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整個少府和新軍都忙碌在分田地的事務當中。

按照大秦的標準,成年男丁授田五十畝,每畝寬一步,每步長六尺,每畝長240步。目前歸附而來的山民已經有三萬餘人,除了老幼婦孺,適合分地的青壯就有萬人。

他們分到土地之後,立刻歡天喜地的帶著家人離開,一頭扎進屬於自己的地裡,趕都趕不走。

由老弱婦孺趕製的木質農具也全數發放下去,雖然效果趕不上金屬農具,但整個侯縣就只有大劉一個鐵匠,根本沒有能力打造新農居,因為舊的還修不完。

好在木質農具製作簡單,成本低廉,山民們甚至可以自己造出來。

不過,張鵬還是將一部分無家可歸的孤兒分配給了大劉做學徒,他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匠作所!

另外,楫和舳父子也在請示過鵬之後,開始大肆招攬水手和會造船的山民。閩中多山,但也多水,幾乎人人都能泛舟。所以很快,一支既能造船又能划船的隊伍被拉扯了起來,大大加強了新軍的移動能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縣城外軍營,竹樓內。張鵬正和司馬欣商量事情。

“司馬兄,現在水雖然退了,但是地下的土裡卻灌滿了水,這個樣子的話,如果播種,種子就得全爛了,根本不能發芽!”

張鵬一臉嚴肅地說起排水的問題,他在後世遠離農村進城務工,種地的本事早就被電焊取代了。而且家鄉多少年不發一次水,所以之前他根本就沒考慮這個問題。這還是今天下去走訪的時候才發現,必須要排水!

“這”張鵬都沒想到,司馬欣就更想不到了。後者頓時一驚,問道:“如何排水?”

其實排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挖水渠,但以目前的工具數量和人力物力,根本不可能挖掘出大型的排水通道,所以只能另闢蹊徑!

張鵬果斷道:“須動員所有人在自家地中挖深坑蓄水,既能解決地下存水太多的問題,又能解決日後的灌溉需要,一舉兩得!”

“善!”司馬欣點頭道:“既如此,事不宜遲,要立刻發動黔首!”

就在二人做好決定的時候,“蹬蹬蹬”地腳步聲傳來,卻是碩頂著一腦門子油汗跑了上來,大聲道:“大兄,長史,出事了!”

秦人一開始分地,閩君那邊就得到訊息了。

山民是十分注重實際的,秦人雖然很不錯,但誰也不知道他們能在這裡待多久,萬一日後人家拍屁股走人了,自己怎麼辦?所以有為數不少的人貌似歸順了秦人,實際上還在給閩君通風報信。

對於這種情況,張鵬自然了然於胸。出生在農村的他最清楚小農階層的算盤絕不肯吃虧!但是他什麼也沒做,因為聚集人心的從來就不是高壓恐怖,而是過硬的實力和利益。只要除掉閩君,山民自然只能跟著自己。

在閩君眼中,秦人分地就意味著這些中國人不打算走了。而且連日來自己的蠻兵也有好些個逃到秦人那裡去的。如果放任不管,自己很快就會變成孤家寡人。

既然矛盾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或者說閩君還不想做出迴旋,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看誰的拳頭硬了。

左近各個山頭的豪酋已經帶著最精幹的勇士前來會盟,閩君的兵力一下子暴增到五千眾,是秦軍的十倍!

人數優勢給了閩君極強的信心,他打算下山走一遭,讓那個什麼勞什子的守五百主鵬曉得他閩中蠻王的厲害!

“身為百將,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張鵬先是將碩罵了一通,才問道:“究竟發生了何事?”

碩也緩過氣了,才了一下汗水,稟報道:“大兄,長史。方才俺在田裡幫一家山民挖蓄水坑,他們大概是出於感激,告訴俺說,閩君聚集了大批蠻兵,想要對咱們動手!”

“哦?”張鵬聽罷,和司馬欣交換了一下眼神,才道:“山民不會在這種事上說謊,這樣,你先去將那家山民請來,就說吾欲親自問話。客氣一些,不要嚇到人家。”

“諾!”碩拱手領命,又“噔噔噔”地跑了下去。

“將主以為,閩君真的要動手?”司馬欣問道。

“有可能!”張鵬回答:“咱們分地,就行當於是在割閩君的肉,吸納人口,就相當於是在放閩君的血。閩君又不痴傻,自然不能坐以待斃!”

“可是各個出羆山的路口都有咱們的軍卒監視,怎麼不見彙報?”司馬欣不解。

“羆山那是閩君行宮所在,由其盤踞經營多年,找一條不為人知的小路瞞過咱們的軍卒並不是難事。”

張鵬道:“待問過那戶山民,自然就知道了。”

山民被帶來之後,戰戰兢兢地全家縮在一起,以為要遭殃。結果就是這位傳說中逼迫他們飯前洗手、晚上洗澡的將主鵬,卻是一個和顏悅色的小丈夫,觀其年紀,恐怕還未加冠。

一番問話之後,張鵬和司馬欣總算弄清楚了原委。這戶山民家中有一遠房幼弟正是前來會盟的豪酋的戰兵,他恐自家親戚遭殃,所以才下山通知了一聲要打仗了!

閩君對自己的蠻兵管控很嚴,沒有走漏風聲,但其他豪酋的戰兵就難以做到密不透風了。所以即將開戰的訊息在閩君還沒下山的時候,就已經搞得人人皆知了

“哈哈哈!”張鵬大笑一聲,揮手道:“既然閩君欲戰,吾求之不得啊!”

碩焦急道:“大兄,山民們得到了訊息,都很不安,如今已經聚集到了營門外,該如何是好?”

“無妨!”張鵬鎮定自若地說道:“待本吏去會一會大秦的新民!”

“且慢!”司馬欣攔住張鵬,道:“鵬,穿上盔甲,以防萬一!”

“不用!”張鵬謝過司馬欣的好意,道:“山民雖然野蠻,但卻並非不懂得人情。吾等所作所為,其人看在眼裡,他們自有判斷。即便面對閩君會膽怯地一鬨而散,也絕不會傷了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