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錯愕中,回頭望了一眼惠智禪師,他是少林弟子,能接這上帝教的頭銜嗎?

特蕾莎修女和藹笑道:“蘇先生不用擔心,這是榮譽頭銜,是教廷授予的是對教廷做出巨大貢獻的社會人士,無論你是否受洗,什麼信仰,都可以得到教眾的支援。”

這話一說,現場頓時引發了一陣軒然大波,羅漢教廷這擺明是要給蘇懷撐腰了,這日後誰還敢針對蘇懷?

惠智禪師點頭示意蘇懷接受之際,蘇懷卻是想了想,最後擺手笑道:

“特蕾莎修女,謝謝你和教廷的好意了,不過我是畢竟是佛門弟子,這次來哈佛,還是受佛法課程,不適合接受這樣的頭銜,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

如果他答應了,雖然會得到上帝教的支援,可實際上,上帝教恐怕也會利用他名氣,藉機在華夏傳教,這不是他作為華夏人,該做的事。

特蕾莎修女也看出蘇懷的苦衷,正想再勸,卻突然聽到神學院眾人中有人嚷道:

“這少林寺和尚,恐怕沒有資格在哈佛,授課佛學吧!?”

現場原本華夏學院和神學院其樂融融,沒想到突然有人發難,眾人都轉頭望去,蘇懷頓時認出了來人,不是歐傳佛教的斯奈法師,又是誰?

蘇懷這時卻是微微笑了,心想,上次在少林寺,你被我修理的還不夠嗎?還敢來挑釁?於是推了一把惠智禪師,小聲問道:

“惠智師傅,你把《地藏經》的經文都背熟了嗎?”

“一十三品地藏經,為師都已經背下了。”惠智禪師緩聲道。

“那就好,師傅您來應付這斯奈吧。”蘇懷有意讓惠智在哈佛打響名頭,於是讓他出面。

歐傳佛教賴以聞名的,不過是《地藏經》的前七品,而他已經把《地藏經》全文十三品都抄在少林寺了,這事只有寺中的高層知道。

為得就是應付,今天這樣的場合。

只要惠智禪師出馬,這場比試,歐傳佛教必敗,而這也將是他們華夏文化學院,進入哈佛國際大學的立威之戰。

惠智禪師微微稽首,走出一步對斯奈道:“貧僧惠智,請教佛友。”說著比出手印,示意咱們來對經見真章吧。

雖然在華夏這種無神論國度,佛教這些門道很多人都不懂,但是在新歐洲這個宗教盛行的地方,大部分人一看這手印,就知道這是要對經了。

“斯奈請教了。”斯奈法師竟然不慌不忙,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的。

這讓蘇懷都有些不解。

上次斯奈在少林寺,可是被自己用《地藏經》對得落荒而逃了,明顯他們歐傳佛教的《地藏經》不全,這次他怎麼好像一點都不怕的樣子。

只看惠智禪師率先念道:“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念到一半望向斯奈,

斯奈法師微微一笑答道:“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慾天中……”

惠智禪師露出驚訝的眼神,這可是《地藏經》第九品的內容,這世上只有少林寺中的高僧才看過,歐傳佛教怎麼會得知的?

“惠智禪師,請繼續吧。”斯奈法師一臉志在必得,令圍觀抗議的哈佛學生們,一個個都興奮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哈,今天有好戲看了,這華夏文化系剛剛入校,第一天就被人拉下馬了。

看來這最近風光無限的少林寺,只怕今天要被歐傳佛教當場教訓了。

惠智禪師又問:“於過去有佛出世,好毗婆屍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還沒有唸完,斯奈就介面道:

“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說完,又介面道:

“又於過去有武術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唸完,就眯著眼睛望向惠智禪師:“不知道惠智禪師,還需要不需要我對下去呢?”

惠智禪師,滿臉驚訝道:“不知道這《地藏經》第九品的內容,貴派是如何得知的?”

斯奈還沒有俗話,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這《地藏經》全文,是轉世活羅漢帶來的經文,曾寫信郵寄給少林寺交流,歐傳佛教自然知道。

倒是你們少林寺,竟然顛倒黑白,把這《地藏經》說成你們華夏民間流傳下來的,簡直是無恥至極!佛門怎麼會出了你們少林這樣的敗類!?”

蘇懷和梅校長眾人,轉頭看去,就看一身黃袍的大勇和尚,跟在一名紅袍僧人,趾高氣昂的走了出來。

蘇懷和智慧禪師互看一眼,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媽蛋……這大勇竟帶著《地藏經》投靠歐傳佛教去了,難怪斯奈能對上來呢。

少林寺四大金剛之一,跳槽到了歐傳佛教,這麻煩可真是大了。

蘇懷譏諷道:“大勇師叔,你怎麼跑到歐傳佛教去當人家保安了?難道你嫌咱們少林寺伙食不好,沒有肉吃,不痛快?”

歐傳佛教是印度古典佛教,不限葷腥。

大勇被蘇懷當面譏諷,卻是絲毫不為所動,微笑道:

“蘇先生,你被稱為華夏文聖,但畢竟不是我們正宗佛門眾人,卻不知道這‘葷’字,是草字頭,佛言五葷戒,是指得大蒜、蔥、小蒜、韭菜、洋蔥,非是說雞鴨魚肉……”

大勇強調蘇懷“不正宗”,自然是說自己投靠的“歐傳佛教”才是正宗了。

不過斯奈見大勇那得意的樣子,卻是頗為不悅,看到看紅袍僧人,立刻見禮:

“活羅漢駕臨,佛門弟子還不行禮。”

惠智禪師看到那活羅漢身材高大,耳垂肥厚,頭上還有一圈圈的髮髻,竟然於大雄寶殿中的佛像有七分相似,頓時驚訝見禮。

蘇懷卻一把扶住惠智:“師傅,這佛有三十二相,這人最多有二十相而已,不過是山寨貨罷了。”

“可他的髮髻,耳垂……”惠智禪師緊張道。

“印度人有一個地方人,都是卷毛頭,大耳垂,沒什麼稀奇的。”蘇懷不屑道。

好好的一個佛門,冒出這種神棍確實令人惡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