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九、尋因果

悟空驚訝道:“怎麼,陰陽神猿有何奇妙之處不成?”

老君道:“陰陽神猿如何奇妙我是不知,但七神猿聚齊,便可自成造化迴圈,與修為大有益處,大有益處啊!”

悟空頓時怔住,鯤鵬曾道:“造化之精一分為九,盤古得三,鯤鵬得二,七神猿得一。”難道七神猿聚在一處,這九分之一的造化之精便算完整了嗎?

老君又道:“汝等雖未尋到通臂神猿,但七得其六,大勢將成,找到通臂神猿也是早晚的事!”

悟空看老君急迫模樣,緩緩道:“通臂神猿早已尋到,只是他空有魂魄,並無身軀形體,正在九幽之淵修煉呢。”

老君又是一驚:“都尋到了,那還不即刻聚在一處!”

悟空笑道:“老君為何如此著急叫神猿實力提升?”

老君道:“嗨!七神猿若能恢復鼎盛時期實力,有我等和燃燈傾力相助,何懼天下魑魅魍魎!有此為基,才是天下一心之時!”

悟空驚道:“竟有這般厲害?”

老君嘿嘿笑道:“當年七神猿合力,幾乎與整個天下相抗,那有多厲害,你自己一想便知。”

悟空雖聽幾人說過,七神猿被天下仙妖共剿,但這話從老君口中說出,卻又是一種滋味。那有多厲害?

勝過大禹?后羿?甚至三清?悟空隱隱覺得,如果老君所言非虛,恐怕元始天尊也非神猿對手。

這個誘惑實在令人難以拒絕,七神猿聚齊,便可實力飛漲,自己該如何選擇?

悟空靜了靜心緒,道:“老君殷切關懷之意,我自然感念,但此事重大,暫容後再議,如何?”

老君見悟空平淡表情,嘆口氣道:“七神猿分崩離析,東躲西藏,皆因實力不濟也,汝等若聽我一言,我願合三清之力再造一界,為汝等護法!”

不知為何,悟空總隱隱覺得有些不妥,三清不是極尚道法自然麼,此時怎變得心急如焚了?另造一界,這可不僅僅是推波助瀾了吧。取經之事若停下來,天下即刻便將打亂,如來綢繆已久,可想而知,悟空與唐僧若是一起消失,只怕他掘地三尺也要尋出來,老君真的就毫無顧忌嗎?

悟空道:“老君見諒,此事非我一人之事,必要回去做個商議才可。”

老君見說不動悟空,便道:“也好,我終於想通了一件事。”

悟空問道:“何事?”

“你和通風等人,還真是不同?”

悟空問道:“如何不同?”

老君道:“唐僧離齊天嶺兩三千裡遠,通風都能察覺得到,你與唐僧朝夕相處,卻都不能感知,這豈不是奇怪得很?”

悟空道:“這也不稀奇,通風已能憶起前事,而我仍未醒。”

老君道:“我自然知道你未醒,當年通風在大天尊門下學藝之時,乍一過太乙金仙之境,便記起自己乃是通風神猿了,你此刻已入混元之境,卻還懵懵懂懂。”

悟空想想的確如此,便道:“或許靈明只是空具其名,最笨的八成便是我了。”

老君搖搖頭,道:“靈明、混沌,一線之隔,其中奧義我也不敢妄言,總是你大為不同便是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悟空也是迷迷糊糊,靈明神猿的靈明,真是和混沌有關係麼,還是說僅僅是個巧合?

老君道:“觀音引唐僧避開齊天嶺,是因如來擔心陰陽神猿被通風等人認出來。”

悟空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老君又道:“這便有機可乘了。”

悟空道:“乘什麼機?”

老君道:“觀音菩薩,可真是個可憐之人啊!”

悟空忽然明白老君的意圖了,取經之事觀音雖從頭跟到現在,但她始終不知唐僧便是陰陽神猿,她若知道如來命她殺的是造化神猿,只怕對如來恨之入骨!老君之意,便是——觀音菩薩實在是可以反水的。

觀音菩薩,在佛教中地位不低,更是如來十分信賴的菩薩之一,她雖因身份所限,未必知道如來許多藏在深處的秘密,但如來對她至少沒有提防之心。她若真能與如來反目,這可是件大大的好事,於今後行事極為有利。

悟空道:“觀音菩薩究竟是什麼來歷?”

老君道:“釋教中許多佛祖菩薩並無來歷,這和我道門可大為不同了。須知我道門中人,要得大道,須枯坐苦修,煉氣熬訣,大海撈針一般探尋真道,卻往往有如泥牛入海、雪落洪爐一般難尋。太乙玄門,實在玄妙至極,又要知有分有緣之理,又要懂相生相剋之因,千萬人中有一人能脫凡塵做神仙,都是難能可貴的。”

悟空知道成道艱難,便問道:“那釋教又是怎樣?”

老君道:“我只撿我知道的說。釋教現世比道門晚了數萬年之久,卻能與道門相抗,必是靠著一種秘法才行。世間人皆道修佛,卻不知佛不靠修,只靠悟,這一個‘悟’字,便有無數捷徑可走。”

悟空道:“什麼捷徑?”

老君道:“靜坐常思也能悟,探經尋典也能悟,實在不濟的,旁人指點也能悟。”

悟空反問道:“道門不也是如此?”

老君道:“大為不同,我門中,即便你悟了,只是心境到了,一身本領還要自己慢慢修煉才行。釋教中,只言語行為觸及空門,有人瞧得你順眼了,便能教你省許多氣力。”

悟空驚道:“這有些類似鍛鍊**金仙的秘法了!”

老君搖頭道:“還不一樣,**金仙是實打實的靠蟠桃園中寶貝硬生生堆出來的,雖有些投機取巧,卻也能說通。釋教中有一門功法,叫做‘醍醐灌頂’,這功法可比吃蟠桃節省多了。所以釋教高手如雲,許多靠得卻是這個法子,故而靈山起步雖晚,卻也堪堪趕上。”

悟空聽了半天,才明白老君說的,無非就是佛門中人修煉速度比道門中的快上許多,即便建教晚了數萬年,卻也能與天庭相抗,論中堅力量的厚度,絲毫不弱於道門。

悟空自然要問:“那麼,佛門是誰所創,可是燃燈古佛?”

老君點頭道:“他說不是,其實我看就是!”

悟空道:“你與燃燈佛認識多久了?”

老君道:“便是佛門建起之後,才真正打過交道。”

悟空又問:“燃燈佛白手起家,建起如此大基業,真是可敬可佩啊!”他言下之意乃是,你三清是上個會元中人物,燃燈即便再老也不會勝過三清,單從此點看來,燃燈便勝過三清許多了。

老君道:“那是自然,佛門中大多菩薩佛祖,都出自燃燈門下。”

悟空道:“老君曾說燃燈佛佛道兼修,可他從未入過道門,這道家的本領是哪裡得來的呢?”

老君道:“道家學問遍傳天下,他會這些也沒什麼稀奇,要知世上確有決定聰穎之人,我等做不到之事,旁人或許做起來容易得緊。”

悟空只覺這個燃燈佛來歷非比尋常,但老君對燃燈既敬佩又信任,有些話他卻不好說了。按照老君所說的,燃燈從天下所傳的道教皮毛學問中悟出真諦,又自創出佛教來……這可是在有些匪夷所思了。

老君道:“今日說了許多,也不知有用沒用,這三顆蟠桃給你,早些服下,多些自保之力自然不是壞事!”

悟空接過蟠桃,心中尋思,三清和燃燈在這點上做的倒是一致,都要自己提升修為。而從上古時期便造謠言的那個人,費盡心思打壓神猿,倒是和三清站在了對立面上。如此簡單看來,也算敵友分明了,但老君今日急迫神情倒讓悟空覺得奇怪,神猿修為提升,這真的就是件好事嗎?

老君見悟空拿著玉盒靜靜不語,笑道:“難道還要我教你如何吃嗎?”

悟空道:“那自然不是,我忽然下了決心,還請老君勿怪。”

“什麼決心?不吃蟠桃了?”老君問道。

悟空急忙將玉盒塞進懷裡,道:“並非這事,而是七神猿相聚一事,還是暫緩為好。”

老君這次卻不再爭辯,道:“你說好便好,我能奈何?”

悟空道:“老君細想,我自五行山行至齊天嶺,這一路戰戰兢兢走來,為的什麼?”

老君沉吟半響,道:“不知。”

悟空道:“這話我早已與老君說過,今日再說一遍也無妨。那便是‘不失本心,使人不失本心’!”

老君道:“此時又作何解?”

悟空道:“天地不仁,非善非惡,造化弄人,非戲非侮。我為造化,不忍天下造化為人踐踏半毫,此乃本心也。”

“無論是人是妖,是仙是佛,是參天巨樹,是柔弱細草,在我眼中,無非造化也。昔日神猿初生,便遭天下共剿,天下人非惡,始作俑者非惡,一切之惡,皆罔顧造化也!”

“不失本心,我能為之。而今,我卻要看看,那幕後之人的本心究竟怎樣!”

“當年我於花果山建立基業,逍遙快活,卻遭天庭西天共剿,些微小事,使得數十萬仙妖殞命,誰之過?齊天嶺雖嘯聚群妖,卻與世無爭,不知又觸了誰的黴頭,幾番大戰,又是造化遭殃;本缽、月陀、高昌三國凡人百姓,本可安享俗世之樂,仙威一降,舉國化作齏粉,天理何在?”

“老君或許以為,此為我等實力不濟之緣故,然天下修為道行有強弱,造化卻無高低。萬物生於天地間,怎有高低貴賤。然力強者以強欺人,力弱者以弱受欺,如若這便是天道,那麼,天地,不仁!我偏要以此身為證,誓將這天地因果尋出來!”

“鯤鵬曾雲‘在弱者面前,人人都有生殺予奪之權,但這權利不能隨意濫用,否則,必有業報跟隨!’倘若業報不至,我為業報又如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