要價億,而我們的C-910因為成本上漲、匯率變化等,需要1.億;而圖-154只需要8000萬一架,麥道那邊在降價搶我們的訂單……”

鄭宇成把謝凱不知道的情況說了出來。

麥道在中國,根本就不老實。

當初就想廢掉運-10,讓謝凱把整個大飛機廠搬空,留下一個空殼子給麥道。

現在甚至都沒有當麥道是回事兒。

麥道居然又從中使壞了。

“麥道的飛機,說是準備修改設計,跟我們C-910差不多,價格大約1.6~1.8億,你說川航動心不?”汪貴林問謝凱。

“這麼低的價格?他們該不會是準備先用低價簽下合同,然後再從別的渠道下手,比如增加附加裝置什麼的,還有後續服務合同等來漲價吧?這麼明顯的卑劣手段,川航的人難道看不出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