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育很重要

不管什麼事情,只要嶽肅能夠說服張嫣,得到張嫣的首肯,二人聯手,這個世上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先說聖旨送到洛陽,福王接旨,一聽說不給封地,改給銀子,心中多少也是有些不願。可是,給他的是聖旨,作為臣子,絕對不能夠抗旨不尊。也罷,不給地就不給地吧,給銀子也行,現在家裡正困難著呢,全部家財都被李自成給搶了,有這一千五百萬兩銀子,也能辦不少事情。土地的事,有了錢,還怕買不著地麼。

福王隨後上了道摺子,表示接受旨意上的建議,沒有地也行,只是這銀子什麼時候能夠撥下來。如此正中下懷,嶽肅馬上給他回了旨意,一千五百萬元,分兩年給清,現在先撥給你五百萬元。

從戶部提出五百萬元,從水路送到洛陽,jiāo給福王。說句實在話,五百萬元,若換在以前,朱由菘真不會覺得如何多,但是現在,自己就是一個空架子,五百萬元解決了不少難題。剩下的一千萬,兩年給就兩年給吧,反正有聖旨在手,朝廷也不可能賴賬。畢竟自己還是皇叔。

福王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再說李家與朝廷合辦安民銀行之事。李家說能出一千三百萬元還真不是蓋得,足量的黃金白銀從李府提出,先到銀行兌換銀元,不說別的,朝廷直接先從中賺了一筆。

武昌的國家銀行屬於一級分行,都擁有造幣的權利,嶽肅一道旨意送到那裡,從銀行裡就提出七百萬元。雖然李家有經營權,但監督權在朝廷手裡,嶽肅派遣官吏和御史,內宮派遣太監介入,安民銀行也就開展起來。

安民銀行的總部設在武昌,湖廣各府漢陽黃州承天辰州德安嶽州荊州襄陽寶慶鄖陽長沙常德衡州永州寶慶,按照國家銀行的編制,成立一級分行。李家的買賣,不敢說遍佈天下,也差不了多少,尤其是在洪森死了之後,自然是聲勢更大。很快,北直隸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都成立了安民銀行。

不過李家辦事,那是有步驟的,在北方諸省,投入不大,只是在治所城市,以及少數幾個大都市開設了銀行,他的重點,是把資金投入到江南。南直隸浙江這兩個省,李家就投入了上千萬兩銀子,保證每個縣城裡都要有一家安民銀行。

銀行的業務,以存款取款貸款投資為主。

存款很簡單,民間存款,利息為一年百分之二,如果是存定期,可以達到百分之三。不過,為了防止有人造假,李家製作的存摺很是高階,這也是和嶽肅商量的結果,採用奏摺所用的硬質封面,裡面存單用紙,也是最上乘的。存款的百姓,必須留下親筆簽名,以及密碼,所謂的密碼,就是你要留下六個數字,或者是一個問題的答案,在取款的時候使用。還有一點,那就是你所存的錢,以後需不需要在異地領取,如果不需要,那你的賬戶不會被轉移到外地,也就是說,在外地不可能將你的錢取出來。當然,如果存錢的人死亡,家人需要繼承,這一點更加容易,只要有官府開據的死亡證明,以及親屬的身份證明,那就可以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取款業務,主要以跨行取款為主,收取百分之五的手續費,取款時簽名,核對留存的筆跡,說出密碼來確認。在你的存摺之上,會有銀行的帳房加以記錄。

貸款業務,基本上就是抵押貸款,房契地契都可以,貸款利息,被李家定為一年百分之七。這個業務的出臺,大大刺ji了南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許多手工業的業主在缺少資金的時候,都到銀行貸款。而且也給了一些手頭緊的商人以翻身的幾乎,他們可以用店鋪為抵押,或者是家中的珠寶到銀行抵押,換取資金。在銀行貸款的利息,比民間借高利貸或者是當鋪划算多了,很快就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投資業務,一般是分為兩種途徑。第一種,是民間有好的生意,業主拿不出足夠的資金,又沒有足夠的抵押,那可以找銀行合夥。李家親自對你的買賣進行評估,覺得有利可圖,就會出資。這種情況,分潤比較大,起碼要佔總利潤的五成。第二種,是銀行出資自己做買賣,李家也不是真的有數不清的銀子,安民米鋪雖然掙錢,卻也壓資金,銀行更是壓錢,而且起初是光投錢,見不到多少回報,李家把銀子都扔進去,再看好什麼專案,一時就拿不出那麼多錢了。於是,李家乾脆用銀行的錢來做買賣,頂多是賺了錢,和朝廷平分。

除了在南方大力投入之外,銀行還在日照縣以及日照縣的周邊府縣做了極大的投入。日照縣開設銀行三家,這可是港口集散地,存錢取錢貸款的人,肯定不能少了。日照周邊的府縣,也都要開設銀行。

在日照縣開設銀行,可謂是畫龍點睛的一筆,這邊的銀行,在半年之後,就獲得了巨大收益。

朝廷開海,但只限定了一個港口,就是日照。日照縣的地位,馬上便起來了。訊息傳出,商人們蠢蠢yu動,但是朝中的官員似乎並不感冒,還打算看嶽大人的笑話。熟話說,不做就不錯,多做就多錯,即便再謹慎,有的地方也可能砸過。

大明多年禁海,這一次重新開海,算是一個嘗試。嶽肅一脈的官員,沒有誰懂這行,哪怕是嶽肅自己,也不是很懂。原本,這等事情,隨便派個官吏,派上幾個稅監也就可以了,但嶽肅沒有將此事當作小事情來看待,決定親自走一趟。

出京之前,家裡的事情,嶽肅少不得要安排安排。這天中午,家人聚在一起吃飯,連日來忙碌開海銀行朝中的事務,嶽肅都是早出晚歸,都沒和家人吃上幾頓飯。今天還是專ménchou出來的時間。

這頓飯的菜sè不少,是嶽肅親自安排廚房準備的。嶽大人平日吃飯,也不是不吃rou的主,但比其他的官員來說,還是要簡潔不少的。通常每天是四菜一湯,有蛋有魚有rou有蔬菜,影響很豐富,對窮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來說,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今天的菜更好,一共是八個菜,什麼紅燒蹄膀,東坡rou之類的好菜,全都有。一家人落座,嶽肅是一家之主,他不動筷,自然沒人敢動筷。可是,自己的兒子嶽森,卻搶頭裡夾了一塊魚rou。

沐天嬌坐在兒子旁邊,見兒子如此,趕緊胳膊肘拐了一下。

幹什麼呀嶽森見母親頂自己,顯得很是不悅,瞥了沐天嬌一眼。

孩子還小,想來也是餓了,大家一起動筷。嶽肅並沒有發作,說話間,拿起筷子,也夾了一塊魚rou。

這個時候,嶽森已經將魚rou送入嘴中。可沒嚼上兩口,竟然吐了出來,呸,這魚做的一點不好吃,比咱們在家裡吃的武昌魚差遠了。說完,又回手夾了一塊東坡rou,送入口中,跟著又吐了出來,這廚子做的東坡rou,也太差了。娘,讓咱們帶來的廚子重做幾個菜吧,這些菜不合我的胃口。

桌子上不止一個孩子,還有nv兒嶽萌,義子鄭成功。兩個孩子並沒有什麼反應,彷彿這事已經司空見慣,嶽萌小口小口的吃飯,鄭成功則是把菜夾到飯碗裡,狼吞虎嚥。看鄭成功的吃法,菜的味道應該不錯。

阮傲月和李瓊盈都沒有說話,有意無意地看著嶽肅。對丈夫的脾氣,他們是知道的,哪敢出聲啊。倒是沐天嬌,寵溺地說道:那等一會,娘吩咐廚房,給你做幾個喜歡吃的菜。現在,在這裡父親吃點飯,說說話。

嶽肅沒有多言,先把魚放到嘴裡,嚼了兩口,咽了下去。魚的味道不錯,也是平常自己吃的味道呀,哪裡難吃了。隨後,嶽肅又加了一塊東坡rou,放到嘴裡,味道香嫩脆爛,令人很是受用。

見兩個菜都沒有問題,嶽肅才語氣溫和地說道:森兒啊,這個魚和東坡rou味道都很好,為何要吐了不吃呢

不好吃。嶽森直截了當地說道。

那你覺得什麼好吃呀嶽肅再次問道。

我喜歡吃翠竹粉蒸魚,麒麟鱖魚,清蒸武昌魚,八寶海參也不錯,龍身鳳尾蝦也tg好,如意鴨舌五味煎蟹,陽澄湖的大閘蟹我也tg喜歡吃的。嶽森一下子報了好幾個菜名。

說句實在話,嶽肅位極人臣,兒子說的這些菜,他也沒吃過兩樣。

你們在家裡,一般都吃這些菜嶽肅又是溫和地說道。

是呀,這有什麼稀罕的呀。上回去三孃家做客,他家的菜,那才是極品,那武昌魚可真鮮。我和舅舅說喜歡吃,他就讓人每隔幾天就送鮮魚過來。還有那大閘蟹,也比家裡的新鮮,而且還有許多菜樣我都沒吃過。他家的菜餚,比上次在皇宮吃的還要好上幾倍嶽森口無遮攔地說道。

你這孩子,好吃就好吃唄,有什麼可炫耀的,以後不許luàn說。尤其是不許說別人家的菜比皇宮的好吃,知道了麼。沐天嬌用柔和地語氣說道。她那樣子,絲毫不像是在訓斥孩子。

哦嶽肅的聲音沉了下來。自己現在已然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從來沒有奢侈過,吃的東西,只要營養夠了,他也就滿意。和阮傲月在北京吃飯,也就是簡單的四菜一湯,何嘗享用過兒子說的那些。此刻嶽肅的火氣,已經撞了頂mén,但他還是強行壓了下來,再次用慈和的語氣說道:你現在也快六歲了,一般人家的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啟méng讀書。你家裡的時候,你母親可找先生教你讀書識字

找了,孩子讀的還不錯,經常被先生誇讚。這一回,是沐天嬌搶著說道。

這就好。嶽肅點了點頭,又道:森兒啊,為父小時,家裡窮,你這麼大的時候,就開始幫你爺爺做木工,後來,家裡才拿出積攢下來的血汗錢,供父親讀書。你要比父親幸運的多,現在家中富裕的,為父做官,你的母親還是郡主,這要令多少孩子羨慕。再過兩天,父親又要出mén,學業不能荒廢,你母親也沒帶先生過來,為父看看,明天幫你找位先生。現在麼,你給為父背段三字經聽聽。

夫君,現在正吃飯呢,背書的事,等吃完再說吧。沐天嬌連忙說道。

桌上的飯菜,他也不喜吃,何不背背書。森兒,背吧。嶽肅又是溫和地說道。

我才不背書呢,書有什麼可背的。嶽森撇著嘴說道。

你說什麼有你這麼和父親說話的嗎嶽肅一聽兒子的話,先前被壓下去的火氣,一下子就升騰起來。嗓mén提個老高,跟著重重地一拍桌子。啪

他這一發火,另外兩個孩子,哪裡還敢吃飯,老老實實地坐著,連動都不敢動。阮傲月沒有說話,倒是李瓊盈說道:夫君,孩子還小,你別嚇到他們。

是呀,三妹說的沒錯,孩子還小。背書的事先不用著急沐天嬌也是趕緊勸說。

不小了,都知道翠竹粉蒸魚麒麟鱖魚和八寶海參了。菜名記得不少,他說的這些菜,不少我都沒吃過呢。這樣的孩子還小麼。背書嶽肅最後說的兩字,變得極為低沉,令人不得反駁。

娘我不背我也不會背對於父親發火,嶽森似乎並不是十分畏懼,往母親懷裡一紮,可憐巴巴地說道。

夫君,你別嚇孩子,你這一嚇,再把孩子給嚇笨了。要不然這樣,明天你給找給先生,好好的教一教,到時候再背。沐天嬌一聽到兒子可憐的聲音,趕緊幫著求情。

你不是說,他書念得不錯麼,連先生都誇讚。怎麼,現在就背不出了。嶽肅沉聲說道。

先生也沒教多長時間,就因家中有事,辭館走了。所以,教給孩子的東西不多沐天嬌見嶽肅bi問,又改口說道。

先生辭館走了,難道再請先生麼,家裡也不是沒銀子,單一個八寶海參,就夠請好幾個先生了。嶽肅沉聲說道。

這不是家裡事多麼又要伺候婆婆又要串mén走親戚...所以一來二去的就給耽擱了沐天嬌結結巴巴地說道。

哼嶽肅哼了一聲,說道:好了,我現在就去給他請先生,也別等明天了。說著,嶽肅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又道:給我聽著,以後沒有我的吩咐,哪個敢把海參大閘蟹,這些luàn七八糟的菜給我買回來,我就跺了他的手

言罷,嶽肅把衣袖重重一甩,向廳外走去。

廳裡的人,哪個看不出來嶽肅是真火了,嶽肅出去半天,都沒一個敢說話。倒是嶽森,似乎仍是不懼,轉頭看了看廳mén口,見嶽肅不在,說道:娘,父親怎麼了,沒事發什麼火呀。我不要讀書,我要鬥蛐蛐,我要鬥ji。北京沒有意思,咱們這就回家去。

你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一天就知道玩你看給你爹氣的沐天嬌一聽兒子這麼說,也氣的夠嗆,想要給孩子一巴掌,卻又哪捨得下手。

你們今天都怎麼了,一個個像吃錯yào似的。嶽森站了起來,白了母親一眼,說道:我回去鬥蛐蛐,現在有點餓,告訴廚房,做兩個我喜歡吃的菜,給我送來。

說完,嶽森大搖大擺地走出huā廳。

這一刻,廳上的四個夫人,你瞧瞧我,我看看你,阮傲月與方彩兒吃驚不小,倒是李瓊盈,似乎並不覺得稀奇,可能是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嶽森經常如此。

娘我現在能吃飯麼突然,嶽萌小心地對母親說道。

吃吧,沒事。李瓊盈柔聲說道。

有了她的話,嶽萌與鄭成功才又拿起筷子,繼續吃了起來。

再說嶽肅,此刻xiong中的火氣,已經竄上頂梁。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會是這樣,倘若長此以往,再不管教,豈不是要發展成為裴英傑那樣的紈絝子弟,搞不好,還不如裴英傑呢。自己的一世英名,怎麼也不能毀在兒子的手裡,得找一個好一點的先生,好好管教兒子。

家事國事天下事,嶽大人要管的實在太多了,他也想自己教育兒子,可哪有那麼多時間呀。自己再過兩天就要出mén了,還是先給兒子找一個先生先教著,有什麼事,等自己從日照回來再說。

嶽肅到了前院,喊來金蟬,讓他派人出府,找一位好點的先生,到府上教孩子。

金蟬當下領命,帶著幾十個人,到街上打聽坐館的先生。

北京城內教書的人有的是,可以說,除了進士之外,舉人秀才都有坐館的。不過,舉人開館,教的都是chéng人,不可能去當啟méng老師,去做啟méng老師的也就是秀才一檔。

明朝的教育界,那是等級分明,哪怕是首輔的兒子,在啟méng階段,也很少有舉人上mén,因為這太大材小用了。在唐伯虎點秋香裡面,那個華太師家裡請的老師,不也就是一個老秀才麼。這個世上,也就皇上的兒子,能夠是個例外,可以得到翰林院的學士講課。

當然,以嶽肅的身份,想要找個好老師,也是很容易的,除了進士找不了,找舉人並不困難,只要給定義為幕僚,這樣的話,上mén的人都能成群結隊。

金蟬帶人出去之後,突然感覺很是mi糊,他哪裡知道京城裡在哪聘先生呀。不過他也有辦法,跑到了順天府去打聽,嶽大人家裡的事,誰敢怠慢,府尹大人馬上叫捕頭去辦,一定要找個好點的。作為順天府的捕頭,街頭巷尾的事,哪有不知道的,那捕頭很快給請來一位老學究。

老頭是順天府落地的秀才,二十歲得到秀才功名,後來一直考到四十五歲,還是個秀才。其間經常擔任兒童啟méng教育工作。見四十五歲還沒考上舉人,他也心灰意懶,乾脆不考了,從此就從事教育工作,給不少北京城的大戶官宦人家當過兒童教師。前些時日,剛剛在一富戶家辭館,因為名聲在外,聘請的人還不少,別看老頭自己考不行,教學生很在行,他教出來的學生,不少都考上舉人和進士。老頭正考慮去哪家呢,順天府的人就來了,一說是嶽大人府上開館,找到了他,老頭是ji動不已,馬上就一口答應下來。

金蟬見到老頭,很是滿意,謝過順天府,帶著老頭返回嶽府。嶽大人府上招認,當然不能隨隨便便,金蟬順路走了趟六扇mén,讓人查一下老頭的背景。

老家夥名叫王學政,確實在京城的教育界有名,金蟬也就放心。帶回府上,嶽肅親自接見,別看嶽肅官大,但大明朝講究的是尊師重道。通常情況下,一個秀才,見了嶽肅都得自稱學生,可今天給兒子請老師,王學政的地位也就提了上來。

和王學政聊了一會,嶽肅認為此人確實有些才華,而且教育經驗豐富,適合做自己兒子的老師。當下,嶽肅叫人,去把兒子喊來,到書房行拜師禮。

結果,等了半天,下人也沒把嶽森帶來,嶽肅心中著急,納悶起來,按理說,沐天嬌所住的院子,離自己的書房不遠,這麼久的時間,兩個兩回也差不多走完了。

著急的功夫,小人回來了,可是,卻只有他一個人。

嶽旺,我不是要你將公子帶過來嗎怎麼只有你一個人過來

回老爺的話下人嶽旺一臉難sè地說道:小人見到了公子,可一說是老爺請公子過來拜師,公子卻是死活不來,小人苦苦相勸,也沒有用處。二夫人說,讓老爺先等一會,由她再勸勸公子。

什麼一聽這話嶽肅又火了,自己讓他拜師,他竟然敢不過來。嶽肅隨即站起身來,衝著王學政一拱手,說道:王先生,讓您見笑了,嶽某這就去將小犬帶來,您請在此寬坐。

小孩子麼,經常督導就好了,大人不必生氣。老朽在此候著就是。終究是教育工作者,別看只是秀才,但自恃還是比較高的,說起話來不卑不亢,甚是和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