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與李靖相距不遠,見父親居然被那個顓頊一棍擊斃,心中痛如刀絞,差點暈了過去。所謂骨肉相連,哪吒縱與李靖不合,但畢竟父子親情豈能割斷?哪吒大叫一聲“賊子敢爾!”便強忍悲痛,奮起風火輪、手執混天綾、砍妖刀朝悟空追來。

悟空渾不在意,王禺提著斬妖劍、斬神圈早將哪吒攔住,二人戰在一處。

李靖既亡,太白金星已知此戰大勢已去,此時天兵已被打的七零八落,再難聚在一處,太白金星只尋到九曜星,且戰且退,回天庭去了。

勾陳上帝被牛魔王、通風、白澤、獬豸纏住,一時間難以脫身,他縱有一百零八名雷將,也被齊天嶺眾妖王與鯤鵬腹中出來的那些妖獸各自尋到,捉對廝殺起來。

王禺絲毫不留手,只一二十個回合,便將哪吒打得遍體鱗傷,哪吒死戰不退,那邊勾陳上帝有心獨挽狂瀾,奈何牛魔王四人他已應付不來,想想齊天嶺還有一個擊敗救苦天尊的神秘人物尚未參戰,頓時心灰意冷,於是他也不管旁人,糾起本部天將,又使個法術將王禺逼退,一把救起哪吒,便回天庭去了。

牛魔王等人還要追殺,悟空攔住道:“窮寇莫追!”

紫微宮左輔右弼早已不知去向,二十八星宿各自為戰,狼狽不堪,十萬天兵已是一團散沙。

齊天嶺太乙金仙以上修為,此時才真正放開了廝殺。

牛魔王一具白牛真身,在空中翻滾騰躍,如山嶽一般碾壓;通風身法如電、如鬼魅般在戰陣中游走,手底亡魂無數,而悟空此時立在雲上,並未參戰,他的目光盡都放在了王禺身上。

禺狨王左手持斬妖劍,右手斬神圈,他也不親臨戰陣,只操縱他斬神圈,專往天兵聚集處祭出,那白光一收一放,方圓十丈盡成血靡。王禺如同遊山玩水的看客,御著法寶邊行邊殺,所過之處漫天血霧,莫說活人,便連一具全屍都尋不見。

悟空心道,怪不得牛大哥曾說過:“禺狨王現,萬里血濺”,由此看來果然所言不虛。

這時,在戰圈之外,悟空突然看見一個身影,影影綽綽在遠方遊離觀望,又不敢近前。悟空仔細看去,此人竟是南極長生大帝的鹿童,他身形模糊,應是使了什麼隱匿之術,不想卻沒瞞過悟空。悟空記性過人,剛才只看了一眼,便將天兵中大多要緊人物記在心裡。他有些不明,眼見天庭敗局已定,鹿童此時來這作甚?

悟空環顧天空,齊天嶺群妖在牛魔王、通風及七十二洞妖王帶領下剿殺殘餘天兵,顯然大勢已定,他叮囑通風幾句,便隱了身形,欺近鹿童。

鹿童隱於雲中,眼都不眨盯著這邊戰況,悟空到了近處才看清,鹿童懷中抱著一物,大部分都被他袍袖掩住,看不清究竟是什麼東西。

鹿童一動不動,悟空也耐著性子等候,這人鬼鬼祟祟,定有不可告人之事。

不到一刻鍾時間,天兵死的死、逃得逃,逃得早了便是運氣,齊天嶺妖眾也不追殺。這一戰,名作齊天嶺之戰,其實戰場卻在齊天嶺以西數里。

戈壁灘上,血染黃沙,無論仙妖,殞身之後都不過一灘鮮血、一抔骨肉。屍身散落在地上,便有無形造化散出。

這時,鹿童動了。他所在雲端距戰場十餘里遠,也不前行,只將懷抱那一物取出,小心翼翼掀開蓋子,又將開口處對著造化升騰之處。

悟空看得清楚,這物事與當年房心兔、尾火虎幾個用的那座造化爐一模一樣,只是樣子精緻了許多,但見一絲絲造化如被風捲起,湧入鹿童手中造化爐裡,這速度可比房心兔幾人使得那個快上了許多倍。

悟空忽地想起,房心兔曾經說過,那攢造化的法子是他用重寶自南極長生大帝之處換來的,看來這事已是確鑿無疑。鹿童行事,自然是受南極仙翁指使,而這個收取造化的方法,與當年所見異曲同工。

南極仙翁乃是此法始作俑者,自然知道人死必有造化逸出,而今日對戰雙方皆是了不得的天仙地妖,體內所蘊造化勝過凡人百倍千倍不止。

南極長生大帝見勢頭不好,天兵將敗,便於陣前遁走。他本來欲回南海,走到一半時又想起此事,總是捨不得這許多造化。

只是麒麟實在太過厲害,南極仙翁想起救苦天尊的慘狀來,心中便一陣陣發悸。他苦思一陣,便取出造化爐來,叫鹿童回去收取造化。如此即便鹿童出了意外,亦可丟卒保車,何況一個鹿童、一個仿製的造化爐自己還損失得起。

悟空見鹿童將此戰所得造化收取殆盡,他從頭到尾都耐著性子等候,鹿童收完造化,必要將造化爐交與南極仙翁,自己也好順藤摸瓜,看看這個南極仙翁究竟造了多少孽報。

造化收完,鹿童仍又等了一刻鍾,才將造化爐的蓋子掩上。悟空知道,這是因為鹿童看不見造化多寡,唯恐遺漏,才多候了一會。鹿童左右看看,並無人注意到他,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直向南面行去。

悟空在後面十幾裡處綴著,鹿童越行越快,顯是顧家心切。不過行了幾百裡路,悟空察覺到背後一股熟悉的氣息跟了上來,他不用回頭便知是通風。

適才通風見齊天嶺勝定,便無心殺戮,他見悟空也未告辭,便不見蹤影,實在不合情理。他只稍一尋覓,便見悟空隱匿身形,僅僅盯著那個鹿童。通風也是造化神猿,一見便知鹿童所作所為,悟空心思他也猜出大半。待悟空跟上鹿童時,通風唯恐悟空鬥不過南極長生大帝,便在後面跟上。

悟空傳音道:“此戰如何?”

通風自知悟空心意,道:“齊天嶺不過千餘小妖殞命,地仙以上無一傷亡。天兵混亂中失了首領,少說也留下一萬多具屍首。”

悟空又問:“李靖之死,你如何看?”

通風道:“李靖修為平平,他在與不在,於天庭實力無甚加減,然李靖久居天庭元帥,此番帶兵出征反被斬首,料想天庭人人膽寒,此舉之意,主在威懾。”

悟空點了點頭道:“天庭此番趁人之危,豈止有失風度,簡直陰險至極,若不教他吃點苦頭,還當我齊天嶺是人人可欺。我殺李靖便是要告訴天庭,齊天嶺行事,向來無所顧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通風讚道:“好個無所顧忌,此戰一敗,天庭怕要歇個幾十年不敢再犯了。”

悟空道:“今日之戰,可見天庭之中,稍有實力地位者皆存異心,玉帝號稱萬天之主,實則已是岌岌可危了。他縱便想報此仇,也是有心無力。”

通風道:“正如悟空所言,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天庭此際怕是已焦頭爛額。”

正如通風所言,通明殿中,龍案傾倒,階上一片狼藉,卻無人敢來收拾。

玉帝聞聽李靖戰死,震怒無方,撕了一把奏摺,又一腳踢翻龍案。李靖雖實力不逮,但向來忠心耿耿,又有哪吒輔佐,為天庭排憂解難,從無稍怠。更為重要的是,降魔大元帥乃是天庭臉面,十萬天兵出征,元帥居然死於陣前,這叫高高在上的昊天上帝情何以堪?

此戰之中,東極青華大帝重傷敗退,真武大帝、南極長生大帝臨陣脫逃,紫微宮左輔右弼敷衍了事,唯有西極勾陳上帝獨立支撐,卻難以迴天。這些,玉帝心知肚明,他一次次盼著這些人能戮力同心,為天庭建功立業,共創一個清平世界,不想這些人卻一次次欺騙、背叛了自己。

玉帝今日真是怒極,掌心幾乎要攥出水來,他恨李靖之死,恨天庭人心不齊,恨齊天嶺妖勢囂張,恨三清暗中作祟……

恨卻恨了,他又能將誰奈何?玉帝唯有一次次地告訴自己,我是玉帝,是昊天上帝,是萬天之主!

良久,玉帝才鎮定下來,道:“李愛卿乃天庭棟樑,忠心耿耿,今不幸遭難,當真令朕痛心不已。”他停頓了一下又道:“然軍不能一日無帥,自今日起,朕封玄天上帝為降魔大元帥,統領天庭一切軍眾,哪吒三太子仍為先鋒,加封三壇海會大神。”

說著說著,玉帝語氣更顯悲慟,道:“今日之敗,其罪在我,兩年來地上妖勢橫行,天庭屢次征討,心力皆疲。眾愛卿心繫天庭,奈何倉促出戰,乃至鎩羽……”

太白金星心中稍感欣慰,玉帝向來孤傲,今日終於知道認錯,但求還不算晚。玉帝既已表態,階下群臣自當以身為階,接玉帝下來,於是一個個俯首上前,都雲自己有罪。

玉帝一臉寬仁姿態,擺擺手道:“眾愛卿不必自責,天還是這方天,地還是這片地。俗語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且讓齊天嶺群妖猖狂一陣,待他與西天佛老紛爭出了結果,再論此事。”

哪吒內外皆傷,此時朝會卻不在殿上,玉帝對太白金星道:“金星接旨,朕教你去齊天嶺走一遭。”

太白金星一怔,便道:“臣接旨!”

玉帝又道:“李天王屍骨未寒,你去將他肉身索回,朕要厚葬降魔大元帥。”(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