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紀再三向蘇懷確認之後,再說出這個關鍵,讓電視機前和忽略此點的觀眾這才恍然大悟。

是啊!紙是曰本在聖德天皇時期發明的啊!?也就是公元600年左右,華夏的漢朝哪裡來的紙啊!?

這通天徹地,曾經叫囂著朝鮮是華夏附屬國的蘇聖人,竟然犯下了這樣致命的失誤,竟然拿出了假文物來為華夏正名啊!

全體華夏觀眾胸口感覺到一陣發緊,心中原本燃起的無比期待都變成了一股莫名慌亂,這……這……壞了~壞了啊~……這蘇老師剛剛建立的不世英名,就要在此毀於一旦了……

他怎麼會忽略如此重要的資訊呢?

在場的一萬多名曰本觀眾,此刻才反應過來,頓時心情從谷底飛到了天上,一個個都興奮地站起來了,忘情興奮地罵道:

“這個混蛋!竟然做假忽略了這麼大的漏洞~”

“哈!沒想到這個敗類,也會有今天~”

“我剛才都嚇壞了,沒想到竟然有人能拿公元600年發明的紙,做出了公元200年以前的文物,他以為他是多拉A夢嗎?有時光機啊~~”

“我說就嘛,他怎麼會一口氣搞到這麼多古棋譜?肯定是那些所謂民間資料造假的。”

不過在華夏眾人正感覺到天要塌下來時,卻看旁邊的一直仁娜提著刀跳上臺來,“哈哈”大笑,笑得忘乎所以,開心到了極點,眾人正疑惑這個華夏草原女情緒崩潰中,才聽到草原母夜叉用彎刀,不屑指著東山紀笑罵道:

“呸~~我當你這老匹夫是什麼文壇宗師,什麼文物專家呢,根本是丫一文盲~~哪個爛屁股的白痴說紙是你們曰本人發明的?不要臉也要有個限度吧?”

仁娜剛才就忍了這道貌岸然的老匹夫很久了,什麼文壇宗師,不過是口蜜腹劍的老鬼子。

蘇懷在旁也是不由微微笑著,東山紀這滿肚陰險,老臉掛笑的偽君子,就要母夜叉這暴脾氣才好修理~

呵,這東山紀竟然恬不知恥的說曰本發明了紙?原本你不提這茬,我還沒機會羞辱你呢,你丫竟然還拿這種偷走華夏四大發明還打我蘇懷的臉?

你這分明是找死啊~~

要不是現在有現場直播,我一腳就踹到你這老鬼子的臉上,不過這種粗活,還是交給母夜叉比較合適,讓她出面罵罵這老匹夫,倒是痛快,蘇懷想到這裡也不作聲,預設仁娜當他的發言人。

全場一片譁然,東山紀哪裡想到仁娜突然跳出來對他破口大罵,深深地吸了口氣,依然保持風度,從容不迫微微撫須,一旁的竹內院長從他身後而出,對仁娜陰冷道:

“仁娜小姐,你們江南商會這麼當眾侮辱紀師,可是名譽誹謗,別逼著我們京都棋院起訴你,到時候有什麼後果,你心中應該比我更清楚?這裡是京都,不是你們華夏國,沒有人能護著你。”後面一句是對著蘇懷說的。

“竹內院長這指控,可嚇死我了~我好怕啊~”仁娜嘴上這麼說,笑如新月般的眸子裡卻盪漾著笑意,哪裡有半分害怕的樣子,拿著彎刀指著剛才說話的文物專家費正清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喂,費的研究員,我請問你,曰本的600年前發明的‘和紙’是什麼製作的?”

費正清見仁娜對他無禮,很不悅哼了一聲道:

“你們江南商會的蘇先生不是一代文聖嗎?怎麼連這‘和紙’的材料都不清楚?其中原料是豬皮,山椏皮,雁皮,是最早的纖維紙……因為又薄又輕,而且質地堅韌,所以可以儲存千年以上~這種皮紙也是唯一能儲存千年以上的紙張,遠勝現在木漿,草漿紙……”

仁娜一撇俏麗小嘴,冷笑道:“簡直是胡說八道,誰說只有‘和紙’能儲存千年?”說著就用手指著費正清:

“費研究員既然你號稱是鑑定古文物專家,你何不去檢驗一下我們華夏的古棋譜用的是什麼紙,再來發言?”

蘇懷心中此刻也是無比鄙視這費正清,還是什麼專家呢,這個時空文物專家學的都狗屁,尤其還是“世界級”專家……看來什麼時空專家,大都是混子居多啊。

費正清原本一副滿滿都是“我是權威”的臉上,瞬間也氣得通紅。

太無禮了!太混蛋了!連我這個中間人都敢得罪,這些華夏人氣焰之囂張簡直令人髮指!

不過費正清雖然怒火滔天,但是也知道,要滅掉蘇懷的囂張氣焰,只有一種最快速的方法,於是他招手讓工作人員一起上來,拿著各種儀器開始對拿下所謂的“華夏古棋譜”進行檢測。

現場所有觀眾,三國棋院眾人,以及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們,都伸長了腦袋,等待最後的結果。

而此時就費正清看著結果,不斷露出驚疑不定的神情,然後整個臉上的嘴巴鼻子臉頰都開始顫抖著:

“這怎麼會……這怎麼會……這紙張裡的材質,竟然是公元200年左右的樹皮……?”

“這是公元150年青檀樹的樹皮!!”

“這是100年左右的!”

隨著教科文組織專家們的一聲聲驚呼,東山紀和竹內院長臉上那一直饒有興致的笑意……漸漸凝固了。

他們也發覺情況也有些不對勁了。

這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

“這是怎麼回事?樹皮怎麼能製作出這樣堅韌輕薄的紙張?”東山紀是個中行家,走過去質疑道:“肯定是膠水粘合的。”

在這個時空,流傳下來的紙張,除了西方的羊皮紙和曰本,高麗的皮紙之外,在膠水大規模應用前,還沒有木漿,草漿紙。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紙漿搗得越細,壓榨水分越多,讓紙張薄起來,紙張就會越容易碎,所以沒有粘液膠水時,是難以大規模生產薄且細膩的紙張的。

最開始時,無論是曰本,朝鮮,還是新歐洲,都沒有在古代攻克過這個難題,直到公元800年時,各國才開始用竹紙,藤紙堅韌原材料的發明,以及當作“膠水”的仙人掌汁投入使用,造紙術才開始大規模的推廣。

可從來也沒有人見過,公元1800年前,就出現這樣品質的紙張質地!

這是怎麼做到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