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唐僧師徒四眾,越過性海流沙,渾無掛礙,徑投大路西來。

悟空見前路坦蕩,盡是平直大道,暗暗扯了紅孩兒一把。紅孩兒心知肚明,也放緩了腳步,悟空待八戒與唐僧走遠,低聲道:“你來做甚?”

紅孩兒與悟空做個鬼臉道:“偏你能來,我便不能來?”

悟空心想,紅孩兒看似身子小如孩童,其實也有幾百歲年紀了,心智更是不差,他仔細看了看紅孩兒,道:“你似乎長高了些。”

紅孩兒聽到這話,眉開眼笑道:“高了一寸呢!你還真是眼尖!”

悟空聽紅孩兒與他只你我相稱,故意板著臉道:“你既如佛門,該叫我大師兄!”

紅孩兒更是開心,鞠躬給悟空作揖,道:“大師兄,小弟這廂有禮了。”

悟空想了一想,忽覺不對,他是牛魔王的孩兒,該叫自己叔叔才對呢!

二人嘻嘻哈哈鬧了一陣,這才聊起正事。

紅孩兒自三界消亡後,便隨父親來在齊天嶺。牛魔王心知天下不甚太平,嚴加督促紅孩兒,教他日夜修煉。三界中,悟空阻止紅孩兒吞食大紅小紅一事,紅孩兒他早已知曉,他與大紅小紅親若兄弟,自然心中對悟空感激不盡。自己能不能成太乙金仙,倒也無所謂了。

此次前來流沙河降服河妖,乃是老君暗使人告知,紅孩兒雖不知取經內中背景糾葛,卻也知道佛道之爭,老君再三叮囑他,凡事只聽你悟空叔叔的便是。

紅孩兒早想離了齊天嶺滿世界轉轉,當下應承下來,便有了後面的事。

悟空問道:“你那老君爺爺還說別的了嗎?”

紅孩兒想想道:“嗯,還說了,不過他不讓我告訴你。”

悟空頓時無語,他見紅孩兒噗嗤一笑,便嗔道:“小子,連你孫叔叔都敢糊弄?”

紅孩兒道:“哪有,爺爺說了,過了流沙河,須要謹慎提防,據說有大人物要出場了。”

悟空想了想,他對《西遊記》中此段情節記得清楚,流沙河收了沙悟淨之後,便是四聖試禪心。

這四聖中,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自不必說,那是佛教中諸佛之下頂尖的人物,而那個黎山老母,隱隱還在這三位菩薩之上。想菩薩地位何等尊貴,竟然也甘居黎山老母之下,扮作她的三位女兒。而戲弄豬八戒時,三位菩薩賣力出演,黎山老母只在一旁觀戲。顯而易見,黎山老母便是這場“四聖試禪心”鬧劇的策劃者無疑。自己與幾位菩薩都打過交道,老君不會不知,他口中的“大人物”十有八九說的不是菩薩,而是黎山老母。

想起西遊路上這最富戲劇性的一難,悟空還是有些糊塗。這一難名作“四聖試禪心”,恐怕只是一個幌子而已。取經這幾人中,八戒、沙僧只是配角而已,犯不上菩薩親自出馬來試,換句話說,這二人是好是壞,是否真心拜佛,都無關緊要,因為如來的目的是在悟空和唐僧身上。

而唐僧心定志堅,用女色來試探未免太小瞧這位有道高僧了,成功的機率近乎於零。孫悟空更是不解風情,對女色沒有半點興趣。這一場“四聖試禪心”,在未開始之前,結果已經知曉。

所以,悟空斷定,黎山老母只怕還有其他的目的,要知道她到底在想什麼,還是先要明白她的身份才行。道教以三清六御為尊,並未有女子在內,悟空絞盡腦汁,也想不起黎山老母的來歷,老君既然知道黎山老母將要出手,十有八九知道她的根底。但老君既不說,自己也不能追到天上去問,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

西天靈山大雷音寺,一處偏殿之中,佛祖如來手撫經卷紋絲不動,如一座雕塑般靜坐,任憑世間光陰流逝。

齊天嶺赴西天一戰,看似雙方講和,實則西天已露敗象,若非燃燈古佛出手力挽狂瀾,已被人打入大雄寶殿。

如來,當今治世之尊,這一番顏面落地,想起后羿那神鬼莫測的三箭,如來此際仍心有餘悸。但是,如來畢竟是如來,他不慌。

上古大神出世,三界定是毀了。三清耗費無數心血要探出會元之厄,仍無功而返,想到這點,如來心中便平衡許多。

齊天嶺,初時以為只是烏合之眾,此番看來,倒也心齊,只是不解的是,齊天嶺並無信仰教義,是什麼力量能把他們聚在一處呢?

如來秉承大教經義已久,深知這世間最能拉攏人心的東西莫過於信仰,但人心所信,則無往不利!

想起西天教內諸事,如來倍覺欣慰。旁人若只以為靈山只這點實力,那便是大錯特錯了。真正的主力乃是三千諸佛、無邊菩薩,其中混元金仙數不勝數,縱混元至聖也有幾個,因此才敢與天庭分庭抗禮,試問天下還有哪處能做得到?

而今西天,雖也有暗流湧動,卻遠勝道教之分崩離析。

回想起燃燈古佛出手擊退金神、木神、火神三人,如來心中大安。燃燈身為過去佛,修為早已超凡入聖,他若識大體甘心護法佛教基業,還有誰能撼動靈山?

而彌勒佛身為未來佛,在此當口卻不見蹤影,卻也令如來心中不豫。彌勒佛所做一切,都在如來掌握之中,憑彌勒佛之道行心機,如來自然不放在心上。他只要先了結取經一事,再算總賬不遲。

追本溯源,佛教踏踏實實乃是如來所創,只是乍創大教之時,此具法身尚未出世,彼時眾佛無首,故此上古燃燈佛挺身而出,擔起了過去佛。

回想如來乍出世,也與尋常孩童無異,但居於佛門之地,終日耳濡目染、秉經問道,也透出幾分佛性。

那年彌勒佛突發奇想,初建龍華會,要召集五百童子為伴,如來被選為善慧童子。

龍華會上,上古燃燈佛至,寶光輝映異於眾人。燃燈佛緩步走下蓮臺,恰逢那日有雨,地上一灘水便在燃燈腳下。

善慧童子見燃燈佛赤足行走,唯恐佛腳踩到汙水,便撲倒於那灘汙水上,以身為燃燈鋪路。燃燈見善慧童子慧根乍現,仔細探他根源,才知善慧童子乃是佛祖第三具法身。於是在他頭上做個記號,道:“汝當為佛,且為治世之佛,佛既如來,你法名便叫如來最好。”

佛教向來以教義為尊,其後如來將佛教發揚光大,終成治世之尊。而彌勒佛因做龍華會緣故,亦有傳教之功,也被定為未來佛。

如來正在這裡出神,忽地心念一動,知道天庭遊奕靈官到了。

如來傳音讓阿儺將遊奕靈官引至偏殿之中,遊奕靈官入殿來,先與佛祖施禮,如來看遊奕靈官急匆匆焦躁神色,心中略顯不屑,玉帝手下盡是些毛毛躁躁之輩,能成什麼大事?

只聽遊奕靈官道:“稟佛祖,玉帝著小仙來報,幾日之前,有一人在東南十洲大肆劫掠,奪走仙草無數,斬殺天仙數十。又與五莊觀搶走人參果六枚,玉帝命勾陳大帝攜千里眼探明,這人乃是——”

佛祖見阿儺尚在旁邊,一擺手封住遊奕靈官的話,道:“我已知曉。煩遊奕靈官回報玉帝,此事我自有裁量,暫莫聲張天下最好。”

遊奕靈官領旨,便告辭回去覆命了。

阿儺見遊奕靈官背影消失,急忙上前道:“佛祖大能,可喜可賀。”

如來道:“有何可喜可賀之處?”

阿儺道:“十洲三島有事,玉帝急匆匆來報佛祖,顯是齊天嶺一戰後,天庭元氣大傷,才甘心居於下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來面無表情,淡淡道:“居於下者,未必在下。你再有這般淺論,休來汙我耳。”

阿儺好好一個馬屁沒拍正,他見如來心情不好,不知遊奕靈官這番話究竟於西天有何影響,急忙告罪退下,心裡卻也在思索,這人究竟是誰呢?

如來步出偏殿,來到院中,這一院花事紛繁,絢爛美麗。

便在此時,阿儺忽又轉了回來,與佛祖道:“佛祖,觀音菩薩來了,正於大雄寶殿候著。”

如來點點頭,道:“叫她來此見我。”

白衣觀音,豔美絕塵,她赤足來在院中,靜望如來,無言。

如來見觀音淒涼神色,問道:“為何如此?”

觀音凝望如來,卻不答話,滿院的白花襯著觀音白衣,素美中透著落寞。

如來手指院中花團錦簇,道:“此花名荼蘼,俗世中,荼蘼花開,便是花季結束,此後無花再開。”

觀音道:“弟子也曾聽過,荼蘼一過,春不復返。”

如來道:“你體內生機流失,故而難以自制,做錯了事,我不怪你。”

觀音聽到這話,稍有些激動,問道:“我只想知道,這究竟是何人所為?”

如來面無表情,搖了搖頭。

觀音知道,她對如來雖口稱弟子,但論起修為,也並非有天地之差別,料想如來也無此能耐不知不覺斷了自己生機。

觀音見如來搖頭,表情更是落寞,堂堂觀世音菩薩,萬民供奉,萬仙敬仰,竟要歸於塵土,這事也太過不可思議了。

如來又道:“你看我靈山之上,並無春秋,故此荼蘼花開,卻也仍能不敗。”

觀音聽了此語,眼前一亮,急道:“佛祖救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