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神舟五號緩緩升空,穿過大氣層,慢慢脫離人們的視線,全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不由心潮澎湃。

就連那些暗地裡詛咒神舟五號失敗的歐美民眾們,當看到神舟五號帶著長長的火焰,真的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的那刻,都不由激動地留下熱淚。

在新歐網路直播間裡,主持人詹姆激動地道:

“這是人類首次成功的登上太空,實現遠古神話時期人類共同的夢想,在我們人類誕生之初,每個民族就一直在這個星球繁衍生息,可今天這一刻,人類的代表們終於擺脫了宿命,踏上了宇宙的航線了。

人類的未來是星途大海,我們未來疆域將無限廣闊~~”

那些看著《星球大戰》長大的新歐觀眾,那些從小就閱讀過各種科幻小說的人們,都望著螢幕,暢想著地球的未來。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是華夏人代表了地球踏出了前往太空的第一步。

當他們聽著華博士講解是利用了陶瓷隔熱瓦,降低了火箭重量時,歐美觀眾們卻開始抱頭驚呼:

“不可能?陶瓷那麼重,怎麼可能做航天材料?”

“這絕對不可信。”

“陶瓷這種古代人弄出的東西可以上太空?”

“之前蘇富比集團不是展示過一些陶瓷文物了嗎?雖然釉色已經都脫落了,但是起碼可以看出,重量非常重!”

“華夏人肯定是在騙我們。”

可網路上的爭議,還沒有爭論多久,就看到電視機裡的華博士已經拿出了一個大概直徑半米的白色陶瓷海綿,他輕鬆地拿在手裡,像是拿著一個泡沫玩具似的。

“這就是蘇老師透過華夏古代陶瓷工藝,改進而成的新型工業陶瓷,各位可以看到,質量真的非常輕。”

說著華博士把陶瓷瓦放在桌上,讓工作人員拿了一個噴火槍對著陶瓷方瓦,一通噴射,只看陶瓷瓦已經被燒的透紅,華博士對著鏡頭講解道:

“這種工業陶瓷的隔熱,散熱性非常優秀,遠超我們之前的複合材料。”

說著,華博士就伸出手,直接拿起了剛剛好被燒紅的陶瓷瓦,引得電視機,電腦屏幕前的眾人都是一陣陣驚呼。

作為嘉賓的奧伯特和範艾倫,眼睛都看直了,他們終於知道華夏和俄國團隊是怎麼解決神舟五號的重量問題了!

範艾倫不由瞠目結舌的評價道:“天才……真是天才……不是在發動機上面做改良,而是在材料上下功夫,真是不錯的思路。”

而奧伯特卻保持了沉默,作為“火箭之父”,他之前早已經把能想到的方式都想到了,自然有找新材料的想法,可事實上材料學的進步,並不比發動機簡單。

這兩門學科都是需要數以十年的技術累積,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地進展的。

正是因為他判斷出了這兩大學科在近十年內都無法取得成功,才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載人航天專案。

可蘇懷竟然透過華夏古代陶瓷技術,找出新的工業陶瓷,這實在太出乎他意料。

奧伯特雖然很想質疑,這是不是華夏團隊的自吹自擂,可神舟五號的升空,卻成為了最有利的證據,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必要去質疑陶瓷隔熱瓦的先進了……

奧伯特看著電視上神舟五號留下的白色尾巴,主持人激動的歡呼聲,此刻心中都在滴著血。

由於他們和歐羅巴,曰本等國都放棄了載人航天的專案,所以他們也失去分享其中技術專利的權力!

這也就是說,陶瓷隔熱瓦已經是華夏和俄國專享的專利,在這段時間,其他國家除非得到他們的授權,否則都沒有辦法發展載人航天專案!

華俄兩國,已經在載人航天上佔據了壟斷性的優勢!

此時奧伯特心裡既鬱悶又痛心,唯一的辦法就是儘量削弱此次載人航天成功的意義了,儘量讓輿論和民眾都認為這是一次勞命傷財,毫無作用的專案。

一次載人航天的意義,最多是象徵性的,沒有後續巨大資金支援,這次成功帶來的東西也是有限。

想到這裡,奧伯特也在新歐國際頻道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現在雖然神舟五號,已經把宇航員成功送入了太空了,但是我們這時反而要問自己,這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人類作為生物的局限性,導致了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制約,比起來智能化的機器人和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完全可以取代人來執行人物。

人不能耐受太空中的惡劣環境,比如,真空,缺氧,失重,輻射等,為了保證人在航天中的健康,安全和工作效率,需要提供複雜而昂貴密閉艙,環境與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航天服等防護裝置,而無生命的機械完全不受這些限制。

如果用它們代替人上天,費用僅是載人航天費用的10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我們為什麼要走這條歪路,浪費地球的資源呢?”

“火箭之父”振聾發聵的言論,讓剛剛處於喜悅中的人們中不少人都冷靜了下來。

是啊,現在人類飛向太空了,然後呢?有什麼意義呢?很多人都不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由於這次神舟五號的發射,是候補挑戰者三號的空缺,所以世科院並未公佈關於這次發射的目的,以及相關技術環節,而這時不少眼紅的歐美,曰本觀眾,都開始跟著奧伯特,範艾倫的言論,開始了質疑起華夏,俄國人這次載人航天成功,是否是勞命傷財了。

而恰好,按照慣例,世科院的航天專案在執行之後,聯合國官方頻道就舉辦《電視問政》欄目,公佈專案的投資和未來的用途。

這檔節目,在聯合國各個部門都有,用以拷問官員政績,監督專案成果。

之前蘇懷和範主席,就以教科文組織官員的身份,參與了這個節目。

在神舟五號發生成功之後,還沒來得及看奧運會閉幕式,蘇懷就已經和錢老,華博士等人一起,乘坐飛機來到了加州,參加新歐國際頻道的《電視問政》採訪。

而目前在神舟五號在太空中的相關工作,都交由了俄國航天局的季科夫負責。

在他們下飛機的時候,受到了新歐民眾英雄般的歡迎,不過也看到了很多舉著抗議牌的反對者。

事實上,蘇懷和每個人都知道,這次的《電視問政》對他們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他們回答得好,那麼聯合國就會追加投入,讓他們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後續計劃就可以一一實行。

可要是引導輿論不佳,那麼聯合國的官員只怕就算想給他們全額預算,也會迫於輿論壓力放棄一部分。

畢竟這載人航天專案,只有華俄兩國的參與,成果也是由他們兩國分享,這讓新歐,歐羅巴,曰本等國家都極為眼紅。

說白了,當初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次發射竟然會成功,可這成功帶來的巨大榮譽,這些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卻無法分享到,這讓他們難以接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