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下載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週完成

第五十一章哪裡的兵都不夠用

嶽肅剛一到任,就釋出了兩個調令,一個是調原宣府巡撫何尚坤為遼東巡撫,另一個是調福建巡撫吳思南為宣府巡撫。至於說誰來遞補吳思南的福建巡撫的空缺麼,這個交給內閣一起商定,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

這件事辦法,嶽肅有提出了第二件事情,那就是將流放雲南的李文彰釋放回來,並加封一個伯爵頭銜。理由是李家在國難之際,資助糧米八十萬石,解四川之危,使川陝流民可以安居樂業,功勞甚偉,理當褒獎。

李文彰是嶽肅的老丈人,當初被流放,這是嶽肅定的案,還罰了銀子。現在不僅要放回來,還要加授伯爵,也是嶽大人挑的頭。本來麼,這件事要是在別的時候,別的人提出,肯定得捱罵,內閣當時就得給否了。因為商人封爵,那是自大明朝開國以來,就沒有的事情,士農工商,商人排名最低,憑什麼封爵。

可現在的內閣,最大的官是嶽肅,由他提出。下面的閣臣,一半都嶽黨的官員,另外一半是齊楚浙三黨的官員,這三黨官員,和李文彰的關係都不錯,說句不好聽的,三黨的經濟後盾,就是李家。大家夥都收了李家不少錢,而且李家還年年有供奉,這個時候,你不幫忙說話也就算了,要是領頭拆開,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亓詩教等三黨官員,彼此瞧了一下,覺得這事實在為難。按照常理,嶽肅敢提出這事,就該直接反對,可事關李家,這話哪能說的出口。彼此交換了一番眼神,最後由大學士錢夢皋說道:嶽大人,這個商人封爵,自大明朝開國,就沒有這個先例這事若換在以往,連議都不用議。可是,此一時彼一時,李家確實於國有功,捐出那麼多糧米,解救無數流民,可說功在社稷,加以封賞,也是無可厚非。這事真叫人為難,要不然容我等回去想想,明日再議。

說回去想想,其實就是三黨官員要回家之後,坐在一圈,仔細研究研究。畢竟在這裡不便商談。

嶽肅明白他們的意思,說道:好吧,這件事就明日再議,你們回去之後,都好好想一想。接下來,咱們再議議流寇的事情吧,你們都在京城,得到的訊息,要比本官多得多,現在王嘉胤是死了,陝西的流寇也流竄進了甘肅和山西,那兩邊的情況怎麼樣呀

回大人的話,山西那邊,曾有訊息傳來,本已將流寇首領王自用趕入山中,即將殲滅,然韃子繞道山西,這才無奈將剿匪的兵馬撤回,包圍太原,致使王自用趁機逃竄,現在去向無蹤。甘肅那邊就不太好了,那裡本來就窮,因為大旱,不少百姓已度日如年,自高迎祥竄入甘肅之後,很快召集了大量饑民,攻打府縣,連下數城。官軍難以抵擋,洪承疇本有心在剿滅陝西的流寇之後,就趕往甘肅,無奈韃子入關,只好發兵勤王。現在的流寇,攻下甘肅近半城池,流寇數量已達百萬。洪承疇正催兵催餉,表示沒有援兵糧草,實難剿滅。張正剛回答道。

他說的情況,和嶽肅瞭解的也差不多,從四川回來的時候,嶽肅先見了三邊總督洪承疇,在他那裡瞭解了甘肅的大概情況。流寇勢大,尤其是那高迎祥,本領著實出眾,不比一般的流寇,他手下有八隊人馬,是各個驍勇,當初能把他們從陝西趕走,都費了很大氣力,現在想要剿滅,哪有那麼容易。洪承疇表示,自己要想全殲流寇,起碼要有十萬人馬,不過看眼前的情況,想要一時間集結這麼多人馬,還要有戰鬥力,實在太過困難。而且,陝西那邊也需要糧食安撫百姓,否則老百姓沒有飯吃,啥時候再鬧事,都不好說。

山西那邊,王自用逃的無影無蹤,誰也不知跑到哪裡,但估計用不了多久,還會露頭。

這樣吧,援兵一時難以調集,先把洪承疇所需的糧餉撥過去。陝西那邊,安撫百姓也需要糧食,朝廷想籌那麼多糧食,還需要民間商戶配合。這樣吧,著戶部與各地商人接洽,購買糧食。李家的事情,要儘快議出,朝廷日後在湖廣購糧,也要李家幫忙。好了,今天就議到這裡,該忙什麼就忙什麼吧,本官也要看看最近的公文。嶽肅說道。

是,大人。

接下來,嶽肅開始一份份奏摺,但凡罵人吵架的,一律先扔到一邊,只看那些有實質性的。看完之後,都寫上處理意見,然後交送司禮監。

他這邊忙碌,有一個地方比他還操心呢。什麼地方,那就是遼陽。

遼陽城自從被多爾袞的兵馬圍住之後,毛文龍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雖說有些糧食,但外無救兵,這些糧食早晚也得吃光。單捧著努爾哈赤的屍體,守在孤城,實在不是個辦法。

眼瞅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城內的糧食越來越少,而多爾袞就是不攻城,反正就和你耗著,看你怎麼辦

在孤城守了一個月,毛文龍認為不能再在這裡耗著了,否則的話,一旦皇太極的大軍回來,真和自己硬磕,搞不好自己都得搭在遼陽。乾脆,先撤吧。

於是,在這一天,毛文龍下令撤兵,水師停在北門,他直接率軍出城,上船離開遼陽。如此一來,這一仗明軍最後的結果是損兵慘重,還丟了錦州,敗的不能再敗了。

在毛文龍離開遼陽沒幾天,皇太極率領他的得勝之師返回遼東。天聰汗回到盛京,對出戰的將領和留守的將領都加以褒獎與封賞。其中多爾袞的封賞是最重的,晉封和碩貝勒。

與此同時,他還聽說了另外一個訊息,那就是薊遼總督熊廷弼退休了,換上來的是袁崇煥。袁崇煥他是聽說過的,但到底有沒有本事,那還要再說。當下,皇太極親自率軍,去攻打寧遠,其實說白了,也就是試探性攻擊,看看袁崇煥的本事怎麼樣。

袁崇煥對寧遠城是再熟悉不過,得知皇太極發兵前來,立刻讓趕回來的趙率教率軍趕赴寧遠禦敵。

雙方交手打了一仗,皇太極難越雷池半步,攻城本來就不是強項,攻不下來也是正常。可接下來,皇太極又做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派人前去議和。這回他也沒提什麼附屬國的事,只說兩家罷兵,互通商路。

別看袁督師在御前誇口,五年平遼,能不能平定,自己心中最是清楚,想要平定遼東,哪有那麼容易,之所以那麼說,也就是想讓皇上和太后寬心,讓自己的官當的大點。

能夠議和,那是最好不過,只要不打,比什麼都強。袁督師也就派出代表,和女真的代表展開會談。其實,他派出的代表,根本不能代表朝廷,只是現在手頭的兵力太少,先拖著吧,等朝廷調撥的援兵來了,再加上自己招募的兵馬夠數,訓練一番,差不多了,再研究其他。

其實皇太極也明白對方的意思,可眼下想要攻下寧遠和山海關,並非自己能力所及,攻城戰,不是自己的強項呀。大明能夠答應通商,那是最後,哪怕不答應,咱們就玩玩口水。

該談判談判,皇太極則是率領大隊人馬,返回盛京。也就在第二天,眾貝勒議事之時,多爾袞提出了一個意見。

大汗,遼中一戰,我軍雖然取勝,但卻暴露出我們的一個弱點,若不彌補,長此以往,於我女真的將來實在不利。

多爾袞,這話是從何說起呀你且說說看。皇太極說道。

是,大汗。遼中一戰,我軍能夠獲勝,也是險勝,倘熊廷弼步步為營,不予冒進,我軍想要取勝,實要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我八旗鐵騎雖可橫行天下,但弱在人少,否則的話,大汗繞道入關,熊廷弼也不敢趁機攻我盛京。愚弟以為,若是能夠擴充兵馬,無論是在現在還是在日後,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多爾袞說道。

皇太極點了點頭,但還沒等他說話,莽古爾泰都搶著說道:擴編人馬,說的容易,我女真人口就這麼多,怎能都去參軍

對於莽古爾泰搶著發言,皇太極有些不悅,其實他也想問這個問題,但也不能在我沒有批准的時候,搶著發問吧。和莽古爾泰相比,多爾袞就平靜的多,一句話也不多說,只等著大汗開口。

對於多爾袞的態度,皇太極特別滿意,說道:多爾袞,莽古爾泰說的也有道理,咱們女真的男丁也不能全都去參軍呀。

確是如此,但愚弟的意思,並不是要擴編女真人加入軍隊,而是將蒙古人和被俘虜的漢人編入軍隊,讓他們為我們女真而戰。多爾袞從容地說道:這個問題,愚弟在與熊廷弼交鋒之後,就曾想過,也不知是否可行,還請大汗定奪。

將蒙古人和漢人編入軍隊皇太極沉吟一聲,可不等他再行開口說話,莽古爾泰又嚷道:大汗,這可不行,怎麼能夠讓漢人提我們女真人打仗呢,若是臨陣倒戈,那可怎麼辦至於說蒙古人麼,倒是可以考慮,畢竟父汗在時,就曾編織過專門蒙古人的牛錄。

c。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