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禹天來一劍刺出,劍尖不可思議地刺中迎面刺來的另一柄長劍的劍尖,發出一聲清脆的輕響後,兩柄長劍同時完成弓形又瞬間彈直。

此刻的邱莫言仍是一身以黑色為主的男裝,仗劍而立顯得愈發英姿颯爽。她左手也搭上劍柄一錯,變戲法似地從右手長劍之中抽出一柄寬僅一指的細薄長劍,笑吟吟地道:“禹大哥小心,小妹要用‘牽情劍法’了。兩個小家夥便在一旁看著,你若敗在自己的劍法之下,可要被徒弟笑話!”

“不過區區一月時光,愚兄卻不信莫言你已將那‘牽情劍法’參透。且休說大話,儘管放馬過來!”禹天來左手負在身後,右手“青冥劍”斜指前方地面,配上英俊的相貌與三世人生融合而成的獨特氣質,倒也顯得軒昂不凡,與男裝的邱莫言正堪稱一時瑜亮。

到今日禹天來已經在於冕府上住了兩月有餘。初時他每日只是在房內調息運氣,一點一滴地徹底消除上次受傷後留在體內的隱患,很有些無所事事。

過了幾天之後,于冕的兩個兒子於志強與於志敏兄弟有事沒事經常跑來找他。兩個小家夥一個七歲一個五歲,性格是一樣的精靈古怪,總是向禹天來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如當年兩小兒用來難倒孔夫子的太陽遠近之辯還只是最容易的那種。

好在禹天來有三世積累,見識之廣博當世罕有其匹,總算沒有被這些問題難住,每一次都能給出新奇而又言之成理的答案。

漸漸地兩兄弟越來越喜歡這位似乎無所不知的“禹叔叔”,往這裡跑得也就越勤。後來有一次禹天來正在練劍,兩兄弟雖然活潑好玩,卻也頗為懂事,想起曾聽母親說過旁人練功時不能打攪,便老老實實地並排蹲在一旁等候。其實張莫靜也是看兩個孩子還小,所以才沒叮囑最要緊的一句話——旁人練功固是不能打攪,更加不能在旁窺視。

好在禹天來性情豁達又本就無門無派,也就沒什麼門戶之見,再加上頗為喜歡這兩個小家夥,也便任由他們旁觀,自顧自地將一路劍法練完之後,才收了劍陪兩兄弟胡混了一陣。

轉過天來,於志強和於志敏兄弟各自拿了一把玩具木劍一路追逐打鬧著又來找禹天來。

禹天來驟見之下著實嚇了一跳,只因兩個孩子在揮劍打鬧之時,用的分明便是自己昨天演練的劍法。他急忙喝住兩人仔細詢問,卻是兩兄弟在看他練劍時將不少招式記在腦中,今日打鬧時自然而然地便施展了出來。

禹天來又仔細盤問一番,確定了兩個小家夥將看過的劍招記住了足有九成,能夠分毫不差使出來的也有三成以上。雖然那路劍法只是他日常活動手腳時所用,算不得如何高深,但亦可以現出這兩個小子不管是記憶力、悟性還是身體的協調能力,都出色到令人嫉妒的地步。

遇良材不能交臂而失之,何況他本也有報答于冕夫婦之意,能夠將這兩個孩子教導成才,應該算是最好的報答方式了。當時他便去見了于冕夫婦,說明打算將於志強和於志敏兩兄弟收為門下弟子。

這提議卻是正中張莫靜的下懷,她出身名門,自然早發現兩個兒子的聰穎不凡。于冕生性衝和恬淡,又因為一些其他的事情,本人一直沒有進取仕途的意願,同樣也不希望兩個兒子讀書求進。張莫靜和丈夫商量過要兩個兒子習武。于冕以為習成武藝之後一來可以強身健體,二來可以自保,對此倒是樂見其成。

只是習武便要拜求名師指點,按說張莫靜可以將兩個兒子引入崑崙門下。但崑崙門規甚嚴,門下弟子都需在門中修成有成,得到師長認可後才能下山,他們夫婦兩個都捨不得孩子遠離膝下,事情便這樣耽擱了下來。

此次張莫靜挽留禹天來在家中休養,便有請他教導自己兒子的心思,這幾天也在找機會開口相求,卻沒料到禹天來竟主動提了出來。

雙方商議之後,于冕便令於志強與於志敏兄弟正式拜入禹天來門下,成為他繼刁不遇之後的第二與第三弟子。

禹天來頗善因材施教之理,刁不遇刀法天成,他便借金鑲玉傳其“九轉玄陰功”的前三重功法奠定根基,卻仍將其留在“龍門客棧”屠牛宰羊以淬鍊刀法;而於志強和於志敏雖然稟賦過人,卻尚未踏入武道修行之門,便需要他口傳心授親自指點了。

因為“易筋經”入門的那一關太過坑人,禹天來傳授給於氏兄弟的仍是“九轉玄陰功”這門道家絕學,連劍法也是與之相配的“九天玄劍”入門功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教導兩個徒弟的同時,禹天來也與那位同樣是在於家做客的救命恩人邱莫言的交集也漸漸多了起來,得知她不僅與張莫靜為一師之徒,同時也是當今崑崙派掌門邱泊安的胞妹,此次前來師姐的夫家做客,卻是想藉助於家的門路探聽一件事情,此時留在於家便是等候迴音。

禹天來有意報答救命之恩,便在相熟之後,藉著切磋武功的名義,將自己所擅十五路劍法中的一路“牽情劍法”傳授了給她。

這路劍法本來是雙劍合璧的招式,需要由一對有情男女施展才可發揮最大的威力。但禹天來知道邱莫言手中的“子母劍”劍中藏劍,她本人也是善用雙劍的。所以在傳授劍法的同時,又傳了她一套名為“二心訣”的心法秘訣。在運轉此心法之時,可以將心神一分為二從而做到一心二用。如此邱莫言便可雙手各用分屬男女的一套劍法,以一人而演化雙劍合璧之妙。

若禹天來用其他方式報答,邱莫言定然是堅辭不受,但面對如此別開生面的一路絕頂劍法,自幼痴於武學劍道的邱莫言便實在沒有多少抵抗力,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禹天來這份特殊的謝禮。

在傳授劍法的過程中,兩人的關係也漸漸親近起來。雖然他們本人都坦坦蕩蕩,平素談論的也只是劍法武技,但于冕夫婦看在眼中,私下裡都感嘆這實在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甚至在籌謀著如何從中穿針引線,將兩人撮合在一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