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記錯了?”仁娜懷疑道:“章華在國外過得這麼滋潤,你老爹怎麼沒提他?”

“我老爹是個愛國老憤青。”蘇懷道:

“以他的脾氣,死都不會跟章華這種賣國賊再聯絡,我記得我媽過世之後,就再沒看過他了……”

“希望你們不認得吧。”仁娜還是不相信,哼道:“你可不要跟這種人搞在一起,要不我都瞧不起你。”

“他不惹我就好。”蘇懷伸了個懶腰,無所謂道:

“他搞法學的,跟我們不是一個領域,不相干,走吧,咱們去實驗室,和田教授一起搞是試驗田吧。”

“嗯。”

一天之內,蘇懷要搞這個人工生態系統的訊息,就讓整個農學院都風聞了,無數學生都到處去查《農政全書》這本神奇的華夏古書。

可令所有人失望的是,找遍了各個學院的圖書館,他們都沒有這本書。

而埃博院長甚至聯絡了華夏文化局,詢問了關於明孝陵出土文物的事情。

得到的答覆是,文物中沒有中土《農政全書》。

這也就意味著,蘇懷說的這個人工生態系統,並沒有現實的證據。

這讓農學院的學生們,熱情也冷了下來。

而此時,依然持續關注這件事情的人,還有兩位。

埃博院長,尼金娜每天都會收到,華夏學院實驗室裡的報告。

他們都很好奇,蘇懷究竟能不能把桑基魚塘實現出來。

有時候理論依據,不代表可以實踐,這中間很可能隔著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技術累積。

在第一個星期,果然不出他們所料,蘇懷魚塘遭遇了幾次滅頂之災。

“一開始,他們投放蠶糞的時,發現2,3天后,池水就會呈醬紅色,矽藻等魚類易消化吸收的藻類大量繁殖增生,令整個魚塘裡魚苗缺氧,魚苗死了三分之一”

看到這個報告,在不同房間的兩人,都微微笑了笑,果然蘇懷這個桑基漁塘實踐起來沒那麼簡單。

不過他們在一天之後,就收到了另外一份報告:“蘇懷在魚塘裡加入了一種奇怪的微生物,藻類大量減少,已經平衡了水池水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令兩人都很意外,這個報告上,並沒有說明蘇懷投入何種微生物,但是水池的危機卻是解決了。

而一個星期之後,新的報導上是這麼寫的:

“在華夏學院實驗報告中,他們按照理論比例投放,投入了發酵後的蠶糞進魚塘,可在第8天出現了泛塘。

他們調整投食量之後,又在第14天發現魚類魚類營養缺乏,生長受到抑制,影響養殖群體產量……”

就像這樣,埃博教授,尼金娜每個星期都會接到不同的報告,表示蘇懷的人工生態系統出現了問題,瀕臨崩潰,但是令他們驚訝的是。

在每當出現問題之後,蘇懷都會在三天之內,用各種方法解決。

一個月時間過去,從這個只有理論的生態系統,一開始各種紕漏,到最後,卻像是越來越成熟了。

蘇懷很多解決方式,都非常民間,可事實證明卻非常有效。

當埃博教授,尼金娜拿到最後一份報告的時候,心裡都下了一個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結論。

蘇懷構建的這個人工生態系統,已經趨於完美,可以推廣到各地了。

這天下午,華夏學院在哈佛的學術公告版上公佈了這個訊息,並所有資料都對外公佈。

這成為了哈佛學院內,一個不小的學術新聞,誰也沒有想到,華夏學院第一個專案成果,竟然不詩詞歌賦,而是農業方面的?

在哈佛學院內的世界科學院辦公室裡,正在進行著激烈的討論著。

作為世界上最權威的科學評級機構,世科學院的辦公室中,十幾位頭髮花白的評審團們,正在研究著上個月申請的科研項目。

一雙雙皎潔而富有智慧的眼睛,專注地盯著電腦,不斷有人揉著太陽穴,無奈地搖著頭。

每個月申報的技術專利中,大部分都是濫竽充數,希望騙到研究經費的三流專利。

這稽核了一上午,卻只看到一個個垃圾專案。

再又一個專案的落尾批上“E”級之後,眾人都有些疲勞了。

世科院的科研項目,從高到低A到E級排列,其中A級的科研經費每年都會超過十億以上,而E級則是不予研究,毫無價值的專利專案。

忙活了一天,他們這個月新專案,只有得到了一個D級,其他都是E級。

“看來這個月,又沒有什麼好專案了。”一人感嘆道。

“現在精英人才都被哈佛那幾個學院壟斷,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了。”

“這也沒辦法,普通一個有發展前景的科研項目,至少需要一個團隊幾年的打磨,一般的團隊哪裡有這個實力資金。”

“咱們已經有半年沒收到C級專案了。”

世科院最頭疼的就是人類科技進步的停滯,最近這幾年,無論是有利農業,還是載人航空,這幾個特級專案都沒有什麼進展,新的商業專案也沒有亮點。

令他們在聯合國中,顯得越來越沒有底氣了。

忽然這時候有人道:“咦……華夏學院竟然提交一份人工生態系統的專利?”

“華夏學院?”眾人都是覺得有些稀奇,華夏學院是一所文科學院,怎麼會提交科研方面的專利。

好奇之下,一群科研評審團們,稍微翻閱了一下,卻都忍不住微微張開了嘴巴。

他們原以為,這個桑基魚塘只是一個概念,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實際的資料。

而這些實驗資料現實,這個人工生態體系已經成功了。

“在不用任何化學農藥化肥的情況下,可以提高茶葉,絲綢產量的百分47·9?”

這個結論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現在農學院的研究的那些有機農業生態系統,能提高產量都在百分27左右,這個系統可以提高5成?資料沒有出錯吧?”

“沒有,農學院那邊反覆核對過了。”

“可惜,可惜啊,這裡面漁業提高不多,茶葉和絲綢……還沒有形成產業,否則這起碼是一個B級的專案。”

眾人略有有些惋惜,這個生態系統極為精密完美,可惜農作物價值並不算太高。

畢竟茶葉市場已經飽和,而絲綢產品在新歐洲這邊,市場並不大。

最後眾人商議完畢之後,給予了這個專案專利一個“D級”評價。

華夏學院得到了3000萬的科研經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