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指點悟空幾句,便要往西去如來處稟告,悟空又道:“菩薩慢走,好歹也送個法寶給我使使,也好放心些。”

觀音笑道:“你身上有寶貝,還管我要!”

悟空道:“我一窮二白,哪有什麼寶貝?”

觀音道:“上次自妖魔處得來的幌金繩,佛祖可不是給了你?”

悟空笑道:“菩薩記性倒好,這幌金繩有多大用處,我也不知,只見佛祖一抬手便收了。”

觀音道:“這幌金繩才叫奇特,對手若是知道這段咒語,那便半點用處沒有;若遇上那不懂的,那便是厲害之極,否則那金角大王怎能將你擒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悟空素來沒有使用這類法寶的習慣,菩薩不提這幌金繩,他還真忘了,看來真該找個機會試試。

觀音又問:“你說那道人本事不小,他是如何模樣打扮?”

悟空將那人面容服飾說了,觀音恍然:“原來是他,看來東華老兒肚量頗窄。”

悟空問:“菩薩認得他?”

觀音點點頭,道:“十有八九是東嶽帝君。”

“東嶽帝君,他與東華帝君有何干係?”

觀音道:“東嶽帝君乃是東華帝君的親兄弟,果然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啊!”

悟空問道:“東嶽帝君,豈不是管泰山的,他這是借天庭西擴之機為他哥哥找場子來了。”

觀音道:“此人修為非同小可,你可莫要輕敵。”

悟空笑道:“通關文牒在他手中,我若硬搶,只怕損了文書。”

觀音道:“東嶽此人性剛易折,你倒可想些計策對付他,若是硬碰硬,將五嶽帝君全都招來,可就麻煩了。”

悟空點頭稱是,心裡已在盤算,如何才能取回文書。

觀音道:“我再送你三枚玉珠,若有急事,你只捏碎它,我即刻便來尋你。”

悟空喜道:“謝菩薩。”觀音給了他三根毫毛還未用,這時又給了他三枚玉珠,有了這物事在手,悟空心裡踏實許多。

悟空想起了八戒來,問觀音道:“豬悟能此人如何處置?”觀音道:“他被唐僧貶了,又被你追殺,自然懷恨在心。但他性直無謀,必是受了東華帝君挑唆,才對唐僧下此狠手。玉帝下旨向西擴張,道教中許多老人必定振奮精神,被我釋教壓抑許多年的抑鬱一下子釋放出來,還不知鬧出什麼亂子來呢。”

“要想讓他們有所收斂,必要節節擊退,故而你與東嶽帝君這番較量,實在是重要的很。東嶽帝君威望甚高,你若勝了他,今後道教宵小之輩必將聞風喪膽,再不敢輕易為難你。”

菩薩說到此處,眼中罕見地閃過一絲凌厲光芒,道:“東華帝君,他欲誅唐僧,以為能建奇功。如此不知輕重的做法,自然與我佛家誓成死敵了。他與豬悟能,自然有人去料理,你倒無須擔憂了。”

悟空見觀音動了真火,恭敬答了一聲,菩薩白衣飄飄,上了輕雲,直往西面去了。

悟空揣摩觀音話中真意,聽他口風,原來在如來心中,道教東擴倒算不得什麼大事,阻礙取經、圖謀唐僧性命才是如來真正的逆鱗所在。

戮仙劍、軒轅弓,觀音稱之為神兵出世,亂象已生,不知戮仙劍是否是誅仙四劍之一。楊戩曾說盤古斧碎裂變作許多神兵法寶,想來必是威力無窮。

悟空收好了三枚玉珠,便風風火火往車遲國趕去。行到半路,忽聞天上有人叫道:“慢走一步。”

悟空聽到這聲音,心中一喜,不是別人,正是太上老君。自上次別後,老君聽到五類之王一事,便如消失了一般。

老君道:“入我法寶中來!”

悟空向上縱去,見老君若隱若現立於雲端,手中持一硃紅葫蘆,正笑盈盈看著他。悟空不知原因,但也縮了身形,鑽入這個紅葫蘆中去。

葫蘆之內,別有洞天,有桌有椅,椅上坐的,竟又是一個老君。

悟空道:“老君玩的什麼把戲?”

老君道:“只是個分身而已,在這裡交談,時光幾如不動,任誰也不知。”

悟空聽老君這樣一說,知道必有極為重要的事情,否則以老君嘻哈性情,從未見他如此謹慎。

老君道:“上次你提起五類之王一事,我心中震驚之下,亂了方寸,千萬勿怪。”

悟空見老君竟和他客氣起來,一時間卻有些不適應,笑道:“老君為何這樣說話,那五類之王又有多大秘密,能教老君震驚?”

老君道:“人活得久了,便容易倚老賣老,以實論之,你我應以平輩論交,才合禮數。”

悟空忙道:“不敢不敢,老君德高望重,修為通天,如此可折殺我了。悟空心中,向來以老君為師的。”

老君點點頭,道:“造化神猿……論年歲,我雖比你大了些——”

悟空忍不住驚叫一聲:“你比我大?”造化神猿先於天地而生,老君居然說他比造化神猿還大,那不是先於天地而生了?記得通風曾經說過,早於造化神猿,只盤古、鯤鵬而已,還有一個造化爐,也算與造化神猿同時生出,其餘如蟠桃母樹、人參果種等等,都要晚了許多。

老君面上不悲不喜,看上去卻有一種難以道明的悲慼,淡淡道:“如此大事,我怎會妄言,今日尋你來,便是要告訴你,這天地初生之前的秘密。”

悟空此時能感覺到,老君身上有著無數歲月沉澱下來的印痕,這種久遠亙古自己遠遠難以觸及到的。

只聽老君道:“天地會元之厄想必你已或多或少聽說,三界之中我等仿造天地,無功而返。這一番忙碌,於會元之厄無甚幫助,對道學體悟倒也精進許多,倒也不算白忙。”

“我三人能創太乙玄門,悟出天地至理,委實不敢獨攬其功,卻是得了……另一人的幫助。”說起“另一人”時,老君神情頗不自然,想是觸及了心中隱痛。

悟空隱隱覺得,老君口中的“另一人”必定隱藏著極大的秘密。

老君又道:“這方天地,也不知中了什麼邪,每過十二萬九千六百歲,便如回爐一般,內中一切生靈都要重煉,管你什麼金仙至聖、法寶丹藥、金木水火,都頃刻化作烏有,還成一片混沌。”

“混沌再經幾萬年,也不知是什麼力量,使其萌長生發,又生盤古,又凝盤古斧,這才能開出天地來,而後鯤鵬再出,他仰吸天氣,俯吐地息,吞吸之間,將清濁分開,澄明天宇,自此天得以清,地得以寧。天地清明本為靜,又造化神猿出,牽引造化氣機,使天地始動,出五行,萬物乃生。”

悟空聽老君所說與鯤鵬敘述一般無二,忽然覺得老君所說的“我雖比你大了些”,極有可能並非虛言。

老君接著道:“如此循環往復,這天地不知毀了多少次,又生了多少次。天地萬物如在爐中往復煎熬,尋常人倒也罷了,不過百年便重入輪迴,再生時前事盡忘,只道這便是永固之世。最苦的卻是那些修仙得道的,本以為窺破天機,得永生之道,卻不想大難臨頭時,終是一場虛空。”

悟空忍不住問道:“難道……就從無一次例外?”

老君定定看著悟空,道:“問得好。就在上一個會元中,出了一個絕頂聰慧的人物,這人,用天縱之才來形容也不為過,一切修道者所嚮往的境界,在他面前如被摧枯拉朽一般容易,就如探囊取物一般。他修道僅千年,便成太乙金仙,僅僅兩萬年便入了稱聖的境界,又經萬年窺破會元奧秘,然後……”

悟空急問道:“他在會元之厄中逃生了?”

老君點點頭:“你猜得不錯!”

悟空問道:“那他窺破會元奧妙的這些年,他在做什麼?”

老君道:“你真是性急,這些我自會慢慢道來,你若直奔主題,中間恐有許多遺漏。”

悟空尷尬笑笑,他確是太想知道答案了。

老君道:“他那時縱橫宇內,自然無人能敵。我與元始、靈寶三人本來也是不可一世的人物,在他面前如同孩童一般,只有仰望的份兒了。”

悟空靜靜聽著,忽地蹦了起來:“什麼!”

老君慍怒道:“做什麼,當心踩壞了我的葫蘆!”

悟空哪裡還管什麼葫蘆不葫蘆,問道:“你是說,你,你們三個,這——”

這也實在太過震撼,原來三清竟是上個會元中的人物!

老君道:“我三個於那人可謂久聞其名,乍一初見,那是剛踏破太乙散仙門檻,自然心高氣盛,便要與他一戰!”

“那一戰,直至今日,刻骨銘心,他連手指都沒動,便將我三人制住,然後他說了一句話,‘你們可願拜我為師?’”

悟空聽了這句話,心裡忽然蹦出兩個字——“鴻鈞”!

聽老君前後語意,三清定是拜這人為師無疑,不然他們如何能渡會元之厄,除非這人從中幫忙。

中國上古神話中,除了鴻鈞還有哪個能做三清的師父,只是西遊之中並無鴻鈞其名,莫非是《西遊記》全書只是表面人事,觸及深處的秘密還未層層剝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