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不如做到,今天第三更。

郡主,咱們快走吧。叛匪馬上就要殺過來了。

郡主的府邸院子裡,丫鬟竹兒急的團團亂轉,一會催促僕人快點收拾東西,一會央求郡主趕緊逃難。

沐天嬌此刻面色凝重,她的頭一直衝著西南方,那是貴陽城的方向,那個人現在就困在裡面。對於竹兒的話,她彷彿沒有聽見,喃喃自語地道:他現在怎麼樣

郡主,誰現在怎麼樣呀,叛匪轉眼就到,咱們還是快些離開這吧,要是晚了,可怎麼得了。竹兒說著,扶住了沐天嬌的胳膊。

沐天嬌這才注意到竹兒的話,說道:好吧,咱們出發吧。

聽到這話,竹兒懸著的心才落下,扶著沐天嬌上了馬上,吩咐車伕立即出發。

郡主的護衛有上百人,加上丫鬟僕人,就超過了二百。大家簇擁著馬車朝西門而去。

一到街上,沐天嬌突然感覺到有些異常,按理說,這個節骨眼應該遍是逃難的百姓,怎麼卻一個人也看不到。難道說城裡的百姓們已經逃光了。不至於呀。

懷著詫異的心情,沐天嬌時不時地敞開窗簾,向外觀瞧,偶爾能夠看到一些婦孺,但這些人的臉上似乎並沒有驚慌之色。要說男丁,卻是難得看到幾個。

繼續向前,只見前邊有上百名差役正在快速趕路,中間還有一個騎馬的文官,好像是同知大人。沐天嬌忙讓人攔住,尋問他們是要去哪裡。

同知歐朔,一聽到叛匪即將到來的訊息,立即開始著手搬家。十年宦海的他,家當自是不少。在他收拾一半的時候,童胄登門,請他出頭組織城內兵丁百姓一起抵禦叛匪。歐朔的回答很是乾脆,現在大勢已去,徒勞守城只是自取滅亡,還是各自逃難去吧。

說完,就把童胄晾在一邊,繼續指揮搬運家當。

童胄討了個老大的沒趣,對方畢竟是同知,在銅仁府上,除了知府,便是人家最大,自己一個沒有品級的捕頭,怎能奈何。但想到知府夫人都為守城忙碌奔波,自己總得盡力而為,所以又對歐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怎奈歐朔根本就是貪生怕死,聖賢教過的東西都忘了,豈會在乎你一個捕頭說上兩句,嶽肅在城裡,我給你面子,他現在被困貴陽,能不能活著出來還沒準呢,我還搭理你。馬上命手下差役將童胄攆走。

忙活半天,終於收拾停當,歐朔剛要下令跑路,卻聽有差役回稟,說嶽肅回來了,正組織百姓上城據守。聽到這個訊息,歐朔馬上懵了,他清楚,嶽肅若不在,自己逃跑或有情可原,要是嶽肅在,自己還敢逃跑,可是要倒大黴的。隨即下令,帶領差役去跟嶽肅匯合,順便看看,嶽大人到底是不是真回來了。

出門走了不遠,剛好碰到沐天嬌的車仗,兩下一述說,沐天嬌聞聽嶽肅已經回來了,是心中大喜,哪裡還會逃走,吩咐車伕改道,與同知一起去見嶽肅。

說來也巧,沒出兩條街,只見嶽肅正騎馬趕來,身邊還跟著十幾個衙役。

原來是童胄出門之後,不知該何去何從,深感嶽肅高義,又對自己不薄,決定回衙門去保護他的家眷。誰料在街上跑了一陣,竟聽到嶽肅回來的訊息,精神為之振奮,尋了過去。見面之後,少不得把請歐朔的結果彙報一番,嶽肅聽罷,心中火氣,安排童胄代他暫守東門,親自趕往同知衙門。

這一見面,沐天嬌是百感交集,歐朔則連呼好險。光天化日之下,沐天嬌擺了高姿態,沒有下車,只敞開車簾,說道:聽聞嶽大人回城,本郡剛要去拜會,沒想到竟在這裡不期而遇。不知嶽大人現在要去哪裡

歐朔陪著笑臉,跳下馬來,躬身說道:下官參見知府大人。

嶽肅下馬,衝著沐天嬌一拱手,說道:給郡主請安。叛匪將至,下官只是四下巡視一番,現在城內已經安定,郡主可回府休息,有下官在,定保銅仁不失。

如此就好,本郡相信,以嶽大人的本事,定可擊敗來敵。這樣,本郡這就打道回府,提前預祝大人旗開得勝。說完,吩咐車伕掉頭回府。車簾一拉上,沐天嬌的臉上盡是歡喜的笑容。

這下好了,嶽大人回來,咱們就不用逃跑了。竹兒也是滿臉喜色。小丫頭對嶽肅,簡直是無比的崇拜。

等到郡主車架轉頭離去,嶽肅橫了眼歐朔,歐朔嚇得忙低下頭去。只聽嶽肅冷聲說道:算你識相,跟我走

見嶽肅沒有責備,歐朔才算松了口氣,慶幸自己反應的快,沒有直接往城門跑。他心裡明白,這肯定是童胄把訊息傳給了嶽肅,嶽肅趕過來拿人,還好棄城逃脫的罪名沒有坐實,否則以這位大人的雷霆手段,自己的老命都有可能搭進去。

回到東門城樓,已可聽到遠處傳來的馬蹄聲,城上的百姓,臉上盡是驚恐之色,嶽肅望城下瞥了一眼,但見遠處塵土飛揚。歐朔看到城外的情況,反應比百姓還大,臉都嚇綠了。

嶽肅倒是從容自若,大聲喊道:諸位鄉親,大家不用驚慌,我在貴陽曾和叛匪交戰過,這些叛匪不過是紙老虎,根本不堪一擊。別看他們人多,可當時貴陽的守軍連一萬都沒有,照樣打的他們丟盔棄甲。本府甚至都能從萬軍叢中殺出來,前往懷化搬請援兵。援軍即將到來,只要大家聽從我的調遣,定能將進犯之敵全部消滅

願聽嶽大人調遣將叛匪殺光在嶽肅的激將演說之後,城上立時響起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

見群情澎湃,嶽肅開始分派任務,有搬運石頭的,有負責挑水燒水的,有點火準備火鏈的,也有去收集火藥的。

一切準備就緒,叛匪業已兵臨城下。叛匪能有萬人,一路燒殺搶掠來到銅仁,知道銅仁沒有多少守軍,所有氣焰極為囂張。有的人甚至以為,現在的銅仁城會人心惶惶,等他們一定,便可盡情宰割。

可一看到城上的架勢,不少人都傻了眼,城頭上密密麻麻,站著手持武器的百姓,別看不是士兵裝束,但數量多了也唬人啊。

領頭的叛軍將令叫木查臺,是布依族的土司,這次襲擊銅仁,完全是受安邦彥的委派。臨行前安邦彥告訴過他,銅仁府已經沒有多少官兵,去到之後定會手到擒來。在這一路上,木查臺的部隊毀村屠寨,氣勢如虹,信心膨脹到極大,認為明朝官府根本是紙老虎,也就能嚇唬嚇唬人,早知道這麼不堪一擊,丫的早反了。

見城上都是布衣百姓在守城,他確定城內的情況確和安大王說的一樣,已經無兵可用。路上殺了那麼多百姓,你們現在站在城上,拿著武器,老子就會怕你們嗎

列開陣勢後,一聲令下,就指揮大軍攻城。

叛軍嗚嗚喳喳地朝銅仁城衝來,站在城上的嶽肅定睛觀看,心中也有了底細。這些叛軍,想來也是胡拼亂湊,沒有經過訓練,跟安邦彥的兵馬相比,差了不止一個檔次。這種烏合之眾,他還不放在眼裡。

別看城上沒有弓箭手,嶽肅完全可以等到敵兵靠近城牆後,再發起阻擊,一頓磚頭瓦塊,就能砸倒一批。叛軍架雲梯攀爬時,火油沸水火鏈一上,不燙死,也得摔死一幫子。等到下面的人聚多了,把準備好的燃燒彈一丟,又能解決不少。一天下來,叛軍就傷亡千人,來時的氣焰,被徹底撲滅。

到了傍晚,叛軍已經不敢繼續攻城,老實地在城外紮營,埋鍋造飯。嶽肅曾經看過三國演義,知道趁夜劫營,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自己手下的這些百姓,也實在是沒有什麼素質,主動出擊,還是算了吧。

嶽肅這邊也開始準備晚飯,府庫有千石存糧,嶽肅又出錢到城內的米鋪購買。可惜米商已經逃跑,但糧食太多,不便運輸,都堆在倉庫裡,嶽肅哪管其他,先充公再說,等你回來,把錢補上就是。

到了晚間,不少百姓都睡在城頭,嶽肅專門派人巡邏,密切關注城下的一舉一動,並叮囑其他城門,也要小心防範。

這些天,他實在太累,可大戰已起,自己也不敢回府睡覺,留在望樓裡,靠著牆,囫圇睡去。不過在睡前,還是讓阮傲月回家休息,這裡有我們男人就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嶽肅這一夜睡得很沉,連日來都沒有好好休息,堆積的疲倦彷彿一夜爆發。

次日天矇矇亮,嶽肅感覺到望樓內有輕微的腳步聲,他心頭一震,連忙睜開眼睛,四下瞧去。

當他看到一個荊裙木釵的女子款款來到身邊,手裡還捧著一個碗。女子不是別人,正是杜十娘。

嶽肅暗道一聲慚愧,自己實在睡的太死,有人進來都沒聽到,幸好不是刺客。可以說,以嶽肅的警覺性,睡覺時都彷彿睜著一隻眼睛,屋裡哪怕有根針掉到地上,一般都能聽到。

老爺,您醒了。看到嶽肅睜開眼簾,杜十娘柔美一笑,上前兩步,蹲到嶽肅的身邊。將完遞到嶽肅面前,又道:這是我給老爺做的麵湯,老爺趁熱喝吧。

嶽肅揉揉眼睛,感覺自己還真有點餓了,接過飯碗,說道:謝謝。

杜十娘垂下頭,低聲道:老爺說哪裡話,這是十娘應該做的。

雖然只是一碗麵湯,嶽肅此刻心中暖暖的,回想起前世,每天早上,黎蘭都會給自己做早餐,不由得落下眼淚。

杜十娘看到嶽肅流淚,不禁詫異起來,連忙說道:老爺您

沒什麼嶽肅抬起手,拭乾眼淚,露出一絲笑容,是十娘為我做麵湯,讓我太感動了說到這,嶽肅突然想起一首歌來,忍不住小聲地吟唱起來。

郎君啊,你是不是餓得慌,如果你餓得慌,對我十娘講,十娘我給你做麵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