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看拳!”

一個面相陰鷙、身形高瘦的黃衣喇嘛揮掌向禹天來打來,掌勢渾厚凝重,卻是極厲害的藏密大手印功夫。

身上傳了一身樸素青布長袍的禹天來不慌不忙,雙拳左封右格阻住對方雙掌來勢,而後拳打連環,密如雨點的拳頭在身前幻出一片虛影,將對方大半個身子都籠罩其中,整個人簡直若千臂如來臨凡。

那喇嘛被禹天來這一路“詠春拳”中攻勢凌厲、迅疾綿密的“日字衝拳”打得眼花繚亂,根本看不清對方拳勢來路,只能將雙臂舞得如風車一般護住自身,腳下則被迫得連連後退。

兩人動手之地是一座丈餘高矮、五丈見方的擂臺。如今這喇嘛有守無攻,卻不說最終會否久守必失,只說他不停後退著眼看便到了擂臺的邊緣,只要一個失足跌落下去,便是身上未中一拳,也算是輸了這一場。

這擂臺擺在一座佔地極廣的園子當中,在周圍站了不少看熱鬧的男男女女,這些人盡作旗人裝扮,衣飾十分華美,顯然都非富即貴。

在距離擂臺數丈之外又搭建了另一座高臺,臺上還搭建了遮陽擋雨的蘆蓬,幾個年歲都未滿二十、氣度儀態都更勝下面眾人的青年男子分別坐在一張太師椅上,凝神觀看臺上比武的兩人。

眼看得禹天來勝券在握,當中一個頗有英武精悍之氣的青年面上現出得意之色,向著身邊的幾人大笑道:“諸位,看來本王府中這位禹小教頭又要勝了。算上今天這一場,他自來到京師之後已經與人比武三十六場,而且是從頭至尾無一場敗績。本王聽說,最近這京師有好事之徒送了他一個‘禹無敵’的綽號。依本王之見,如今這名號也該算是名副其實了罷!”

其他幾個青年紛紛笑道:“王爺所言極是,以禹天來的戰績,確是當得起‘禹無敵’之名。”

眾人話音未落,擂臺上的禹天來忽地發出一聲長笑,又喝道:“巴彥大師,禹某得罪了!”

隨著他這一句話,一條人影從擂臺上飛起,輕飄飄落在數丈之外,落下時雙腳已經站在地上。

眾人定睛看時,卻見落下擂臺的正是那被稱為“巴彥”的黃衣喇嘛。

禹天來在臺上向著巴彥遙遙拱手,含笑說了一聲“承讓”。

巴彥臉色愈發陰沉,一言不發地轉身疾奔而去。

臺上那青年見狀冷哼一聲道:“這巴彥也算是西黃寺有數的高僧,武功不如人也就罷了,怎地氣度也如此不堪?大家事先說好以武會友,不過是輸了一招而已,便做出這副嘴臉給誰看?”

這時禹天來已經下了擂臺走上這座高臺,向著這青年抱拳道:“王爺,在下幸不辱命,到今天正好是勝了三十六場比武。”

青年見到禹天來,登時回嗔作喜,鼓掌笑道:“小教頭言而有信,為本王掙了一份天大的面子;本王自當投桃報李,你要辦得‘詠春拳社’已經本王已命人籌備妥當。只待小教頭你選個良辰吉日,便可以開啟山門招手門徒了。”

禹天來面上恰到好處地現出驚喜之色,再次拱手施了一禮道:“多謝王爺!”心中卻同樣為自己籌備多年的計劃再推進一步而欣喜不已。

眼前這個青年的身份可不同尋常,他名為愛新覺羅·傑書,是滿清開國太祖努爾哈赤嫡親曾孫,禮烈親王代善之孫,繼承代善這一枝的****爵位,封號“康親王”。

作為穿越者,禹天來知道自己所處的是滿清變數最多的一個時代。那些記載在後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只要有一件事情偏離軌跡,都足以動搖甚至是摧毀滿清尚未徹底扎穩的根基。他既然決定了要與滿清鬥上一場,自然要憑著先知先覺之能,抓住乃至營造一些重要的機會。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佈局,禹天來終於與眼前的康親王傑書搭上關係。

在此之前,他已經派人暗中觀察了傑書很長時間,確定這位年紀輕輕的親王看似終日不是舞槍弄棒便是飛鷹走狗,十足一個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的模樣,其實絕非一個簡單的人物。最起碼一個真正的紈絝子弟不會打著玩鬧的名義,而做招攬各種奇人異士之事。

禹天來扮演的一個渴望在京師揚名立萬的天才武者。在憑藉號稱是自創的一路“詠春拳”接連挫敗多位京師有名的武師後,原本還不在意地傑書終於開始重視這個輾轉投在自己門下的年輕人。為了測試禹天來真正的實力,他提出要禹天來打足三十六場,換得他支援禹天來在京師開宗立派的條件。

隨著禹天來的戰績日漸輝煌,進而傳出“無敵”之名,傑書終於決定將其招攬為心腹,而今日慷慨兌現承諾不過是他招攬對方的一個小手段。

禹天來能夠獲得此人的賞識和信任,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如今這副年輕得有些過分的外表。當今天下,除了親自將禹天來從海外帶回的陳近南,再無一人會相信一個看上去上不到二十歲的毛頭小子,便是一柄長劍殺得滿清權貴喪膽、後來更一度執掌天地會大權的“無常劍”。

隨著計劃的開展,他堅信自己這只煽動翅膀的蝴蝶,必然可以掀起一場足以令乾坤顛倒的巨大風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轉過天來,傑書果然命人引著禹天來到了京師武館最多的一條街上。位於黃金地段的一處宅院已經被他買了下來,傑書事前便已將地契送到禹天來的手中。

禹天來將提前請人做好的一面題著“詠春拳社”四個金字的牌匾掛了出去,便當真開始在京師開館授徒。

憑藉三十六場全勝的戰績,如今的禹天來早已名噪一時。得到他開館授徒的訊息,許多好武之人在第一時間便有提著禮物上門拜師。

禹天來於蜂擁而來的拜師者中擇優而取,選取了十二名年齡在十三至十五歲之間,資質上佳的少年收歸門下。

武林眾人收受門徒是一件大事,決不可草率了事。在確定了弟子人選後,禹天來便當眾宣佈要在三天之後舉行授徒典禮,隨後親自去了一趟康親王府,邀請傑書前來觀禮,也是為自己撐門面壯聲勢。

傑書也當真給他面子,當時便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下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