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觀音菩薩離了獅駝嶺,一路往南海趕來,直至今日,如來給她的三個箍兒盡都失去,且都落在齊天嶺手裡,心中怎一個鬱悶了得。

不覺間,觀音又想起半年之前,南海之上無聲無息飄落一張字條,上寫“玄奘即陰陽,託生造化,與殺之無異!”

可想而知,觀音看到這張字條時的震撼,比當年生機斷絕更為駭然。而心中對如來的恨意更是憑空升起,且有滔滔不絕之勢。

想起這許多年來自己為取經大業的忙碌,為五行大陣的奔波,多少次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來對自己如驅使家奴一般頤指氣使……

遙想當年,自己在天地間那是何等地位,上至天庭下至地府,有幾人不仰視敬重,四大菩薩之首,便在西天也有一席之地。一切,都從那時開始……

觀音毀了那字條,足足在南海枯坐一月不出,初時她只是心中怨怒,時日久了,便漸漸冷靜下來。

如來手下有無數人聽他使喚,為何偏偏盯上自己?第一,自然是要利用自己在天下的影響,有自己坐鎮,取經之事便可省他許多心思關注;第二,自己原本屬彌勒陣營,這一計叫做釜底抽薪,此消彼長,對佛教內部平衡也有少許改變;第三,或許是殺雞儆猴吧,文殊普賢等人若知此事,如何能不動心思……觀音苦笑兩聲,不想自己卻成了這樣一個倒黴角色。

再仔細思量,這張字條又是誰送給自己的?自己生機斷絕,乃是極為隱秘之事,這人能一語道出內幕,自然非等閒之輩,和如來作對的……是三清,玉帝,還是燃燈?恐怕還是三清的可能大些吧。

取經眼見快到了西天,卻偏偏這時有人來策反觀音,她還真不知如何抉擇才好。觀音對如來的心思,是既恨又懼,如來陰晴不定,似弱實強,她實在是看不穿。

觀音想了許久,終於裝作並無此事,她也知道,即便字條上所說為事實,她也不可能立刻便反出佛門去投奔誰誰誰,現在自己已是身屬如來一系,那便依然如此,至於將來如何……唉,從這張字條便可隱隱看出,天地間恐怕是要有大事發生了,到時見風使舵便是。

觀音正在路上,已能望見落伽山,忽見西天永住金剛駕雲前來,觀音心底一沉,自知是如來來喚她,難道失了三個箍兒這事被如來知道了?

果然永住金剛來在觀音面前,道:“觀世音菩薩,佛祖有請。”觀音點點頭,說的是“請”,無非還是呼來喝去。

到了靈山,如來面色不豫,直截了當問觀音道:“那三個箍兒都被毀了?”

觀音身軀一震:“被毀了?”

如來點了點頭,道:“非止這三個箍兒,連悟空頭頂的金環亦被破了,那金環如今只是個擺設而已,半點約束之力也沒了。”

觀音心中驚駭,那三個箍兒的作用她是知曉的,連她也看不出其中奧妙,不知如何才能破解,不想齊天嶺竟有如此人物,難道又是麒麟、大禹等人出手了?

如來嘆了一聲,喃喃道:“元始居然敢插手這事,我倒小看了他。”

觀音又是一驚,元始大天尊!他素來不問世事,怎也關心起取經來了,或者說,他關心的是造化神猿?觀音道:“弟子實在不知,當年弟子使緊箍套住一隻黑熊精,卻被麒麟將黑熊精擄走,年前弟子又使緊箍和禁箍擒住英招、泰逢兩隻神獸,以供驅使,不想今日他兩個起了反心,弟子被九靈元聖和金翅大鵬纏住,無法分心,這才……只是那三個箍如何到了元始大天尊手中?”

如來不答,道:“這三個箍兒雖厲害,使用起來卻也有極大缺陷,也不知他們受了何人指點,竟能想出這個法子。”

觀音道:“這人處心積慮阻礙佛門大業,真是可恨。”

如來道:“唐僧獅駝嶺被擒,倒也無甚危險,你也無需去管,獅子大鵬絕不敢傷唐僧,遲早會放他西行。”

觀音不明如來說的意思,只諾諾稱是,如來道:“我再傳你一篇口訣,唐僧若也有反意,不願取經,你便誦起這篇口訣,管教他一步不停向西行來。”

觀音忍不住問道:“唐僧身上也有箍兒?”

如來微笑道:“不是箍兒,你且記好了。”如來將這篇口訣傳給觀音,口訣也只數十字,但都是稀奇古怪文字,觀音將其默記在心。

如來道:“那些不識時務的,若要逆我,我教天下人逆他。”

觀音心中一凜,這話實在警示自己嗎?

如來又道:“你且去吧。”

觀音強作笑顏忍住心中忐忑和不悅,拜辭了如來。如來這一番話說的匆忙,觀音當時也不及細想,現在回味起來,實在是句句暗藏深意。

如來若不說,自己還道那三個箍兒仍在黑熊精三人頭上,卻不知已被人暗中毀去,而悟空頭上的金環,倒似和這三個箍兒是同源之物?元始大天尊自然不會將那幾個箍兒當回事,必定是悟空頭頂的金環才使得他老人家出手,悟空啊悟空,這只猴子當真不容小視,他和三清竟有如此密切關係,或者說,三清雖居於幕後,但對造化神猿之事卻始終密切關注著。

如來說獅駝嶺妖怪絕不敢傷唐僧,那三個箍兒又都在齊天嶺被毀,這麼說來,悟空和齊天嶺中人自始至終都是站在一處的,只是齊天嶺多次阻唐僧取經,悟空敢情都是假打,他做戲倒也真有一套。

如若是這樣,獅駝嶺之難,難保不是孫悟空出的主意,難道他真要不走了嗎?他若不走,唐僧還走不走?一個靈明神猿,一個陰陽神猿,一個當年的龍樹菩薩,一個前世的金蟬子,外人都和佛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實則卻是刻骨銘心的仇恨……

觀音想到,如來之所以傳自己這篇口訣,定是看出唐僧取經之心將有大變,這才未雨綢繆以備不測,而真到了這時,自己該不該念出這篇口訣呢?

再想到如來的那句“若要逆我,我叫天下人逆他”,觀音直有不寒而慄的感覺,如來和藹時如慈祥老者,但若發起脾氣,一句冷冰冰的話便能教人如墜冰淵。罷了罷了,眼下還未翻臉,還是依照佛祖吩咐去做吧。

觀音忽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自己之前讀的許多佛經玄妙法文,真到此刻,卻半點派不上用場,便連自己這個人,都如無根浮萍一般,稍有風浪,便不知漂向何方了。

…………………………………………

悟空和通風在一旁靜靜坐著,只待唐僧醒來。悟空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便是,唐僧若醒來,他知道自己是陰陽神猿,但仍是人身,會是如何反應,他能變回原來的猴身麼?

他將心中疑問說與通風,通風道:“今世已定形了,如何能變回來?縱使陰陽醒來,他也仍是如今模樣。”

悟空暗暗想到,唐僧生為人形,應是被如來施了秘法的緣故,但也與他自身虧了許多造化之精有關。自己前世也是龍樹菩薩,但經玄女解救,將自己置於洞天福地九竅八孔石中,今世才得轉世為猿。唐僧若不補許多造化之精,恐怕即便來世也難還本來面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悟空又問通風:“他幾時能醒?”

通風搖搖頭道:“陰陽神猿體質太弱,急不得。”

悟空道:“既是如此,你在此守著吧,我去尋英招和泰逢,問些事情。”

悟空來到主洞中,牛魔王見悟空出來,嚷嚷道:“藏哪裡去了,快來喝酒!”悟空瞪他一眼,這當口許多大事等著做,還有心情喝酒?

悟空來在英招面前,道:“二位委屈了。”

英招知道悟空是麒麟的救星,對悟空頗多尊敬,道:“無妨,左右閒著無事。”悟空問道:“這一年有餘,觀音都做了何事?”

英招道:“都是尋人。觀音教我倆如何辨別五行體質,教我們在四大部洲到處找尋。”

悟空點點頭,果然還是在忙碌大五行靈血陣,於是又道:“那二十五人可都湊齊了?”

英招頗為驚異,問道:“湊齊了,只是……你怎知道大五行靈血陣。”

悟空笑道:“我早就知道,觀音行事對你二人可有避諱?”

英招道:“觀音仗著有厲害的咒法控制我倆,因此看管也不是甚嚴,這段日子來,我倆逃脫機會數不勝數,但若不知觀音秘密,豈不白忙一遭。”

悟空又道:“那大陣布在何處了?”

英招露出為難神色,道:“我只知是南海之內,陣法在海底一座宮殿之中,具體方位麼,我也從未去過,故而不知。”

泰逢插一句道:“我兩個也有心去尋,但南海浩渺,實在找不到。”

悟空暗道,十有八九便在那座自在宮中了。他想了想,南海自在宮只有自己和通風去過,若要去毀了那陣法,自己是絕不能拋頭露面的,通風對陣法甚是精通,又認識路,他去再好不過,只是唐僧未醒,不知將有何變故,此事還是暫且擱下吧。

悟空對英招道:“倒也不急——”忽然耳邊傳來通風傳音:“他醒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