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已經確認,自己前世便是龍樹菩薩,他既知道,為何不先與自己說呢?自己方才詐了老君一次,才套出他真話,但老君明顯有些只驚不喜,莫非自己提早醒來,反而會有什麼壞處麼?

老君隱瞞自己是龍樹菩薩的秘密,是不是擔心自己覺醒太早,被別人發覺而對自己不利。老君知道自己有了法相之身,怎麼還有此顧慮呢?

果然老君道:“悟空,你知道自己是龍樹一事,絕不能讓旁人知道,我也會緘口不言,至多只和我兩個師兄知會一聲。此事事關重大,若叫旁人看出破綻來,恐怕與你大為不利。”

悟空裝作渾不在意模樣,道:“最多我棄了取經之念,變作法相之身,回齊天嶺逍遙去。”

老君鄭重道:“萬萬不可如此草率,你當你那法相便無敵了不成?麒麟當年都被人逼迫得走投無路,何況你乎?還有,靈明神猿之身必有大用,怎可輕易捨棄?”

悟空道:“龍樹究竟做了什麼,能教老君都如此忌憚?”

老君道:“有關龍樹之事,我知之不多,與你說了也無益處。”

悟空道:“老君可真急煞我了。”

老君道:“若有益處,我自然會與你說,現在麼,自然不是時機。”

悟空問道:“龍樹從龍宮取出來的,是什麼東西,燃燈為何要將這寶貝放在真武處呢?”

老君一怔:“這你都知道了?”

悟空點了點頭:“老君即使不說,我也能猜出大半來,是不是佛教傳遍天下,與龍樹有莫大關係?”

老君臉色暗淡,垂目點了點頭:“不錯!”

悟空隱隱猜到些什麼,在南海夢境之中,龍樹曾有志教佛法傳遍天下,看來之後定然是成功了。既然如此,當是對佛教大大有利,佛教自然不會難為龍樹,他自當活得好好的,不成佛也是菩薩,為教徒供奉才對。

而石猴自花果山生出來,龍樹自然是死了無疑。龍樹使佛法傳播甚廣,最大受害者自然是道教無疑,難道殺他的人,會是三清?悟空看老君神色頗不自然,越發信了幾成。怪不得老君避而不言,有可能便是怕自己會誤會吧。

可是,三清信奉的不是道法自然麼,一切順勢而為,怎麼會出手如此直接,這可太不像三清的做法了。

悟空再想想真武,他也曾是佛教中大龍王菩薩,之後又轉投了道門,又被鳳凰相柳追殺……這中間,十有八九便有一個反目的過程。真武對自己向來關照有加,暗中授意四海龍王給自己法寶,是不是龍樹和真武一樣,也發現了佛教什麼陰謀,而被如來滅口了呢?

悟空想了半天,終於得出一個結論,殺自己之人,非佛即道。再想了想,自己這番功夫卻白費了,這天下厲害人物都在佛道兩家,這個推論如同廢話一般。

老君沉吟了一下,忽道:“你可知道真武為何棄了佛教。”

悟空心中一動,老君居然用了個“棄”字,這麼說,真武自然是主動的了,悟空道:“我哪裡會知道。”

老君道:“這你該知道的,佛教起初對真武示好,之後又反要真武祖龍之血。哪知祖龍之血非比尋常,真武一滴也不願給,如來便要強奪之,而後真武反目。”

悟空哦了一聲:“這倒也簡單得很。”

老君道:“所以我說你該知道。”

悟空笑道:“你便只說這麼多了?真武之事乃是旁人事,我知與不知都還罷了,我自己的事你反而不說。”

老君道:“你到底要知道什麼?”

悟空問道:“是誰殺了龍樹菩薩?”

老君想也不想,答道:“我只能說,殺你之人,非佛非道。”

悟空一愣,非佛非道,敢情自己剛才還真猜錯了。他剛要接著問,老君一擺手,道:“只說這麼多,快走快走!”

悟空笑道:“你拉我進來,卻又趕我走。”

老君一瞪眼睛:“龍樹一事,莫與他人提起,平日也莫胡亂猜測!”

老君越是如此說,悟空越是好奇,但老君死活不說,他也無奈。

二人出了葫蘆,直往金皘山而來,老君只在雲端叫了一聲,那青牛精便自洞中出來,先在山頂拜了幾拜,才顯出原型來飛了上來。

老君裝模作樣罵了幾句,便騎著青牛回兜率宮去了。

老君走了,悟空思緒還未定。老君不說,還有誰能知道此事呢?佛教中只怕許多人都知道,但自己誰也不識,如何去問?嘿,自己真是蠢笨,眼見便有當事人,自己還在繞彎子,這事真武定然知曉,自己何不去問他?

想起真武,悟空又想起了老君剛才說的,真武反目過程聽起來合情合理,如來要真武祖龍之血,只怕觸動了真武逆鱗,但實情真如老君說的那麼簡單嗎?

仔細揣摩,真武在龍宮守寶,這寶貝是燃燈給他的,而後來與真武反目的卻是如來。真武竟然經歷了過去、現在兩代治世之尊。而這兩人對真武的態度截然不同,而且直到現在,燃燈也是連縱未來佛東來佛祖與如來暗鬥,這是不是可以說明,如來的陰謀中,並沒有燃燈和彌勒的參與呢?

如此一來,佛教內耗,似乎對自己也有利一些,無論如何如來多少也會分些心思。燃燈和彌勒這座橋,自己實在沒有機緣搭得上,反而因受老君點撥而挫了彌勒佛幾次鋒頭。

罷了,凡事不可刻意而為之,道法自然麼……呸,不算計就沒活路,道法自然?三清可以這麼說,自己就別裝了。悟空暗暗想,找個時機定要去尋真武,知道的越多,前路就越光明。

悟空落了下來,見唐僧三人扔在地上拜送老君,笑道:“老君沒看好家養的牛兒,添了偌大麻煩,還拜他作甚?”

唐僧道:“悟空莫無禮胡說。”

悟空道:“師父,妖怪既走,我們繼續西行吧。”

唐僧道:“你不是說兩夥妖怪麼,這才走了一夥,如何現在就能過得去?”

悟空道:“佛祖既然說了相助,必定無虞,至少也該試探試探才行。”

唐僧轉身回了那小窩棚,縮著身子坐在火堆旁伸手烤火,嘴裡道:“你先去試探,若無事,回來喚我。”

悟空三人面面相覷,唐僧這是怎麼了,到了金皘山,便似不願往前走了似的。

悟空耐著性子道:“師父,要取經的是你,我們一跺腳便能過去,哪有人會攔路?”

唐僧想了想,嘆口氣道:“罷了罷了,真是麻煩。”

上了白馬,四人再沿山凹向西行去,行不過二里路,前面現出一個瘦高的身影,正是木神句芒。

悟空暗道,如來這傢伙說話也不算數,他不來幫忙,這幾個齊天嶺的上古人物誰能降得住?無奈之下,悟空迎上前去,問道:“攔路者可是齊天嶺中人?”

句芒淡淡道:“齊天嶺,木神句芒。”

悟空問道:“為何攔路?”

句芒道:“西面盡是齊天嶺管轄之地,生人莫入!”

悟空道:“我們要去西天拜佛求經,只路過而已,也非久住,可否通融一下?”

句芒不答,只搖了搖頭。

悟空暗道,好,夠堅決,我倒要看看西天如何來清場。

如來雖對老君低頭,但這並不意味這他也會向齊天嶺交買路錢。佛教與道教相爭久矣,淵源頗深,平日裡又頗多交往,彼此脾性也多少有些瞭解,故此如來才知老君心中分寸,不費力氣便讓老君收了青牛精。

但齊天嶺則不然,在佛道中間,齊天嶺只算後起之秀而已,地盤不夠大,積澱不夠深,最關鍵的是,齊天嶺沒有類似佛道的信仰,再怎麼擴張都是空中樓閣,沒有長久的發展策略。

如來若向齊天嶺示弱,便是變相地將齊天嶺與西天、天庭隱隱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原本兩分的局面變成三分,心裡怎能樂意?更何況如今齊天嶺正和西天爭西牛賀洲地盤,在這當口上,如同二人較力,誰都不肯松上一鬆。

於是悟空斷定,金皘山只怕將迎來一場惡戰了。此戰雖發生在齊天嶺以東,但卻必然會對齊天嶺西擴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唐僧眾人是必要西去的,所以結局早定,只看西天要花多大力氣才能過去這一關了。蓐收句芒等人僵持的時間越長,對大禹等人日後行事就越有利。

悟空提起鐵棍來,叫道:“若不讓路,我可要動手了!”

句芒伸出右手,招了招悟空,道:“來。”

悟空攔腰就是一棍掃去,句芒站定原地紋絲不動,左手畫了個圈,悟空也不見有什麼東西,就覺鐵棍受到阻礙,像是陷入了泥潭當中。

他知道句芒纏繞之術極其厲害,急忙抽鐵棍出來,變砸為刺,直接捅了過去。句芒自懷中抽出一根碧綠色軟鞭來,刷地一鞭便將悟空鐵棍纏住。

悟空定睛一看,這哪裡是什麼軟鞭,分明是那棵長生樹。

悟空急使勁向回拉,句芒露出一絲笑意來,道:“比比力氣也好。”二人便在此較力。悟空頗為吃驚,句芒向來以巧取勝,不料這一番較力,自己竟絲毫佔不得便宜,看句芒神態自如,怕是只用了六成力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悟空不知長生樹的妙用,句芒真氣在這軟鞭中往復迴圈,比悟空可省了許多法力。悟空喝了一聲道:“還不快走!”

烏平醒過腔來,忙催馬往前趕,要從二人身邊過去,句芒也不攔阻,只任他們前行。

走不過一裡路,只見前面又躍出一個身影來,正是金神蓐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