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關羽端坐帥帳內,想著沮授所獻之策,不由低聲呢喃。

他前世由於崇拜先祖,自然特別喜歡歷史、軍事、戰爭,也喜歡讀三十六計。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三十六計的說法,卻也早已開始運用。

沮授當日所獻策略,正是與三十六計中瞞天過海之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備周則意怠,指的是防備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讓人鬆懈大意。

就比如將領守城,如果覺得防禦周密,城池萬無一失,反而會鬆懈大意。

常見則不疑,指的是經常見到的人和事,往往不會引起懷疑。

就比如現在的西岸守軍,才開始聽到聯軍鼓聲震天,看見三十幾處聯軍船隻開始渡河,還緊張兮兮。

可是現在。

西岸聯軍已經接連看了幾日,從才開始的緊張防備,到如今已經習以為常。

這條計策,與疑兵之計又根本不同。

瞞天過海之計,屬於利用人類的慣性思維,進行戰術上的欺騙。

一旦人們,對某件事情習以為常,就會放鬆警惕。

疑兵之計,卻是透過虛假的兵力欺騙對手,屬於陰謀。

三國時期,也曾有人使用瞞天過海之計。

孔融被黃巾軍圍困之時,太史慈為報恩請求突圍求救。

奈何黃巾軍眾多,將城池圍得水洩不通,想要強行突圍,勢必困難重重。

太史慈計上心頭,便帶上箭囊,攝弓上馬,引著兩騎馬自隨身後,各撐著一個箭靶。

太史慈開門直出城門。

城外黃巾軍見狀十分驚駭,調遣兵馬防備城內軍士出城。

卻不想,太史慈只是引馬來至城壕邊,插好箭靶,開始習射。

習射完畢以後,太史慈便入門回城。

明晨亦復如此。

城外黃巾或有站起戒備,或有躺臥不顧,於是太史慈再置好箭靶,習射完畢,再入門回城。

又明晨如此復出,黃巾軍再沒有人站起來戒備。

於是乎,太史慈快馬加鞭直突重圍,顧馳而去。

待黃巾軍察覺時,太史慈已越重圍,回顧取弓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

黃巾軍無人敢去追趕,太史慈乃成功突圍。

“我前世熟讀三十六計,若能將其與兵法結合,也許能夠大有作為。”

念及於此,關羽就準備空閒以後,依照前世記憶,將三十六計默寫下來。

免得時間長了,忘記了內容。

“根據斥候來報,張楊這兩日已經沒有在岸邊駐防,料想覺得我軍只是虛張聲勢,已經返回滎陽。”

很快,關羽就將目光放在了地圖上的滎陽城上。

“時機已經成熟,渡河就在今朝。”

念及於此,關羽當即令張繡召來諸侯,商議渡河攻下滎陽之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張楊謹慎防備數日,被聯軍弄得筋疲力竭,最終也以為對方使用疑兵之計,乃是虛張聲勢罷了。

是以,張楊交代完部將以後,當即返回滎陽主持大事。

正好就在前天,信使也傳回來訊息,大將軍丁原令呂布統兵五萬,馳援滎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旃然水河面寬闊,易守難攻。”

“若再有奉先麾下五萬援兵,諸侯聯軍縱有二十萬,想要渡河也難如登天。”

正是這個訊息的傳來,才讓神經始終緊繃的張楊,長長舒了口氣。

呂布勇武,張楊深知。

兩人又相交莫逆,若齊心協力率領八萬軍隊守住旃然水,再也不懼諸侯聯軍。

“哪怕這五萬兵馬,多是主公新徵召的軍隊。”

“只要略作操練,負責駐守河堤倒也沒有什麼問題。”

原來。

援軍之所以來得這麼晚,只因丁原為了穩住朝堂,不得不重兵駐守雒陽。

想要馳援滎陽,就必須新徵召兵馬,這才耽誤了些許時日。

與此同時。

負責駐守西岸的士卒看了看時辰,有人笑道:“對面戰鼓聲,應該快要響起來了吧。”

“咚咚咚!”

卻不想,此人話音剛落,戰鼓聲當即轟隆作響。

其餘士卒先是有些發愣,繼而全都鬨堂大笑起來。

甚至有人調笑道:“你這廝料事如神,以後當了將軍可不要忘了我等。”

眾人聞言,再次捧腹大笑,絲毫沒有在意對面的鼓聲。

“上官有令,嚴密觀察賊軍動向,不可麻痺大意。”

不過很快,就有傳令兵對著眾人呼和起來。

眾人聞言,滿不在乎的應承著。

卻根本沒有人,跟隨著聯軍船隻移動,謹慎防守。

今日,放入河中的戰船明顯多了許多。

三十多路聯軍又更換了位置,再次開始渡河,鼓聲仍舊震動天地。

瞭望塔上面守軍,遠遠看著密密麻麻的戰船,卻是感覺有些不對。

他如同往常那般吹響了號角,並且點起狼煙,告知守軍敵人渡河方位。

可惜的是。

這幾日連續的折騰,已經讓守軍對號角以及狼煙免疫。

他們還以為聯軍戰鼓轟鳴過後,肯定會如同往日那般,直接調轉船頭開始捕魚。

與其浪費時間,緊緊跟著聯軍戰船東奔西走,還不如多動休息儲存體力。

“咚咚咚!”

戰鼓轟鳴,震動天地,喊殺聲依舊。

西岸守軍,卻早就習以為常,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根本沒有太過防備。

“未來的將軍,何不再猜猜聯軍鼓聲何時停息?”

方才那名,準確算出鼓聲響起的守軍,聞言卻是看了看時辰,臉上露出了笑意。

“最多再過半盞茶時間,鼓聲就要停歇。”

“哈哈哈。”

眾軍士聞言,再次鬨然大笑起來,使勁誇讚這名士卒有先見之明。

半盞茶時間轉瞬即過。

“咚咚咚!”

戰鼓依舊轟鳴,那位軍士臉上卻是露出疑惑之色。

“按照往日慣例,聯軍此時鼓聲應該已經停息了才對,為何今日轟鳴不斷?”

有人調笑道:“也許是那些負責敲鼓之人精力旺盛,想要好好發洩一下。”

“集合,集合,全部集合!”

就在此時,傳令兵卻是扯著嗓子,在外面大聲呼喊起來。

可惜由於對面鼓聲震天,傳令兵的聲音被掩蓋大半,能聽見者寥寥無幾。

一位將校臉色焦急,吼道:“賊軍這次是真的開始渡河,敲響戰鼓,吹響號角,讓士卒們都去河提旁邊防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