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離了烏雞國,抖擻精神向西而來,行過了枯松澗,便是一片茂密林地。

唐僧道:“悟空,你看前面好大一片樹林,可有妖怪?”悟空笑道:“師父,你也忒多疑,我們三個在此,總有什麼妖物也不怕他。”

唐僧道:“自見了平頂山那兩個妖怪搬山阻路,我便始終心神不寧。”悟空道:“既心神不寧,何不念那《多心經》?”

唐僧道:“多心經乃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我至今常念,一日不輟。”

悟空道:“師父既然念了,心中應無魔障,‘無眼耳鼻舌身意’,自然得取如來妙法文。”

正說話間,忽聽林中傳來叫喝爭鬥聲,悟空側耳一聽,道:“師父勒馬在此暫歇,我去林中看看。”

悟空也無須叮囑太多,烏老者既在,自然能保得唐僧周全。他縱身入林,果見兩夥人在林深處鬥了起來。其中一夥,便是秦無弦、雲卷舒等人,而另一夥人,帶頭的是青獅精,另幾個都做僧人打扮,悟空一個也不認得。

這幾個僧人厲害非常,手中降魔禪杖上下翻飛,打得秦無弦等人毫無還手之力,悟空細看周圍,隱隱還有陣法佈下,秦無弦縱使想逃,恐怕都難脫生天。

悟空霎時明白,這是文殊菩薩來找回場子的,他派青獅精來此阻唐僧,卻誤打誤撞被秦無弦等人攪了局,這口氣怎能咽得下。

而秦無弦等人運氣也差,他們被悟空趕出了皇宮,心中忌憚無比,當夜便離了烏雞國,尋到這處林中,要開闢一處修煉之所,從此安穩度日。哪知不過一日,青獅精便尋人來報復,這幾名僧人看似不起眼,其實乃是文殊座前尊者,修為堪比西天八大金剛的。

悟空眼見秦無弦手下幾人喪命當場,他有心去救,卻又猶豫了起來。文殊定是東來佛祖一派無疑,這場紛爭說到根上,其實還是文殊與觀音之爭,自己取經身份實在特殊,應是不屬任何陣營,若出手相助,只能尋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由頭。但悟空知道,無論文殊還是觀音,都並非大善,菩薩之間相爭,也是利字使然。

但自己既然饒了秦無弦,教他守護烏雞國百年,也算一諾,秦無弦死於非命,此諾便毀。悟空想來想去,心裡總不舒服,嘆道:罷了,不失本心,管他如何。便要亮出身形相救秦無弦,他這裡剛一動,只見林中黃雲漫天,霎時間不可視物,彷彿這地都翻騰了起來。

悟空一驚,這是什麼?他強運玄空法秘訣看去,只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拉起僅餘的秦無弦、雲卷舒兩人,脫出了林間,這人竟是大禹!

秦、雲二人被救,塵土頓時散去,地上多了一個滿面春風的絕美女子,可不正是后土。悟空心中一喜,大禹后土二人同來,自然是已經和好如初了。

只聽青獅精喝道:“你是何人!”那幾個尊者見要殺之人無影無蹤,自然知道是這女子所為,他幾個不動聲色,便將后土圍在了中間。

后土一笑:“喲,要動手了。”

青獅精道:“你好大膽子,敢阻菩薩辦事!”

后土問道:“哪個菩薩濫殺生靈,也不怕入阿鼻地獄?”

青獅精見后土一副有恃無恐樣子,再見她方才法術,自然知道絕非常人,只是他胸中一股火氣始終壓抑,自然要尋個出口,手持鋼刀便砍了過來。

后土伸手一指,青獅精雙足陷於土中,栽倒在地動彈不得,口中大罵起來。那幾個尊者提兵刃攻上來,只聽空中一聲斷喝:“爾等住手!”聲音雖洪亮,卻微微發顫,顯是有幾絲懼意。

眾人落在地上,眾尊者急忙施禮,口稱“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理都不理,一臉惶恐來在后土面前,合十俯首道:“后土娘娘,文殊罪過,罪過。”文殊見了玉帝也沒這等恭敬,只因他心裡知道,皇天后土,后土為先,這可是絕對得罪不起的。

所謂皇天后土、后土為先之語,乃是自天地成型時“先有地,後有天”演繹出來的。盤古開天闢地,地漸凝實之後,才有鯤鵬出世澄清玉宇。而今日天庭敢建三十六天,無數造化其實來自於地,若無后土應允,只怕三十六天亦蕩然無存。

后土見了文殊,咯咯一笑,道:“果然是敢自稱‘不必見佛、不必求法’的文殊菩薩,久違了。”

“不必見佛、不必求法”乃是文殊當年受東來佛祖指使,手持慧寂金剛劍刺向如來之後所言,這一段典故稱作“仗劍逼佛”,內中紛爭難以一言道盡。但文殊自此次之後,得東來佛祖賜五臺山修行,揚名西天。

文殊知道后土諷刺,卻也不敢反駁,道:“久未見后土娘娘了,今日真是幸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文殊菩薩也是伶俐之人,他隱約得知后土隱居不出,是為了上古大禹,曾託人送過後土一個偈子,這偈子只有八字,叫“真心唯苦,痴意唯毒”。他自然不敢對后土有甚麼非分之想,但求能討好后土,便心願足矣。

哪知后土見了這八字,教來人告訴文殊,迴文也是八字,“四大皆空,焉敢談情?”這八字不甚客氣,意指:你文殊既然是佛門弟子,居然也敢琢磨起情愛之事,我自真自痴,與你何幹?換做世俗人說,那便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這狗還是一隻又瘸又瞎的無牙犬。

后土今日心情大好,道:“你身為菩薩,自然知道佛門子弟是何罪過吧。”

文殊道:“貧僧知道,這幾人,我定會嚴懲不貸。”

后土笑道:“果然好菩薩,那便去吧。”

文殊見后土並未深究,暗自慶幸,帶著那幾個尊者與青獅精轉回五臺山去了。

悟空看得心中暗爽,后土娘娘看似溫和美貌與人無爭,不料卻霸道如此,這個文殊在她面前居然大氣也不敢喘,這才是霸氣!

他正在這裡胡思亂想,只聽后土道:“悟空,下來吧。”

悟空一怔,原來自己行藏早被后土發現,他自樹上躍下,給后土施了個禮,道:“恭喜后土娘娘和大禹前輩久別重逢,那個……重溫鴛夢。”

后土面上一絲笑容也沒有,板起臉道:“你好大膽子,居然敢騙我!”

悟空驚道:“我哪裡騙你?”

后土道:“你說他已是風燭殘年,生機渺茫,我看他倒是好好的,這還不是騙我?”

悟空道:“非也非也,娘娘只看表象,卻不知大禹前輩對娘娘朝思暮想、牽腸掛肚,只是天涯咫尺不得見,這滋味實在比死了還難受,我所說倒也沒錯。”

后土喝道:“盡是油嘴滑舌,今日定給你些苦頭嚐嚐!”

悟空急忙縱身躍後,道:“娘娘,你可不是忘恩負義之徒!我費盡心機教你兩個有情人重歸於好,你反來怨我!”

后土聽悟空這麼說,噗嗤一笑,道:“嚇唬嚇唬你而已,看把你怕的。”

悟空見后土變臉比翻書還快,心道,果然女人心,海底針。只是悟空心思一動,問道:“娘娘來此,只怕不是為了嚇唬我吧。”

后土道:“你果然聰慧異常,此番前來,乃是大禹教你回去審審九頭蟲!”

悟空聽到此事,自然急不可耐,但他想想道:“不妥!”觀音才派烏老者來,自己便無緣無故離開,這無異於授人於柄。此時正是烏老者最為警惕之時,自己可不能因一時心急壞了大事,又道:“我其實比他們急上百倍,只是此時不是時機,取經也非三兩日事,若得了空,我定會回去。”

后土悠悠道:“好你個孫悟空,我都請不動你了。”

悟空賠笑道:“娘娘勿怪,當下實在脫不開身。”

后土道:“我豈會怪你,罷了罷了,你既不來,我自己回去了。”

悟空問道:“娘娘可是住在齊天嶺了?”

后土臉上一紅,道:“便是住了,哪個敢管我?”

悟空道:“不敢不敢,只是娘娘可否將通臂神猿帶去,叫通風幾個也歡喜歡喜。”

后土道:“這自然不消你說。”說罷后土倏忽不見,也不知自天上走的,還是自土中遁的。

悟空聽說通臂神猿到了齊天嶺,心中大安,他既是神猿,見了通風等人,於他應大有好處,總不再至心死至此。

悟空轉出了林子,見唐僧幾個正在林邊閒坐。悟空道:“林中確是有夥人打鬥,此時已無事了,盡可前行。”

於是唐僧上馬入林,這林遠看茂密,內中卻也有路,悟空在前面幾里遠探路,將林中走獸飛禽趕遠,唐僧一路無阻,放開韁繩,信馬馳騁開來。如此翻山越嶺,行了一月有餘平安大路。這一日,唐僧喜道:“徒弟們,若都這般好走,只怕快到西天了。”

悟慧道:“師父莫如此說,路也不經誇,一誇便難走了。”

果然又行一段,只聞水聲大作,唐僧微蹙眉頭道:“好大水聲,不知前面是江是河?”

到了近前,只見一道黑水滔天,馬不能行。

四人立在岸邊,仔細觀看,只見那惡水:濃浪渾波翻卷,黑得如同積炭翻煤,就連人影都照不出來。

唐僧下馬道:“悟空,這水怎麼如此渾黑?”

悟空笑道:“哪個神仙在上游洗筆,將這水染了。”他心中自知是黑水河到了,黑水河中有龍王外甥小鼉龍作怪,也曾擒過唐僧。悟空暗道,這妖怪無甚本事,只這道河水難渡。

正思想間,只見上流飄下一隻船來,唐僧大喜:“才要過河,便有船來,真是菩薩保佑!”他伸手急招:“船家,勞煩渡我一渡!”

悟空攔住唐僧道:“師父聖僧之身,尋常艄公怎能渡得了你?”(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