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箱一開啟,眾人眼前頓時一亮。

木箱蓋一開啟,就看到兩個形體不同的青花梅瓶,白地青花,周繪龍紋,色彩與質地尤如宮廷中擺置的梅瓶一樣光豔奪目。兩個梅瓶的底款都寫的是“大明洪武年制”。

這下子不光是李教授了,就連吳天與沈教授都快激動得暈倒了。

“這是什麼材質~怎麼這麼漂亮!?”

“白玉石花瓶嗎?”

“這種技術做工,簡直是太驚人了……”

蘇懷卻是眼睛放亮道:“不……這不是白玉……”

眾人都回頭望著他,心想都是同一個疑問,不是白玉是什麼?琉璃嗎?

蘇懷轉頭望著眾人,說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答案:“這是陶瓷。”

“陶瓷~!!?”

“怎麼會是陶瓷呢~!?”眾人都輕聲驚呼起來。

李教授張著嘴巴望著蘇懷問道:“陶瓷的質地應該是很粗糙的,根本沒有這麼光潔啊?而且這還有中奇異的半透明感,曰本,朝鮮,歐洲都在大災難之後發掘了不少陶瓷器這沒這種樣子的?”

那些發掘的陶瓷,都是質地粗糙的,從來沒有人認為陶瓷是這麼光潔如玉的樣子。

蘇懷卻是望著李教授道:

“那是因為學術界根本就是搞錯了,在大災難之後,海水浸泡腐蝕的陶瓷上的釉都脫落了,所以遺落下來的陶瓷,只有陶沒有瓷。”

別說李教授了,就連知道蘇懷能耐的沈教授,吳天都是目瞪口呆,他們都是第一次聽說陶瓷竟然還有釉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又是蘇老師看過的民間資料。”李教授傻愣愣地問道。

“當然。”蘇懷岔開話題繼續道:“繼續開箱吧。”

在繼續開箱,青花梅瓶下墊著四塊大型玉塊,玉料大小形態不一,大部分都有文字。有的墨筆直接寫在玉塊上,有的貼著有墨筆字的紙,也有的兩者兼備。寫在紙條上的文字大都工整清晰,寫在玉料上的筆鋒粗糙,字型粗大,且不清楚。

“蘭田玉十三斤,酒泉玉一塊重十三斤,河田玉一塊重十五斤十二兩……”

如此巨大,晶瑩剔透的玉塊,任何一塊都是價值連城的絕世珍寶,竟然一下子出現了四件之多,美院眾人看得眼睛都值了。

最近亞洲文物市場上,河田玉炒得非常高,

一塊只有拇指大,只有15.8克的和田玉,拍賣最高到了11萬元……

這裡面那塊河田玉一塊,就重十五斤十二兩……而且色澤與質地前所未見!

蘇懷不由在心裡算了一筆賬,要是把他這塊大玉石拿到市面上去賣,那能賣多少錢呢……?我靠,要是能拿出去賣,那他就真發財了~

正這麼想著,接著箱子中,又拿出了玉碗、盆、壺、耳杯、爵等器物,質料細膩潤澤,琢工精緻,不少器物上都配有金制附件,鑲有寶石、珠玉,顯得光彩照人……

一時間,整個實驗室都是珠光寶氣,顯得極為奢華,李教授直接跑到門口把門用鑰匙反鎖上,警惕地望著每個人,生怕有人一時動心,搶了件玉器就跑路了。

而沈教授與吳天,蹲下身子,凝視著一個玉碗的一面透視到另一面。其通體之細薄、造型之優美,光彩之奪目,令他們覺得心醉神迷。

這些文藝大師們,當看到這些稀世珍寶,就能色狼看到絕世美女一般,整個人的心都飛到了空中,連連驚歎不以:“太美了。”“唉,今天能看到這些我這輩子就沒白活啊!”

比起那四塊玉料,這些玉器品質還要更高,任何一件都是價值連城啊,工作人員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摔掉一個,那可是真乖乖不得了!

可這還不止,工作人員繼續開箱,拿出一個不大的圓形盒子。這個盒子的出現,開始並未引起眾人的注意,只當是盛置小型精品的一般殉葬物。

可工作人員才將盒子開啟。一經開啟,幾乎令人目瞪口呆:小小的盒子內,竟是一頂金光閃爍、富麗堂皇的翼善金冠!

眾人都仔細看去,這頂翼善冠,通體用極為精細的金絲編結而成,測量後重量僅為826克。半圓形的帽山之上,挺立著兩個狀似兔耳的金絲網片,一顆太陽狀的明珠高懸在兩耳中間,兩條金色的行龍足登帽山,正昂首眺望明珠,大有騰雲追日之勢。

仁娜看著這霸氣四射的翼善金冠,不由幻想道:

“要是能把這東西戴在頭上,真是會令人感覺天地人融為一體,給人以主宰蒼生、容納寰宇之感~~~太霸氣了~~蘇呆子,你給我做一個吧~~?”說著懇切地望向蘇懷。

蘇懷滿臉無語:“你當我是神仙啊……”

吳天博士也震驚道:“像這樣氣魄宏大、造形精美的金冠,在世界上都獨一無二,絕對是國寶啊……”

“至於這麼稀罕嗎?”仁娜不以為然道。

“當然!”吳天用一種鄙夷地目光望向仁娜:

“這翼善冠的珍貴,除質地全為金線之外,還在於整體的拔絲、編織、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術,能做到這個地步,標誌著華夏古代縷織工藝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遠遠超越我們現在工藝。”

“竟然現在都做不出來?”仁娜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時,工作人員繼續小心翼翼的開箱,木箱下面又出現一件繡龍襖。

把繡龍襖平鋪展開,繡龍裙和黃緞褲,靜靜地躺著。繡龍襖袖筒肥大,通體用黃線絲綢製成,繡有蝙蝠、壽字。

兩袖之上,由於織品的寬幅不夠,出現了接頭的痕跡,但接上的用料壽字倒寫,蝙蝠也是頭向下,別的衣服也常有字跡倒過來的現象。

“這些壽字怎麼寫倒了?”李教授邊是看著這金光四溢的寶貝,邊驚訝道:

“難道是做失誤了?”

蘇懷卻搖頭,自豪道:

“這不是失誤,而是一種寓意,華夏古人習慣把福壽倒著放,叫做‘福到了’‘壽到了’的寓意,這可是一種建立方塊字加豐富想象力基礎上的一種獨特文化,只有華夏人才可能有這種文字遊戲和思維方式。”

眾人這才聽著明白過來,轉頭都望著蘇懷,心裡都暗道,這蘇聖人,簡直是華夏文化百科全書啊,他究竟有什麼是不知道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