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繼就去求見郡守李興嗣。

有郡丞相助,王繼果然很快見到了郡守。沒有對趙陽進行任何的攻擊,也沒有對郡守的抱怨。王繼直接把冬種之事的前因後果向李興嗣和盤托出。

經由王繼推薦,李興嗣得知一個小小的牛長鵬不但能秋耕,還懂得冬種,再加上少府那些爪牙的參與,於是就把鵬安排在了守都田嗇夫的位置上。

陛下要南征百越,需要的糧草何止千萬石!結果現在連一半都沒湊出。李興嗣也認為冬種若能成,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然而現在王繼任命士伍鵬為守都田嗇夫卻遭到了儒生聯合地方田嗇夫、田典等小吏的激烈反對,其實無非是利益相搏,鵬遭了池魚之殃。

對待儒生和儒家出身的吏員,李興嗣也沒什麼辦法,這幫人極為精通在體制內的爭鬥,句句在理、處處站在制高點上,讓人無法辯駁。

此外,儒家的實力並不弱,秦統一後,設博士官,以制度化方式禮聘儒生。儒生參政、議政,紛紛入秦,在理想中的聖人與現實的王之間,他們幾乎都選擇了王權,以聖為王難於上青天,何不以王為聖呢?欲把秦始皇培養成儒家的聖人。

當初荀學入秦,改弦易轍,聖王路線走不通,就走王聖路線。虧了這一轉向,從此儒學便行走在帝王學的康莊大道上。所以,譚嗣同說“兩千年之學,荀學也”,這“荀學”,便是王聖之學。

秦置博士,非擺設,官屬太常,俸祿六百石,與“不治而議論”的齊國稷下傳統有別。稷下傳統是自由化的,博士儒中多齊儒,有不少荀子的學生,荀子任稷下祭酒時,“祭酒”是尊者、長者的意思,還沒有被官本位化。荀子帶著弟子們來到秦國,弟子們參政、議政,已經開始做起官來了,但習慣難改,慣性還在,多少還有些自由化傾向。

後世許多人曉得秦代焚書坑儒,便誤以為秦朝將儒生群體摒棄在統治階級之外,這是不正確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講述了事情的脈絡,王繼亢聲說道:“郡守,下官時時關注此事。趙陽阻撓冬種,下吏著實心急。既然趙陽將此事呈於上吏,下官也執意任命士伍鵬。願受公論。”

李興嗣並沒有立刻說話,他居高臨下盯著王繼看了片刻,臉上沒有表情,眼中忍不住露出疲憊之色。然而這疲憊之色稍縱即逝。李興嗣開口說道:“既然你將此事告知,便不能由你一人所說為準。”

王繼覺得自己的心臟撲通撲通跳的都有些心慌,看得出李郡守已經把此事當了重要事情。如果事情果然如王繼所講,那麼他馬上就能得到李郡守的極大新任。如果事情和王繼所說的完全不同,那麼王繼在李興嗣眼中的可信度大概就直接歸零。

一個不被郡守信任的縣丞會有什麼下場,王繼見識的可不少。雖然他受命於始皇帝陛下,可把頂頭上司得罪了,還想幹的長久?

抬頭回望居高臨下看過來的李興嗣的目光,王繼一字一句的認真答道:“上吏,下吏願受公論。”

讓王繼下去,李興嗣命人把郡丞叫來吩咐,“派人去麥積鄉看看,那個叫鵬的小子真的會冬種麼?”

公論自然是要有的,但是絕不能是郡守府內的公論,更不能是所謂儒生們的公論。

李興嗣曾經對這兩者有過信任,殘酷的事實最終讓他對這兩者完全失望。當了近十年的郡守,他不是沒有收穫。只要任用有能力的可信之人,加上郡守的權威,沒什麼辦不成。所以公論,須得是他信得過的人提出的公論。

李興嗣信得過郡丞!

是要幫助王繼,還是幫助趙陽,郡丞在心中也曾有過一番較量。和王繼不同,郡丞本人和儒生們的關係不錯,當年他初為吏員時,在咸陽還得到過儒家泰斗伏生的教誨,也正是因為得到了伏生的盛讚之後,郡丞才能從一個廝殺漢步步升任一郡之丞。

說起伏生,也是一個傳奇。他乃是秦朝大儒,官至博士。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書儒時,伏生冒著生命危險,暗將述錄唐堯、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書》藏在牆壁之夾層內,由此逃避焚燒之難。

後來秦亡漢立,儒家學派逐漸復興,漢惠帝四年,除“挾書律”。伏生掘開牆壁發現尚有29篇儲存完好,這便是成為中國古代史寶貴資料的《尚書》。

伏生壁藏《尚書》並將其傳播的事蹟傳到朝廷,漢文帝非常重視,欲召他進朝,但此時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於是文帝派時任太常掌故之職的晃錯到章丘伏生家中,當面授受。

伏生因年邁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說話,他的話只有其女羲娥才能聽懂,只好先由伏生言於其女羲娥,再由羲娥轉述給晃錯。終於將伏生胸藏《尚書》整理記錄下來,補敘出所失篇章,才使《尚書》得以完整流傳。

三日後,李郡守又來詢問郡丞,郡丞心一橫,果斷的答道:“回上吏問話,下吏遣人暗中觀察陽城縣之守都田嗇夫,此人雖然年幼,卻有冬種之能。”

李興嗣得到了確切回答,立刻從秉公問話的莊嚴態度變成了面對親信的溫和表情。“既然君如此講,那我就曉得了。”

在陰雲密布的麥積鄉大柳裡,張鵬正帶著陳勝和碩,緊鑼密鼓的組織百姓繼續冬種工作。冬小麥需要深種,很多年輕人經驗淺薄,並不足以勝任。無奈之下,張鵬只好厚顏去請了田典垣來幫忙。

本以為這老丈會再次冷嘲熱諷一番,沒料到人家二話不說就來了。用垣的話講:“汝若是還沒開始,俺定然極力反對,可已經動用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那就不能失敗。”

陳勝只覺得張鵬這幾日一直神色冷峻,似乎是遇到了什麼棘手的問題。

其實縣丞和張鵬之間一直都沒中斷過聯絡,整個陽城縣似乎都在醞釀著一個風暴,而風暴的中心正是他自己。張鵬最近已經感受到了很大壓力,此時完全沒有退路。事已至此,張鵬心中不禁沒有退縮,反倒是準備背水一戰。

有這樣的決斷,張鵬對陳勝和碩說道:“若是有人不斷祈求上帝讓他變得富裕。有一天,上帝終於回應他說,可以讓他變得富裕。但是會讓他的鄰居得到完全等同的好處。你們猜那個人會怎麼做?“

碩理所當然地道:“當然是同意了啊。”

張鵬不可置否,看向陳勝。

陳勝懷疑道:“總不會拒絕了吧?”

張鵬哈哈一笑,道:“那個祈禱之人低頭沉思良久,然後抬頭答道:‘若真的如此,那就讓我變成瞎子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