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蔡邕的確非常有先見之明。

在此之前,朝中公卿雖然都覺得陽球乃酷吏,卻不認為對方敢對十常侍下手。

畢竟,就連陽球自己岳父,也是中常侍程璜女婿。

陽球發跡之前,對十常侍也諂媚逢迎之極,幾乎算得上是滿臉討好的狗腿子。

不過,程璜雖是中常侍,卻並未算在十常侍之列。

由於其養女分別嫁給司徒劉郃以及陽球,程璜在朝中亦是權勢滔天。

時間緩緩流逝。

如今已是光和二年,距離關羽拜訪蔡邕也過去了一年之久。

不得不說,蔡邕的確才華橫溢。

雖然歷史上沒有記載蔡邕為政能力,不過雲中郡經過一年時間,在蔡邕的打理下已經蒸蒸日上。

以前的雲中,由於鮮卑連年入侵,導致人口凋零,荒地遍野。

如今在關羽的震懾,以及呂布接連不斷的劫掠,使得鮮卑人一再北牽。

雲中郡,居然罕見的出現了和平。

關羽採納蔡邕建議,以分發田地為噱頭,吸引到了許多無家可歸的流民。

漢末天災人禍不斷,流民無數。

只要有足夠的吸引力,哪怕雲中郡乃北方苦寒之地,百姓們仍舊願意為了生存長途跋涉而來。

不僅如此。

一年時間裡,徐晃以及李立二人,也分批次送來許多河東郡百姓。

這些百姓大多以青壯為主,縱然有老弱婦孺,也是這些青壯家眷。

有了這些河東之人湧入,以及其餘地方流民的不斷加入,曾經千里無人煙的雲中,也逐漸變得熱鬧起來。

只不過,由於這些人來到雲中時間尚短,根本沒有能力養活自己。

養活這些人的負擔,最終還是落在了關羽身上。

“哎,糧食還是大問題啊。”

關羽看著手中文書,忍不住嘆息。

“將軍無需太過憂慮,既然決心收攏流民,前三年就要做好缺糧的準備。”

“好在奉先以及公明,二人經常出塞擄掠鮮卑,境內才能得以勉強支撐。”

“多次擄掠,雲中也累積了牛羊、戰馬無數,若實在缺糧,可以將這些往南方販賣,必可獲得足夠流民今歲消耗的糧食。”

聽到關羽感嘆,蔡邕卻是微微一笑。

才開始被定罪流放至此,蔡邕心中多少有些頹廢。

然而,這一年時間幫助關羽發展雲中,看著許多無家可歸的流民開始安定下來,蔡邕心中也充滿了欣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蔡邕乃當世大儒,懷著悲天憫人之心。

奈何朝中宦官當道。

縱然蔡邕有滿腔報國之志,屢次上書勸諫天子,仍然收效甚微。

很多時候。

蔡邕看著局勢越來越糟糕的大漢,痛心疾首之餘,卻根本做不出什麼改變。

可是現在,他雖然無官無職,卻以自己的能力改變雲中,讓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有了穩定歸屬。

直到此時,蔡邕才感覺到自己人生價值所在。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聽到蔡邕建議,關羽沉思半晌,終於決心採納。

如果單單販賣牛羊,關羽並不會有絲毫猶豫,牛羊賣錢換取到的糧食,肯定遠遠多過直接宰殺牛羊所得肉食。

只不過,戰馬可是戰略物資。

雖說呂布、徐晃二人屢次出塞劫掠,這麼長時間來斬獲極其豐厚。

然而,這種斬獲也並非毫無代價,不少士卒都永眠在了塞外草原之上。

不僅如此,隨著兩人劫掠次數越來越多,那些鮮卑部落被逼不斷往北遷移。

時至今日,兩人再想出塞劫掠已經非常困難。

正是為此,關羽才停止了這個長達一年的軍事行動,反而讓兩人在雲中練兵。

由於流民以及河東青壯的湧入,兵源得到極大補充。

僅僅過去一年時間,關羽就組建了兩千人的騎兵,不過戰鬥力仍舊有些堪憂。

這些百姓,畢竟不是百戰精兵。

有些人甚至不會騎馬,想要成為真正騎兵精銳,至少需要三五年時間。

雖說以關羽如今職位,兵力可以繼續擴充。

然而,騎兵對於糧草的消耗無比巨大,騎兵俸祿也是很大開銷。

以雲中如今狀況,供養兩千騎兵都十分困難,再也無力增兵。

無奈之下,關羽也暫時打消了擴軍的準備

擁有兩千騎兵的雲中,也有能力守護大漢北疆安危。

至於國內將要爆發的戰爭,尚且不是關羽需要操心的事情。

“諸公,雒陽急報。”

就在此時,一身戎裝的徐晃忽然進來,手中還拿著一份文書。

關羽急忙接過文書,看過裡面內容之後,臉上表情無比精彩。

“還請先生過目。”

蔡邕瀏覽過文書內容,先是呆愣當場,繼而有些嘆息。

“真沒想到,果然被老夫猜中了。”

蔡邕早就說過,陽球為人嚴厲,眼中揉不進任何沙子,只要得勢,絕不會放過十常侍。

果不其然。

今歲陽球升任司隸校尉,有監察雒陽大小官吏之責。

陽球剛剛擔任司隸校尉職位,就開始大刀闊斧整頓朝綱,毫不留情對十常侍下手。

當初慫恿天子出兵塞外的王甫,更是首當其衝。

陽球在司徒劉郃幫助下,先是逮捕了王甫以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易等人。

不僅如此,由於太尉段熲依附王甫,也被陽球一併逮捕。

陽球做事可謂雷厲風行。

他絲毫不顧忌十常侍在朝中權勢,親自拷打王甫等人,各種酷刑全部用上。

及至最後,權傾朝野的王甫父子,居然被活生生打死在監獄內。

段熲不堪受辱,服鴆自殺,家眷皆被流放。

王甫死後,陽球仍不罷休,將其屍體橫在城門示眾,還準備處置宦官曹節。

不曾想,曹節先發制人,率領眾常侍面見天子,居然要求擢升陽球為衛尉。

衛尉雖然官職顯赫,卻沒有司隸校尉那種糾察百官的權利,可謂明升暗降。

陽球見宦官沒被徹底剷除,卻是面見天子叩頭曰:“臣無清高之行,橫蒙鷹犬之任。前雖糾誅王甫、段熲,蓋簡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如給臣一月,必令豺狼鴟梟,各服其辜。”

帝不允,喝罵再三,陽球只得接任衛尉之職。

“陽球誅殺宦官雖大快人心,卻終究難以動搖宦官根基,如今縱然被升為衛尉,卻早晚死無葬身之地。”

“真是可惜,陽球假如繼續擔任司隸校尉,恐怕十常侍都要惶恐不可終日吧。”

“只是,可惜了段熲。”

沉默良久,蔡邕輕輕感嘆,嘆息聲中情緒無比複雜。

關羽、徐晃聞言,也都默然不語。

曾經,他們並不瞭解朝堂爭鬥,更不可能知道段熲投靠王甫的事情。

他們只知道,自東漢建國以來就屢次叛亂的羌人,被段熲這位名將領兵橫掃。

兩人都是武夫,對於段熲這樣的名將,自然十分尊敬,

故此,當他們得知東漢一代名將段熲,居然由於朝堂黨爭被逼服毒自殺,心中頓時感覺無比沉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