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剛最近在忙乎《1942》。

電影過審了,他還蠻高興,當天就發了一張跟王忠磊還有王忠軍一起喝酒的照片。

很多人說馮曉剛拍《1942》只是想藉助國難發財。

呵呵,人家早在2003年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就已經寫了:“但我們仍不能急,還需等待開船的最佳時機,這樣的一部影片如果處處都要妥協,即使拍出來也會失去他應有的意義。所以我的目光伸向他以後,又縮了回去。願上帝給我們信心和足夠的智慧,耐心地等待。衷心祈禱,‘一九四二’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得以溫故。”

有這個念頭實在1994年,當他跟小說作者劉震雲先生表達了這個想法後,後者拒絕了: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所以,首先肯定是情懷,沒有夢想,沒有野心的導演,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

事實上,我們的電影缺失了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反應民族災難的作品。

我們的民族史,是一部有太多民生多艱的苦難史。

當然,肯定摻雜了別的因素,比方說功利心,比方說提升自己的地位,但是毫無疑問的,情懷要排在第一位。

如果沒有情懷,他也不可能拍這樣的作品!

只是後來,情懷和賺錢之間他又重新選擇了賺錢,鼓搗了一部《私人訂製》…

其實不少人期待他能拍《1962》來著…

《1942》定檔11月29號,一方面是為了避開了賀歲檔競爭最慘烈的12月,另一方面也未嘗不想著依靠口碑打響票房爭奪。

畢竟這是一部投資2億的作品,如果不能回本,那也太丟人了。

馮曉剛拍了一輩子電影,除了一開始的幾部封禁外,所有的電影都是賺錢的!

不能到了,虧錢了!

內地這麼些電影人,在他看來有競爭性的只有許輝!

如果《1942》上映的時候碰到了許輝的作品,那等死吧。

畢竟《1942》真的挺致鬱的…

題材本身就很壓抑,跟賀歲檔節節不符。

但是許輝的電影到現在也還沒宣佈上映日期,這特麼挺讓人蛋疼的!

正好張國粒做東,邀請了一幫子人,其中就有許輝,馮曉剛想去看看,順便探探口風…

……

10月中旬的北*京城已經有了少許寒意。

回國之後,許輝開始忙著處理公司的業務。

等他真的接手之後,才發現根本沒啥需要他親力親為的事情,大部分的業務都已經分工明確,地產、動漫、電影製作、電視劇製作等等,都有各自的負責人,他要做的只是簽字…

但是,坐鎮公司之後,明顯能感覺到黃文他們沒有之前那麼浮躁。

其實許輝現在之於輝文天下的意義已經從之前的定海神針逐漸演變成了精神象徵。

如果他願意,可以學著馬爸爸到處演講,很快就會出現一堆的許輝式雞湯或者許式成功學…

照例坐在辦公室翻看動漫部門的工作簡報,《熊出沒》的版權被輝文拿到手了,這個IP延伸價值可不弱於‘黃飛鴻’!

主題樂園又多了一個吸金的專案,周邊開發像是什麼玩具、布偶之類的雖然正版銷量不多,但也聊勝於無嘛。

《熊出沒》大電影準備今年起航!

《喜羊羊與灰太狼》馬上就要涼了…

不許在電視節目當中出現,理由是過於暴力,這點無可厚非,本身這部動漫針對的就是10歲以下孩童,那你在劇情上設定暴力本身就有點誤導孩童!

所以,以後大家就看《小豬佩奇》、《汪汪隊》還有《天線寶寶》吧!

至於《熊出沒》,輝文天下嚴格規定不許出現暴力鏡頭,熊二就只管搞笑,不許打人!

還有一定要在片頭打上‘10歲以下兒童請在父母陪同下觀看’的字樣…

想想真是後怕,我們小時候可是看了《七龍珠》、《聖鬥士星矢》、《鐵臂阿童木》長大的!

跟你們說,我們心理都不太健康,趕緊去找心理醫生診療一下…

咳咳…

……

“你好了沒有?”

“…文哥,走吧!”

把煙掐滅,同時關閉了正在影片通話的筆記本,許輝起身。

“剛才在跟誰說話?怎麼聽起來有點智障?”

“…跟我爸!”

“(⊙﹏⊙)”

黃文不想說話,覺得心累。

你當我是傻瓜嗎?

你會用‘寶貝’稱呼你爸?

“…老小孩嘛,我爸爸也上了年紀,所以我要換一種態度對待他!”

很有道理!

黃文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也稱呼自己老爸‘寶貝兒子’…

“《七號房禮物》星期五上映,公事想讓你幫著宣傳一下。”

趕緊轉換話題吧,免得智商被帶跑偏…

“行,給我接個專訪唄…”

“不是,央媽新出了一檔《開講啦》,前段時間一直在邀請你,你…”

“《開講啦》?撒唄寧的節目?”

“對!”

“行,我去裝個逼!”

“…你說什麼?”

“不是,我是說,我去好好宣傳一下…”

最近被許多多帶的有點說話不過腦子了,怎麼能把實話說出來呢?

繼續往前行駛,許輝翻看了一會自己的微博,突然想到了什麼:“你說張國粒突然要請我們這是要做什麼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文想了想,回答道:“我估計是想借個善緣吧,聽說他要跟馮曉剛兩人整個公司…”

“開公司?有這回事?那華藝那邊什麼意見?”

許輝有點疑惑,張國粒跟馮曉剛合夥開公司?

沒聽說呀…

馮曉剛可是華藝的金字招牌,華藝捨得讓他就這麼出走?

“不太清楚,我不過我估計華藝對張國粒也有想法,對了,今晚王忠軍哥倆也去,到時候,你問問唄!”

“…估計王家兄弟想用錢砸張國粒!”

許輝想到了原時空,2013年,華藝兄弟宣佈以2.52億收購張國粒的公司,媒體紛紛打出了‘張國粒天價嫁入豪門’新聞。

黃文看了一眼許輝,反問一句:“怎麼,你也想砸?”

“得了吧,馮曉剛跟張國粒的關係可不是咱們能拆散的!”

就衝著馮曉剛跟華藝的關係,張國粒也不可能轉投輝文旗下。

這兩人的關係好著呢。

九十年代,張國粒從蜀中轉戰京圈,就一直跟馮曉剛關係不差,兩人在2003年還合夥成立了一家公司,可惜,黃了…

對了,《集結號》這個專案原本就是兩人開公司時候簽下來的,張國粒一開始想自己演,後來被馮曉剛拿來用了,片尾字幕還打上‘感謝張國粒’字樣…

……

娛樂產業競爭的本質在於注意力的競爭,而明星是獲取使用者注意力且聚合各種生產資源的最佳橋樑。全行業都清楚地瞭解,明星是IP創造和挖掘最不可或缺的首要資源。

所以,輝文天下才會出價2億簽下張一謀,將其繫結在輝文天下的戰車上;

華藝也億2.52億買下張國粒,幾年後,更是以10億股權轉讓款拿下馮曉剛;

沒辦法,圈子裡有IP吸引力的導演、明星就那麼幾位。

這兩年還算好的,比方說輝文拿下周星星,簽訂了三部電影的合約,才花了不到3億,再等幾年,這個價格就得翻好幾番了!

資本入場之後,給傳統的影視制作公司代理最大的麻煩就是製作經費的增加。

稍微有點名氣的明星都敢開出七位數的片酬…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