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看遠處佛塔,心中也暗想,這走過去還需要一段時間,不如趁此機會,解開眾人的誤區,於是搖著摺扇笑道:

“誰說我們華夏不會建石料房子,在《史記》中記載:‘如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身親往師之’可見周朝華夏就建過石料房屋,並不稀奇。”

蘇聖人搬出《史記》,現場的人都頓時一愣,蘇懷卻悠然笑著:

“我們選擇木頭,不是能力不夠,而是石頭的缺點,正是木頭的優點。

在原來的社會,木頭在節約材料,勞動力和施工事件方面,比石頭建築優越的多。

在同期對比,華夏建築是世界上最節省的建築,換句話說,華夏既然有足夠的石材,足夠的勞動力,也不會考慮去建築存之永世的石頭的龐然大物,因為何必要擺擺浪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呢?”

蘇懷說著,笑著望向卡尼:

“卡尼小哥,你說華夏人用木頭是一根筋,可在我看來,其實你們古歐羅巴人用石頭蓋房子,才是死腦筋才是。”

卡尼被駁得一臉漲紅,仁娜和紀巧巧聽著都“噗哧”笑出來,這蘇大聖人又開始他的忽悠表演了。

“死腦經?”布朗議長微微皺眉,顯然欣賞不來蘇懷的“冷幽默”,不悅問道:“蘇先生,不如說說,我們怎麼死腦經了?”

“死腦經的地方在於。”蘇懷說著用扇尖點了點自己的太陽穴笑道:

“你們總喜歡把建築物看作是一件永久的宗教紀念物,於是用盡自己的所有來完成這件工作,陵墓,神廟和教堂,都是為了一個永恆的世界服務。

因此,在建築上,你們西方人,通常是不惜經年累月,甚至一代接著一代去完成在思想上認為是不朽的工業。”

蘇懷說著,不由露出不屑地笑容道:

“你們剛剛提到的那些大災難後存下幾根柱子,所謂著名的西方古代建築物,都是花上數十年,甚至百年計的事件才完成的~

比如西亞波斯的百柱殿,一共建了58年。

雅典奧林匹克宙斯神廟的建築群,一共經過了306年才完成。

而羅馬的聖彼得教堂,建築了120年,建好後,光是建造柱廊又是多花了兩年,總共122年。

而反而過,我們華夏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只不過在位11年,卻完成了阿房宮,渭水長橋,驪山陵,長城,馳道等等規模巨大的建築工程。

而漢代的長樂宮,其規模是佔據了了十分之一的漢長安城……”

蘇懷說到這裡,轉頭望向了布朗問道:

“布朗議長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布朗此時看蘇懷的眼色都變了,剛才蘇懷說出的聖彼得大教堂用了120年他是知道的,但是而後兩年建造的柱廊,他卻沒聽過,因為在大災難之後,聖彼得大教堂只留下了主體框架,其他都被海水侵蝕殆盡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布朗議長想起蘇懷知道死海古卷,修復過古代聖經,心中驚訝想:莫非蘇懷的民間資料中,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古歐羅巴資訊?

但驚訝歸驚訝,可蘇懷的問題明顯帶著挑釁的意味,讓布朗議長很是不悅,冷然反駁道:

“華夏建築規模遠遠不如古歐羅巴,快一些也是很正常吧。”

不是你們建得快,而是你們規模小!

蘇懷搖頭道:“非也,非也,雖然西方石結構的巨大單座建築在工作量上比華夏的單體建築大得多,但是,即使工作量相同,華夏的建築施工事件比西方建築快得多。

除開用木料運輸和建造上方便多外,那就是華夏古代建造採用是營造法,通常不做大型堆高建築,而是在平面上,同時建造標準化和定型化,透過嚴密的施工組織發揮最大的效率~~”

說著,蘇懷指著身後的汴梁街景道:

“這個景區看起來很多建築都是千篇一律,但是你知道這是多久建好的嗎?”

旁邊的郭維,此時也是朗聲道:“一年半~~”蘇門弟子都是笑了起來,很是驕傲。

旁邊的卡尼卻哼道:“建得快有什麼用,一群木頭玩意,一把火就沒了。”

眾蘇門弟子都回頭怒視卡尼,蘇懷卻是笑了起來:

“卡尼小哥說得對,這就是我們華夏的想法,我們古人一直都沒有把地上的建築物看成是一件永久的紀念物,建築倒了,舊了,就重新建~”

說著,蘇懷感嘆道:

“而且華夏古人,也無法號召幾代人完成一種精神上的象徵,勞命傷財上百年做一個無用的建築,如果哪個王朝敢做這種愚不可及的事情,恐怕不用幾年就被民眾推翻了。”

誰都沒有想到蘇聖人竟然大放厥詞,在建築學上,把西方批判得一錢不值!

電視機前的歐美觀眾,雖然被蘇懷氣得不只一兩次了,可還是忍不住站起來罵道:

“這小混蛋,又在給華夏古人戴高帽了!”

“明明是自己做不出來宏偉的建築,卻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竟敢汙衊我們的歐羅巴輝煌的建築!!”

現場的布朗議長臉都黑了,對蘇懷沉聲道:“蘇先生,我提醒你慎言,你怎麼能汙衊我們歐羅巴那些輝煌的古建築,是愚不可及呢!?”

“汙衊?”蘇懷淡淡地道;“我們華夏各朝代,從來沒有發生過神權凌駕一切的時代,而西方的建築史,不過是一本神廟和教堂的建築史罷了,你們所謂的偉大建築,除了教堂和神廟之外,可有一件民用建築?”

布朗議長,托爾金都是一愣,蘇懷卻淡然道:

“我們華夏最傷民力的建築,只有兩個,一是始皇帝修建長城抵禦外敵。

二是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貫通華夏南北。

而這兩大建築,都是流芳百世,利國利民,如果我們華夏人把修長城,大運河的民力,石料在修建教堂和神廟,恐怕修建出的規模,會比你們整個歐羅巴教堂都要宏大吧。”

蘇懷說著感嘆道:“也只有這向這樣的建築,才稱得上偉大吧,而你們歐羅巴人寧願花上百年修建教堂,卻從自己建築技術為百姓謀福祉,這不是愚不可及是什麼?”

蘇聖人最後那句,是轉頭質問在場所有人歐美人的,布朗議長和托爾金都是沉默不語,竟找不出一句話反駁他。

京杭大運河和長城,都在大災難之後還可以窺得全貌,但是在建築史,卻被認為毫無工藝價值可言,往往被歐美建築學家輕視。

可今天這麼一相比較之下,卻令歐美人都生出無地自容的感覺來。

歐美人把民力都供奉給了上帝,和宗教人士,而華夏卻用在國家和人民最緊要的地方。

蘇聖人是在透過建築討論,告訴他們,華夏綿延數千年,在歷史中屹立不倒,靠得不是上帝,而正是這種為不信鬼神,自強自立的精神。

此時布朗議長,心裡也暗自佩服蘇懷胸懷高度,卻還是覺得這人巧言令色,轉移了重點。

不由沉聲道:“蘇先生,你剛才說得都對,你的立意高遠,我講不過你,可我們今天只談建築,不談民生,古華夏建築工藝遠不如古歐羅巴,這個可是建築學界不爭的事實……”

布朗議長和蘇懷論辯東西方建築高低中,眾人已經來到了第二景區,眼前就是那高聳有,二十多樓層高的木質佛塔。

蘇懷聽布朗議長質疑華夏建築工藝,不由笑道:“布朗議長,不如我們先入塔一觀,你再品評這華夏建築工藝如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