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這樣的計劃可以完成,最終我們404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高階技術科研基地……”鄭宇成一臉嚮往。

他之前提出上市,就是為了避免以後下屬單位做大了,更是成為無數企業的眼中釘。

樹欲靜而風不止。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出頭的椽子先爛……

這些都是讓這老家夥不希望404科研項目良好的發展勢頭最終因為受到資金鏈影響發展不下去。

謝凱說過,要把404這座無數人奉獻了青春,甚至奉獻了生命的基地打造成一座科研城。

科研城可不是工業城,這裡產出的都是技術。

投資,那是巨大無比的。

蘇聯是徹底不行了,美國一家獨大,世界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幾乎沒有。

中東幾個有錢的土豪國家,也不可能繼續打仗了,波斯人跟伊拉克打了八年的仗,早把國庫消耗一空。哪怕他們有原油,卻因為美國人的制裁,石油也無法獲得市場,換不回綠幣,沒錢買裝備了。

科威特終究太小,這次又花三十多億美元在404的裝備採購上,未來十年估計都不會怎麼花錢了;沙特,可能性更小,美國的軍隊在他們國內呢……

其他國家,根本買不起多少先進的裝備。

國際市場錢景不太好,國內更不用說了,一切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部隊的裝備,連更新都非常緩慢,六十年代生產的坦克、戰機啥的,依然是部隊的主力……

國內部隊裝備需求倒是強,關鍵國家沒錢投入在這方面,不得不考慮資金問題。

謝凱這樣的方案,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就如同一開始謝凱說的,缺錢就往市場上發行股票,不管怎麼發行,確保紅旗集團是最大控股股東就可以了……

“這不是你們的夢想嗎?就連我爸,這是沒辦法,不然他更希望當個技術宅……”

“啥叫技術宅?”鄭宇成問謝凱。

謝凱沒有解釋,而是讓鄭宇成去操作。

鄭宇成得到了謝凱的支援,基地管理委員會也不反對,於是開始琢磨著哪些公司上市。

“這是我們戰略規劃部初步拿出來的方案,你看看?”程睿很快拿出了方案。

謝凱對他的速度,並不詫異。

畢竟,程睿背後站著的是國家智囊團,他也是從那裡面出來的。

讓程睿來搞這個,也是為了試探上級對他們基地搞股份制改革的態度。

國家一直都在進行探索,大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這也不過才剛剛開始,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可循。

“如果全部子公司都這樣搞,不是一件好事,可以先從下屬子公司找幾個業績好的單位來做試點,一方面,這些單位的業績有目共睹,投資者也有信心,溢價發行,才能實施……一旦同時上市的公司太多,不僅對股票發行沒有好處,對於價格也會有影響……分批逐步進行……”在謝凱看方案的時候,程睿提醒著謝凱。

謝凱看著他,“你覺得先上市那幾家比較好?怎麼拆分?”

“長虹得拆分,原本就是股份制公司,這幾年公司在長虹的總投資超過了二十億,這樣一家公司上市,市場幾乎很難接受……這得多少股?股價多少?”程睿答非所問。

謝凱皺起了眉頭,直接搖頭。

開玩笑呢。

長虹到現在能有這局面,就是靠404入股,大筆砸入資金,短時間內就兼併了國內超過一半的彩電生產廠。

“長虹不能拆,一旦拆分,我們這投入的0億就打了水漂!何況,我們投資的是彩電跟相關的產業……”謝凱不可能同意長虹拆分的。

“長虹必須拆,把軍工剝離,其他產業剝離,上市的只是長虹彩電,這樣市場認可度更高,而且專業化程度也更高……”程睿向謝凱耐心地解釋著。

如同其他的國營企業一樣,這年頭,只要有能力的廠,那都是什麼業務都有。

長虹原本只是一個無線電備份廠,現在涉及了很多領域。

“如果這樣,倒是可行,那就跟長虹那邊溝通……”謝凱明白了,程睿這提議是對的。

他原本是以為程睿提出要拆分整個長虹。

他們根本沒有那個權力。

這樣一來,完全可以讓長虹在股權上更加明晰,避免長虹把資金挪用。

“紅旗工程機械,得拆分。隨著基地的資金跟技術投入,玉柴工程機械的基礎遠比之前更好,但是玉柴重工那邊的情況非常不樂觀,這些年幾乎沒有什麼發展……”

“玉柴重工?”謝凱有些疑惑。

“當初搞工程機械,基地不是跟玉柴重工合作,隨著投資比例的增加,玉柴重工在玉柴工程機械的比例只佔到了1%的股份……”

經過程睿的提醒,謝凱才記起這家單位。

玉柴重工,算是基地第一個投資的產業。

“甘寧遠不是帶著技術團隊回了那邊?那邊的發展也是不錯啊。”謝凱不解,“玉柴屬於紅旗的下屬……”

“玉柴工程機械現在主要負責動力,同時也生產工程機械,跟紅旗機械共用技術……兩家工程機械業務領域重複很多,而且兩家單位的業務都是由紅旗集團帶來的,導致兩家發展狀況不佳……紅旗工程這邊對於生產民用工程機械不太感興趣……”程睿把情況做了詳細介紹。

他知道謝凱在這方面的毛病,如同基地前一批管理委員會的鄭宇成等人,對於民品領域都不是太重視,如果不是因為市場前景好,利潤高,他們甚至不會投入。

投入,也是為了從這些產業上要利潤,以此支撐基地相關軍工技術研究的經費。

謝凱果然是忘記了這家單位。

平時幾乎都沒有誰提過玉柴重工。

“還有呢?”謝凱老臉有些發燙。

確實忘記了玉柴。

“691廠要拆分,中興通訊必須剝離出來,還有晶片業務,獨立成立新的子公司,中興通訊現在的發展受到了691廠的嚴重制約……”程睿不知道謝凱是如何想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691廠,那涉及到基地的核心。

中興通訊是691廠的子公司,而691廠又被劃分到紅旗集團,成為紅旗集團的子公司,再加上基地管理委員會,管理起來非常不方便。

子公司有投資很大的專案,需要交給上級公司稽核,上級公司稽核透過,然後再交給紅旗集團,最後由基地技術稽核團隊評估……

“確實該剝離出來了。691廠一年的盈利能力,還不及中興通訊的三分之一,以後將會隨著中興業務跟產品增加比例變得更大……”謝凱也覺得是時候讓中興單獨成為一家公司。

隨著基地業務的擴張,中興通訊拿下了科威特通訊交換總承包專案,沙特的因為沙特人不理會謝凱的忽悠,只要衛星系統而沒拿下。

國內的業務在快速增加,國際上的業務同樣在增加。

中興通訊再由691廠管理,已經不合適了。

“另外,祁連山服裝,也應該拆分,根據產品定位來,剝離低端產業……”程睿說這話的時候,更是有些忐忑。

當初從謝凱母親柳絮承包基地被服廠後,柳絮跟謝凱母子兩人手中的股份成了這家新成立服裝廠的最大股東,紅旗集團只佔4%的股份。

實際怎麼回事,大家都清楚。

所以程睿提出這個,就是要看謝凱的反應。

“這樣也不錯,股權明晰,以後也不容易出毛病。”謝凱一點都沒反對。

程睿松了口氣,“柳總那邊,得你去溝通一下……”

“沒問題,我媽可不是不明事理的,這服裝廠,她也沒有怎麼管,整天都是瞎折騰,跟一幫蘇聯老太太玩得連家都不要……”謝凱嘆了口氣。

他就不該讓母親去搞事業。

搞得現在一年都見不著幾面,老爹雖然嘴上沒說,謝凱還是清楚的。

程睿不由婉兒,隨後升騰起的則是心酸。

要不是為了基地的發展,為了國防事業,一家人何至於一年連面都見不到幾次?

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可多少人能知道在外人看不到的時候這些人過的什麼日子?

忙碌的時候,沒問題,根本沒時間考慮別的;可一旦閒下來,那種孤獨,根本不是外人能體會的……

“行了,你去跟老鄭商量,這方案沒問題,拆分重組,這事情得穩妥,要不然容易混亂……”謝凱也沒在這上面浪費太多時間。

反正有程睿跟他背後的智囊團支援,自己沒有必要去耗費精力。

鄭宇成那老家夥退休後,閒得沒事兒幹,要發揮餘熱,反正這樣折騰,也不會出事兒,就由他去折騰好了。

當年鄭宇成為了基地,親手斃掉兒子,閨女到現在都不認他,讓他閒下來,要出事兒。

“就上市四家公司啊?是不是太少了一些?”鄭宇成面對程睿的方案,有些不滿,“起碼咱們要佔國內上市公司的一半數量,不僅現在要佔一半,以後也要保持這個數量……”

程睿差點吐血。

鄭宇成這想法,是不是太逆天了一些?

國內目前確實沒有幾家上市公司,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404要保持這樣的規模,那得多嚇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