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縣,縣寺之內。

司馬欣與縣令李相對而坐。堂內擺著燃炭的銅爐,裡面放了幾大塊兒燃得正旺的炭火,給室內帶來溫暖氣息,阻擋了外面寒冷的空氣。

喝了口熱水,就聽司馬欣緩緩開口道:“下官方才的提議,不知尊縣以為如何?”

李沒有立刻作答,而是用佈滿皺紋的手執輕輕撥弄著水杯。他嘆了口氣,用手微微捻著自己翹起來的山羊鬍鬚,皺著眉頭思慮了半晌,最後依然搖了搖頭。

“非是本吏不想受理,只是此案已經時隔多年,又發生在千里之外的櫟陽,不在本縣轄內。若是追究,須有當年的舊檔為憑,可汝方才也說舊檔早已不存,那又如何能夠為證追訴呢?且項氏在楚地頗有威望,又與朝中許多王孫有著姻親關係。即便是本吏有心,也不能隨意處置,又怎能憑爾一家之言,就斷然作出決定呢?“

司馬欣吸了一口氣,雙手放在腿上不由自主的搓了搓手指。他組織了一下言語,才開口說道:”下官早年也擔任過獄掾,對司法不敢說精通,倒也十分熟悉了。此案雖難,卻也不是不能辦理,只需勞您費心,遣人跑一趟櫟陽罷了。本吏

沒等司馬欣把話說完,李就直接擺手打斷。語氣生硬地說道:“汝若是非要追究此案,那便請郡守下令,只要見到爰書,本吏照做罷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得李如此說,司馬欣知道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他雖是少府長史,但和秩在二千石的封疆郡守還有很大差距,郡守見不見自己都難說,根本不可能說動郡守幫忙。於是他直接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本吏就先告辭了!”說罷轉身就要出去。

李見狀,也不阻攔,提高了聲音說:“項氏非一般土豪,司馬長史若是操之過急,導致事有不諧,本立自當秉公上報。即便少府有監察之責,也不可干預地方政務,汝可要想清楚了。”

司馬欣腳步頓了頓,冷哼了一聲。抬腿就向外離開,邊走邊道:“多謝提醒,李縣令的好意,本吏心領了。”

待司馬欣走後,李枯坐在主位上。他揮手遣退侍立在側的僕人,倚著案子,用手指按動眉心。即便是宦海浮沉十數年,李也不由心煩意亂起來。

他主政吳縣數載,一直實行的都是寬以待人的懷柔政策,對遊俠、六國遺族都沒有趕盡殺絕,而是使其安居樂業,各守本分,這才有了吳縣如今的繁華。

但是在繁華的背後,也不是沒有危機,比如楚國貴族項氏,就是李一直以來的心頭之患。

項氏在會稽素有威望,賢士大夫皆出其下,當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辦,不但受各方信服,就連許多桀驁不馴的遊俠、豪強,也是其座上之賓。說實話,若是沒有項氏多方維護,他李也很難讓吳縣如此風平浪靜!

而且郡守那裡與項氏的交情也不錯,倘若倉促懲處項氏叔侄,必然會引起縣中混亂,這既與他主政的策略不相符合,又必然會將他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這是李怎麼也不願看到的結果。所以他在儘量維持地方穩定之餘,只能對豪強的勢力進行微調,儘量用最小的代價維持地方穩定繁榮。

但司馬欣的到來,給這種平衡增添了一絲變數,不知是福是禍。

再說司馬欣出了縣寺,正欲帶領隨從的吏役離開,就見一個商賈打扮的人突然走上前來。雙方似乎認得,吏役並沒有阻攔。那商賈到了近前,在司馬欣身旁站定,附於其耳便小聲說了幾句。

很明顯,這商賈也是少府中人,專以商人身份被徵召,利於打探賈市訊息。

“什麼!”司馬欣聽了來者通稟,頓時臉色一變,立刻就對身旁的一名吏役下令道:“傳本吏之令,召集吳縣少府所轄之吏。立刻於賈市集結,封住所有入口。沒有本吏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還有,帶上強弓勁弩。本吏倒要看看,這吳縣究竟是誰家之天下!”

時間回到一炷香之前。

張鵬與碩護著受了些輕傷的周弋,站在賈市的空地當中,被項羽用話逼住。

此時此刻,張鵬是動手也不是,不動手也不是,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若是動手擒拿項羽,合張鵬與碩之力,未必不能將只有十五六歲的項羽拿住。可兩個成年秦吏與一少年動手,說出去也不好聽。

另外,項羽身後帶著的那些劍豪、俠兒們,也簇擁其左右,一個個躍躍欲試。倘若矛盾激化,動起手來,不能保證這些人不上來幫忙。若是人沒擒住,反倒還吃了虧,那可是將秦吏的臉都丟盡了。

就在此時,一聲突如其來的怒吼打斷了短暫的尷尬。就見一壯漢分開人群,大步走了進來。撲到周弋身前,見其無恙後才松了口氣。對張鵬抱拳道:“多謝這位壯士出手相救,大劉感激不盡。”

說著,就拉住周弋,要帶其離開。

張鵬連忙朝碩使了一個眼色,碩會意,跨步橫在中間攔住。就聽張鵬道:“汝是何人,豈不知私鬥犯律,此子該當縛於縣寺受罰!”

其實張鵬倒是認得這位竄出來的大漢,因為他正是方才賈市內打鐵的鐵匠。

只不過更讓人頭痛的事情來了,單單項羽一方就搞不定,如今這周弋小子的家人也來了,己方只有二人,且無繩索,更非司法之吏,該如何是好。

“小的乃是鐵肆賈人,這小子是俺侄子,頑劣慣了,按一定好生管教!”大劉說著,低頭繞過碩,執意要走。

“閃開!閃開!”

就在這個當口,幾個身穿吏服的小吏帶著繩索趕了過來,張鵬見為首一人執二尺木牘,該是此處亭長無疑,不由得松了口氣。

不過事情的發展並非他想的那麼簡單,那亭長看也不看張鵬這邊的眾人,而是帶著笑臉直奔項羽,拱手道:“公子勿憂,是哪個不開眼的衝撞了您,小的定將其好生懲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