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鄭宇成去找龍耀華跟李明山,也是謝凱無奈下做出的決定。

要是不作解釋,兩位首長絕對會認為謝凱已經舉起了宰羊的刀向著他們揮去,絕對不會買賬的。

對於這樣的結果,謝凱自然不希望看到。

很快,鄭宇成就回來了。

“首長說,這事兒,得商量一番……”

“不是都讓你給他們解釋了麼?”謝凱疑惑,還要鬧哪樣?“總不能讓咱們倒貼給他們啊!”

“上級沒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下屬的民品單位,哪個不值錢?他們不可能只拿一點,要多拿,就得多花錢唄……”鄭宇成毫不在意地說到。

這理由,讓謝凱也沒法反駁。

上級沒錢,他們也不能去補貼。

一旦開了先例,那對未來的發展可不好。

哪怕裝備廉價提供給部隊,都比把企業的股份廉價給了上級靠譜。

“對了,龍耀華首長提議我們,如果真想把股份轉讓一部分出去,拆分重建後的企業,可以考慮上市,那樣能帶來足夠的發展資金,也能解決現在的問題……”鄭宇成看著謝凱,有些忐忑。

對國內企業來說,上市這玩意兒很新鮮。

而且還是他自己主動跟龍耀華等人提的。

謝凱自己在股市撈了不少錢,基地的投資團隊跟著也撈了不少。

可鄭宇成總認為少點什麼。

這幾天謝凱要求拆分基地的那些單位,然後跟別的同型別公司相互控股,這讓鄭宇成頓時明白之前缺少什麼。

404投資團隊投資了國外一大批公司的股票,特別是美國的一些高科技公司股票。

404下屬單位擁有國內很多賺錢的產業,而且每個單位幾乎都是國內相關行業領頭羊,卻沒有一家自己的上市公司!

藉著這個機會上市一批,那多牛?

不管是深市還是滬市,這都剛掛牌成立不久,沒有幾家上市公司呢。

“上市?”謝凱瞪大了眼睛看著鄭宇成,“我們這些產業任何一家現在上市,那就太虧了!”

不是謝凱沒有想過這問題。

而是他覺得國內的股市很難支撐他們下屬單位發展所需資金。

國內在84年飛樂音響股份公司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籌集資金開始,拉開了中國股市發展的序幕。

可這些企業,籌集資金數量都不多,也就幾百萬上千萬。

從跟著謝凱在國際市場獲得收益後,紅旗集團下屬的投資公司,拼命地收集國內只要有發展勢頭的企業發現的股票,但是這投資太小了……

投資大的,也就是滬市豫園旅遊商城股份公司,法人股一共4000萬,被紅旗集團投資公司拿下了000萬;還有個滬市真空電子器件股份公司的原始股,從87年第一次發行14.5萬股後,幾乎每年都增發,累計發行大約50萬股,被紅旗集團吃下了7萬股;連深發展的股票,紅旗集團手中也握了很大一部分,不過是由中信銀行持股……

國內的資本市場太小。

對於掌握著上百億資金,投資動不動就是幾十億的404來說,完全不夠看。

現在鄭宇成居然跟自己說,把紅旗集團下屬的這些企業搞去上市,怕是要讓國內第一批股民所有身家都被洗劫乾淨都不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有什麼虧不虧的。反正你的目的不就是搞錢?”鄭宇成根本不相信謝凱說要拆分這些公司是為了所謂的避免壟斷。

唯一的可能,就是拆分後,撈錢!

跟國內同行相互持股,國內同行企業能有多大資產?

持股不夠的,能做的就是補錢。

謝凱這佈局,自以為自己老謀深算,沒人能發現,鄭宇成一直盯著謝凱,還能不瞭解?

“誰說我是為了搞錢?”謝凱真的很冤枉,“咱們雖然缺錢,也不缺這幾千萬吧?如同長虹這些,現在市值怎麼都得有個二三十億,發行多少股票合適?國內市場吃得下麼?”

“那你不用管,只要你同意上市,到時候我們想辦法……”鄭宇成拍著胸脯保證。

“之前跟蘇聯的技術交易,咱們發行的企業債權那種方式要不得。”謝凱見鄭宇成不像開玩笑,覺得自己有些不認識鄭宇成了。

老家夥整天閒下來,盡搞些不靠譜的。

居然現在就琢磨著在國內資本市場上玩兒。

這不把國內還沒培養出來的股民們玩兒死?

“咱們的公司發展勢頭,誰都能看到,再說了,現在國際上盯著咱們,香江那邊的投資公司資金回不來,用這樣的方式,正好把那邊的錢給轉移回來……”鄭宇成一臉嘚瑟,“指不定還能帶動更多的外匯投資……”

謝凱這下是真的發現不認識鄭宇成了。

老家夥一臉嘚瑟地看著謝凱,很享受謝凱現在的反應。

“管理委員會同意嗎?上級首長同意嗎?”謝凱問鄭宇成。

“你同意就行。”

“上市也不是沒問題,不過我覺得你這樣搞,可能會遭到很多人唾罵……”謝凱倒也不反對。

鄭宇成卻一臉鄙視,“我捱罵,又不是你捱罵,先少發行一些股票,等到股價慢慢漲上去,最後繼續增發,慢慢地賣出去,總比給其他那些沒錢的企業好……”

這老家夥宰人,比自己更狠!

“咱們真要上市?”謝建國對資本市場本能不喜歡,“一旦上市,我們的優勢就沒有這樣容易保持了。而且必須考慮利潤……”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向管理人員崗位變動,謝建國已經開始適應管理人員的身份。

幹了幾十年技術工作,讓他可以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

對於上市,他們並不熱衷。

上市公司是為了籌集發展資金,而向社會公開籌集經費。

這些年,404從來都沒有為發展資金發愁過。

現在跟沙特、科威特兩國達成的協議,讓他們可以在未來很多年都不愁經費。

“謝凱,我們不缺資金,上市也無法帶來多少發展資金,反而讓我們未來的管理不方便……”孫玉成也擔憂地看著謝凱。

他不知道謝凱是為什麼突然有這樣的想法了。

這幾天還在跟謝建國幾人商量,分析謝凱是受了什麼刺激。

又是要拆分紅旗集團,又是要跟其他單位合作相互持股,這會兒好了,要上市。

“現在看起來確實是這樣,不過很多產業,從一開始,我們佈局,就是為了做大做強,將來向基地提供經費。隨著我們的發展,利潤必須向國庫交了……”謝凱提醒著他們。

基地最開始為了解決問題,要到了自主經營權,可以自主立項,一開始的利潤,也不用向國家上繳,軍品生產,不需要交稅。

雖然民品要交稅,不過前期上級為了扶持基地的發展,幾乎沒有交過稅。

而現在,再不交稅,謝凱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不少企業出現在都是以紅旗集團的情況來說事兒。想要獲得更多的自主權。

任何企業,不僅巴不得不交稅,反而希望國家給更大的補貼。

“這確實是個問題,上級雖然沒說,但是我們不能不主動考慮,我們是改革試點單位,也是國營單位,必須主動來解決這些問題。”謝建國倒是支援謝凱的說法,“可這跟上市有什麼關係?”

“爸,咱們404以科研為主,現在向各個企業輸送技術,那都是沒有算成本的。隨著下屬子公司的發展,這種情況帶來的弊端也越來越多,企業利潤不算成本,看起來很高,實際上呢?所有成本都是由基地負擔……這種持續下去不行。未來這些技術,下屬公司只要還要,就必須給錢,他們不願意給錢,也沒問題,自己培養研發團隊……”

“未來真準備把這些子公司全部交出去?”

謝建國、孫玉成跟嶽林幾人,聽到謝凱的解釋,倒吸了一口涼氣。

謝凱這太狠了。

“也不是交出去,而是上市!除了我們,其他股東,都不可能拿到多少股份……這樣一來,我們研發技術不僅有了市場,也能有更多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來源……”

鄭宇成打的就是這樣的算盤。

老家夥整天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其實跟謝凱一樣,都是狠角色。

公司一旦上市了,為了利潤,要麼自己投資搞龐大的研發中心,要麼每年花錢向404買升級技術跟新研發的技術成果。

如此一來,雙方都得到巨大的好處。

404的投資經費可以收回來,還有大量利潤;企業也能用相對低廉的成本來獲得新的技術,全力拓展市場。

無論如何,404都是處於核心的地位。

那些公司如果想要一腳把404踢開自己單幹,也不是什麼問題。

404手中的技術、專利,可以給其他的單位。

“我們只需要考慮404未來的研發經費,繼續向現在這樣補貼下去,不是好事。能從市場上得到資金,還不用負擔利息,憑什麼不願意?節省出來的資金,可以繼續投入有前景的產業扶持,或則是投資到新技術研發領域……”

謝凱的理由,讓謝建國等人根本就沒法拒絕。

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要有符合市場競爭,有巨大潛力的技術。

這些技術,卻由404提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