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下載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週完成

第二十六章面子

蔣傑來到武昌李府,登門之時,也沒說找誰,只是叫人遞上名帖,送交府上管家。李忠孔刃他們,並沒有隨蔣傑到李府,只是在船上休息,唯有蔣傑帶著一名小廝到來。

門房不知蔣傑是幹什麼的,但有名帖在此,按照禮節,不必多問,照例把帖子送進去就是。名帖送到李府大管家手上,管家開啟一看,上面寫的是四川總督府幕僚蔣傑。

總督府來人,管家連忙跑到後院,稟報李元琛。蔣傑的名號,李元琛當然是知道的,而且還在嶽肅那裡見過面,曉得是嶽肅的心腹。略一思量,也就明白對方的來意。以他的才智,也能明白蔣傑為什麼把帖子給府上的管家,這叫投石問路,先看看李家的意思。若是真的讓大管家接見,要不就是說明李元琛真的不在府上,要不就說明李元琛沒有談的意思。不過這樣,兩家也都體面。

李元琛當然是想談的,他也明白,真的和嶽肅翻臉,對李家並沒有什麼好處,當初嶽肅雖然是損了李家的面子,但也是不想看到李家造反,弄得大家針鋒相對。眼下由蔣傑親自登門,面子也是給足了,嶽肅畢竟是四川總督,不可能親自跑到外省來相見,派手下第一幕僚到此,誠意自不用說。

見是一定要見的,當時不能這麼見,否則的話,就說明自己第一次是在家的,雖然大夥都知道,也不能把事情挑明。李元琛將管家叫到身邊,小聲叮囑兩句,然後將人打發下去。

大管家從李元琛的書房出來,直接來到府外,見到蔣傑,一臉笑容地說道:不知蔣先生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恕罪。先生裡面請。

蔣傑頷首點頭,說了聲大管家客氣了,就與李府管家進到府去。

李府管家在前院自有堂屋,府內府外的事務,有些不是特別重要的,都是有他來處理。進了堂屋,二人分賓主落座,寒暄兩句,跟著由大管家說道:久聞蔣先生大名,乃我家姑爺帳下第一智囊,不知今日為何有興,前來敝府呢

是這樣的,我家大人有件喜事,想通知貴府公子,上次派人前來,結果府上的人說,貴公子去了雲南。來人回成都稟報大人,大人當時發了脾氣,只說即便公子不在,也該將事情告訴府上管家,李大管家並非外人,告訴大管家其實和告訴公子,沒有什麼區別,大管家自然會通知公子。所以,我家大人便派在下再行前來。蔣傑微笑地說道。

哦有喜事不知是什麼喜事大管家喜上眉梢地說道,可不等蔣傑回答,馬上又說道:這事豈是我一個做下人的能問的,我家公子昨日剛剛回來,若是他不在,我先行聽聽,倒也罷了,可現在他在,我若是提前聽了,豈不是自討沒趣。要不這樣,我現在就派人向公子稟報,說蔣先生前來,有大喜事相告。

這就是李元琛事先囑咐大管家的說辭,見了蔣傑,先是客套一下,然後問起來意,只要蔣傑提到自己,那大管家馬上就要表態,說自己昨天回來了,再行通傳。這樣一來,任誰的臉上就都好看了。

蔣傑當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馬上微笑地說道:原來李公子回來了呀,那是最好不過,還請通傳一聲,我親口將喜事告訴於他。

好好好蔣先生請稍等。當下,李大管家就派人到後院通知李元琛。

這都是安排好的,沒過一會,下人回到堂屋,說公子有情。於是,大管家帶同蔣傑前往後院書房,去見李元琛。

書房之外,大管家先行躬身說道:公子爺,蔣先生到了。

啊蔣先生大駕光臨,實在令寒舍蓬蓽生輝李元琛一邊說著,一邊迎出書房。

蔣傑是嶽肅的幕僚,李元琛是嶽肅的小舅子,二人的身份擺在一起,說白了也是一主一僕。但李元琛明白,嶽肅從來沒把蔣傑當普通的幕僚來看待,蔣傑來此,其實就是不便出川,蔣傑是他的全權代表。所以,一出書房,李元琛直接拉住蔣傑的手,一臉熱情地說道:先生快快裡面請,準備最好的龍井茶。

蔣傑不過總督府上的一介幕僚,公子可是總督大人的妻弟,公子如此相待,實在令傑受寵若驚呀。蔣傑連忙客氣,跟在李元琛進了書房。

先生說的哪裡話,何人不知,先生乃是當時奇才,我姐夫的腹心之人,見到先生,如同見到我那姐夫。快請坐快請坐

二人分賓主坐下,很快有書童將茶水端上,接著李元琛將人都打發出去,然後才道:昨日小弟剛剛回府,聽府上的人,我姐夫前日曾派人來,兩下錯過,實在可惜。不想今日,蔣先生就來了,適才管家派人通稟,說先生有喜事要通知小弟,不知是什麼喜事呀

這可是一樁天大的喜事,眼下四川流寇被平定,嶽大人正在安撫流民,這其中缺少一些糧食,所以大人有意,誰能為朝廷捐獻些糧食,解此燃眉之急,便保他一個爵位。些許糧食,對天下富商,皆不算什麼,可是一個伯爵,確是天下商人無一人能有幸得到的,商人封爵,自大明開國,還是沒有的事情呢。若是李家能夠得到這個爵位,你說是不是一件大喜事呀蔣傑微笑地說道。

許個伯爵李元琛聽了這話,心頭不由得一緊,他原本料到,嶽肅會派蔣傑和他談判,然後退上一步,將老爹風風光光的放了,也就可以。糧食銀子什麼的,李家都不缺,只要數目可以,大家都有的談。現在沒有想到,嶽肅一下子扔出個伯爵來,士農工商,商人是不可能封爵的,雖然只是一個空頭爵位,當時對於商人來說,那是花多少錢也不可能換來的。

可是,商人封爵,可能嗎李家做夢都沒想過這件事情。就像是蔣傑所說,明朝士農工商,等級森嚴,尤其是早年,商人的子弟都不允許參加科舉,也就是中後期,才允許參加科舉,進而為官。這其中的代表,當屬晉商子弟張四維。可考試當官可以,封爵就休想了,要知道嶽大人混了這麼久,還沒有弄個爵位呢,估計等到退休那天,才能給個爵位。這爵位,是你嶽大人說給,就能給的嗎

李元琛試探地說道:這件事是我姐夫上本朝廷,朝廷批准的嗎

我家大人原本是要上摺子的,無奈韃子繞道入關,朝廷正調兵勤王,這等事情,若在這個時候上摺子,實在是不合時宜。所以,我家大人是打算事情安定下來,再行上摺子。不過公子放心,在朝廷舉足輕重,他上的摺子,估計一定會透過。蔣傑慢條斯理地說道。

韃子繞道入關,李家當然知道,而且李家在山西就有買賣,訊息自然早就來了。嶽肅的摺子還沒上,但看意思,這是要讓自己家先把糧食送過去。

李元琛不僅腹有錦繡,而且還是個合格的商人,他知道什麼叫做投資。蔣傑的話,就是代表嶽肅,這一點毋庸置疑,哪怕是個空頭支票,你嶽肅都不好意思去賴,你是什麼為人,我還不清楚麼。把糧食給你,這個爵位你若討來,自然兩不相欠,皆大歡喜,可若是討不來,也是你嶽肅欠了我們李家一個天大的人情,要知道,我們家的糧食不是借給朝廷的,而是借給你嶽肅的,這一點,想來你心中也該有數。

蔣先生說的極是,我姐夫的奏摺到了北京,想來自會透過。其實爵位麼,我們李家也不是特別在乎,但就如先生所說,商人封爵,在大明開國還沒有呢,感受一把,或許也是不錯。只是家父,現尚流放雲南,雖然吃喝不愁,但家父畢竟年紀大了,一旦有那麼一天,豈不是客死他鄉,實在令人難過呀。李元琛說到最後,搖頭嘆息一聲。

公子一片孝心,傑甚是敬佩。事情也確是如此,李老爺上了年紀,漂流在外,實在也不妥當。不過還請公子放心,李家捐了糧食,不僅可以因功封爵,李老爺也可因此折罪,返回家園。這不正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麼。蔣傑笑呵呵地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功封爵,折罪還鄉,這不僅僅是兩全其美,而且是無比的風光,畢竟老爺子頂著個伯爵回來,這在朋友圈裡,也是無比的榮耀。造反當皇帝,風險太大,自己不是光腳的,這麼大的家業,也算是個土皇帝,冒著傾家蕩產,外加滿門抄斬的危險去做這樁買賣,實在不划算。他們可不像洪森那樣,有著深仇大恨,也不像王嘉胤高迎祥這幫人,餓的吃不上飯,本來就一無所有,拼就拼了。如此家業,犯不上呀。得個伯爵,風風光光,還維持了與嶽肅的關係,日後照舊無人敢惹,多好的事情呀。哪怕不得這個伯爵,嶽肅把老爺子風光的請回來,再賺嶽肅一個人情,不也挺好麼。

李元琛心中滿意了,點頭說道:不想我姐夫考慮的這般周到,大家自己人,其實有些事情,也用不著這麼見外。對了,蔣先生,不知我姐夫需要我家捐多少糧米呀

c。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