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天來隨那小沙彌來到方丈禪房,與無塵見禮之後問道:“方丈喚貧僧前來,不知何事?”

“阿彌陀佛!”無塵唸誦一聲法號,又嘆息一聲道,“近年來宋蒙兩國雖小有紛爭,卻終究大體保持維持著當初定下的和議。只可惜如今大戰即將再興,生靈又臨大劫,罪過,罪過!”

禹天來笑道:“此事原也在意料之中,當初不過是因為蒙哥身死,忽必烈忙於與兄弟爭奪汗位才無暇南顧,並與大宋簽訂一個什麼勞什子和議以免除後顧之憂。但所有的和議,簽訂的目的便是為了將來撕毀,可笑那大宋的一班君臣偏偏看不明白或者是不願意看明白,仍自過著那‘山外青山樓外樓,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醉生夢死日子,白白錯過一個積蓄力量的大好機會。”

無塵道:“話雖如此,但你我便是方外之人,也終究不能坐視南方萬千生靈葬身於蒙古大軍的鋼刀鐵蹄之下,總要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禹天來有些詫異地望著他道:“方丈你卻要想清楚了,本寺如今可是在蒙古人治下,一著不慎,極有可能為本寺早來滅頂之災。”

無塵那張悲憫慈祥的臉上卻忽地露出一點狡猾的笑容,向著禹天來合掌施了一禮道:“正是顧念到滿寺僧眾的性命,老衲實在不便輕舉妄動。但有一件事情又是迫在眉睫,所以老衲只有勞煩天來你了。”

禹天來搖頭失笑:“早就猜到你這滑頭的老和尚不安好心,原來是想教我來頂缸。也罷,我也不能平白在藏經閣讀了這五年書,究竟是什麼事情,你且說出來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無塵正色道:“日前老衲得到大都那邊傳來的一個訊息,蒙古人要對南海的‘不歸島’下手,起因是‘不歸島’藏有當年嶽王爺留下的一部用兵秘訣,並且當代島主燕沖天已經被江南武林盟主‘九現雲龍’言大俠說動,準備破除先人誓詞,重入中土相助大宋抗敵。此次忽必烈派出了一批手下的邪派及異族高手,又有三千精銳蒙古武士,準備乘海船沿海岸南下遠征‘不歸島’。而總領這次行動的,則是蒙古國師八思巴的親傳弟子伯顏。”

“伯顏?”禹天來登時想起前世所讀史書中關於此人的記載,記得他當是蒙古人中的一位天才統帥,後來的蒙古滅宋之戰便是由此人主持,看來此戰應當是他出山後的牛刀小試。

無塵卻以為他是在猜測伯顏是何許人也,便詳細解說道:“伯顏此人曾祖及祖父都曾追隨成吉思汗,出生在忽必烈親弟旭烈兀所轄的伊兒汗國,後來隨使者入朝蒙古,被八思巴看中收為弟子,親自教導武功與學識。其人年紀雖輕,卻已是先天圓滿的絕頂高手,善使一對玄鐵鑄造的奇門兵器‘天矛地盾’,同時又精研漢學,諸子百家無一不曉,尤善兵法謀略,是個極為難纏的人物。”

禹天來不由得對這平日不顯山不露水的老和尚另眼相看,啞然道:“這應該屬於絕密的訊息,你竟也等探聽到?”

無塵微笑道:“少林傳承千載,已經不僅是一個佛門流派或武林宗派那麼單純了,自然可以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情。”

禹天來攤手道:“事情我已經知曉,那麼方丈你須要我來做什麼?”

無塵道:“老衲欲請天來你下山一趟,儘快趕往江南武林盟,向言大俠報知此事。而後不管言大俠如何處置安排,你都先往‘不歸島’助戰。只是有一點你須要謹記,等出了本寺之後,你絕不能洩露與少林的關係。好在你的武功已自成一家,也不虞被人看出破綻。”

禹天來知道無塵安排自己來做這件事其實有著極微妙而深遠的謀算。

北宋年間,少林執武林正道牛耳多年,素來號稱武林第一門派。但自從宋室南遷以後,少林的身份便實在有些尷尬。依武林正道的本分,原該領袖群倫助朝廷抵禦外辱,偏偏少林寺的所在原屬金國,今歸蒙古,如果公然舉起保宋旗號,只怕轉眼間便要被大軍踏平山門。

因此,少林一方面要與北方的統治者虛與委蛇做出順從之狀,另一方面卻在暗中為大宋提供幫助以盡正道本分。再往深想一層,如此做法也未免有兩頭下注的嫌隙。

如今他的修為已重回前世巔峰,要更進一步突破煉氣成罡之境並非閉門造車可以實現,再說天寶和張君寶那兩個小子也該放出去歷練一番。

想到此處,禹天來笑道:“既然是方丈的安排,貧僧自當從命。只是方丈當知貧僧慣於用劍,少林家大業大,是否能幫貧僧弄一把合用的長劍?如此下山之後也多了幾分自保的本錢。”

無塵道:“此事容易,天來你稍等片刻。”

說罷他親自起身轉到後室,不多時便又走出,手中捧的卻是一柄錫杖。

禹天來見此杖首尾長有餘四尺,杖身漆黑,杖頭則呈暗金之色。形如六角佛塔的杖頭上鑄刻了許多微小卻栩栩如生的佛像。佛塔外是一個輪廓呈寶瓶形的大環。被塔身分成左右兩半的大環右各穿了三個較小的圓環,輕輕一振即叮噹作響。

無塵將劍送到禹天來面前,肅然道:“此仗名為‘德杖’。杖中藏劍,名為‘慧劍’。德杖渡世,慧劍伏魔,天來當善用之。”

禹天來接杖在手,稍一把玩已明其構造,當即以左手持杖身,右手握住杖頭大環當中的佛塔,一轉一抽,“唰”得從杖身中拔出一柄長劍。

此劍全長三尺六寸,寬僅二指,劍身與劍柄一樣呈暗金色,纖薄的鋒刃上隱隱有一線毫光流傳不定。

他玩賞片刻後還劍入鞘,一手懷抱錫杖一手豎於胸前,正容施禮後道:“貧僧定不負方丈所託。”

次日清晨,禹天來帶著天寶與張君寶出了少林,下山之後來到大路上。

此刻兩個小子的臉上都現出些嚮往又畏懼的複雜神色。天寶問道:“師兄,此次咱們是走水路還是走陸路?”

禹天來笑道:“不是‘咱們’而是‘你們’。我們便在此處分道揚鑣,到江南武林盟駐地襄陽再會合。至於選哪條路,怎麼個走法,全由你們自己做主?”

張君寶吃了一驚道:“師兄為何要與我們分道而行?”

禹天來道:“你們此次出山是為了入世歷練,自然需要自己去闖蕩一番。昨晚我已經將‘截道八擊’的核心要訣傳授給你們,你們認真觀察和揣摩所見的各種武功,便可不斷地充實完善這套功夫。最後叮囑你們一句走江湖的箴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言盡於此,我們襄陽再見!”

說罷瀟灑地擺了擺手,手持錫杖悠然而去。他行走時暗藏“禹步”的功夫,腳下似緩實疾,眨眼間便已走出呆若木雞的兩個小子的視線。

天寶首先回過神來,忽地想起一件至關緊要的大事,急忙向張君寶問道:“君寶,師兄他有留給你盤纏嗎?”

張君寶臉色陡變,有些絕望地反問道:“難道師兄沒有給你?”

兩人登時相對無言,欲哭無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