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留了一個納入懷中,卻將其餘十四枚都給了悟空。

悟空驚道:“這是何意?”

大鵬道:“我只圖個新鮮,嚐嚐味道便好,剩下的與你留著。”大鵬顯然是見悟空仍是太乙金仙,這人參果雖只說是延壽良品,但這等天地靈根結出來的寶貝,多吃幾顆自然是有益無害。

悟空嗔怪道:“三哥,若如此,我便一個不要了!”

大鵬凝重道:“悟空,當年你將老君仙丹與我,我可曾推辭?”

悟空道:“此一時彼一時,還記他作甚?”

大鵬道:“總之是給你了,你若不願,丟了棄了也與我無關!”

悟空還要說話,大鵬一個展翅便上了九霄,他哪裡能追得上?悟空沒有辦法,便將人參果納入儲物法寶中收好,心裡惦記著回頭與齊天嶺中人各分一個嚐嚐。

他又過去看了看唐僧幾人,那幾個睡得正踏實,此時正是晌午時分,哪裡有半點要醒的意思,悟空縱叫也叫不醒,想必是鎮元子施了什麼法術。

悟空見此地偏僻,他唯恐有狼蟲出沒,不敢遠離,便坐在一塊青石上,掏出了一枚人參果來。之前也未仔細看過,此番得空認真端詳,這果子生得果真奇特,簡直就是一個微縮版的足月娃娃,通體粉紅,手足團抱,憨態可掬,怪不得唐僧不敢吃。

果兒清香撲鼻,靈氣外溢,精純的造化一縷縷環繞周身,卻半絲都不外溢,悟空心道,好造化,叫我得了這果子,且吃一顆嚐嚐。

他咬了一口,卻無多少果味,宛如異種花香,悟空三兩口將這果子吃了,心中半信半疑,就這一顆果子,便能長四萬七千年壽命,這也實在太過匪夷所思。

悟空閒的無聊,便在這石上臥下曬太陽,野地微風吹拂,陣陣草香鳥鳴,倒許久沒有這般愜意時光了。他正自在時,忽地腹中一動,似有個圓珠滾了起來,悟空暗道,壞了,莫不是這果子在肚子裡活了?

悟空急忙坐起,只覺丹田處那造化團轉動快了許多。

自從在烏斯藏國遇見烏巢禪師之後,懂得了“自虛無之空,漸漸體悟因果事物,洞悉因緣生法”的道理後,悟空體內丹田造化便時刻運轉生生不息。

如今服了這人參果後,這造化團如同一座丟入江河中的水車,速度驟增,且有越來越快的趨勢。

原來這人參果雖為延壽之物,但終究也是造化產物,悟空本就為造化之身,哪裡還需延壽?造化入他身便只是造化,再也與旁物無干,這一番大補,自然與道行修為大有裨益。悟空也知不可錯過這一時機,於是凝神打坐,引導體內造化流轉。

這股造化清流雖與當年三界火山中那枚蟠桃無法相提並論,卻也實在難得的很,悟空許久未曾修煉,此際得了人參果,正如久旱逢甘露,端的暢快至極,這一番行功運氣足足一個時辰,造化團旋轉速度才漸漸減慢。

悟空左瞳中星點連閃了兩次,絕無任何不適,反而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出現。那地上臥著的八戒,何時配上了盔甲,那紅孩兒五臟六腑中,竟似隱著一個火團,那唐三藏……悟空目光剛掃在唐僧身上,這種奇異感忽然消失,造化團速度終於穩定了下來,即使如此,也比之前快了一倍不止。

悟空睜開眼睛,頓覺目力又增,山中靈秀之氣清晰明朗,近處青草野花造化絲絲可辨。悟空大為驚訝,看來自己這雙眼睛的確與旁人不同,或許雙眼中都現出星點之時,便是造化神猿天賦顯現之日。

人參果,果然不同凡響,只是……太少了些。

悟空狠了狠心便要再服一顆,但想了想齊天嶺眾多兄弟朋友,還是忍住了誘惑。已經可以了,要有知足之心,這一顆果子服下,至少也勝過百年修煉了。

便在此時,只見悟慧睜開眼睛,自草叢中爬了起來,揉揉眼睛道:“大師兄,我們……是你救我們出來的。”

悟空道:“除了我還有別人不成?”

悟慧恨恨道:“那道士真是可惡,他使得‘半日醉’香料,將我們都迷倒了。”

悟空道:“既是半日醉,你如何醒這麼早?”

悟慧撇撇嘴道:“我當年不知服了多少寶貝丹藥,這點——”

悟空忙做了“噓聲”動作,看了看八戒唐僧,所幸這二人酣睡未醒,悟慧吐了吐舌頭,低聲道:“我三爺爺煉的‘七日醉’才叫厲害,縱是天仙服了,也要睡滿七日才行。”

他二人候了一會,八戒唐僧依次醒來,他們見了悟空,自然皆大為歡喜。

唐僧環顧周圍,見失了白龍馬,驚道:“馬兒丟了,非但馬兒丟了,我那錫杖和行李還在五莊觀,這可如何是好?”

悟空道:“師父莫急,白龍馬非比尋常馬匹,自有靈性,絕不會走失。錫杖和行李,我自然去與你要回來,只是這段路要委屈師父一步步走過去了。”

唐僧笑道:“怕不走了幾萬裡,還在意這幾步路。”

悟空心中暗笑,他雖只稍稍一縱身,但此地距五莊觀怕也有千八百裡路。悟空騰在高處,看清地勢,又將唐僧引到大路上,他與悟慧耳語幾句,悟慧施展身形先飛了出去。

唐僧問起,悟空道:“我教悟慧去將白龍馬引過來,豈不免得師父勞頓?”

唐僧喜道:“果然悟空伶俐。”

那廂八戒聽了,笑道:“我老豬自出了高老莊,只這段路沒挑擔子。”

少時,果見悟慧引著白馬疾奔過來,那白馬見了唐僧,一聲長嘶,四蹄離地,躍到唐僧身前。唐僧踩鐙上馬,這才心無旁騖,再奔五莊觀而來。

行了一會,悟空忽地想起一事,記得清風明月兩個道童說過,這人參果放久了便要僵了,自己如此際不吃,萬一失了效用,豈不是暴殄天物?只是眼下眾人都在,自己怎能當中吃果修行?

情急之下,悟空只得扯了個謊道:“師父且住,有人傳音教我去天上走一遭,你們且慢慢行著等我,我稍後便回。”悟空含糊其辭,不說何人尋他,只說到天上去。

唐僧知道悟空是有法力的,自然心中不疑,八戒卻道:“哪有人說話,我怎沒聽見?”悟空叱道:“又沒與你說,你怎聽得見?”於是悟空叮囑悟慧小心放慢速度,便駕雲閃開,他見一座高山之下林深葉茂,寂靜無比,便下去尋個石臺坐下,將人參果一枚枚取了出來。

幸虧他想起得及時,這十幾枚果子果然皮都皺了,悟空此時也顧不得旁人,唯恐糟蹋了寶貝,於是一個接一個將人參果塞入口中去。人參果雖是清涼之物,但悟空也吃的有些撐了。

十四枚人參果全都進肚之後,悟空知道,接下來便是造化運轉。林中寂靜,悟空不由得有些後怕,造化雖好,誰知道這許多造化同時吞下,會不會釀出禍患來。但此時後悔也來不及了,只能靜觀其變。

不過片刻,果然造化緩緩執行起來,此番造化有若洪水猛獸般襲來,悟空丹田處造化團飛速旋轉,此番速度之快難以言表,比起前番勝卻百倍不止。

悟空只覺小腹處一陣灼熱痛感,幾乎暈了過去,心道此番怕是闖了禍,他勉力使得靈臺清明,只覺這造化如洩洪一般源源不斷衝入丹田,又在丹田處形成一個激流旋渦來。

這漩渦每轉一圈,悟空道行便增長一絲,造化團只如飛轉的陀螺,縱悟空是太乙金仙,也數不清轉了多少圈。

悟空足足忍了四個時辰,造化團也未有稍緩跡象,丹田處劇痛依舊,此時悟空但覺體內一種從未有過的充盈感,原來僅憑丹田,早已容不下許多造化,造化無處可存,自然流遍了全身。

而此時尚有人參果靈力未曾化解,看這勢頭,恐怕至少還要一日才行。

又過半個時辰,悟空渾身上下造化溢滿,全身九竅都有造化絲絲溢位。悟空大急,這造化非比尋常,每一絲都至純無比,可萬萬不能糟蹋了。

他運功收攏,力爭將造化壓迫在丹田之處,此舉乃是自然流露,不想卻歪打正著,那造化受了壓迫之力,在丹田處漸漸凝成實質,有如液體般流淌起來,速度也減慢了許多。

悟空見此舉奏效,自然倍加用功,勉力將全身造化都向丹田處驅趕,此刻人參果靈力化解,十四枚造化倒有十枚凝成了丹田處的乳白色靈液。

靈液積滿,人參果靈力不消,卻不向下走,反自主向上流,盡都衝聚到悟空泥丸宮中,將這裡又填了個滿滿盈盈。

悟空自嘲道:悟空悟空,便是將身體掏空,唯有丹田滿盈,不知是不是這個道理。只是為何泥丸宮又聚了這許多,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其實悟空有所不知,道門中修行,丹田還有上下丹田之分,上丹田為性根,下丹田為命蒂。性根指的便是泥丸宮。泥丸宮,天腦者,一身之靈也,可稱百神之命窟,又雲**之山源,還稱魂精之玉室也!常人腦中園虛,唯修道者灌以真元,自此萬空滿盈,九竅生輝,方至形之上神之境界。

下丹田命蒂,才是俗稱的丹田,又道關元穴,乃是宗氣所聚,藏精之所也。

上下丹田,性命交修,才為修行之秘要。大多數仙人只知有下,不知有上,將泥丸宮用作藏儲元神之地,自以為這便是上下兼修,其實是大錯特錯之舉。

便在這一刻,悟空忽地心底雪亮,想起了須菩提祖師與他說過的一段話來:自古言性命即猶言人之生命。於修道而言,實則性命二字,當作分別觀。須知“天命之謂性。”人性稟賦於自然,若天所命。人之為生,貴能知性兼知命……這性,乃我等本性良能,是秉性、是真我,是道心,一旦定了方向,是再難更改的。

悟空全身造化入性達命,除此二者外,渾身皆空,恰合了混元之體無大無小,有內有外的道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造化落定悟空上下丹田,便在這一刻,異象突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