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全場頓時從剛才的熱鬧之中冷了下來,整個會場裡面沒有一絲的聲音。

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長大了嘴巴,好像很不相信這件事情一樣。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這個事沒有辦法的,在沉默之後,在接下的場景就變成了這樣。

“什麼?竟然是《父子》?”

“竟然是在開獎之前就拿下了兩個特別成立的獎項,這難道娛樂圈真的要變天了嗎?”

“但是又是黑幕?多少年來金馬獎從來沒有過開獎之前就給一部電影獎項的先例,難道今天被打破了?”

……

話就是這樣,沒錯,金馬獎從建立至今,幾十個年頭不是沒有過特殊獎項的事情,但是從來就沒有一次是在金馬獎正式開始之前就把獎項公佈的情況。

而不同於《藍宇》和《十七歲的單車》兩個劇本,這兩部電影已經出來很久,在場的所有人都看過電影的劇情,知道電影的情況。

如果是把《藍宇》或者是《十七歲的單車》兩部電影拿出來在這個時候給他們獎項的話,在場的人都不會說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畢竟片子的質量和蘊含就在那裡,眾所周知的好評之下,兩部電影比起《父子》這一部除了知道主演,導演,製作公司和出品人的電影好接受多了。

但是也有更多的聰明人想到了昨天下午發生的‘廣播電視總局’事件,把這兩件事情聯絡在一起大多數人都能夠猜到一點。

但是這個話題很鮮明,沒有那個新聞媒體敢爆出來。所以至少目前為止,不會有那個報社或者雜誌敢亂來。

別人可是體制內的人。想要對付你一個小小的報紙雜誌社就好像碾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根本不用費多少事。

同樣的。有聰明人也有蠢貨,當然,不是說腦袋蠢,而是指這種人一般是想到什麼說什麼,說完之後才會發現自己說的不對。

這就是俗稱的一根筋,也可以說是很單純!

“你好,我是陽城娛樂報的記者,想要請問一下,這個特殊獎項的給予標準是什麼。或者說《父子》這部片子有什麼大的亮點。”

“你好,我是娛樂雜誌的記者,請問一下,《父子》這部電影到底亮點在哪裡,是否是黑幕,現在《父子》一名不顯而《藍宇》卻是著名導演的心血之作,狂收好評,為什麼《藍宇》沒有得到特殊獎項而《父子》卻拿到了呢?”

“你好,我是xx報紙的記者。請問一下為什麼組委會會在這個時候公佈獲獎名單,是否是炒作,還是裡面有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

……

記者的為題層出不窮,而且觀點各異。但是基本的條理都是非常分明的,那就是黑你,黑《父子》。黑金馬獎,黑幕。

直到把你帶進溝裡。爆出更猛的料,然後他們才有新聞可寫。然後才會發獎金,提高工資,升職,迎娶白富美~

話扯得有點遠,但是基本的道理就是這個道理,一點沒錯。

主辦方組委會的發言人明教趙又林,也是一位很有名氣的老演員,雖然不適合林老那沒有名氣,但是卻是圈子裡面人氣和朋友最多的人,也是對待電影最嚴謹的一個人。

嚴謹到什麼程度呢,比如說吧,你在外面逛街的時候,再說現在的電影怎麼怎麼樣,那些演員演得好渣,導演的實力一點都不行,還不如去看動畫片呢。

而趙又林老先生看到了,聽到了,就會馬上上前跟人家講一大堆大道理,說演員的辛苦啊,導演的賣力啊什麼的。

反正不把別人的觀點給糾正過來就不死心的,但是對待身邊的人卻非常的友好,基本上是有求必應。

是娛樂圈裡面有名的老好人。

他聽到了記者的問話之後,笑了笑,對於那些記者的引導他回答的提問不管,按著他自己的想法這麼說道:“特殊獎項的給予標準這個是沒有標準的,只能這麼給你解釋,那就是在某個特殊的時段,有一部特殊的電影,剛好符合當時的情況,並且質量上乘,那麼就可以給予特殊獎項。”

“而不在特殊時間,就算你的電影拍得再好,賣的再好,好評如潮也不會給你這個獎項,就好像在全民電影枯竭期,你拍出了一部電影,質量不錯,那麼金馬獎就會給你最高的評價,最好的資源,再加上特殊獎項!”

這些話就說的很明白了,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趙老說的這麼明白了,那就是現在國家的政策在改變,而《父子》是剛好符合這些條件的,所以給予了特殊獎項。

也在間接的表明,這是上面的決定和方針,你們不要再問了,再問就等著被查水錶吧的意思。

場下的各位記者都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刷刷的寫起來,把能用到的資料都收集起來,大多數都在想標題了。

是叫《金馬獎最大黑馬——《父子》》還是叫做《破紀錄,金馬獎的第一次,《父子》的戰爭!》

反正是怎麼又爭議怎麼寫,寫出來使他們的事情,而怎麼操作那就是他們總編和上一層人員的事情了。

……

在記者思考的時候,趙又林很滿意下面的反應,刷刷刷的接著說道:“ 至於《父子》的亮點的話,我只能說,質量和《藍宇》有的一拼,表演很到位,並且同時具有文藝片和商業片的韻味,經過我們大眾評審的投票選擇之後才會給出這個答案。”

“而亮點的話就很多了,現在還不能說,我只能說,現在只是上半部出來了,而在一般電影的前面都是樸實無華,基本上沒有什麼看頭,都在為後面的情節做鋪墊,但是《父子》卻不一樣,他一直都在節奏,一直都在激/情,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反正我是會在電影出來之後肯定要買一張票去看的。”

這句話說完,趙又林便不再言語,給那些下面的記者思考的機會,也是再把時間給他們,他們停滯的更長才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