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唐僧道:“妖魔雖除了,如今還在東岸,還要趕快過河才是。”

正說著,只見那下灣裡走出一個老人,遠遠的跪下叫:“大聖,黑水河河神叩頭。”

悟空道:“這個才是河神。”又對黑水河神道:“你連自己洞府都守不住,還在此作甚?”河神道:“大聖,那小鼉龍幫手甚多,搶佔了我河神府,他是龍王外甥,我上告無門,只能在故地廝守,還能到哪裡去?”

悟空道:“如今小鼉龍已被擒走,絕不再還,你仍回河神府居住吧。”

河神謝了悟空道:“多蒙大聖復得水府之恩!”

只見那河神作起阻水的法術,將上流擋住。須臾下流撤幹,開出一條大路。師徒們沿河底走,到了西岸,重再登崖上路。

過了黑水河,眾人找大路一直西來。行了幾日,漸見綠葉轉黃,野風蕭瑟,不覺已是早秋時節。

正行著時,前面又現出一道深澗來,這道澗,東西兩岸不下百丈遠近,南北皆無盡頭,苦得是,澗上無橋可渡。

唐僧驚得跳下馬來,苦道:“才渡黑水河,又逢無邊澗,這可如何是好?”

悟空道:“師父,你怎知這澗叫無邊澗?”

唐僧道:“左右望不到邊,可不就是無邊澗。”

悟空手指澗旁一座石碑,道:“那碑上寫得便是無邊澗,師父眼力倒是不錯。”

唐僧道:“我哪裡看得見,不過有感而發也。”悟空再近前看,“無邊澗”旁又有兩行小字,寫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唐僧聽見了,道:“我便欲脫苦海,這才去西天尋取真經,誰有立塊碑在此,教我回頭?”

悟空道:“師父莫管他,既要去西天,便只往西行,回頭之話,切莫再說。”

唐僧到澗邊向下看了一眼,驚得雙腿癱軟,口中不住道:“悟空,如何過,如何過?”

悟空哪有主意,《西遊記》裡八十一難他都記得清清楚楚,無邊澗卻從未聽過。自東土行到這裡,途中劫難細數,無非那幾個派別。黃風怪、青獅精、烏老者歸根結底都是東來佛祖驅使,白骨精是地藏王菩薩拐彎抹角搗亂,金角銀角是老君故意而為之,餘者大多無心而已。算起來還是彌勒佛對阻止取經一事最是用心。

無邊澗,雖沒見有什麼妖魔,卻只這一道深澗橫在眼前,便是難題。難道要伐木造橋不成?“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兩句聽起來似是佛家偈語,八成還是東來佛祖的安排。

烏老者道:“大聖,這深澗雖寬,我等一跺腳便也過去,只是師父為難。”悟空看了看烏老者,道:“你有何主意?”

烏老者道:“此澗寬極,即便伐木做橋,尋常樹木又哪裡禁得住?”

悟慧道:“世上哪有這麼長的樹木?”

烏老者道:“樹木卻沒聽說,只是我久居南海,曾聞十洲三島瀛洲之中有種玉石,名喚做‘千丈玉’,此名非虛,那玉石受天地靈氣孕育,真有千丈之高,若得此玉,擔在澗上,何愁不能過去?”

悟空聞之大喜,道:“既然你與他們熟識,那便勞煩你走上一遭如何?”

烏老者為難道:“在下只是觀音家養的馱瓶僕役,又非欽點取經人,如何能與瀛洲九老搭上話。還需大聖前去才好。”

悟空道:“好,那我便去了。”他看看唐僧坐於澗前,心志全無,一臉悲慼神色,又對烏老者和悟慧道:“勞煩與師傅說話解解悶。”便一跺腳上天去了。

瀛洲位於東海以東,悟空駕了筋斗雲,兩個騰躍便過東海,只是茫茫海面,卻也找了一會才尋著瀛洲。

只見這一座好仙島,青山綠水,丹崖朱樹,祥雲光滿,瑞靄香浮,時見綵鸞洞前鳴,又有玄鶴山頭舞。

悟空到了瀛洲,見遍地散仙多不認得,直往裡面尋來,果然仙草靈株叢生之地,有幾個皓首蒼髯童顏老者,正在樹下手談品酒,真是逍遙無比的清幽境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瀛洲乃是十洲之首,地界最廣,仙人最多。瀛洲九老天下聞名,都是早過太乙金仙的修為。按規矩言,十洲島主若過太乙金仙,欲登天者,該入方丈仙島尋東華帝君留存仙籍,再等天庭分派。不願登天,只願做散仙的,便要辭了十洲三島地界,自去四大部洲修行。

瀛洲九老乃是十洲三島土生土長的仙人,比東華帝君來方丈仙島還早許多年,故此憑資格佔了瀛洲,卻也無人過問。

悟空見了九老,空中喝一句:“老神仙,孫悟空有禮了!”

九老聽“孫悟空”之名,立刻便拂了棋局,趨步來迎,口稱“大聖”。

悟空笑道:“幾位老神仙,好生自在。”

九老道:“大聖當年若不鬧天宮,還怕不比我們自在,聽聞你歸真向西拜佛,如何得暇至此?”

悟空道:“向西拜佛不假,只是遇到難題,故而來此相求。”

九老道:“大聖神通廣大,還有什麼妖魔降不住的?”

悟空道:“若是妖魔,便不來尋你們了。”於是悟空將無邊澗情狀具陳一遍,道:“聽聞瀛洲上有寶貝叫做千丈玉,故來借上一借。”

一聽悟空要借千丈玉,九老中倒有六七個打了個趔趄,剩下兩三個直接坐在地上。問道:“哪個說我瀛洲有千丈玉的,真是多嘴,該打!”

悟空笑道:“莫要如此,只借用一下,用完便還你,九老怎這般小氣?”

一老道:“大聖啊,那千丈玉來歷非凡,乃是汲取地底仙氣一年年生長而成,也不知長了多少年,方才成此一根。我瀛洲仙氣,皆從此玉而來,大聖若移了去,瀛洲斷了仙根,至少仙氣減半,從此難再為十洲之首了。”

悟空半信半疑:“莫要危言聳聽,不過一塊玉,哪有如此邪乎?”

一老道:“大聖若不信,請隨我來看。”

九老引悟空來到瀛洲島以北,未到近前,只見孤零零一根乳白玉石高聳入雲,此玉微彎,晶瑩光滑如象牙一般,陽光輝映,流露瑩白光華,一見便知並非凡品。

悟空行到千丈玉近前,湊近了看去,所謂千丈玉不像玉石,倒似是鍾乳凝成,他於造化最是敏感,只覺這根千丈玉果然造化濃郁,非比尋常。

悟空站在旁邊,便有想要吸取造化的衝動,於是退了兩步道:“果然好玉。敢問一句,此玉多高?”

九老道:“說是千丈玉,其實只六百多丈。”

悟空點點頭道:“這也極為罕見了。”

五老道:“大聖,瀛洲雖為十洲之首,但總也比不上三島,蓬萊仙島上此玉有三根,方丈仙島上有九根,至於崑崙仙島上,嘿嘿,少說也有二三十根呢!”

悟空聽了,心中又驚又喜,道:“既然瀛洲只此一根,我自然不會奪你所愛,崑崙仙島上多,我便去崑崙仙島求一根吧。”說罷告了辭,便離了瀛洲,往別處而來。

見悟空走了,一老急得跺腳道:“老五,你怎能如此說?”

五老道:“我怕這猴子貪婪,害了此洲仙根,才將他引到別處。”

一老道:“唉,你還不知這猴子,這番怕是要闖出禍事了。”

卻說悟空出了瀛洲地界,卻不往崑崙仙島去,只往方丈仙島而來。他知瀛洲九老告訴他這些自有用意,崑崙仙島?嘿嘿,據說那地與大羅天上崑崙仙島相通,怎敢輕易前去。我現在一心保唐僧西去,只退而求其次,去方丈仙島上找一根算了。

方丈仙島乃是東華帝君居處,那時美猴王推倒人參果樹,也曾來此求援,但東華帝君只一顆九轉太乙還丹,號稱能救世上生靈,卻救不得人參果樹。

悟空現下想來,這些神仙說話也只半真半假,天下能救人參果樹人不知幾多,只不願出力而已。東華帝君乃是道教神仙、天庭元老,取經之事對他來說,八成是心裡牴觸的。或許他真幫不上忙,或許不願助悟空也在情理之中。

悟空近了方丈仙島,卻自己留個心眼,方丈仙島雖有九根千丈玉,但這玉確是好東西,東華帝君怎會平白無故給他?自己還是先看看情況,再想對策不遲。

方丈仙島,高出海面甚多,如一座仙山聳立,島上更是奇峰異嶺成行,悟空化作一個尋常仙人模樣,在島上隨意逛來逛去。

島上仙人甚多,空中駕雲騎鶴飛來飛去,也無甚拘束,自然也無人注意悟空。這島地界比瀛洲大了何止十倍,悟空不敢施展高明身法,又唯恐闖禁,只在人多處轉悠,聽了許多人談論,才知方丈島上,正中又有水面,水面上一座島中島,名做紫府洲,才是東華帝君居所。全島除紫府洲外並無禁地,只是那裡不得隨意闖入。

悟空行了許久也未見千丈玉,便猜測此玉定在紫府洲上。他得了訊息,心中有底,便隱了身形,往方丈島中央紫府洲而來。

去紫府洲倒也有路,一道白玉石橋將紫府洲與外面相連,許多神仙不敢施展法術,只沿階一步步行來,在石橋外等候東華帝君覲見,這其中大多是要入仙籍等候東華帝君聖裁的,也有些有求於帝君的,自然個個神態恭敬無比。

悟空自然不會走路,他飛在天上一個個看去,竟在這群神仙中發現一個熟人,心中大為驚訝。豬八戒!他來此作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