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疑心生暗鬼

內閣之內,嶽肅看了山西送來的摺子,那是一臉喜悅,連連叫好。

朝廷從崇敬三年就開始對流寇用兵,一直沒有肅清流寇,哪怕是洪承疇,也只是把流寇從陝西趕跑了,匪首王嘉胤還是在四川被嶽肅幹掉的。現在在太原,雖然沒有盡殲,但也讓流寇元氣打傷,並消滅了三十六營的盟主王自用。

報捷的奏摺一份份送來,嶽大人怎能不高興,就連張太后也是鳳顏大悅。尤其是今天送來的摺子,斬殺流寇首領王自用。

好呀,這回朝廷終於可以消停一陣子了。但是,也不能大意,這流寇東竄西竄的,著實可惡,一定要全部肅清。嶽肅說到這裡,掃視了一圈周邊的閣臣,跟著說道:諸位大人,流寇餘部現在已經從山西竄入直隸,看架勢,是打算南下逃入河南,河南並非楊奕山吳思南的轄地,他們的兵馬無法國界追擊,只能由地方兵馬圍剿。這對朝廷一鼓作氣,剿滅流寇很是不利,本官有這麼一個想法,封楊奕山為五省總督,總督陝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廣,四面夾擊,定能將流寇一網打盡。諸位以為如何呢

這個眾閣臣互相瞧了瞧,就連嶽黨官員,都不敢表態同意。更不要說齊楚浙三黨的官員以及首輔韓爌了。

五省總督,這官實在有些大了,基本上可以算是把半壁江山都交給楊奕山了。如果是為難之時,就像當初白蓮教與斬龍幫一起作亂的時候,由皇上出面,讓嶽肅讓五省總督,這事倒還好說,可眼下,流寇大敗,已經沒有什麼實力了,再讓楊奕山當五省總督,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呀。而且,這事哪怕我們同意了,報到太后那裡,太后能不能同意。這個官職不比別的官職,即便內閣票擬透過,太后完全可以與司禮監聯合,否則這個提議。

齊楚浙三黨,雖然願意和嶽肅同心協力治理國家,但他們確實不敢同意嶽肅的這個提議。嶽黨官員也有自己的考慮,太后一直忌憚嶽大人,別看現在緩和了不少,如果把這是提請上去,太后會不會再次對嶽大人起疑心呢

相比於其他閣臣,韓爌心中暗喜,他現在巴不得所有的人都同意嶽肅的這個提議。如果真的票擬透過,呈到太后那裡,太后怎能不疑心生暗鬼,尤其是看到,所有的閣臣都站到嶽肅這邊,那就更不消說了。當然,如果真的票擬,韓爌是打算棄票的。

嶽肅見沒人表態,而以張正剛為首的自家官員也是一臉為難之色,嶽肅立刻就反應過來,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心中暗道:是呀,這個提請要是送給太后,她豈能不懷疑與我。看來現在,只能嚴令河南巡撫全力剿匪了。

他隨即一笑,說道:本官也就是一時冒出這麼個想法,既然諸位大人都不說話,想來是不同意了,那也沒什麼。這樣吧,責令河南巡撫張我續全力剿滅進入河南的流寇。

大人所言極是。

見嶽肅沒有再提讓楊奕山充任五省總督的事,閣臣們都送了一口氣,一個個露出滿臉堆笑。

緊跟著,又聽嶽肅說道:太原大勝,有關官員都需褒獎,山西巡撫劉策與太原知府吳如夢當屬首功,這樣,本官有意擢升劉策為禮部尚書,吳如夢升山西巡撫,並準劉策奏請,封斬王自用人頭投獻朝廷的王二狗為副將,諸位以為如何

禮部尚書別看權利不大,但當了禮部尚書便能入閣,這個職位,說白了就是一個跳板。眾閣臣看的明白,嶽肅這是想提拔劉策入閣,劉策立刻大功,閣臣們也沒什麼可說的,紛紛表示贊同。至於說提拔吳如夢當山西巡撫,不過小事,自然不會反對。而那個斬殺王自用投降的,封個副將而已,對這些身居中樞的大佬們來說,更是小事中的小事,所以更不會反對。

在眾閣臣表示贊同之後,嶽肅又接著說道:此番有功官員不少,楊奕山麼,就算是戴罪立功,不必升賞了,其他官員,諸位議一下,該怎麼封賞,就怎麼封賞吧。

是,大人。

說白了,這些官員也沒法再封了,要是提拔,就得進京,但嶽大人明顯沒有讓他們進京的打算,也是,他們都進京當官,誰去打仗呀。所以說,也就是給個榮譽頭銜,也是完事。至於武將,已經是總兵的,也只能給榮譽頭銜,比如說加個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或者都督同知之類的。副將麼,倒是可以封,給個總兵無所謂。大亂之時,一個省也不必要按照定製,一個省就一個總兵了,有功就封,好像遼東那邊,總兵造了五六個。

左良玉吳家省曹文詔全部提升為總兵。

封賞的摺子,擬完之後,該交到司禮監的,全都交到司禮監。似乎一切就這麼過去了,但是嶽肅的那個沒有得到大家夥贊成的提議,竟然不知不覺地傳進了慈寧宮。

是誰把訊息傳出去的,沒有人知道。但這天,伺候張嫣的宮女,都發現太后的神色有些不對。

楊奕山先是去當三邊總督,然後嶽肅又讓毛有見到天津任水師總兵,跟著又想讓楊奕山當五省總督。還有一個吳思南,現在是宣大總督。合著,在我這北京城周邊帶兵的都是他嶽肅的人,他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說,我又看走眼了

張嫣心裡如此琢磨,但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連續幾天,她的心中都在考慮這件事,臉色一直都是凝重的,身邊的宮女太監,一個個是提心吊膽小心謹慎,生怕一個不留神,觸怒到太后。

太原大戰沒多久,就是秋季了,不少流寇也都竄入河南。原本進到河南之後,他們想要大搶一番,並沒身上沒有糧食了,怎麼也得吃飯不是。

可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進到河南之後,才發現,這裡根本沒什麼可搶的。今年大旱,百姓根本沒有收到什麼糧食,黃河邊上的地,倒是肥沃,打出來的糧食,也被收完了。

河南一帶,吃不上飯的百姓多的是,還趕不上他們流寇呢。

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流寇分頭逃命之後,一直也沒有匯合,都是各自為政,各跑各的。不提別人,單說李自成,他現在的人馬最少只有一百來人,但他不是主要通緝物件,而且大部分人都有馬,所以遇到太大的阻擊。一路逃進河南,他很快發現,這裡的百姓也吃不上飯。於是,按照李巖制定的方略,以義軍的名義,殺富濟民,收買人心。

當然,李自成不敢往洛陽開封那邊走,那裡是重鎮,朝廷兵馬很快,以現在手頭上的這點人,哪裡吃得住。所以,他往陝西與河南交接的地方走,一路上也不攻打縣城,只走鄉鎮,看到那裡有富戶惡霸,就直接滅門,搶了財產和糧食,大部分帶走,小部分分給百姓。如果百姓有願意加入義軍的,他是照單全收。

開始投奔他的百姓並不多,但是因為一件事,讓李自成徹底翻身了。

每當李自成打土豪分糧食走後,當地的官軍都會跑來,殺良冒功。他所過之處,多有無辜百姓被官府所殺,並栽上流寇的名頭。而李自成正好藉助這一點,回過頭去,先派人潛入縣城,然後裡應外合將城池攻破,殺了官員,搶了官倉,順理成章地打出剿兵安民的旗號。

一時間,李自成可謂聲勢大振,百姓爭相投奔,很快又有了上萬人馬。這一日,李自成來到盧氏縣,還沒等攻打縣城呢,城門便被開啟,無數百姓蜂擁而出,大喊著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

這是李自成第一次兵不血刃的得到城池,此時此刻的他,是興奮無比。自己的部隊,終於成為公認的義軍了。

入城之後,很快有一個人主動前來投奔,據百姓們說,這個人就是帶領大家殺掉縣令,開城迎接闖王的人。聽到這話,李自成連忙親自接見,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牛金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牛金星本是個舉人,且十分有才,通曉天文地理,孫吳兵法。作為知識分子,牛金星是不愁吃喝的,在家鄉有田,還開館授徒,可以說是豐衣足食。不想一日得罪了鄉間大戶,被誣陷搶佔婦女十八人,革了功名,發配盧氏當差服役。因為他是舉人出身,人家就給他安排了一個抄抄寫寫的活,時間一長,也能沒事出去溜達。就這樣,他在這裡認識了不少人,沒事還幫人家寫個書信,給剛出生的孩子起個名什麼的,也不收錢,所以人緣很好。

這次李自成打來,他趁機聯絡百姓,殺了本城縣令,開啟城門,迎接義軍。

經過一番交談,李自成和牛金星相談甚歡,認為他很有才華,便收他當了軍師。在李巖與牛金星的輔佐下,李自成如魚得水,招攬人心,鞏固勢力,兵馬是越來越多。

今天是小翼的生日,小翼白天就沒有功夫碼字了,晚上儘量再寫一些,小小的爆發一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