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下載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週完成

第五十章強勢迴歸

在養心殿吃完飯,嶽肅才跪安離去。嶽大人在北京城自有府邸,回到府上時,手下的人都已經入住,對於重回北京,大家夥都顯得很興奮。

下午登門的客人有很多,除了嶽黨的官員外,齊楚浙三黨也有代表到來,如亓詩教,另外北京城裡的達官顯貴也有不少上門的,即便有的不是本人親來,也是派心腹人帶著禮物過來探望。

嶽府晚上大排筵席,招待往來賓客,其中熱鬧,自不必多說。

第二天清晨,嶽肅前去上朝,小皇帝這個年歲,基本上是不上朝的,也就是偶爾出現大事的時候,出來露個面,由鄒義陪著,在上面陪聽。至於太後面,明朝可沒有垂簾聽政那一說。

嶽肅今天第一天回來上朝,張嫣為了彰顯隆重,特讓兒子去上朝,這也就是意思意思。上朝的文武官員,現在當然不會將坐在上面的小屁頭放在眼裡,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在這位託孤大臣的身上。

早朝也沒有什麼事,小太監一句有本出班早奏,無本捲簾退朝,下面沒有官員放聲,跟著也就散了。因為真正的辦事的地方,現在不是在皇上皇極殿,而是在內閣。

退朝之後,閣臣們來到內閣,韓爌年紀大了,趕路的速度自然沒有嶽大人快,所以尚未到北京,內閣裡最中間的那把椅子,當然得嶽大人來做。

嶽肅坐在中間,閣臣分坐兩廂,這個時候就能看出,嶽黨官員的氣勢,明顯要蓋過齊楚浙三黨的官員。

本官昨日剛剛入京,朝裡的情況,有些還不大清楚,最近都有什麼要緊的事務,辦完的和沒辦完的,大家都說上一說,讓本官心中有個數。嶽肅掃了屋內官員一眼,平淡地說道。

大人,最近朝中的大事,主要是與韃子一戰的善後,許多職位的空缺需要補充。原薊遼總督熊大人因為兵敗,自請致仕,由遼東巡撫袁崇煥遞補成為了薊遼督師。袁大人前些日子剛剛入京,陛見謝恩,並在皇上面前承諾五年之內平定遼東說話的是內閣大臣張正剛,他是嶽黨的官員,以前那是人如其名,為人剛正,但自從參合進當政,難免要為嶽黨利益衝鋒陷陣。

什麼一聽張正剛說到五年平遼,嶽肅登時就是一愣,跟著說道:五年平遼,這是怎麼一回事

大人,是這樣的,皇上在打算任命袁大人為薊遼督師之前,專門召見與他,似乎是想看看袁大人在遼東那邊有什麼建樹,而袁大人便在御前表示,五年之內,可以平定遼東。而他具體的策劃,皇上那邊也交代給了內閣,讓內閣儘量配合,要銀子給銀子,要兵馬給兵馬,要兵仗給兵仗。張正剛說道。

哦嶽肅沉吟一聲,在他心中,始終覺得五年平遼實在有些不太靠譜,畢竟熊廷弼都栽進去了,你袁崇煥難道比熊廷弼還厲害。對於上輩子歷史不太好的嶽肅來說,袁崇煥的名字,還是聽說過的,其中有的人說有本事,有的人說沒本事,到底有沒有本事,以前嶽肅也沒放在心上,可現在不由得他不放在心上了。平遼是大事,以現在大明的國力,能守住遼東就不錯了,平滅韃子,哪有那麼容易。大明兵馬羸弱,還內有流寇作亂,內外應接不暇,在遼東消耗過多,平定還好,要是沒有成功,光著消耗也是現在的大明朝無法承受的。

嶽肅想了想,說道:把袁崇煥的平遼方略給我看看。

是,大人。張正剛離坐起身,到一旁的書架上取出一個木匣,從匣子裡拿出一個本章,然後回來呈給嶽肅。

嶽肅翻開觀瞧,本章上的內容,就是袁崇煥的平遼方略,也正是在御書房對話時他說的那些。

看完之後,嶽肅總覺得有些不妥,上面說的容易,但操作起來,還是有苦難的。嶽大人也大大小小打過不少仗,不敢說深通兵法,但也長了不少眼界,單說第一條且進且耕,步步為營,逐步壓縮建虜的領地,同時建立廣闊有力的戰略反擊公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點看似不錯,但根本就沒有操作性,且佔且耕,你說笑話那,韃子來去如風,皆是騎兵,隨便在哪裡打個迂迴,就能繞過你的主力部隊,來到後方襲擾。我軍發現有警,現發兵增援都來不及。

還有第三點,聯合察哈爾,使韃子西南兩側受敵。整個蒙古部落,大部分都已經臣服,區區察哈爾,人家不去打他就不錯了,哪還敢去惹女真。指著他們出兵,豈不是做夢。

一年小勝,二年大勝,三年小定,四年初定,五年平定遼東。用嘴說話,這誰都會,但要真正做到,哪有那麼容易。

當時嶽大人現在並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畢竟旨意剛剛下去,自己剛回來就拆皇上的臺,實在不妥。所以他只是輕輕地將本章放到茶几之上,又道:還有些什麼事呀

還有就是皇上召韓閣老重新入閣,擔任首輔。張正剛說道。他一邊說,一邊看嶽肅的臉色,這件事嶽肅已經知道,只是微微點頭,示意張正剛,還有什麼事,繼續說。

可以說,在現在嶽肅的眼中,讓誰當首輔都無所謂,自己是託孤大臣,單憑這點,也能把你這個首輔壓的死死的。大家一起一心為國,也就相安無事,如果跟我耍什麼陰謀詭計,處處掣肘,誰都不管用。當然,嶽大人也明白太后為什麼讓韓爌當這個首輔,說白了也是想制衡自己的權利。不過要是讓亓詩教來幹,應該會更好吧,為什麼要找韓爌呢

嶽肅不明白太后的心思,卻也沒有多去理會。跟著張正剛又接著說道:袁大人升任薊遼督師,現在遼東巡撫出現空缺,正需人填補,這兩天大家夥正在商議,由誰出任遼東巡撫。

這事就不用再議了,遼東巡撫這差事,本官以為調宣府巡撫何尚坤去比較合適。袁崇煥官兵,何尚坤管民,也算是不錯。嶽肅淡然地說道。他的聲音看似平淡,但任誰也能聽得出,這是不容違勃的。

閣臣們互相瞧了瞧,嶽黨官員們,都是心中高興,瞧咱們嶽大人一回來,聲勢馬上就不一樣,想要抬舉什麼官員,誰還敢再說半個不字。

齊楚浙三黨的官員,真是沒有一個出聲的,要換做往常,但凡嶽黨保舉的人,三黨官員肯定會抬出一個與之分庭抗禮,管你的建議對不對,在我眼裡就是不行。但嶽肅現在說話了,人家是託孤大臣,代表皇帝說話的,而且調宣府巡撫去任遼東巡撫,並不過分,根本沒有理由去反駁。要是誰敢向以前那樣回駁嶽黨的官員,真成了沒事找事,大學士這個活,是不是不想幹了。

大人英明。亓詩教第一個帶頭,首肯了嶽肅的提議。緊跟著,三黨的官員再不猶豫,馬上出聲表示贊成。

內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達成一致,真是少見的很。

這個時候,嶽肅又開口了,何尚坤調任遼東巡撫,宣府巡撫那邊也不能出缺,宣府是邊鎮要地,拱衛京師,非文武兼備之士,難以勝任。本官這裡有個人選,調任福建巡撫吳思南任宣府巡撫,你們覺得怎麼樣呀

嶽肅的提議,嶽黨官員自是無話可說,齊楚浙三黨的官員則彼此瞧了瞧,最後仍是一起附和,大人英明。

宣府巡撫調任遼東巡撫,正常情況下,屬於升遷。但瞧眼下這個局勢,遼東關外的土地,基本上已經沒有了,遼東巡撫和個空架子也沒什麼區別,而且遼東那邊風險很大,在那邊當官,很少有幹長的,至於結局,幾乎是沒幾個有好果子吃。

而福建巡撫調任宣府巡撫,那根本就不是升遷,反而算是降了。宣府重要,但管的地盤有限,福建雖說是不毛之地,但油水還是不少的,並勝在安全。在一個風平浪靜的地方當土皇帝,怎麼說也比到一個兵鋒所指前線,當個戰戰兢兢的巡撫強吧。

同樣,當福建巡撫要想升遷,也不困難,朝中有人,混上兩年,不是入京當京官,也能在南直隸那邊撿個好差事,不管怎麼樣,也比到宣府好多了。可以說,不少人都不明白,嶽大人為什麼要讓吳思南到宣府當巡撫。如果有心提拔,直接安插到北京也就是了,犯不著去宣府折騰一下吧。

誰都知道,嶽大人幹過閩浙總督,吳思南也算是嶽大人的部下,關係如何,大家不清楚,但從嶽大人調吳思南當宣府巡撫來看,可能性只有兩點。

第一,吳思南在福建的時候,或許得罪了嶽大人。因為畢竟是巡撫,總督想要辦他,也沒那麼容易,而且嶽肅當時正屬於不得太后歡心,所以也不敢輕舉妄動,就把火氣壓了下來,伺機報復。從福建調到宣府前線,想要抓小辮子報復,簡直容易的很,隨便找個茬子,就能把一個宣府巡撫給弄死。

第二,那就是吳思南真的就些本事,像嶽大人說的,是文武兼備,可以獨當一面,鎮守邊疆。再怎麼說,韃子是從宣府的地盤上出關的,選一個有本事的人接任宣府巡撫,對拱衛北京,十分重要。

基於以上兩點,看以看出,嶽大人不是出於私心,想要報復;就是出於公義,為了國家。至於其他目的,那是一點也看不出來。

所以,再加上嶽大人的強勢,自然也不會有人反對。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嶽大人一回來就做出這個安排,除了其他目的外,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試探。現在,他成功了。

c。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