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狀況讓沙克魯對原計劃開拍的第三部電影《邊關風暴》有點信心不足,因為這部電影的題材也是比較小眾的,雖然他從未指望在印度本土的票房上賺什麼大錢,但如果還是這麼慘淡的話,那對於北極星電影公司的聲望將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在他說出自己的顧慮之後,導演拉庫馬有些遲疑的說道:“老闆,我有個看法不知道該不該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自己手下的王牌導演,沙克魯一向是很客氣的,於是伸手示意道:“咱們之間還需要這麼客氣麼,想說什麼就直接說唄。”

“那好,如果有失禮的地方請您多包涵。”拉庫馬先是致歉了一句,然後才緩緩說道:“老闆,我覺得我們最近的思路出現了偏差,最初咱們的目標是很好的,希望能夠借鑑西方電影尤其是好萊塢的精華來提升和改良印度電影,使印度電影變得更有活力、更容易為其他國家的觀眾所接受,而不是僅僅故步自封在印度自己拍、自己看。

但是現在咱們好像有點矯枉過正了,無論是在選材還是拍攝手法上,都過於迎合西方觀眾的口味,上一部《土匪女皇》其實就有這個問題,但是因為真實性與話題性所以掩蓋了下去,但是到了《末代公主》就完全暴露了出來,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的巨大差距就是最好的證據。”

緩了口氣之後,拉庫馬繼續說道:“當然了,我也承認海外要比國內容易賺錢的多,但是完全放棄國內觀眾和市場的話,那咱們拍攝的還是印度電影麼?我們最初的目標並不是要放棄印度電影,而是要改良他啊。”

聽了拉庫馬的話。沙克魯點點頭道:“恩,你說的也有道理,那麼你覺得咱們下一步該如何做呢。”

拉庫馬想了一下,然後說道:“我覺得下一部電影應該選擇一個比較貼近印度主流電影的題材,然後在小幅度內進行改良、加入西方元素,這樣國內的觀眾接受起來會比較容易。而且還會有一定的新鮮感;同時也讓國外的觀眾接觸一下印度電影的精華所在,這樣嘗試一下,我們就知道接下來具體該怎麼走了。”

“恩,好吧,那我先好好想想,然後再告訴你。”其實對於拉庫馬的說法沙克魯還是很認同的,看來最初他的想法還是有點過於簡單,不過這印度主流電影也就愛情片、宗教片、黑幫片還有無所不在的歌舞這幾種,問題是這類片子自己攏共也沒看過幾部啊。這可真是頭疼。

就在沙克魯為新電影的選題而頭疼萬分的時候,易卜拉辛卻突然發來了邀請,說是有絕對讓他感興趣的好事兒找他,雖然沙克魯不覺得易卜拉辛這個黑幫頭子能琢磨出什麼好事兒來,不過該去還是得去,就當溜達溜達換換心情了。

來到易卜拉辛的別墅之後,沙克魯發現房間裡居然還有一位中國人,一個年約四十多歲、有些發福的中國中年男人。這讓沙克魯很是好奇,易卜拉辛怎麼請來了一個中國人?

可能是看出了沙克魯的好奇。於是易卜拉辛為兩人介紹道:“我來給兩位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最近在我們印度最出名的占卜大師沙克魯--潘迪特先生,同時他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現在名滿全球的威爾剛就是他的藥廠出產的。”對於這個介紹沙克魯雖然覺得很尷尬但是也已經逐漸習慣了,現在在非印度人的眼中,威爾剛的名頭幾乎每個男人都知道......

然後易卜拉辛又開始介紹這個中國人。有趣的是,這個明明長著中國人面孔的傢伙居然不是中國人“這位是我的老朋友,來自蘇聯、啊不對,現在應該叫做獨聯體了是吧,我的同行阿里木堅--托克塔霍諾夫先生。”最後又對沙克魯眨眨眼睛說道:“在蘇聯。可是有好多美女都聽阿里木的話,甚至還有不少都是體壇美女哦!”

如果沒有易卜拉辛的最後一句話,沙克魯一時之間還真就反應不過來這傢伙是誰,可是把易卜拉辛的同行與蘇聯體壇美女聯絡在一起,再加上這副中國人面孔,那這傢伙的身份簡直就是呼之欲出。

這個胖乎乎、看起來很是和藹的中年大叔其實就是位列世界十大通緝犯第六名的托克塔霍諾夫(****第一、易卜拉辛第三),這傢伙今年44歲,在1949年出生於烏茲別克的首都塔什干,蘇聯解體之後,他就成了俄羅斯黑幫老大。美國政府認為他是“歐亞有組織犯罪的關鍵人物”,主要涉及“販賣毒品,非法器官交易以及失竊車輛交易”。2002年,美國政府指控他在冬奧會花樣滑冰專案中,為了取悅法國代表團而賄賂裁判。當他在義大利被捕後,美國政府試圖將其引渡回國,但最終義大利方面釋放了托克塔霍諾夫,之後他消失了。

之所以稱他為“體壇教父”,是因為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體育界和政界,托克塔霍諾夫都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俄羅斯網球明星薩芬、卡費爾尼科夫、烏克蘭網球選手梅德維德夫都與他有密切交往。卡費爾尼科夫曾公開聲稱,托克塔霍夫是他最好的“朋友”。而在梅德維德的個人網站上,還有一張他在1999年與托克塔霍諾夫、薩芬、卡費爾尼科夫的合影。

最讓托克塔霍諾夫全球聞名的還是他操縱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他被認為操縱了雙人滑和冰舞比賽的二枚金牌。在雙人滑比賽中,完美表現的加拿大選手薩爾/佩特蒂爾敗給了出現失誤的俄羅斯搭檔別日茲亞娜/西哈魯利澤,屈居亞軍。裁判團的裁決引發如潮批評,指責裁判嚴重偏袒在比賽中出現明顯失誤的俄羅斯選手。事後調查結果顯示,投下關鍵一票的法國裁判員勒·高格尼賽前受到“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在隨後的冰舞比賽又再次傳出類似爭議,國際體壇對奪得冠軍的法國選手安妮西娜/佩澤拉特奪冠也充滿質疑。有傳聞宣稱,他們的奪冠是法俄滑冰協會“私下交易”的產物,而托克塔霍諾夫則是其中關鍵的中間人。

ps:  貼的資料是多了點,不過後面有將近200字都是免費的,所以應該影響不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