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下載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週完成

第二十七章解危

條件談完了,當然得落入實際,商人就是商人,李元琛馬上詢問,嶽肅想要多少糧食。

我家大人的意思是,李家捐八十萬石,再從李家買一百二十萬石。蔣傑直接說出價錢。

總計兩百萬石。四川現在流民幾十萬,估計數字,嶽肅現在也沒有準。這麼多百姓,每人起碼要分上兩石米,方能熬到明年秋收。這個是個大數,但嶽肅相信,李家絕對能夠拿的出來。現在是小冰河時期,陝西河南一帶,都糧食欠收,尤其是陝西,因為流寇作亂,土地都沒多少人種,這兩年根本就沒打出幾粒糧食,搞的全國糧價都在上漲,一石米已經漲到二兩銀子。而且,買那麼多,還未必能夠買的到。

不過李家是什麼人,買賣遍天下,他們想要多少糧食,基本上都能弄到。原本李忠上次來的時候,嶽肅的想法是買,買一百萬石,可現在都許了伯爵了,怎麼也得獅子開把口吧。

這麼多李元琛倒吸一口涼氣,為難地說道:我李家所有的米行,加在一起,也沒有這麼多糧食,現在也不是收糧的時節,怕是不好辦呀。

公子謙遜了,誰不知道李家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商人,想要弄到兩百萬石糧食,絕不是難事,別的商人辦不到,李家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而且,這糧食也不用一次付清,可以分期運到,現在先運上十萬石,解了燃眉之急,再一點點運過去麼。蔣傑仍是一臉微笑。

先生過譽了,這個年頭,也不是說有錢就一定有糧的。不過我姐夫好不容易張回嘴,我也不能一下子回絕不是。這捐的八十萬石,我李家一定竭盡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成都。至於餘下的那一百二十萬,容我慢慢想辦法。李元琛也持續著為難之色。這倒不是做作,幾十萬石糧食,他李家倒是不放在眼裡,二百萬,實在太多了。

那好,只要有公子的話在,一切就沒有問題。公子如此慷慨,蔣傑在此,代表我家大人,以及川中百姓,拜謝公子了。說著,蔣傑站了起來,對李元琛深深一揖。

先生這是做什麼李元琛趕緊起來,把蔣傑扶住。我姐夫是朝廷股肱之臣,我們這做親戚的,當然也要有力出力。時候也不早了,我這就讓人,安排酒席,給先生接風。我姐夫那邊,現在恐怕急需糧食,我隨後就命人準備,就按先生說的,先籌十萬石,運到成都。

多謝公子。蔣傑心上的石頭,終於落了地,語氣之中,難免有一絲如釋重負的味道。

天下首富,果然是名不虛傳,李家的辦事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強,幾天之後,十萬石糧食,已然備齊。蔣傑不再久留,立刻向李元琛告辭,押著糧食,走水路前往四川。

承載這麼多糧食,想要抵達四川,船速明顯要滿上許多,經過半月,方才抵達簡陽縣碼頭。李忠早已回來報信,嶽肅安排了五千人馬,在碼頭等候,運輸糧食。現在的人馬,是從遵義府敘州府龍安府等地趕來的。在打敗流寇大軍之後,四川各府人馬,先後到來,雖說來的都不多,沒處也就一千來人,但也算是解決了嶽大人無兵可用的尷尬。

勤王的旨意已經來了,嶽肅命秦良玉率白桿兵前去勤王,自己繼續坐鎮四川,等待糧食。在籌到的那點糧食已經用光的時候,李家的糧食終於來了,嶽大人一直緊鎖的眉頭,終於展開了,這十萬石糧食,可是真真正正的救命稻草呀。

有了這些糧食,短時間內解決百姓的溫飽,絕對不成問題,再等些日子,李家的糧食陸續運到,安撫流民的問題,也就徹底解決。

看似如此,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真正實質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實質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這些流民回去之後怎麼辦

流民有不少是跟著從陝西過來的,餘下的就是保寧府夔州府被裹挾過來的。這些流民,每人發點糧食,打發回家,朝廷倒是省心了,天曉得回去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保寧府夔州府的還好說,陝西那邊,哪有糧食撫民,他們回去,帶著那點口糧,會不會被搶都難說。一旦沒了糧食,再經有人牽頭,勢必再淪為流寇。

所以,嶽肅決定採用當年修黃河的那套路子,以工代賑,目前給你們找些活幹,管你們飯吃,就當是勞改吧。等局勢穩定一些,再讓你們回去,反正糧食夠你們吃到明年秋收呢。

嶽肅當即下令,將所有流民安排到保寧府夔州府兩地,這兩個地方,土地現在都沒人管了,地主們不是被滅門了,就是逃跑了,農民的土地,也是一樣,全都沒主了,農民不是加入流寇,就是逃到別處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嶽肅的方針是這樣的,將所有土地,暫時全部收歸,交給百姓屯田,以前沒有被耕種的土地,也施行開荒。屯田不是集體制的,是按戶分給土地,每戶按勞動力強弱,予以分配。人多的,多給點,人少的,少給點,家裡勞力強的多給點,勞動力弱的,少給點。但總而言之,都能分到土地,有了收成,刨去你的口糧,餘下的,六成對朝廷,四成歸你。這也是相當厚道的了,令不少百姓都歡聲雀躍。

當然,流民之中也有本地的戶主,身為農民,也沒有多少土地,只要你有地契,原本屬於你的土地,就還給你;要是沒有的話,你的土地也還給你,在什麼位置,你說出來,就把那片地劃給你,當時有一點,要按你家的勞動力來定,不是你說多少,就給你多少。有的反而分多了,有的卻分少來,少的話,你也沒地方說理,誰叫你當初不跑,還行附逆,這就相當於勞動改造了。不過現在分的地,也算是給你的了。

以前逃跑的農民,現在回來了,如果手裡有地契,哪裡是你的,就給你哪。如果地契沒了,那實在沒有辦法,但嶽大人也不能讓你餓死,仿照前面的例子,你說出土地所在,按照勞動力比例,進行劃分。

要是地主回來了,待遇就沒那麼好了,你說你有多少傾地,那不管用,亮出地契,沒有地契的話,地就白瞎了。如果有地契,那還有說道呢,地不給你,算是暫時從你那裡租的,地裡打出的糧食,種田的百姓留出口糧後,四成再給百姓,剩下六成,給你五成當作租子,朝廷只要一成。你要覺得不合適,不想租,對不起,你說的不算,朝廷說的算。租期為三年,嶽大人估計,三年之後,局勢應該能緩和不少。

流民按照這種方法解決,有人說,這些土地夠幾十萬人種的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足夠種。四川有天府之國之稱,土地比較肥沃,除了道難走外,耕地面積還是很多的,百姓數量也大,一個府算上各個州縣,本身也得有幾十萬人啊。哪怕逃荒的百姓都回來,湊合湊合,也足夠生活的。等到三年期滿,陝西的百姓返回家鄉,土地更是綽綽有餘。

這是大方針,執行起來,當然也有一些小困難,不過嶽大人安排巡撫朱燮元親自前去主持,還帶了幾千人馬,以防其他變故。朱大人為人比較公正,辦事能力也很強,這件事情,他完全可以勝任。

至於嶽大人麼,留在成都這邊,一邊接應糧食,一邊招兵,補充兵力,操練新軍,圍剿叛匪餘孽。流民裡面,有願當兵吃糧,都可以來。

不少流民中的壯丁,也是不願種地,有流氓無賴的性質,當初投靠流寇,其實也就是想不勞而獲,混碗飯吃。現在有當兵的機會,跟誰幹不是幹,而且當兵吃糧,明顯要比當流寇有保障。

嶽大人很快招募了兩萬士兵,這兩萬人也是良莠不齊,不過嶽大人治軍甚嚴,金蟬鐵虯童胄厲浩然每人都操練三千人,加起來一萬二,這幫人可算是倒了黴,每天都要進行艱苦的訓練。而另外八千,則是補給其他將領,運氣或許好一點吧。

嶽大人治蜀,這裡暫且不去細表,再說滿蒙聯軍,自太原受挫之後,移師北上,直撲北直隸。

韃子騎兵的速度,自然不用多說,來去如風。可他們現在還帶著幾萬掠來的人口,速度必然要降下許多。為此,皇太極制定了一個分兵兩路的策略,這也是對自己的軍隊,戰鬥力有信心。一路為三萬人,負責在前面強,另一路就是負責押運戰利品。而且,還吸取了上次在太原的教訓,不打大城,專打小城。

前鋒人馬,一路從孟縣平山縣靈壽縣行唐縣定州路過,所到之處,就是風捲殘雲,大城市打不下,打這些小縣城還是沒有問題的,也就定州,試探著攻擊一下,見沒有得逞,就繞了過去,直撲保定府。他們當然不會打保定府,而是要打保定府邊上的順平縣。

然而,令韃子沒有想到的是,順平縣這裡,正有一位仁兄在等著他們呢。這位仁兄便是盧象升,還有他所率領的天雄軍。

c。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