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後,著名財經記者吳小波這樣形容在2001年1月17日發生的這件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新世紀的頭一年,一名叫陳子邇的大學畢業生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那時也許人們還無法想象,僅僅在一年之後,他會同著名香江企業家李家城在黃浦江畔的這片熱血大地上緊緊握手。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的中國大地迸發著前所未有的建設經濟的熱情,在這片浪潮中,有人生正風華的成功者,也有無奈折戟的失意者,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狂湧激動,有人嘶聲厲叫,在這百態人生之中,人們會發現,他們再也無法忽視一位年輕人的努力。

在我們的印象中,一位董事長應該是這樣的:他可以矮小,但一定有力量,他可以平凡,但一定不會平庸,他可以醜陋,但一定不缺才氣。

他應該有著一張帶著皺紋的臉,那些皺紋不應是歲月帶給他的蒼老和時光留下的一片狼藉,而是他不凡的人生風霜的刻下的印記與奇特的生活經歷凝結出的榮光。

人們從未想象過這樣一位攪動經濟界風雲的人會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像二十歲的年輕人一樣追逐時尚,他像三十歲的壯年人一樣充滿精力,他像四十歲的成功者一樣擁有狠辣的行業眼光,他有五十歲的沉穩,甚至還有六十歲時面對財富的淡定,所有的這些集合在一起行成一種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不僅衝擊著行業市場,也衝擊著我們的常識。

……

農曆2000年的最後,仿似是以這樣的方式結尾的。

在一個小時十二分鐘的參觀中,陳子邇為李家城一點一滴的介紹了spod誕生的過程。

他們一開始的設想,到逐步落實的困難,再到幾個方案之間的糾結與選擇,還有那些設計的靈感以及對產品性能參數苛刻的堅持。

隨著財經報紙的煽情而來的,則是盛世電子與豐澤電器的正式攜手。

盛世開記者發佈會不太多,他們只是像過往釋出投資訊息、抑或是宣佈產品上市時間的高冷態度一樣,只是在官網上釋出了這則訊息。

對於內地的人來說,這條新聞意義有限。

只有財經行業的人才知道這是spod開拓疆土的一次啟航。

剩下的宣傳戰對他們也完全不是問題,只要他們捨得花錢把之前效果不錯的廣告投放出去。

不過之前提到的‘更加深度合作’這次卻不為人所知,事實上也沒有發生,不是黃了,而是處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陳子邇已經與盛世集團的主要高管們達成一致意見,他們將為盛世電子消費品公司引入新的股東,以此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拓展產品的國際化之路,同時規範化公司的管理運營。

最為重要的是,陳子邇要借勢,真正的為盛世電子鑄就金身。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盛世投資也希望分享屈臣氏集團的發展成果。

某種程度上,他自己的零售企業與屈臣氏會在內地形成一定的競爭,不過屈臣氏門店與便利店還是有所區別,那一點的競爭也並不算什麼。

當所有員工開心的迎接公司年會,以為這一年的工作到此結束,這一年的盛世也該停下腳步歇歇的時候,實際上,陳子邇已經帶著它又走了一小步。

這一小步在spod走進港澳,在屈臣氏背面將印上陳子邇的名字,也在bestseller的起身東向,

這一切顯得那麼激動人心,以至於陳子邇覺得春節不該在這時候來臨,不應該他打斷那些令人激動的未來揭開面紗。

但顯然,越水縣也再也抑制不住他們對陳子邇歸來的渴望。

其實他今年在中海過年更好一點,不是說苟富貴就相忘,只是當你真的在那個位置,你會很頭疼的。

所有人會把你當作觀世音菩薩,你為他們做點什麼,那是應該的,不做,好像就會招來批評。

可是不做,才是正常狀態不是嗎?

話說,前幾個月,陳家又搬家了。

有時候,太富裕也不好,東西換的太快了,快到你都來不及記清它們的模樣,東西也太多了,多到你自己忘記擁有它們的順序。

這一次的搬家,便給陳子邇這樣的感覺,之前新蓋的那個他還沒住過幾次呢。

新地方是聯排的獨棟別墅。

沒有什麼房地產企業在這裡開發這樣的專案,這是縣裡最有錢的國企的傑作。

這家國企經營酒水,本來和陳家八杆子打不著,但人民幣是大家共同的朋友,而朋友的朋友自然也是朋友。

本來陳爸是拒絕的,直到人家終於把八折改為零折扣。

是的,陳爸不要佔這兩折的便宜。

佔了就是欠人情,

開玩笑,現在陳家的人情就值這麼點?

陳子邇的車隊在農曆12月29號的上午開到聯排別墅區的門口,天氣乾冷,保安雙手插在袖子裡,面帶疑惑的看著正閃著左向燈,前面是奧迪,後面是寶馬,這兩輛已經是最便宜的了,回老家,別搞太狠。

但在2000年的縣城,這已經是比較誇張的組合。

早上的陽光抵抗著寒冷,反射在亮黑色的車頭蓋上有些刺眼,

好在,他們接觸的領導多,是聰明的,馬上就反應過來,一人戳著身邊的同事,“快把大門開啟。”

那人還有些愣,但還沒愣到什麼都不幹。

鐵質大門緩緩展開,車輪終於能動了。

兩位保安還戰成一排對著車子敬禮了,陳子邇心想這形式主義真是個好玩意兒,很容易就學會了。

讓兩位保安沒想到的是,後排寶馬的左後方的車窗玻璃竟然在經過他們正前方的時候緩緩落下,

有一人猜到是誰,所以他的表情是果然如此,另一人腦子稍微慢一點,此刻的表情是我草臥槽我擦!

陳子邇沒做什麼過於作秀的行為,只是朝兩位擺了擺手,說道:“辛苦了,過年好。”

29號還上班,可是不容易了。

這兩位都有些沒反應過來,車子卻不會等他們。

所以他們也只能對著車尾,說出一句沒什麼力氣的‘過年好’。

“剛剛……是陳子邇嗎?”

“剛剛……是陳子邇吧?”

是他,昨晚吃完和高管的年終飯,他連夜趕了回來。

居住區內部道路還很新,兩旁低矮的小草在零度氣溫裡咬牙堅持,能看到一兩婦人正在院落裡趁著晴朗晾曬衣裳,路邊的小孩倒是賊精神,啃著買來的煎餅,臉上滿是笑容。

問題的關鍵在於……

這些長的大差不離的房子,一模一樣的拐彎路口,看似整齊但很容易讓陌生人因為陌生而完全失去選擇能力的陸王規劃……

媽的,全長一樣,到底那一家是我家?

有個青春小女孩兒跟著父親沿著內部道路在跑步,貌似已經結束,他們正插著腰慢走,大冬天的真的夠堅持。

陳子邇沒辦法,雖然陳爸在電話裡說你進門左拐再右拐就到了,

但是他已經進來了,這時候怎麼拐?

於是車子停下,他下車以表禮貌,正好舒展舒展筋骨。

“新年好,”他向著這位父親走過去。

那人…認識他,“新年好,陳…子邇吧?”

“對,是我,你好,我想問一下,我家……是哪一棟?”

父親身後的女兒噗嗤一下笑出聲。

“第一次回來吧?可以理解,正好我們也要回去,一起吧。”

陳子邇一看,“鄰居?”

中年人笑的爽朗,用一口超標準的越水話說:“早上我還看到你爸媽在忙乎呢。”

那就是鄰居了。

陳子邇問道:“那也真是緣分,貴姓?”

“免貴姓路,路榮慶,這是我女兒,路露。”

陸路?陳子邇腦子裡‘叮,叮,叮’的連續出現是三個問號,這是啥名字?

算了。

“好,那離的遠嗎?遠的話我們上車吧?”

“不遠,不遠,兩百米而已。”

那還挺近的,走走吧。

車倒是不用他擔心,自會掉頭緩緩跟在後面。

“昨天夜裡回來?”

大早上到,肯定是這個情況。

陳子邇說:“對,在外面的人都想著回家過年嘛。”

“能待幾天?”

“加上今天估計也就五六日。”

上一年,他雖然有寒假,但因為有公司,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就已經不允許他待上十天本個月這麼久了。

路榮慶說很近,確實很近,不過三四分鍾的路程,他就看到了陳媽在路邊倒垃圾。

“媽,”

陳媽早有所覺,因為後面跟著兩輛轎車。

路榮慶在邊上說:“兒子回來了。”

陳媽開心了,她一拍大腿,笑了起來,“哎喲!我剛剛一直盯著車看,心想著這是不是咱家的車,正想看清楚坐在裡面的是誰,沒想到你在外面走著呢。”

陳子邇和這對父女都是笑了笑。

車子回來=兒子回來。

這個概念讓她關注錯了重點。

“我這不是不知道咱家住哪兒嗎?下車問問人。”他解釋道。

“不是跟你說了嗎?怎麼過年回家連家都還能找不著。”

路榮慶道:“我也是湊巧,還是趕緊進屋吧,外頭多冷。”

陳媽說:“謝謝你了,老路,回頭到我家吃午飯。”

“不客氣了,”他招呼著閨女,“走,回家吧。”

陳爸大概也聽到了動靜,在陳子邇陪著母親進院的時候正巧看著他從屋裡出來。

“回來了?”陳爸比較簡單。

“嗯。”

“怎麼的,我剛剛好像聽到老路的聲音了?”

陳子邇說:“我在路上撞見了他,他應該是國企的領導吧?”

“副總經理,”陳爸言簡意賅,“人挺好的,就是精了點兒,”

陳媽怨道:“你這個人大過年說這些幹什麼,誰還沒點兒毛病,再說不給你好幾箱好久麼?”

陳爸立起教育姿態,“那是你兒子有點兒出息,不然這輩子喝不到他送的酒。”

越水縣的恬桂酒在本區域還是有點說服力的,最高端的白恬要一百多塊一瓶,喜事時候上這種,那也是主人實力的一種象徵。

“送了幾箱?”陳子邇問。

“四箱。”

“那沒多少啊。”

陳媽一聽雖然很舒心,但嘴上斥道:“這話在家說說就算了,去外面不要講,對你是沒多少,可人家看來就不是了,回頭該講發了點財眼睛都要放頭頂上了。”

陳子邇也不反駁,這是觀念的不同。

在外回家的時候很激動,但其實到了家,沒人找你吃喝嫖賭的話也沒啥事,恰好,陳子邇從來都熱衷這樣的事。

他只會偶爾和邵準吃吃喝喝,本來回家要帶上他一起,但是他歸期太晚,在學校工作的邵準放假又早,完全等不了他。

閒聊了幾句,陳爸帶著兒子看了一下新家。

“這裡一共三層,一樓最大,是客廳,本來沒有臥室,我給加了一間,我和你媽以後爬樓肯定不行。”

陳子邇邊聽邊看,樓梯在右側,還彎著形成一個角度。

“你的房間在二樓。”

樓梯呈木色,上去之後的左手邊放著一張桌子和兩張小沙發,這片空間也很足,再往前就是他那挺大的臥室,足有六十多平,擺了床,還比擺了沙發。

“你和我媽弄的,還挺好的啊,”

“不是,你姐花心思弄的,我們的審美和你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都行,陳子邇覺得還挺溫馨的,大大的窗戶漏進來充足的陽光,早上醒來的感覺應該不錯。

“我姐她們中午過來吧?”

“過來,你都回來了,他們能不過來麼?”陳爸又給他看了那張書桌,說了些購買時的細節,最後跟他說:“我讓你車裡帶點東西回來帶了吧?”

“帶了,”

“行,下午我跟你帶一點兒送給老路。”陳爸說:“當時送那個酒,我怎麼都推脫不下。”

陳子邇拉開窗簾看窗外,不在意的講:“沒事,人情往來而已,我帶了些洋酒,作為回禮的話,絕對足夠了。”

這都是小事。

陳爸想了想,沒啥事兒,“那你睡兩個小時吧。”

“好,三樓是什麼?”

“三樓不大,就放了些東西。”

他雖然年輕,但左右無事,便聽從了父親的話休息了一下,他的隨行人員都安排在縣裡最好的酒店,不必他操心。

臨近中午的時候他才醒,一個姐姐一個妹妹都到了,子顏玩鬧卻也不敢這時候上樓去把他鬧起來。

洗漱一下下樓,正好看到路榮慶並著一名時髦中年女人正在和陳媽客氣,這次是送吃的,說是她孃家送來的小土雞,熬起來味道很香。

倒挺會來事兒,其實給陳家送東西是不太好送的,你自己以為很好,說不定人家都看不上,所以只能走些奇招。

這事兒一完,陳爸實在也待不住了,

“你那酒呢?”

————

593章的那一句又沒了,明明一個汙的字都沒有,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