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租了一條小型的遊艇後就出了海,這種遊艇自己一個人完全就能操作的了,所以也沒僱傭其他的船員。這種小型的遊艇只能近海航行,在海上走不了多遠。在張榮將遊艇開到了它所能航行的最遠處的時候張榮就一個人下了海向遠處遊去。張榮下海完全不用擔心氧氣不足的問題,只要將領域用在自己的身上就行了,會從空間之中傳送過來無盡的氧氣供張榮吸收,所以張榮向儘可能的遊的遠一些,潛的深一些,最好是離開自己國家的海岸,誰也不知道將海水倒灌入空間的時候胡發生什麼。一旦失敗,空間崩潰的結果會是比原子彈還要強大的能量爆發,張榮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張榮一邊觀察這空間的狀況一邊奮力的向東南方向遊去,因為那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在張榮遊到了一處小島處的時候,停了下來,決定就在小島的背面處開始自己的死裡求生的最後的一試。張榮在小島的背面找了一處水質最好的地方,慢慢的潛了下去,在潛到水裡完全看不到陽光的時候進入了空間。在開始行動之前,張榮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將生活在空間低地平原處的動物遷移到了周山上,至於遷移不了的只能是聽天由命了。在安頓好這些動物之後,張榮閃身來到了空間。為了避免升級失敗後自己完全的消亡,張榮將自己的精神意志也就是傳說中的靈魂完全的注入了青蓮的體內,這就是張榮最後的砝碼,是自己重生的希望。因為張榮知道作為傳說中的極品先天靈根,雖然只是一個殘次品,但是就算是空間崩潰了,造化青蓮都會盡力的支撐起一片空間從而保護自己。

接下來,張榮開啟了空間之門,將巨量的海水灌入空間,剎那間,海面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漩渦。

而空間則是另外一番景象,一道瀑布如九天銀河從天而降,水量之充沛不亞於長江大河,海水中更是夾雜了無數的魚類和其它的海洋動植物,甚至包括一些珊瑚和礁石。

就在空間之門開啟,海水瞬間灌入空間的時候,張榮所在的造化青蓮的莖葉瘋狂的搖動揮舞,無盡的混沌元氣被吸收,又生出無盡的造化元氣,。空間中濃郁的造化之力彷彿有了宣洩的出口一樣向空間之門湧去,而外圍的混沌元氣好像也想要進來一樣同樣的朝著空間之門趕去,生與死,創造與毀滅就在空間之門處相遇。巨量的海水被蒸發,而換回的則是空間已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向四周蔓延擴張。天在不斷的升高,大地在不斷的擴大,而造化青蓮也像是被施了化肥一樣,長大。張榮靜靜的看著這一切,看著這裡的開天闢地,滄海桑田。他知道自己賭對了,有了巨量的海水中水元素的中和,空間避免了升級擴張時的劇烈的碰撞與破壞。張榮這才知道空間的危機從何而來,如果自己不太貪的話,空間也只會緩慢的進行變化,在升級的時候也是在可控的範圍內,或許只需要一滴海水作為引子就可以了。但是自己太貪,空間內的生物早已經超過了空間所能容納的極限,造成了原本應該是溫婉的造化之力變的暴虐,如果不是自己誤打誤撞的將海水倒灌的話,沒有了巨量海水中巨量的水元氣的中和,那造化之力與混沌的碰撞絕對會將空間毀滅。還有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實力太低,根本不能時刻的瞭解空間所發生的變化,無節制的往空間裡轉移安置動植物,任憑造化青蓮轉化釋放造化之力。最終造成了現在的惡果。

張榮以造化青蓮的視角看著空間中的一切,不知道過了多長的時間,張榮感到空間中的造化之力已經減少了一半,不用多少的時間久會趨於平穩。看到這裡的時候,張榮悚然而驚,自己還沒有對空間進行改造呢?如果等造化之力平穩的時候,就會完全失去改造的力量了。張榮坐不住了,趕緊的掌控造化青蓮,操控造化之力與空間之力對空間進行升級改造。

這次空間的升級本來按照正常的情況應該是擴大十倍的,也就是從二級時的一平方公里擴大到十平方公里,但是因為這次的危機,因為要平復空間中儲存的無盡的造化之力,又有巨量的海水做中和,所以竟然擴張了百倍,變成了現在的一百平方公里。這或許就是因禍得福吧。但是張榮可不想再來一次,這次自己賭對了,但是下次呢?自己以後還會有這麼好的命嗎?

空間這次升級後,肯定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為了以後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好好的規劃一番。

空間可不容張榮多想,在造化之力平復下來前必須要規劃好。最終張榮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還是按照之前規劃好的來改吧,只要再加上海洋就好。

空間現在有一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張榮將空間從東到西大致的分為四個部分,海洋、山脈、平原,山脈。

在未來的海洋與陸地之間,橫貫了一條長達十多公裡的山脈,將空間一分為二。山脈張榮稱之為不周山,佔地四十平方公里,主峰是還是周山,周山的兩側是青山與花果山。不周山張榮仿照了秦嶺太白山,雪山,還有大興安嶺,周山就是太白山和雪山的結合體,成垂直分佈,布有雪線。而在山脈的坡地平緩處又仿照大興安嶺,是一片茂密的林海,在往下是坡地草原直接與平原草原想連線。因為空間現在高度有四千米,所以山脈平均海波一千到兩千米,主峰周山更是高達三千八百多米,青山第二,有二千六百多米,而花果山最低只有一千三百多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與不周山脈想接的就是佔地十平方公里的草原,再往西與草原相接的是十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最西邊與雨林相接的是二十平方公里的邊緣山脈,叫蓮花山脈,主峰叫青蓮山,高二千米。在花果山的山下,與森林、草原還有海灣相接處張榮勻出來一塊三千多畝的濱海平原,這是張榮為自己準備的地方,以供自己種植和養殖。

最東邊與混沌想接的地方是二十平方公里的海洋,海洋成”7“字形,上邊的一橫是大洋,下邊的一豎是一道海灣,靠著空間邊緣的山脈貫穿不周山脈,蔓延至平原地帶,形成一片的濱海平原。而被海灣分割貫穿的不周山脈的另一邊靠近混沌的邊緣則形成了一片有二三平方公里的獨立的山脈島嶼。張榮的這些規劃,佔地的面積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值,並不是十分的準確,只是為了區分空間主要的板塊構成。

在規劃後的空間,只有三個泉眼,周山一個,青蓮山一個,島嶼一個。其中周山上的泉眼最大,發源的河流也是最大。從周山出發,然後分成三條支流,一條流經青山叫大青河,穿過森林,流入草原上的月亮湖。一條流經花果山叫紅河,蜿蜒流過濱海平原,最後注入大海。主流從周山曲折而下叫江河,闖過森林,也匯入月亮湖中。大清河與江河在月亮湖和而為一,再一起出發,流經草原,匯入大海。青蓮山發源的河流叫綠河,同樣的經過雨林,匯入大海。至於島嶼上的嗎因流量最小也沒起什麼名字,也是蜿蜒整個島嶼,最後進入大海。這些河流在流過的低窪處形成湖泊,其中草原上的月亮湖最大,有一萬多畝,雨林中的蓮池第二有七千多畝,周山上的山塘第三有四千多畝,其中月亮湖和山塘還是空間中的兩處主要的溼地和水鳥棲息地。在濱海平原,張榮為了自己方便養魚也形成了一個八百畝的池塘,叫星星湖。

將空間規劃好後,張榮心念一動,空間頓時按照他的構思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東邊塌陷為巨坑,坑中有海眼是為大海。兩邊高高隆起,是不周山脈和蓮花山脈。中間是高低起伏的大草原,在海灣的邊角是平緩的平原。天空也上升到了四千多米,太陽變的更大,更紅,將更多的光和熱灑向大地,天空中一片片白色的霧氣在凝聚,有了雲。

張榮看到空中凝聚的雲朵的時候,心念一動,難道會有風雨雷電嗎?就想是要答覆張榮疑問似的,清風成了大風,白雲城了烏雲,太陽都躲在了厚厚的烏雲之後,轉瞬間,天空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在雨水的滋潤下小樹變成了大樹,大樹變成了巨樹,河流因潺潺的溪流變成了奔湧的江河,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富含造化。

這次的變動雖然劇烈,但是空間中的動物卻沒有感受到多少,山還是那片山,林還是那片林。藉助空間中造化之力,張榮將原來的山和林直接的搬運到了現在的地方,使它們互相的融合為一。它們只知道空間中有了有了雨,有了雷,有了電。做完了這些,最後張榮將自己的桃源小院搬到了花果山的一處平緩的山坡上,坡下就是平原,前面就是海灣。這裡是張榮專門為自己打造的樂園。

空間的變動在持續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後慢慢平復了下來,造化之力也已經趨於平穩,青蓮也回覆了平靜。張榮檢視空間,空間之門不知道何時已經關閉,天空還在下著漂泊大雨,山脈、草原、河流、湖泊已匯聚成形,只是原來茂盛的森林現在又顯的稀落,大海還只是一個巨坑,只有大雨帶來的那點雨水,但對於龐大的海洋來說也只是滄海一束罷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