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到關羽如此急切模樣,當即微微一笑。

“第一人,乃東武陽名士,姓陳名宮表字公臺,此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便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在東郡頗有聲望。”

“明公若得此人鼎力相助,先不論此人足智多謀,僅僅是與其相識之海內名士,都可以給明公帶來很大助力。”

關羽聽說陳宮之名,不由大喜過望。

陳宮何許人也,那可是輔助呂布多次擊敗曹操,甚至差點讓曹操喪命的猛人。

可惜陳宮所投非人,雖有過人計謀奈何呂布不能用。

再加上陳宮背叛曹操在先,假如再背叛呂布轉投他人,名聲必然留下汙點,故此後來陳宮哪怕知道呂布不能成事,仍舊生死相隨。

或許有人說,陳宮是因為曹操那句,‘寧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自私言論,才棄曹操而去。

事實上,那段劇情只是羅貫中虛構,真實歷史上,陳宮並未在中牟當過縣令,也沒有救過因為刺殺董卓而逃走的曹操。

陳宮之所以背棄曹操,乃是因為曹操佔據兗州以後,不少兗州名士議論曹操乃宦官親族,對曹操不屑一顧。

曹操大怒之下,殺了許多兗州境內名士,其中就包括邊讓。

邊讓對於陳宮而言,可謂是亦師亦友,陳宮能夠擁有如今偌大名聲,也多賴邊讓照拂,再加上被曹操處死的兗州名士中,絕大多數都與陳宮相熟,甚至有些是陳宮摯友。

正是為此,陳宮才在心中怨恨曹操,在曹操攻打徐州之際,引呂布入兗州,差點徹底毀了曹操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

只不過,後世對陳宮此人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陳宮被俘,寧願慷慨赴死仍舊不願投降,乃忠義之人。

然而,不少人也從史料的蛛絲馬跡中推斷,陳宮其實不僅反叛了曹操,曾經還有心反叛呂布,只是沒有被呂布追究罷了。

《後漢書》記載了呂布部將郝萌反叛的經過,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率部攻打呂布治所下邳,呂布帶領家眷逃往高順營寨,並且派遣高順前去平叛。

高順平叛過程中,郝萌部將曹性反正,斷掉郝萌一臂,高順趁勢斬殺郝萌,得以平定叛亂。

因為曹性乃郝萌部將,呂布就詢問曹性,誰是郝萌同謀,曹性當著陳宮的面指認對方為叛亂同謀,陳宮當世臉色發紅,並未出言辯駁。

呂布卻顧念陳宮乃是自己麾下重要謀士,並沒有深究,不過從那件事以後,呂布明顯不再信任陳宮,這才給了陳登可趁之機,將呂布玩弄於鼓掌之中。

以上內容,《後漢書》中都有明確記載,後世就有人以為,既然曹性乃是郝萌部將,自然清楚何人乃是叛亂同謀,指認出陳宮應該不會有錯。

《資治通鑑》中還有另外一段記載:操遣布書,為陳禍福;布懼,欲降。陳宮曰:“曹操遠來,熱不能久。將軍若以步騎出屯於外,宮將餘眾閉守於內,若向將軍,宮引兵而攻其背;若但攻城,則將軍救於外。不過旬月,操軍食盡,擊之,可破也。”布然之,欲使宮與高順守城,自將騎斷操糧道。

這段史料記載了曹操攻打呂布之際,呂布本來想投降,卻被陳宮制止,陳宮還為呂布出謀劃策抵禦曹操。

結果,很多人都知道。

《資治通鑑》記載:布妻謂布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且曹氏待公臺如赤子,猶舍而歸我。今將軍厚公臺不過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復為將軍妻哉!”布乃止。

絕大多數人讀到這段史料,再聯想到呂布悲慘結局的時候,可能都在痛罵呂布不聽陳宮之言,以致身首異處。

然而,若將這段史料與前面那段史料放在一處,卻會發現出很多貓膩。

高順的人品,絕大多數人應該都非常認同,呂布妻子卻在這裡說,陳宮、高順素來不和。

依據高順性格,絕不會輕易與人結怨,且高順識大體,既然陳宮乃呂布麾下唯一謀士,更不可能無端與其結怨。

不過聯想到高順平定郝萌叛亂,郝萌部將曹性又指認陳宮為同謀,或許就能推斷出二者不和由來。

那件事以後,呂布雖然沒有追究陳宮過失,可對於高順這麼正直的人而言,或許已經對陳宮心存戒備,甚至會在讓呂布提防陳宮。

結果呢,呂布固然疏離了陳宮,卻也開始疏離高順。

再回頭看看呂布妻子說的話,言語中對陳宮可謂是滿滿的不信任,呂布身為君主,聽了這番話後也不採納陳宮計策。

與其說呂布聽信婦人之言,倒不如說陳宮因為郝萌之事,早就失了人心,不僅僅是高順這員大將,就連呂布及其妻妾,都對陳宮的忠誠產生了懷疑。

易地而處,或許任何君主都不會將自己身家性命,交到一位自己懷疑的人那裡吧。

當然,對於以上這些,關羽還沒有如此深刻認識,他只是驚喜於陳宮這位大才,居然還沒有認主。

“公臺之名,吾早有耳聞,若能得公臺相助,吾大事成矣!”

關羽興奮之色溢於言表,恨不能此刻就動身前往東武陽,親自登門拜訪陳宮。

只不過,他仍舊強行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問道:“孟德,第二位大才又是何人?”

曹操正色道:“第二人,姓程名立,表字仲德,此人名聲雖不及陳公臺,才能或猶有勝之!”

“程立?”

關羽面露疑惑之色,在他印象中,好像並沒有程立這位歷史名人。

曹操看到關羽臉色,急忙說道:“此人雖出身寒門,而今已經到了知天命年齡,仍舊沒有一官半職,卻乃實幹之人,有真才實學啊。”

“昔日黃巾叛亂,近萬黃巾肆虐東郡,東阿縣城也難以倖免,程仲德卻以一己之力,整合縣內兵力,大破黃巾,可謂知兵善戰,膽識過人之輩啊。”

程立祖上沒有什麼當官的人傑,家境也是平平,更兼自身性格乖張,故此總是鬱郁不得志,眼看年齡漸長,卻一事無成。

黃巾起事時,東阿縣丞王度起兵應之,更是燒掉縣中的倉庫。

縣令得知縣丞聯合黃巾叛亂,逾城逃走,城中縣吏以及百姓,只得帶著老弱婦孺向東逃到渠丘山。

而此時,程立也在逃往人群中,由於年輕力壯,更兼身材高大,就被派去偵查王度。

程立發現王度等人得空城卻沒有辦法固守,反而出城西五六裡外屯兵。

程立於是向縣中大戶薛房等人進言道:“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而不能居,其勢可知。此不過欲虜掠財物,非有堅甲利兵攻守之志也。今何不率眾還城而守之?”

“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尋回縣令,與之堅守城池,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

薛房等以為然,吏民卻不肯相從。

程立無奈嘆道:“愚民不可共計大事。”

繼而,程立又生一計,密遣數騎在東山上高舉旗幡,令薛房等人望見,然後大呼:“賊兵已經攻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後,程立就帶人率先往城池方向跑去,吏民慌亂中只得跟隨大流逃回城內。

找到縣令以後,軍民共同守城,王度等人來攻,不能破,正欲退走,程昱親率吏民開城門追擊,王度敗走,東阿由此得全。

黃巾來襲,而且和縣丞相互勾結,無論縣令還是官吏、百姓都戰戰兢兢,望風而逃。

程立卻以一己之力,將這群烏合之眾連蒙帶騙整合起來,不僅守住了東阿,還大破黃巾,如此人物,端的是膽識過人。

“孟德,你喚此人為程仲德?”

關羽聽完了曹操的介紹,忽然想起了那人表字,不由驚呼出聲。

程立關羽或許覺得不熟悉,然程仲德之名,他哪裡會不清楚,那可是鼎鼎大名的程昱程仲德啊。

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陳宮引呂布入兗州,呂布率領大軍短時間內席捲全境,只留下了鄄城、範、東阿沒被打下來。

其中荀彧守住了鄄城,範縣正是程昱屯兵之地,東阿更是程昱家鄉,與範縣相鄰。

可以說,若無程昱,曹操那時真要變成喪家之犬了。

任何人只要提起曹操的謀士,必定會說到荀彧、程昱、荀攸、郭嘉四人,程昱地位可見一斑。

而且相比起其餘幾人,程昱可謂是文武雙全,不僅善於謀劃,還精於兵事。

其餘幾人官職基本都是文職,程昱卻大多都是武職。

漢獻帝定都許縣時,由於兗州尚且不太穩定,程昱就被曹操拜為東中郎將,都督兗州事務。

官渡之戰爆發,程昱被拜為振威將軍,率領七百人固守鄄城,鄄城位於黃河南岸,正是袁紹南下必經之地。

而那時,袁紹提兵十萬南下。

曹操擔心袁紹攻打鄄城,就想要增加兩千兵前往鄄城助守,卻被程昱斷然決絕。

程昱說道:“袁紹擁兵十萬之眾,自以為所向無前。他若見我兵少,必不敢輕易來攻。若增加守軍,過多則不可不攻,要攻之必克,只會兩損其勢。願公勿疑!”

曹操從之,令程昱以七百兵守要地鄄城。袁紹聞程昱兵少,果不敢進兵。

曹操聞其事,向賈詡道:“仲德之膽略,遠超孟賁、夏育啊。”

建安八年,程昱糾結民間亡命之徒,得精兵千人,相助曹操大破袁譚、袁尚,更是被拜為奮武將軍,封安國亭侯。

不談其他,僅僅從程昱官職升遷中,就能看出程昱不僅僅是謀士,也精通兵事,否則極善用人的曹操,不可能封其為武職。

且程昱忠心耿耿,深得曹操器重,曹操每次出征,幾乎都讓程昱坐鎮後方,如此才能安然無憂。

或許也正是如此,才讓程昱在很多大戰中,參與度非常低。

慢慢回憶程昱的一切,關羽忽然想起一則有關程昱的典故。

根據《魏書》記載:昱少時常夢上泰山,兩手捧日。昱私異之,以語荀彧。

後來兗州叛亂,多賴程昱才得以保全三城,於是荀彧以昱夢告知曹操,曹操嘆道:“卿當終為吾腹心。”

曹操親自為‘立’上面加了個‘日’,從此程立更名為程昱。

“居然是程仲德!”

關羽眼中神光湛湛,情緒顯然非常亢奮。

他麾下如今雖然已經擁有賈詡這個頂級謀士,還有荀彧這個既擅長謀略,又精通內政的全才,文官卻仍舊顯得十分單薄。

隨著關羽勢力越來越大,他明顯能夠感覺到人才的不足。

今日,忽然聽聞陳宮、程昱就在東郡,關羽頓時心潮澎湃,恨不能馬上將二人納入麾下。

若有二人相助,日後關羽哪怕四面受敵,亦可派遣一員上將與數員副將,再輔以一位頂級謀士,就算不能擊破敵軍,亦可拒敵於國門之外。

畢竟,關羽如今身為一方君主,日後不可能事事親為,只有謀士配搭良將,關羽才能放心。

“孟德,可願隨我一同前去拜訪大賢?”

關羽盯著曹操,目光灼灼。

曹操退後一步,拜道:“敢不從命!”

隨後二人對視,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主公,典將軍、趙司馬求見!”

就在此時,張遼卻是大步走了進來,臉上洋溢著笑容。

關羽聞言,更是大喜過望。

典韋、趙寵二人被張邈下獄,關羽攻破陳留以後,自然將二人放了出來,並且再次邀請典韋加入麾下。

只不過,典韋得知張邈被殺的訊息以後,沉默許久終究還是沒有答應,說自己要先安置好張邈家眷,並且還要回鄉一趟。

關羽雖然捨不得典韋離去,卻也知道像這等忠義之人,不能勉強。

他堅信,只要自己釋放出足夠誠意,典韋早晚會過來投奔自己。

更何況,典韋只說自己要安置張邈家眷,並且還要回鄉一趟,並未明確拒絕。

關羽沒想到,就在自己準備前去拜訪程昱、陳宮時,典韋居然來了,這可真是雙喜臨門。

“快快有請!”

“不,我親自去請!”

言畢,關羽直接大步流星朝著門外疾走而去。

曹操看著關羽興奮的模樣,暗自嘆道:“大將軍如此求賢若渴,亂世之中,又怎會不成就一番事業。”

“只希望,真能跟著他實現那個理想。”

想起了關羽當初構建的宏圖,曹操雖然知道很難實現,眼中仍舊滿是憧憬。

可以想象,假如關羽理想真能實現,曹操又能擔任第一屆內閣首府,哪怕千百年以後,也勢必會被後人所銘記。

這種榮耀,縱然相比起稱王稱孤,猶有過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