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天來的目光登時被絲帛上的一個個人形圖案吸引,再也移轉不開。

這些人形圖案大多呈舞劍之資,人形的手足及劍尖都標有箭頭,揭示了劍招變化的路徑。以他如今的修為和眼力,當時便看出其中的一些劍招正是陳近南方才所用的。他仔細數了一遍,這些舞劍的人形圖案共有一百零八個,也即是一百零八式劍法。

在這一百零八個舞劍的人形圖案之外,又有十二幅大了一倍的坐姿人形圖案,在人形的身體上,密密麻麻地繪了許多標有箭頭的虛線,合起來又是一套內功心法。

最令禹天來震驚的是以他精研了一輩子《易筋經》的經驗來看,這套內功心法與《易筋經》竟是隱隱地一脈相承,頗有相輔相成之妙。

陳近南在一旁微笑解說道:“愚兄少年時最喜讀書,三教百家無所不讀。又因為家中頗有資財,所以經常四下蒐購各種古籍孤本。這張絲帛是愚兄在一部古舊佛經的封頁夾層中偶得。經過一番考證,愚兄推測達摩祖師是在熊耳山空相寺坐化前創出了這套心法與劍法,所以得了達摩祖師武學傳承的少林寺反而沒有這兩門功法。愚兄為紀念前賢,私下將這心法稱為‘達摩訣’,劍法則稱為‘達摩劍法’。”

此時禹天來才終於回過神來,手中捧著絲帛對陳近南苦笑道:“陳兄,你這份禮物實在太重,偏偏小弟又難以拒絕。也罷,小弟也不能平白落如此大的好處,日前陳兄所說之事,小弟應允了便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禹兄弟此言當真?”陳近南登時大喜,其喜悅之色還要遠勝得到秘籍的禹天來。原來透過這些日子的相處,他同樣對禹天來這尚未及冠的少年驚歎無比。

陳近南所驚歎的不止是禹天來的武功,他所著眼地乃是重整山河再造乾坤的大計,對個人的武力並不是太過看重。他所看重的,還是禹天來胸中所蘊學識。這些學識稱不上廣博,甚至也稱不上如何精深,卻隱隱地擁有遠遠超過當世芸芸眾生的前瞻性。或許對方自己並未意識到,在這些日子的交談中,他每每在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句話便能令自己大受啟發,從而解決以前困擾自己許久的困惑。

為了襄助國姓爺實現重塑漢家山河的壯志,陳近南自然不會放過禹天來這等人才,所以在話語之中已經吐露了招攬之意。只是禹天來似有些猶豫,遲遲沒有明確表態,直到今日才終於被自己的誠意打動。

禹天來正色道:“陳兄,在下雖然答應了助你,卻要與你約法三章。”

陳近南笑道:“只要禹兄弟願意助愚兄一臂之力,莫說三章,三十章愚兄也可以答應。”

禹天來卻是認認真真地道:“小弟只答應幫助陳兄做些事情,卻不是投效鄭家。因此,第一,除陳兄外,小弟不會理會旁人的指揮調遣,便是陳兄之主鄭王爺也是一樣;第二,小弟想與陳兄一明一暗分工合作,所以還請陳兄將小弟身份列為絕密,最好不要向第三人吐露;第三,小弟此約只限陳兄一人,有陳兄在一日,小弟甘為羽翼相輔,一旦陳兄不在,小弟便將另做打算了。”

陳近南哈哈一笑,伸出手掌道:“前兩條都沒有問題。至於第三條,愚兄從此後一定善自珍重,絕不給禹兄弟你抽身的機會!”

禹天來也是哈哈一笑,舉手與對方互擊了三掌,就此定了盟約。

在陳近南露出招攬之意後,禹天來一直在思索這一世是否要插手今後十數年中的動盪亂局。前一世因為滿清江山已固,人心思安,所以他只設計誅殺了乾隆便即放手。而如今滿清入主中原未久,天下漢人大都未忘清兵入關時造下的殺孽,即使滿清內部也存有許多不穩定因素。若是坐視那位剛剛即位的小麻子成長起來,以千古一帝之姿掃平一切內憂外患,使滿清徹底坐穩漢人的江山,他心中又實在有些不甘。

到這一刻他終於拿定了主意,既然那不知名的力量或存在使自己一次又一次重獲新生,那又何必瞻前顧後委屈了自己也辜負了這一世的大好時光。男兒生於天地之間,想到便做,但求個痛痛快快、無怨無悔罷了。

要做成這件改天換地的大事,自然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眼前這位完全可以用話本中那句“經天緯地之才”來形容的陳近南以及他將來建立的“天地會”,正在他團結的目標之列。不過他也是做過一國之主的人,不甘人下的志氣總還是有一些的,何況他也沒有將自己的命運交由他人主宰的興趣。有了這約法三章,他便可以保留最大限度的自主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

如今兩人的關係又近了一層,說話也就沒有了許多顧忌。禹天來便坦言了自己對鄭泰的懷疑,認為此人之所以加害陳近南,乃是為圖謀鄭成功而做準備。

陳近南沉思半晌,臉上神色不斷變幻,以他本心而言,實在不願意相信那鄭泰會做出如此膽大包天且喪心病狂之事,卻又不能不承認禹天來的猜測確有其可能。儘管他認為這可能性實在不大,但為人謀臣者,自然深悉在“無患而有備”與“有患而無備”之間該作何選擇。

心中迅速做出決定後,他向著禹天來深深一揖,面現慚色道:“若非賢弟提醒,愚兄幾乎鑄成大錯。若國姓爺果然因愚兄的疏忽而遭遇不測,愚兄當真百死莫償。所幸如今為時未晚,等到了廈門,愚兄必定親自求見大世子鄭經,要他傳信給國姓爺提防鄭泰。嗯,以國姓爺的脾氣,未必會相信此事。還是請大公子派人暗中保護國姓爺,大公子的護衛統領馮錫範武功絕頂又善於應變,當是最佳人選……”

禹天來聽他籌謀此事,心中忖道:“如此或許便可改變鄭成功英年早逝的命運。若有鄭成功在,這天下的局勢又該有怎樣的變化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