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九十四章良機

第九十四章良機

奪下中衛縣,李自成的下一目標就是慶陽府,只要能攻陷慶陽,便能進入陝西境內,進而馳騁中原。

只是慶陽府是大城,不比中衛小縣,想要攻陷,沒有那麼容易。遇到這等情況,李自成當然還得用老法子,派人混進入,內外夾攻。

在李自成的心中,明軍能集中這麼多兵馬進入甘肅圍剿他們,陝西肯定是空虛的,慶陽這裡,也不會有多少人馬,撐死也就三四千。自己手下近萬人,只要能衝進城去,那就贏了。為了穩妥起見,李自成命令高一功再次帶人混進慶陽城,這一次不能只帶兩百人,得多帶一些,起碼要有五百。

他的打算是這樣的,人先混進城去,不用著急動手,等到自己率領兵馬趕到,在城外兜上兩圈,裹挾一些百姓,把聲勢弄得大一些,然後分頭把慶陽城給圍了。城內那點人,肯定得分兵據守,自己意思一下,佯攻一日,待到晚上,高一功在城內放火,並從南門突擊,搶下城門,自己率主力從南門外向裡衝,裡應外合,定能拿下慶陽。

一個沒有學過一天兵法的人,只透過一點一滴的積累,竟能想出這樣的攻城方法,李自成也算是個人才。

高一功領命,帶著流寇中的骨幹,前行一步,趕往慶陽。他們人少,而且都是精銳,走的自然也快,過了三天,在第四天早上就分批進入慶陽城。

進城之後,分頭找地方安頓下來,只等李自成大軍趕到,按原計劃行事。

李自成的部隊,是在第二天傍中午的時候趕來的,離城十里,就被城內守軍發現。慶陽知府與分守參將連忙做好防禦準備,慶陽城內,有上萬人馬,認為想要消滅流寇,或許不能,但要守住城池,卻是沒有問題的。

這也是慶陽的分守參將實在沒有太大本事,不敢正面和流寇作戰,否則的話,現在率主力兵馬殺出城去,也夠李自成喝一壺的。

李自成沒有馬上攻城,按照原定機會,直接在周邊鄉鎮折騰起來。慶陽也算是陝西與甘肅的交界,屬於重鎮,屯兵一向不少,流寇很少敢在周邊鬧騰,所以這裡還算是比較穩定的。怎奈陝西大旱,慶陽也沒有倖免,米價大漲,吃不上飯的百姓漸漸增加。洪承疇當然沒有嶽肅的本事,能弄來那麼多糧食,解決地方上的苦難,也就是能湊合就湊合,能維持就維持。

現在李自成來了,一煽風點火,告訴窮苦百姓,跟著老子有飯吃,馬上得到不少百姓的響應。說句實在話,這裡的百姓在聽說來的時候,除了有錢的之外,都沒有多少跑的,畢竟家裡沒有什麼有錢的東西,也不怕搶,吃飯都不把準,那還跑什麼。

百姓們拿起燒火棍扁擔菜刀加入李自成的部隊,府城周邊的百姓著實不少,老弱婦孺湊到一塊,很快就讓李自成的部隊達到六萬餘眾。

跟著,李自成下令,包圍慶陽城,丁壯在前,婦孺在後,管他能不能打,先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四門圍住,每個城門也就一萬五千來人,真正能打的,其實也就三四千。這個時候,城內守軍要是殺出來,不管從哪個門出來,都能讓李自成無力回天。因為李自成只帶領五千主力,以及上萬百姓在南門,其他的人,都分配他其他三門。最為要命的是,除卻南門之外,其他三門的人,沒有多少是李自成最早的精銳。

這麼好的機會,城內的守軍沒有把握,不管是主將還是知府大人,見到四門外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反而嚇了一跳,只得分兵據守,以待援軍。

慶陽距離平涼能有一百五十裡,在發現流寇的時候,慶陽參將就已經派人到平涼求援去了,同時也派人到甘肅給楊奕山報信,到長安給巡撫孫居相報信。在他的心中,只要援兵到達,內外夾擊,就能把城外的流寇包餃子。而自己的城內有上萬兵馬,只要堅守,守上十天半個月,絕對沒有問題。

李自成原本不知道城內的守軍到底有多少,可但看城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官兵,並從另外三門得到訊息,城上同樣有大量守軍,這下便有些慌了。

自己手下的可戰之兵就這麼多,你城裡的士兵比我都多,讓我怎麼攻城呀,總不能讓那些老弱婦孺上去送死吧。最為要命的是,高一功還在城裡呢,現在城門關閉,內外通不了信,按照既定方針,今天晚上,高一功就能在城內放火,硬奪南門。

南門上那麼多守軍,看架勢不下於兩三千,五百人去奪,能奪下來麼。自己也沒有什麼攻城器械,趁夜搭著雲梯往上衝,那還不是送死。

李自成心中不好,可也沒有辦法了,現在自己想要撤退,除非帶著自己的那幾千主力走,否則要是全部撤離,城內守軍趁機掩殺,還不得要了自己的老命。自己僥倖逃出昇天,高迎祥可就倒黴了。

權衡再三,為了大局,為了高一功的小命,李自成最後還是決定,先拼一下吧,成敗就在今晚,要是攻不下慶陽,自己再跑也不遲。橫豎也算是盡力了。

高一功現在棲身在據南門不遠的一個大院裡,這個院子,本是城內富戶趙家的,他們突然潛入,將裡面的人殺了個乾淨。因為城內聽說流寇來了,人心惶惶,並沒有人察覺。

流寇先後進到趙府,開始研究作戰方案。城內到底有多少兵馬,在他們進城之後,看到城內的佈防,已然有了數,何止三四千,看樣子,上萬人都是有的。

每個城門將近三千人守衛,自己從裡面突然襲擊,要是奪不下城門,李自成的兵馬就進不來,自己這幾百人,全得扔在裡面。可自己和李自成約定好了,城外以為自己出事了,到時會如何,實在難以想象。

高一功也是彪悍之人,對李自成也是忠心耿耿,雖然想到有危險,但最後還是決定,拼上一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放火的位置,早就找好了,城內鼓樓,最為合適。可為了配合放火和奪下城門,高一功又想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到知府衙門和守備衙門放火。

起初高一功是打算到參將府放火的,可經過打聽才知道,這參將老爺的家並不在這,而是在長安。這沒有辦法了,只能選守備衙門。

天近二更,高一功命十個人,帶著引火之物,前往鼓樓放火。又派一百人,分別去知府衙門,和守備衙門。自己親領三百人,在宅院裡等候,見到火起,便強攻南門。餘下九十人,則是在城內吶喊造勢。

在鼓樓放火,十分容易,十個小子,藉著夜色,帶著引火之物,爬上鼓樓,將火點燃,爬下去後,分散行動,口中大喊,義軍進城了義軍衝進城了

高一功特地安排造勢的那九十人,也行動起來,到處大喊。

百姓聞聽此言,有的大驚,有的大喜,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都躲在家裡,誰也不敢出門。要是流寇真打進來了,跑到街上豈不是找死。

不過也有慌的,火勢一起,城上的守軍就有點亂了,不知是哪個城門被攻破,讓流寇竄進來。城內的官員也有一些緊張,趕緊派人出去打聽,仗著百姓膽小,深夜不敢出門,出去打聽的人,只能隱約聽到有人喊叫,卻沒看到流寇。

知府作為本城文官之首,聽說城內著火,心中大驚。剛要派人出去打聽,卻聽到院子裡響起喊殺之聲。好在知府大人因為流寇打來,今晚把所有的差役都留在府上,沒讓回家,在衙門裡加強守衛。流寇翻進來,說來倒黴,正好被巡邏的差役給發現,兩下動起手來。差役們大聲喊叫,把人都招呼過來。

差役們剛開始心裡發虛,後來漸漸意識到,進來流寇不多,也就幾十個,三班捕快,加上馬快什麼的,能有二百多號,以多打少能有什麼可怕的。而且,府衙邊上還有監獄,監獄裡面有獄卒,發現有警,也皆趕來增援。

和知府衙門相比,守備衙門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流寇翻進來之後,並沒有被人發現,找到柴房,點上一把火。火勢一起,守備衙門的士兵立刻發現,趕來救火,碰上流寇,不知有多少人,嚇得是掉頭就跑。

之所以守備衙門會讓流寇輕易進來,實在是因為守在這裡的人並不多,而守備大人也不在衙門裡,正負責守衛北門。衙門空虛,也就百來號人。這些人還不是一起趕過去的,先前趕到柴房的幾十個,一看到有人,而且不比自己這方人少,哪裡敢交手。

先前鼓樓失火,就以為是流寇殺進來了,現在守備衙門又失火,守城的官兵可都有點慌了。

而這功夫,高一功帶著手下的三百人,從宅院裡出來,朝南門衝去。

衝啊殺啊

反正城內都著火了,已經驚動城上的官兵,想要偷偷摸過去,那是沒有可能了,索性光明正大,以氣勢壓倒對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