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一月未見,陳勝依舊有些瘦弱,臉色泛黃,但精神了許多。

張鵬大笑一聲,問道:“弟如何在此?”

“大兄!”陳勝施禮,答道:“弟聽聞大兄為豐牛裡飼牛,故而想到大兄定是要在賽牛中奪‘最’,憑此得到上吏賞賜的酒肉,因而特地來此一觀,為大兄助威!”

張鵬沒想到陳勝訊息如此靈通,開心道:“弟且看好,大兄是如何獲勝!”

“那裡佐鳩,弟倒是知道他不少事,飼牛的功夫不差,大兄要當心!”陳勝囑咐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時候碩也湊了上來,得知裡佐鳩飼牛的水平不弱,頓時有點心慌:“大兄,若是沒有得最,俺俺就和你一同給那不當人子的助耕!”。

“說甚傻話!”張鵬在說的腦殼上敲了一記,呵斥道:“你這憨貨與俺一起飼牛一月有餘,所圖為何,怎地現在如此怕事?”

碩低著腦袋,嘟囔道:“那不當人子的鳩奸詐得很!”

張鵬道:“鳩沒見到咱們的牛,所以才敢放心比一比。不過我也沒見他的牛如何,算是扯平了。弟休要擔心,若是說了喪氣話咒俺,神靈也不會庇佑!”

“大兄定然能贏!”碩急忙堅定道。

“哈哈哈!”張鵬大笑道:“善!”

張鵬介紹陳勝與碩認識,不一會就見兩人已經打成一片,以兄弟相稱了,碩年齒最小,自然就是老三。這陳勝身無長物,交朋友倒是很有一套。

三人說笑熱鬧了一陣,前邊傳來裡正的催促聲,原來是鄉中的田嗇夫和縣裡的縣丞到了,比賽正式開始!

鵬趕著牛群進入一片空地,四周都有籬笆和柵欄圍住,這裡是比賽的準備區。

片刻之後,就見縣中的上吏縣丞和鄉田嗇夫一前一後登上臨時搭起的木臺子,開始發表講話。

講話的內容當然是讓人聽不懂的官樣文章,但核心無非就是闡述大秦對牛畜的重視以及本次賽牛得獎懲辦法。大部分黔首根本都聽不懂縣丞說了什麼,只是在結束的時候負責拍掌叫好。

這種套路讓張鵬有一種荒謬的熟悉感,跟後世單位開大會的節奏完全一樣啊!

這一次四十個裡總共有二百頭牛參賽,每個裡出牛五頭。比賽科目分為重量、牙口、體型、毛色四個部分,也就是說體重最大、牙口堅固無缺、體型健碩、毛色鮮亮的牛為最優。

同時,每個科目滿分是三個豆子,有專門的小陶罐擺放在參賽的牛前,負責打分的上吏按照標準給每頭牛一到三顆不等的豆子。最後看哪個裡得到的豆子最多,便算獲勝。

評審席上已經坐滿了人,鵬打量了一眼,皆是頭戴木冠、身穿吏服的有爵者。其中縣丞身穿“簪嫋”爵位特有的服飾,很是顯眼。田嗇夫牟就坐在縣丞之側,翠花鄉的賽牛之事本就應該由他來主持,只不過爵位低了些,不能佔據主位。鄉田嗇夫牟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看他,抬眼一掃,見是鵬在向自己招手,便露出笑容,頜首示意。他身側的縣丞見牟對一個年輕的士伍加以顏色,心中不解,便探身詢問緣由。

牟自然是知無不言,就把自己和士伍鵬研究出飼牛新法的事情說了一遍。縣丞聞言,眼睛一亮,撫須道:“既如此,稍後老夫倒要好好看看那小子的牛如何!”

“首賽者,清河裡!”

遠遠的聽到點名,排在最末參賽的鵬有些惱火。就在田嗇夫牟和縣丞說話的功夫,他已經完成了抽籤,結果運氣不佳,竟然是最後一個參賽。眼看著自己的牛不耐煩地將尾巴甩來甩去,鵬喚來碩和陳勝,讓二人趕緊取青草飼牛。

這些牛也是吃貨,一見到新鮮的草料,什麼煩惱都沒有了,開心地吃嚼起來。

第一個參賽的是清河裡,此裡靠著淮水的支流,善於捕魚卻對飼牛沒什麼經驗。他們的飼牛人也是一個年輕的士伍,戰戰兢兢地趕著無頭黃牛走到場地中央,便有小吏上前幫著他把牛拴住。

只見清河裡的牛一個個無精打采,而且個子低矮,瘦弱不堪,一看就是沒有用心飼養。

“開始吧!”縣丞發話。

“諾!”田嗇夫牟回禮,應了一聲,揮手道:“各科吏員上前,務要公正,不得徇私!”

隨著田嗇夫牟一聲令下,早就準備好了的小吏就一擁而上,對每一頭牛都開始進行測量。有的吏員拿著尺子,有的則給牛摸骨,還有用力掰開牛嘴檢視的。他們不遠處,幾個記吏正捧著竹簡,不停地在上面寫寫畫畫,看起來倒也是非常專業。

不一會,測量完畢,各科吏員把竹簡彙總後呈了上來,縣丞、田嗇夫以及其他負責評分的上吏就開始皺著眉頭考量,大概過了半刻,縣丞首先放下了手中的筆刀,其他人也緊隨其後。

“公佈吧!”縣丞再次發話。

田嗇夫牟聞言點了點頭,站起身,捧著竹簡宣道:“大秦始皇帝二十九年夏七月,茲有淮陽郡陽城縣翠花村賽牛事,清河裡得豆七顆,不及,貲嗇夫、裡佐各一盾。田嗇夫牟宣!”

此成績一出,頓時引起一片噓聲。賽牛除了爭奪第一,還有一個及格線,若是最後一名能達到國家統一的飼牛標準,也不會受罰。可這清河裡不但年年得最後一名“殿”,還經常不及格,被罰了多次,但就是不見起色。

也難怪,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家守著一條清河,光是販魚的收入就很富足了,何苦在飼牛上下大力氣?

“唉,這清河裡年年如此,飼牛也不用心,長久下去,不是辦法。”縣丞皺著眉頭,臉上寫滿了不滿。他對田典牟嘆道:“據說陛下欲北伐匈奴,故而令天下重牛以備軍需,郡中給縣裡下了文書,咱們陽城二十六鄉,最少要有三個鄉的牛能夠得滿15顆豆子。今日吾觀翠花鄉牛事,若是不諧,你我皆要受罰矣”

“三個鄉”田嗇夫牟的面容也凝重起來,這對於陽城縣來說,有點太難了。不過他眼睛一亮,道:“上吏勿憂,下吏倒是有一個法子!”

“何法,說來聽聽?”縣丞問道。

田嗇夫牟立刻道:“清河裡不用心飼牛,在於處罰對他們而言並不重,此裡以捕魚為業,十分富足,貲二盾太輕。但是秦律嚴明,不可擅改,不若擬出規矩,賽牛得‘殿’者一年不得飼牛,也就沒有了朝廷發放的大批補貼。如此一來,各裡必然爭相飼牛,不愁牛業不興矣!”

“噫!”縣丞撫須道:“此法倒可試試。那得‘殿’之裡的牛就交給得‘最’的裡代為飼養吧。朝廷發放的錢糧也轉給他!”

“然,下吏正是此意!”田嗇夫牟躬身道。

“那就去辦,告知參賽各裡!”縣丞下令。

“諾!”田嗇夫牟領命,起身離開。

不一會,就聽整個小平原上議論聲四起,黔首們都聽到了訊息。鵬在候賽區並不知情,但好在有消息靈通的陳勝負責打探,片刻之後便也曉得了。

“大兄!”碩興奮地直搓手,道:“若是今日咱們得‘最’,便可以得到清河裡的所有耕牛了,俺問過嘞,有十一頭呢!”

“然也!”陳勝也為張鵬高興,說道:“俺看大兄所飼之牛強過其他裡許多,得‘最’不是問題!”

“不要高興的太早。”張鵬笑道:“且贏了再說!”

接下來參加評比的,是楊柳裡,此裡飼牛用心,但比不上三樹裡的裡佐鴆那樣甘願自掏腰包給牛加餐,故而一直處於下風。不過楊柳裡的人也不用擔心被罰,倒是心態很好,飼牛者是其裡中的嗇夫,不緊不慢地趕著牛上前。

片刻之後,結果就出來了,得豆十三顆,成績已經很不錯。

縣丞和田嗇夫牟相顧點頭,都比較滿意,臉上也總算有了笑容。若是每個裡都能如此,那還何愁缺少業績升官呢?張鵬站在一旁觀看,心裡也很佩服。秦代能把牛飼養的如此出色,足以見得楊柳裡的人是下了功夫的。一旁,圍觀的黔首們也拍掌慶賀,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牛養的好不好,拉住來溜溜就知道了。

不過接下來的比賽就沒什麼看頭了,各個裡的成績大多不相上下,偶爾有略強一些的也只得到了十一二顆豆子。眼看著觀賽的人群哈欠連天,比賽終於進行到了尾聲。

在一片嘈雜聲中,排在倒數第二位登場的三樹裡的裡佐鳩趕著牛走到場上,四下裡瞬間靜默,無他,三樹裡的牛果然不同!

“嘶”縣丞驚異,起身親自上前檢視,誇道:“鳩,你有心了!”

“哪裡哪裡”鳩躬身施禮,道:“上吏謬讚,鳩愧不敢當。為國飼牛,本就該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懈怠。總算不辱使命,也對得起上吏栽培”

“哈哈哈哈!”縣丞聞言十分高興,拉著鳩的手道:“方才頒佈了新的獎懲措施,本次賽牛得‘最’之裡,可以代飼得‘殿’之裡的耕牛一年。依本吏看來,此次得‘最’,非爾莫屬啊!”

縣丞說話的聲音很大,在場很多圍觀的人都聽得到。頓時就有三樹裡的黔首鼓譟拍掌,彷彿已經得‘最’一般!

那裡佐鳩倒也沒忘了透過人群向還在侯賽張鵬看去,正好兩人的目光交錯,張鵬從鳩的眼神中感受到了滿滿的嘲諷意味。

這時,田嗇夫牟在一旁道:“上吏,賽事尚未結束,還請稍待再定不遲”

“善!”縣丞回到主位上坐下,不一會功夫下面的記吏就把成績報了上來,得豆十五顆,竟是一豆未失!

成績公佈,自然引起轟動,碩和陳勝皆捏緊了拳頭,緊張的額頭冒汗。碩顫聲道:“大兄,還可勝否?”

“哈哈哈哈!”張鵬仰頭一笑,豪氣沖天道:“此番必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