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棟樑笑著說:“豔麗姐,以後樓越蓋越多,工資越來越高,你很快就是能住上樓房的。”

雖然孫豔麗對齊棟樑說的話不太相信,卻以是在安慰她,嘆息了一聲說:“但願吧。”

到了樓下,孫豔麗問道:“鐵牛,你要去哪裡?”

齊棟樑說:“我要去街裡,先去我小姨的服裝精品屋看看,然後再去我小叔的歌舞廳去看看,你要是沒什麼事兒一起去?”

孫豔麗一想到齊海和葉倩文已經確立的戀愛關係,而且都到了談婚論娶的地步,見了面怕尷尬,急忙說:“我還有事兒,就不陪你去了,等下個班回來我請你吃好吃的。”

“好的,豔麗姐。”告別了孫豔麗,齊棟樑去了街裡,到了秦菊的精品屋前時,看到精品屋內有好幾個顧客在挑選著服裝,經過一段時間的淡季後,服裝逐漸進入了旺季,精品屋的銷售情況也逐漸好轉了起來,一年之中最旺的季節春節即將到來,許多人家為了錯開春節前價格高的時段,提前購買過春節的服裝,讓服裝業不斷升溫。

王瑩瑩先看到的齊棟樑,驚喜的說:“鐵牛來啦,你可好長時間沒上這裡來了。”

齊棟樑笑著說:“是的,瑩瑩姐!”

王瑩瑩一聽齊棟樑管她叫姐,立即不滿意了:“鐵牛,不許叫姐,別沒大沒小的,你得管我叫姨!”

齊棟樑笑著說:“你比我大還不到10歲,叫姨我有點虧,叫姐正好。”

王瑩瑩說:“這不是年齡大多少的問題,你管我哥叫叔,我和你小姨姐妹相稱,你必須得管我叫姨,不然就差了輩兒了。”

齊棟樑見王瑩瑩堅持,只好投降,笑著說:“好好好,管你叫姨還不行麼,瑩瑩姨好!”

“哎!這還差不多!”王瑩瑩勝利般的答應了一聲,急忙回身去答對顧客,齊棟樑則走到身穿皮爾卡丹西服的模特前,觀賞了起來。

秦菊送走了一名顧客,來到齊棟樑身邊,說:“鐵牛,今天上午來了一名大老闆訂購了兩套皮爾卡丹西服,我已經給齊海打電話讓他今晚派人去津門進貨了。”

齊棟樑一聽十分高興,除了9月份的時候秦菊跟他說賣出去一套皮爾卡丹西服外,再就沒她說過,這兩套應該是9月份之後第一次賣的,笑著說:“小姨,春節就快要到了,送禮的就多,我相信春節前還能賣出去幾套。”

秦菊笑著說:“賣的越多越好,這西服賣出去一套就頂賣好幾十件普通衣服,要是春節前能賣出去十套八套的,那可就發了!”

齊棟樑看著秦菊一副小財迷樣子,心裡不由得暗暗笑了,隨即附和著說:“是啊!”

“哎,對了,今天下午你怎麼沒上學?”秦菊直到這時候才反應過來,不由得問道。

齊棟樑說:“期末考試之前我在家複習,不用去學校了。”

秦菊一聽疑惑的問道:“為什麼啊?”

齊棟樑笑著說:“下半學期我想跳到六年級,學校同意了,我回家複習等著參加六年級的期末考試。”

“啊,你要跳到六年級去?”秦菊聞言十分吃驚的問道。

齊棟樑點了點頭說:“是的。”

秦菊急忙問道:“六年級的課程你會嗎?”

齊棟樑笑著說:“會啊,我小姨每天在家輔導我功課,現在我已經把小學六年的課程都自學完了,跳級到六年一點問題沒有。”

“啊?”從一年級跳到四年級的時候,齊棟樑就打著秦菊輔導他的旗號,現在又說這話,可秦菊的心裡知道,自己只是考了他幾個四年級知識,根本沒輔導過他,看著齊棟樑一臉的壞笑,秦菊終於有一種無力感,只好說:“好吧,你覺得行就跳吧。”

齊棟樑笑著說:“小姨,你得對我有信心,我可是你的學生啊!”

“行行行,我對你有信心還不行嗎,你趕緊想上哪就去哪吧,別在我這搗亂了,我還得賣貨呢!”秦菊實在忍受不了齊棟樑調侃,直接要趕他走。

齊棟樑想著點多鐘得回家叫父親起床,還得去小叔那看看,笑著說:“好好好,我不耽誤你賣貨了!”說完,出了精品屋便走了。秦菊以為齊棟樑說著玩呢,沒想到他真走了,想叫他回來時,他已經消失在人流中了。

齊棟樑在歌舞廳和齊海聊了很長時間,看快到點了讓小叔開車把自己送回了家,回到家裡,父親已經起床了,正在衛生間洗臉,便說:“爸,你起來啦。”

齊軍說:“我上的鬧鐘,剛才起來。你復習功課去吧,我去你們學校。”

齊軍去了學校不到4點就回來了,齊棟樑忙問道:“爸,吳主任跟你談了啥?”

齊軍說:“沒什麼,就是確認一下你跳級的事情,沒有家長的親自確定學校怎麼能放心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桐水鐵路分局機務系統安全生產現場經驗交流會如期在古江機務段召開,桐水鐵路分局所屬的三個機務段、兩個折返段,以及分局機關機務系統相關科室1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對古江機務段安全管理經驗進行了介紹,對實施的機車乘務安全關鍵點控制措施進行了交流,會議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分局已經邀請鐵路局機務處的領導參加了,但機務處回覆說臨時年終歲尾,處裡的工作繁重,實在抽不出人參加。

當然,上臺介紹經驗不是齊軍,也不是科長李奮進,而是主管運用車間的副段長吳慶德,但這並沒有掩蓋齊軍的成績,桐水鐵路分局整個機務系統都知道古江機務段有齊軍這麼一號人,是他最先調查研究制定的這個辦法。

按照郭局長的要求,分局機務科把古江機務段安全生產的經驗上報鐵路機務處,並大力進行推薦,希望鐵路局能推廣古江機務的這個經驗。

這個經驗上報之後就石沉大海了一樣,一直沒有音訊,無論是分局機務科還是古江機務段,都漸漸的由希望變成了失望,轉眼間就到了年底,再有三天就是1989年元旦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