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車遲國都,一路曉行夜住,渴飲飢餐,不覺已到了秋光天氣。

這一日,天色已晚,唐僧勒馬道:“徒弟,今宵還要荒野臥睡不成?”

悟空道:“師父,既是出家人,就莫想那溫床暖被,只有披星戴月,有路便行才是本分。”

唐僧道:“說的是有理,只是天氣漸涼,便想飲杯熱茶了。”

悟空道:“無論如何,也要尋個人家才行。”

紅輪墜西,星光漸現,唐僧又餓又渴,道:“悟空,停下歇息會兒吧。”

悟空道:“師父,前面已聽見水聲了,再到前面看看,或許便有擺渡的艄公,去夜泊船上討杯茶吃也好。”

不覺行到水邊,唐僧端坐馬上,見了這水叫聲苦,這一道河面,千層浪湧,萬迭波顛,無邊無際月影粼粼,哪裡是河,分明和一片汪洋大海無異!

悟空騰在空中,定睛向前望去,以他目力,竟也見不到對岸,悟空落下笑道:“莫不是到了西洋大海?”

唐僧大驚失色:“莫非走錯了路,過了靈山?”

烏平道:“師父,這一路向西都是直路,並無分岔。”

悟空再看,只見一座石碑立在河邊水中,他跑到面前去看,碑上三個大字——通天河!下邊又有兩行小字道:“徑過八百裡,亙古少人行。”

悟空見了這幾個字,生出奇怪的感覺來,自己之前在這世界看的文字大多是歪歪曲曲的蝌蚪文,自己前世雖也讀過一些古文,但這些文字頗為奇怪,和什麼甲金篆隸雖有些相似,卻又不盡相同,如同四不像。

而這通天河石碑上的十三個字,自己記得分明,這是不折不扣的大篆!穿越至此,第一次看見了與前世有些許關聯的東西。

自己依稀記得有本雜書曾經記載過,通天河無論在路途上還是時間上,都是取經的中軸點。取經一共行了十四年,第七年尾行到此地;取經一共走了十萬八千裡,到通天河正是五萬四千裡整。

悟空初見這段文字時自然不信,哪裡會有人專門去計量這個,怕是作者自己杜撰的還差不多,而今日見了通天河,不知為何,心中隱隱覺得,通天河恐怕不是一條普通的河。

記得《西遊記》中觀音遣蓮花池中金魚精下來阻唐僧過河,只怕那時觀音還不是如來心腹,尚在為旁人出力。今世觀音力保取經,真情實意半點不摻假,這金魚精定然不會出現了。

唐僧在岸上高叫:“悟空,碑上寫的什麼?”

悟空跳到岸上道:“此河叫做通天河,足有八百裡寬,今夜風急浪湧,還是明日再圖過河吧。”

唐僧道:“河邊如此大風,又有浪聲奔湧,怎麼睡得下?”

悟空道:“方才我騰雲四顧,東北處有處村落,也只六七裡路,莫不如去尋個人家投宿,如何?”

唐僧大喜:“七八裡路也只片刻工夫,好過一夜受苦許多。”

悟空看了看唐僧,月光皎潔,照在他面容上,佛子威嚴依舊,只是與之前似是有了些變化。悟空仔細想了想,嗯,唐僧最近念“阿彌陀佛”可少了許多,這變化,似乎是從無邊澗之後才日趨明顯。

悟空在前引路,往東北尋那處村落。河灘邊也沒什麼正路,一行四人一馬逶迤而行,踏沙趟石,果然見到了一個大村落。

此村也有四五百家,卻家家關門閉戶,連一盞火光也見不著,唐僧道:“這村中人睡得倒早。”悟空道:“天只剛黑,哪有全村都睡這麼早的,想是有什麼蹊蹺。”

悟空見路頭這家房舍頗多,便道:“我們四人一馬,小戶人家也住不下,還要尋個大戶人家才好。”他上前叩響門環,“篤篤篤”三聲,屋內半點動靜沒有。

悟空運玄功細聽,只聽後院一個小童輕聲道:“爹爹,有人敲門。”又一老者叱道:“沒有沒有,莫出聲,當心龍王來捉你!”

龍王?龍王怎麼管到這裡來了?

悟空又聽了一陣,裡面再無聲響。他猜想,此時雖不見靈感大王,但這村子卻不知又受了哪路神仙妖怪管轄,夜裡不許點燈恐怕也是規矩吧。

唐僧心急難耐,也上前敲了幾下門,自然還是沒有動靜。悟空道:“屋內有人,怕是不敢開門。”

唐僧高聲叫道:“施主,我們是過路的僧人,路過寶地,天色已晚,要尋個住處借宿,萬望方便一二。”自然還是沒有動靜。

悟空眼珠一轉,回頭朝悟慧使了個眼色,悟慧眨眨眼,不明悟空何意。悟空無奈傳音說了幾句話。

悟慧噗嗤一樂,小手張開,朝空處點了幾下,頓時天上憑空生出火光來,熊熊烈焰,將半個村子照的通亮!

悟空大喊一聲:“起火了!”

寧靜的夜晚,這一聲如同驚雷,頓時全村皆驚,戶戶開門推窗往天上看。悟慧放的這把火雖嚇人,卻只在天上遠遠懸著,離地面足有五丈遠,火氣向上升騰,下面自然無礙。

但這場面卻嚇壞了一眾凡人,以為天公降罪,都跪在院子裡拜倒。悟空聽這家院內也有了動靜,又開始咚咚敲門。終於院內哆哆嗦嗦傳來一個聲音:“別敲了,不敢開的!”

“為何不敢開?”悟空這話剛說出口,只見西面飛來幾道巨大的身影,縱橫騰矯,居然真是幾條巨龍!

原來這幾條巨龍正在通天河中安臥,忽見村中火光騰空,便即刻過來檢視。打頭那巨龍一聲吼,噴出一道白氣來,悟慧使出那法術頓時消解,漫天火焰瞬間無影無形。

村中百姓聽到吼聲,嚇得狼狽逃回屋內,須臾又是一片寧靜。

唐僧見空中幾條巨龍來回盤旋不停,問悟空道:“可是四海龍王來了?”

悟空實在忍不住笑,明明是五條龍,唐僧卻道是四海龍王。

這幾條巨龍自然看見唐僧幾人,飛過來惡聲問道:“爾等何人,為何在此?”

悟空見了百姓情狀,心知這奇怪的規矩十有八九便是這幾條惡龍所定,迎上去道:“過路的,如何?”

惡龍道:“前面是八百裡通天河,春夏秋三季飛鳥不渡,唯有嚴冬方可過河,若要過河,只怕來早了!”

悟空道:“我自有過河之法,無需你來操心。”

惡龍不怒反笑,道:“哈哈,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能過得去。”他說完這話,轉頭飛走。

悟空本以為要有一場麻煩,孰料這幾條巨龍卻騰空離去,悟空目力極遠,他見這幾條巨龍落下之處,正是那條通天河。心中自然明白,蛟龍入水才得地利,現下不找自己麻煩,必是等著過河時再於水中騷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明日事,不必愁,悟空轉過身來,略施法術,將門推開,走進院子道:“那惡龍已被我趕走,主人出來吧!”

他既已進了院子,主人再不好躲在屋裡,正屋推開一條縫,一老者探頭看了看,悟空相貌雖奇怪,但身後那個戴帽的僧人卻一臉和善,看起來不似惡人。

唐僧將悟空拉到身後,道:“老人家,貧僧起手了。”

老者道:“你們進來不打緊,可害了我一家老小性命啊!”

唐僧怔住,問道:“老人家,接納過路僧人乃是善功,即使心裡不願,最多舍幾升米,又與性命何干。”

老者道:“罷了罷了,既然進了門,便進屋裡說罷。”

幾人進屋落座,老者看看了這幾人,除了悟空之外,其餘三人看著倒也順眼,尤其悟慧生得粉妝玉琢,如仙童一般招人喜愛。

老者家境頗為殷實,他喚兩個僮僕來招呼著看茶,對唐僧道:“此處歸車遲國元會縣所管,喚做陳家莊。”

“國主素來信佛,故此舉國上下皆燒香供奉,陳家莊自然也不例外。老朽姓陳,我自幼讀經,向佛之心一向虔誠,凡有過路僧眾,無論遠近,只要叫我知道,必要奉上齋供,教人擔挑肩扛送去。”

悟空笑道:“陳老,我等行了一日水米未進,你既如此樂善好施,還不上些齋飯。”

陳老者嘆口氣道:“唉,大難臨頭,失禮莫怪。”他於是叫僮僕端上些素菜白飯,給唐僧用。唐僧先念了一段《啟齋經》,才舉箸用齋。

陳老者接著道:“幾年前,車遲國主棄僧喜道,將家中佛經都收了上去,莊內廟宇拆毀,唉,我只得將經書藏了起來,只交出幾本應付。後來才知,原來國內來了幾個國師,都是道教中人,一個比一個厲害。”

“西面有條通天河,諸位想必也看見了,那河水如同天塹一般,船隻難渡,唯有到了嚴冬冰封時節,才走得過去。便在今年春天,不知從何處來了五條巨龍,在河裡興風弄浪,住下便不走了。”

“這等大事,自然要稟告國王,我莊裡遣幾個精壯少年騎快馬赴都城稟報國主,國主聽有妖魔作祟,便要三位國師來此檢視動靜。”

“哪知那三個國師來了後,與那五條巨龍說了幾句話,便倉皇逃了回去,再不見訊息。那巨龍得知我等報信,自然心中不喜,於是定下個規矩。陳家莊內百姓,白日裡不得離莊二十裡,日落之後,家家閉戶,連燈也不準點。若有敢破了規矩的,舉門無幸!”

悟空聽了頓時明白,那幾條巨龍八成也是道教神仙遣下來了。於是笑道:“陳老,還不去燒香?”

陳老者一怔:“燒香作甚?”

悟空道:“你見了我,便是福分,不燒香我不替你除妖!”(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